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商 >  电商新闻 >  正文

返利网即将借壳上市,看似没落的电商返利模式仍有希望

 2021-02-25 18:12  来源: 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阿里云优惠券 先领券再下单

近日,电商导购平台“返利网”借壳上市获批文,交易完成后,“返利网”将正式登陆沪市主板市场,这也将是2021年首单批复的借壳上市交易。

返利网成立于2006年,其主要模式是将用户引到电商网站中,在用户发生实际购买行为之后,返利网将从电商平台收到的佣金中抽一部分给用户,由此来吸引更多用户。这就在电商平台和用户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用户因为返利的吸引越来越多地使用返利网,而返利网也因用户规模的扩大能够从电商平台处获取更多佣金。

记得有段时间返利网也火爆了一阵子,不过最近几年,随着大众经济能力的提升,以及越来越多的优惠花样,返利网在电商领域似乎销声匿迹了。然而实际上,消费主义已经不能再让用户头脑发热,拼购、团购等平台的兴起,说明用户的消费观念更为理智和精明,而返利网也因此仍然很受欢迎。

根据艾瑞咨询第三方数据显示,在2019年第三方电商导购类应用中,“返利”APP在月平均活跃用户数、总使用次数榜单中名列同类移动应用第一。截至去年上半年,返利网相关产品累计注册用户2.6亿,月平均活跃用户数较2019年增长了近60%,超出1364万。

在留存率方面,返利网的表现也相当不俗。从2017年~2020年,“返利”APP及网站月均访问用户次月留存率分别为46.41%、47.8%、47.48%、47.07%。而且自2019年以来,返利网开始在美食外卖、旅行票务等本地生活场景方面全面发力,加强了全渠道运营和推广,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全景导购,而与其合作的电商平台包括阿里巴巴(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此外还有苹果、耐克、华为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商。

对用户而言, 哪个能更省钱就用哪个。返利网在这方面做得不错,满足了用户精打细算的心理,对用户非常有吸引力。

对商家而言, 返利网更容易促使用户发生购买行为,在推广方面更为直接有效,能够实实在在带去销量,还能让商家排名靠前,从而引发一系列连锁效果,后续的获利能够弥补之前返利模式推广的支出。

与打折促销、优惠券等手段相比,返利模式的成交价格不变,能够让商家更好地保持品牌形象。试想如果一个产品如果每天靠打折和优惠来吸引用户和提升销量,即使短期内能够获利,但是长此以往必然会损害品牌形象,让人觉得很Low。而用户习惯了打折和优惠,想要观望一阵,等打了折再买,因此在下单的时候可能也不会非常果断,对长期盈利并无好处。

照此看来,返利网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返利导购模式已经相当成熟,最终能够实现用户、平台、商家多赢的局面。而从中国市场的反应和返利网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这种商业模式也是颇受认可的。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返利金额不对等、无法正常提现等情况,当然这是可以通过技术、监管等手段加以改良的,总体来说,返利网在未来仍然有望成为电商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东方亦落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 中国家居出海,借道跨境电商

    中国家居借道跨境电商“出海”

  • 详解电商三巨头的运营成本:商家的压力到底来自哪?

    最近一段时间,围绕电商平台“仅退款”的争议再度热闹了起来。有商家在媒体采访中疯狂吐苦水,直言自己遇到了“恶意仅退款”现象,被“羊毛党”钻了平台制度的空子。但对这些报道稍作深究的话,即使是站出来公开吐槽的商家,仅退款订单的占比也只有个位数。原本为了打击劣质商家推出的仅退款制度,为何让买家和卖家的矛盾被

    标签:
    电商平台
  • 告别价格战?电商平台不想无效竞争了

    2024年,国内电商行业上演了一出“冰与火之歌”。年初时,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将“低价”列为发展的主要目标,不约而同上线百亿补贴、9块9包邮、“自动跟价”等主打极致低价的频道与服务。然而,近段时间,淘宝天猫、抖音乃至拼多多似乎都对“极致低价”不再热衷了。如果同一时间仅有一家电商平台弱化低价,可以用局部性

    标签:
    电商平台
  • “内卷”的电商江湖:拼服务才有出路

    2024年的618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讨论却远没有结束。先是有媒体报道称“某电商女装商家吐槽退货率高达80%”,相关话题迅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焦点,引发了不少商家的共鸣:“今年夏装退货率都快达到90%了,卖十件退九件已经是常态。”然后部分商家开始向媒体“控诉”电商平台的“仅退款”和“运费险”模式,认为

    标签:
    电商平台
  • 大促前夕即高点,综合电商平台的“稀缺”魔法正在消失?

    新一期618大促早已结束良久了,但似乎其产生的余韵却仍旧未消散。从最直观的资本市场走势来看,自这一波618大促陆续开展之后,包括京东、阿里巴巴、拼多多等港美股股价就一改此前的上行态势,持续下滑至今。事实上,早在活动举办期间无一相关热搜出现,以及活动之后有数据表示期间整体销量增速出现下滑,似乎都有说明

    标签:
    电商平台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