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通讯腾讯QQ从互联网搬到手机上,变身为手机QQ或者异化为微信,火了。将支付宝、淘宝,从互联网搬到手机上,火了。将热门的互联网服务,去哪儿网、赶集网,从互联网搬到手机,火了。将各种视频终端,从互联网搬到手机,火了。将网游变身为手游,火了。将百度搜索从互联网搬到手机上,变身为移动搜索,这火却怎么也点不起来。为什么?
到底是为什么?
不仅百度在问这个问题,甚至谷歌也在问这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答案各异。百度对于了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发现了一个不同点:传统的互联网拥有大量的信息,一个关键词输入搜索框,能够产生成千上百的有价值的网页。移动互联网也有,但是技术转化而来的移动网页,阅读体验差,所以应该有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可以促进源源不断的优质移动网页产生,百度于是推出了移动推广计划。但是这一计划并没有带动移动搜索的发展。谷歌认为移动互联网是以社交为蓝本设计的系统,所以应该“上马社交”,google+上线。但是布局社交,虽然让google+也能在移动社交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是还是没能催动移动搜索。还有一些人的答案是:文字搜索压根就不适合手机,应该上马语音搜索。包括科大讯飞、siri都是持有这种观点。但是,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方法,移动搜索还是没有火起来——这真是令人头疼。这让我们不得不从搜索的原点开始思考。
理论分析:移动互联网反长尾
长尾理论是互联网搜索赚钱的基础,虽然该理论并非搜索诞生的理论基础,但是长尾理论一出现,我们再反观搜索,果真如此。长尾关键词,可以让再小的商家,都能获得客户的关注。长尾市场,可以让再不济的厂商都能获得一两个订单。所以,输入一个关键词,可以出现大量的信息。用户也习惯搜索中出现大量的信息,一方面大量的信息可以实现互证,让用户快速找到与需求匹配的信息,降低了搜索匹配错误的风险。另一方面,大量的信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经济学的假设之一就是越多越好。但是,移动互联网却是反长尾的。一方面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学习互证的成本较高,也不方面。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更是一种点对点的生态构架,而非传统互联网点对面。通过手机,我们总是希望,一键输入,就能直达结果,并且这样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目前无论是百度移动搜索或者其他搜索,都不能实现这一点。百度的移动搜索中,输入关键词之后,第一页显示的内容条数减少,百度解释说是为了适应手机屏幕。在我看来,六条依然太多,我们甚至只需要一条,并且这一条,还是优质的信息。更加不要说,移动搜索结果的第二页。
搜索形式:文字搜索恐将淘汰
移动搜索经过这些年,没有火起来,原因之中,有一点至少是现在可以确定的:文字搜索压根不适合移动搜索。首先,我们看手机硬件的变革,几十年来,手机外观最大的改变就是物理按键的消失,物理按键最适合文字输入的,物理按键的消失,至少能够说明一点:用手机打字将会越来越少。其次,我们看应用的风雨变换。短信等文本应用逐渐退出,而语音、图片以及图像等应用越来越热。这至少说明:移动互联网不青睐文字。第三,我们看手机功能,两个功能一直在手机功能中强化,一个是拍照、一个语音。即使未来的穿戴设备,也必不可少这两个功能。谷歌眼睛就是证明。所以,未来的移动搜索形式,文字搜索恐将被淘汰,而图片搜索以及语音搜索,将会是主要形式。但是目前的图片搜索和语音搜索可以说是“不争气”。其搜索的机制还是以文字搜索为基础。无非是将图片或者语音转化为文字,然后按照文字搜索算法,得出结果。所以,移动搜索是换汤不换药。真正的图片或者语音移动搜索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我用手机拍下一张图片,可以在移动互联网中找到相关的应用、图片、信息、服务、产品。语音搜索于此雷同。
如此,移动搜索或许能够希望。
本文由杰飞电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