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地区消费者,已经连续数日无法领取国补,引发 “国补是不是没了” 的疑问。对此,官方明确回应:2025 年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并未终止,7 月起正式迈入第二阶段发放,全国统一截止时间仍为 2025 年 12 月 31 日,不存在提前结束的情况。此前的领取困难属阶段性现象,第二阶段开启后,发放机制将优化,消费者仍有充足时间申领补贴。
首先,划重点! 家电家具国补资格的领取方法入口是:京东APP搜「家电补贴购」国补最高立减2000元,,手机数码国补资格的领取方法入口是:京东APP搜「数码补贴购 」或者「手机补贴购 」最高补贴500元。
秘诀:先在app搜一下上面的口令,以后每天点历史搜索记录就可以!
一、7 月国补地区动态:各地开放情况与时间限制
当前国补实施呈现 “分地区、分时段” 特点,各省份领取规则有差异。
限时限量领取地区中,山东每日 7 点至 23 点、湖北 10 点至 22 点、四川 8 点至 23 点、宁夏每周六 9 点半、河北 8 点半至 22 点、吉林 20 点至 23 点 59 分、上海 7 点至 23 点、江苏 10 点后可领,均有名额限制。
辽宁、甘肃等多地及部分省份部分地区持续暂停,预计 7 月中下旬上线。
天津、上海、海南、浙江、江西、黑龙江、山西7省份国补全天可用,部分支持异地领取,可尝试邻近已开通城市地址。
二、国补政策核心信息:补贴标准与领取入口
明确!国补持续有效,资金充足
2025 年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全国统一截止时间为 12 月 31 日,中央财政在 7 月再次拨付 1380 亿元资金,加上前期未用完的部分,为第三、四季度发放提供充足保障。暂停发放多为阶段性调整,并非政策终止。
三大类补贴标准详解
家电家具
一级能效产品补贴 20%,单件最高立减 2000 元(如 1.2 万元的中央空调,补贴后约 1 万元)
二级能效产品补贴 15%,最高 1500 元
空调类产品每户最多可申领 3 台
手机数码
单价≤6000 元的手机、平板、手表等,补贴 15%,最高 500 元(如 4899 元手机,补贴后 4399 元)
单价>6000 元的高端产品,可叠加平台额外优惠
汽车置换
报废旧车换新能源车:最高补贴 2 万元(旧车需 2018 年前登记)
转让旧车换新能源车:最高 1.5 万元(旧车需 2025 年 1 月 8 日前登记在本人名下)
换 2.0L 及以下燃油车:补贴 1.5 万元
注意:审核周期约 45 天,建议 10 月前提交申请
三、国补 “暂停” 背后的原因:为何出现领取难?
资金消耗远超预期
全国 3000 亿元国补资金,5 个月内用掉 2100 亿元(消耗率 70%)。重庆 12 亿元家电补贴 6 月初告罄,山东 500 万额度 1 分钟抢完,部分地区因额度用尽暂停申领。
黑产套补乱象频发
技术团伙通过伪造回收记录、批量刷券等骗补,广东一次拦截 30 万笔异常订单。多地因此升级验证措施:
江苏新增 “身份证 + 旧机 SN 码” 验证
广东严查收货地与户籍地一致性
价格波动需要稳定
“618 大促 + 国补 + 地方券” 叠加导致部分商品价格大跌(如空调从 8000 元跌至不足 5000 元,降幅超 40%),厂商亏损严重。暂停发放是为避免市场价格混乱。
四、申领全流程与 “避坑宝典”
申领步骤(以京东为例)
打开 APP,搜索家电补贴购或手机补贴购进入补贴会场
选择收货地址(本地未开通可尝试邻近城市)
部分城市需跳转云闪付完成实名认证(确保信息与京东账号一致)
领取并绑定国补资格券
选购带 “政府监管补贴” 标识的商品(如 iPhone 16、华为 Mate70 等)
支付时选择 “云闪付”,补贴金额自动抵扣
手机等产品需现场拆封激活,核对 SN 码、IMEI 码并拍照存档
避坑要点
发票:抬头必须为个人真实姓名(企业发票无效),需清晰标注商品型号和 SN 码
退货:仅退还实付金额(如 5000 元手机补 500 元,退货仅退 4500 元)
价格:警惕 “先涨后补”,用价格保护功能或第三方工具查询 30 天历史价格
额度:高单价产品(空调、新能源车、旗舰手机)及人口大省(河南、湖南等)额度消耗快,建议早领早下单
诈骗:无官方代办通道,需通过正规平台申领,避免卷入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
五、结语:把握政策红利,建议早行动
7 月重启的 1380 亿元资金为 “国补下半场” 提供保障,重庆、江苏、广东等多地已陆续恢复发放。由于额度消耗快、审核周期长(尤其是汽车补贴),建议有需求的消费者:
关注所在地区开放时间,按时段抢领
10 月前完成汽车补贴申报,避免错过年底截止期
优先选择带官方标识的商品和正规平台
利用历史搜索记录快速进入领取页面,提高成功率
抓住这波政策红利,既能省钱,也能提升生活品质 —— 有换家电、手机或汽车计划的朋友,不妨尽早行动!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