1. 创业头条
  2. 前沿领域
  3. 人工智能
  4. 正文

你如果想打我,AI可不一定答应

 2018-06-16 15:59  来源: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推荐】海外独服/站群服务器/高防

文|柯鸣

来源|智能相对论

如果有一天,你想打我(贱兮兮),你以为一拳头挥过来就完事了吗?

现在可不那么简单了。现在你如果想要打我,不仅要问问我爸妈同不同意,还得问问AI答不答应,可能你还没动手,就已经被我的AI所拦截下来了。

没错,“暴力检测”成为了当下的一个热门。在人群中实时检测“暴力行为”成为了现实,如果你想打架,最好先看看AI同不同意。

“检测暴力”的AI

这种能够检测“暴力行为”的AI系统由英国剑桥大学、印度国家技术研究院和印度科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发,此类AI技术利用悬停式四轴飞行器上的摄像头来检测每个人的身体动作。然后,当系统识别出攻击性的行为,如拳打、脚踢、刺杀、射击、掐脖子等时,它就会发出警报,准确率达到85%。它不识别人脸——只是监测人们之间可能的暴力行为。

借由无人机实现AI“暴力检测”

这个系统可以扩展到自动识别非法越境的人,在公共场所发现绑架事件,并在发现暴力行为时发出警报。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自主间谍无人机可以帮助警察压制犯罪,或帮助士兵在无辜群众中找出敌人。

AI在检测暴力动作时,主要分为五个类型:扼杀、拳打、踢踹、枪击,以及刺伤。系统先用FPN(特征金字塔网络)检测在场的所有人类,并标记出头、上肢、下肢三个部分的14个重要位点,画出人体的骨架。然后,SHDL网络可以分析四肢朝向等数据,判断那些人是不是在使用暴力。

当然,AI暴力检测的效果也与数据处理人数有着很大关系。一般来说,系统需要处理的人数更少时,准确率会更高。如只需处理一人时,系统准确率可以达到94.1%,如果人数超过了十人,准确率下降到仅79.8%。同样,其在检测扼杀、拳打、踢踹、枪击,以及刺伤五种暴力行为时,也存在着准确率差异。

检测不同暴力行为的准确率

检测不同人数时的准确率

另一方面,无人机的应用也存在着一定的使用条件限制问题。在真正应用场景中,无人机无法直接靠近斗殴人群,只能实行高空检测,而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见度和检测准确度。

AI检测暴力,依然存在着众多问题

AI检测在人工智能领域早已经不是新鲜事。不论是此前的Dextro公司利用机器学习来解读视频的声音和图象信息,还是谷歌解决鸡尾酒会问题,并成功推出新一代Google Assistance,AI检测一直是各领域应用的重要方式。

在云端执行推理有潜在的安全和隐私风险,因为要将人们的视频传输到第三方计算系统中。当AI渗入日常生活的监测过程之中,智能相对论分析师柯鸣认为,其依然就几个问题“有待解决”。

1.泛滥的用户信息泄露

2017年,是数据泄露极为猖獗的一年。根据金雅拓(Gemalto)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2017 Po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Practices Take a Toll”显示,2017年仅上半年被盗的数据,就已超过2016年全年被盗数据的总量。

2017年1月到6月,平均每天有1050万条记录被盗。尽管很多数据泄露来自于外部黑客攻击所致,但所造成的记录被盗或遗失,仅占13%;相比之下,内部恶意泄露、员工疏忽无意泄露等造成的却占19亿被盗数据中的86%。

早在此前的Cambridge Analytica丑闻造成了8700万人的信息泄露,并且对2016年唐纳德·特朗普参与美国总统竞选的结果造成了影响。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再次向人们展现了信息泄露的危害,“被行为”或是“诱导行为”成为许多数据公司利用用户信息进行的不良操作。

可想而知,如果当AI监测暴力系统被恶意使用,其带来的风险更是相当严重。诸如此类的面部识别技术,如亚马逊的Rekognition服务,已经被美国警方采用。这些系统经常受到高误报率的困扰,或者根本就不准确,所以像这样的技术要和无人机结合还需要一段时间。

2.“大数据杀熟”

从目前众多AI应用的表现来看,隐私数据的泄露所导致的“大数据杀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信息泄露不仅会威胁到一个普通用户的网络账户安全,更会直接影响到其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Facebook用户数据泄露更是让全球用户纷纷自危,不少知名人士更是宣布从Facebook退出,扬言保护自身隐私数据安全。

在前段时间,滴滴被曝光对用户进行大数据杀熟,一时之间舆论纷纷,显然被人区别对待的感受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尤其是在加价的情况下。虽然之后滴滴很快对其进行了澄清,但大数据杀熟这种方式却已经被世人获知。

那么什么是大数据杀熟,通常而言,这种行为指的是通过大数据来判断用户消费潜力,当判断用户为高消费者时,则会对用户进行区别对待,提高其消费价格,比其他用户花费更多资金才能享受到相同的商品及服务。

互联网上的杀熟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自互联网诞生以来,这种行为便一直存在。而在2000年,也发生了一件令人瞩目的杀熟事件。有亚马逊用户反映,在其删除浏览器cookies之后,之前浏览过的DVD商品售价从26.24美元降至22.74美元。

此消息一出,备受舆论压力的亚马逊只能出来解释,称这项功能只是向不同顾客展示的差别定价实验,绝对与客户数据没有关系。最后也只能努力公关,才度过了这个信任危机。如今的一些互联网公司,显然已经忘记了亚马逊当年的遭遇,试图重蹈覆辙。

