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IT业界 >  正文

「社论」“KTV歌曲下架”:音集协到底代表了谁的利益?

 2018-11-29 15:36  来源: 互联网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推荐】海外独服/站群服务器/高防

20多天前,音集协要求KTV下架6000多首没有授权其“集体管理”的歌曲,一度被舆论质疑是“霸王硬上弓”。之后又有网友举报“案中案”,称音集协代理总干事周亚平利用工作之便,用自己旗下的北京鸟人艺术推广有限责任公司与KTV打官司,诉讼判决文书达2000余份。

记者发现了一个怪圈:多家KTV曾依规向音集协上交版权费,但KTV仍然每年都会遇到侵权官司,上交的使用费到底去了哪里?而部分音乐著作权人却表示没有收到费用。比如陈奕迅的《十年》,其公司就表示一直没有收到过版权费,《十年》尚且如此,其他歌曲不言而喻。与此同时,为音集协代收了10年版权费的天合集团,又和音集协对簿公堂。

相对于著作权利人个体维权,音乐作品通过协会集体管理,在诉讼维权、节约成本等方面有一定优势。然而,随着更多疑点汇聚成流,却又指向音集协真实定位的异化。

比如,根据《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规定,音集协只能代表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以及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会员所授权作品发放许可。换而言之,没有授权就不能管理,而这次音集协公开叫板全国KTV,要求对未被授权的6000多首歌曲下架,这有违《反垄断法》所规定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之嫌。

又如作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音集协扮演的应是服务者角色,而不应是自我营利者。如果该集体管理组织的负责人,用自己旗下公司代表音集协与KTV打官司,这种“瓜田李下”的行为本身已属违法操作。

音集协既然是集体权利“代理人”,应该也必须服务于著作权利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衙门”。令人遗憾的是,英皇等三家公司去年正式退出音集协,主要原因是“版权费用分配不够公开、透明”,以及“音集协存在越权授予VOD供应商‘复制权’的问题”。音集协自己都承认:权利人退出协会,自己打官司,获得的收益更大。那么,音集协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一场“KTV歌曲下架”风波,浓缩着公众舆论对法治的关切。音集协应对质疑如实回应,有关部门也应依法介入查处。音集协和音乐人到底“谁养活谁”这个基本问题,要先搞清楚,真不要以为没有了张屠夫,就得吃带毛猪。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迷你ktv

相关文章

  • 轻松拥有只属于你的家庭KTV,音创15.6小屏一体机全网首测

    除了家庭影院,不少年轻人应该还记得工作之余约三五好友唱一次K后排解掉压力的轻松感,那对于喜欢唱歌的朋友来说,平时约朋友唱唱歌,过节团圆时亲朋好友聚聚会

    标签:
    迷你ktv
  • 迷你KTV,资本催熟的“流行”,或是共享经济大潮里的“流星”

    自2017年开春,就这样一个2平米的“盒子”,里面装着两把高脚凳、两个连线麦克风、两部耳机、一个大屏幕、一个操控触屏,再加上三块玻璃,就组成了一个迷你KTV,借着共享经济的风,正要被吹上天。

  • 迷你KTV进入2.0时代 硬件战走向服务战

    迷你KTV抓住了“孤单经济”、碎片化消费,以及近年来随着唱歌选秀节目推陈出新带来的全民K歌热潮三点需求,成为年轻消费者追捧的对象。迷你KTV面世时间虽短,却已渗入街头巷尾,在商场、地铁站、电玩城等高流量场所皆可见其身影,据公开数据显示迷你KTV已出现了20多个品牌,覆盖了全国500多个城市。迷你KT

    标签:
    迷你ktv
    服务战
  • 迷你KTV迅速蹿红却又陷入迷途?

    万物皆可共享,继打着共享旗号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个人健身房等项目大火之后,迷你KTV也来凑热闹。一个玻璃亭、两张高脚凳,一组触屏点歌机、两幅耳机的迷你K歌房在近两年遍布商场、电影院等场地,广受年轻消费者青睐。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线下迷你KTV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线下迷你

    标签:
    迷你ktv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