3.AI监测恐侵犯主体的“知情权”

在AI监测的过程中,“知情”确实成为了一个伦理争论的焦点。“如何监测”、“是否知情”争议不断。诚然,随着行为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识别技术都可以实现“非受控性”:即主体无需配合,依然可以实现精准识别。

这无疑将AI伦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信息不再为我所有,确实让人细思极恐。那么,在公安与刑侦领域,AI监测尚可让人信服,但在其他民用甚至是商用领域,如何平衡好“获取信息”与保障和满足受众基本的知情权将会成为一个重点和难点。

显然,许多大公司在此类“获取信息”与“保障隐私”两者中积极寻求平衡。Facebook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宣布为了响应欧盟即将于五月份生效的新隐私法规,Facebook将让其20亿用户更容易地管理自己的个人数据。

在欧盟,将于今年五月份实施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是自互联网诞生以来对个人隐私数据法规的最大一次修订。该条例旨在给予欧盟成员国内居民更多管理自身信息的权限,并规定了公司使用用户数据的方法。

总的来说,AI监测暴力的出现,为安防与刑侦领域提供了一个便捷之道。但是,作为极为敏感的领域,精确性的问题依然是不可忽视的。毕竟,冤枉一个好人永远都不是一件好事。

智能相对论: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深浅。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ai技术

相关文章

  • 竞逐智能家居大模型:美的“蓄力”,海尔“疾行”

    随着ChatGPT火热出圈,AI大模型便成为了各行各业必争的高地。

    标签:
    智能家居
  • 李彦宏新目标,押注AI原生应用

    文/道哥“未来,自然语言将成为新的通用编程语言。你只要会说话,就可以成为一名开发者,用自己的创造力改变世界。”4月16日,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Create2024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表述了对未来AI人工智能发展的新一轮展望。自OpenAI发布ChatGPT大模型后,这股AI人工智能

    标签:
    李彦宏
  • AI算力竞赛加速散热技术变革,液冷方案获行业青睐

    进入AIGC时代,智算中心规模日渐庞大,服务器能耗与日俱增。如何降低智算中心能耗已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数据中心总耗电量约2700亿千瓦时。当前,大部分数据中心仍主要采用风冷散热技术,在单柜密度、PUE值方面已愈发难以满足行业发展及绿色节能方面的要求,而冷板式液

  • 中国AIGC最值得关注企业&产品榜单揭晓!首份应用全景图谱发布

    “你好,新应用!”站在大模型落地元年,是时候喊出这句话了。从软件APP、智能终端乃至具身智能等等,AIGC开始席卷一切。大模型玩家、互联网巨头、终端厂商、垂直场景玩家纷纷入场,办公、创作、营销、教育、医疗领域相继被渗透……一个万亿市场,正在酝酿。站在浪潮起点,当下发展究竟如何了?机遇在哪?挑战如何?

  • 标准引领促转型 提升新质生产力——2024数字教育标准创新应用研讨会召开

    4月14日,以“标准引领促转型,提升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主办,锐捷网络承办的2024数字教育标准创新应用研讨会暨《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优秀及典型应用案例的颁奖活动在福州举办。本次会议聚焦赋能新质生产力和高校教育数字化

  • 两座超大城市对“视”联手 杭深奏响智能物联产业合鸣!

    春至岭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4月16日,2024“中国视谷”城市(深圳)推介会暨智能物联产业合作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一场广聚全球英才的产业思想盛宴就像早春的花潮,召示着智能物联产业合作发展的丰硕成果正在孕育、成长。站在时代的风口和机遇中瞭望,智能物联产业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融合与应用的战略性新兴产

  • AI提高效率:用智谱清言打造爆款视频号

    关注卢松松,会经常给你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观点。(1)想做副业、短视频的同学,看完本文一定对你有所帮助!(2)很多人说2024是视频号红利的一年,有分成收益,广告主也多,流量大。(3)松松一共做了10多个视频号,在视频号布局3年了,几乎啥都做过,有的收益千八百、有的收益1-2k,有的收益3-5k。(4

    标签:
    ai技术
  • CPU上跑AI?从推荐系统的演进看CPU的崛起

    在信息和数据极度繁荣的当下,人工智能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人类生活。其中,AI推荐系统作为互联网时代最关键的伴生技术之一,正在帮助人类梳理着各种纷繁杂乱的信息,让资源实现更精准的调配,让一切变得井然有序。推荐系统:数字营销的重要引擎当你到一座旅游城市,不知道当地有什么美食时,AI推荐系统在手机上的本

  • 李彦宏放话:百度AI大模型绝不抢开发者饭碗

    关注卢松松,会经常给你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观点。昨晚,李彦宏内部讲话称:AI大模型开源意义不大,百度绝不抢开发者饭碗。但你一定要说话算话哦,可千万别说:“我永远不做手机,谁再敢提做手机就给我走人”,结果5年后自己的手机销量排名第一。如果百度也这么干的话估计AI也没人用了。李彦宏认为: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

    标签:
    大模型
  • 具身智能潮起、巨头环伺之下,优必选如何撑起资本期待?

    AI大模型风口之下,作为“具身智能”最佳载体,人形机器人似乎即将迎来“觉醒元年”。前有马斯克巨大影响力加持之下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亮相,后有OpenAI联合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推出令人惊艳的Figure01。可以看出,AI软件和机器人硬件的结合,已经是当下科技界一大风口。乘着这样的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