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腾讯音乐分拆上市,迎接“马太效应”的到来?

 2018-07-11 10:31  来源: 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推荐】海外独服/站群服务器/高防

在IPO大军中,又添一枚猛将。

7月8日,腾讯控股公告称将拆分在线音乐娱乐业务并赴美上市,港交所已确认腾讯音乐分拆上市建议,具体的发售规模、价格范围、股东权利待定。

今年以来,关于腾讯音乐上市的传闻不断,4月份是传出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正筹备在今年下半年进行首次公开募股,预计将在美国上市。5月份有知情人士透露,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已经选定了投行,为其在美上市提供建议。本月初有媒体报道称,腾讯音乐定于7月6日向美国证监会秘密提交IPO申请文件,正式启动美国上市流程。传闻中腾讯音乐的估值从100亿美元冲到300亿美元。

根据腾讯2017年财报显示,腾讯增值服务注册用户同比增长22%至1.35亿,音乐流媒体服务的带动作用是主要原因之一。也有媒体分析称,腾讯音乐于2016年下半年开始全面盈利,2017年净利润超过16亿,2018年预计还会翻一番。腾讯音乐上市似乎水到渠成。

在中国在线音乐市场,版权争夺、商业模式探路、圈地运动不断,目前已经初步形成腾讯音乐、网易音乐、阿里音乐等寡头格局。此番,腾讯音乐IPO意义何在?

一超多强 的棋局

自从2017年,腾讯音乐旗下的QQ音乐业务与中国音乐集团进行合并,成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之后,腾讯音乐便走上快车道。

整合完成后,腾讯豪华的产品矩阵形成,其旗下已经整合了QQ音乐、酷狗和酷我三大在线音乐APP,同时进行了以音乐为中心打造的直播、MV和在线K歌等产品布局。

其中QQ音乐、酷我音乐和酷狗音的MAU均超过1亿,位居第一的酷狗音乐月活用户达到了2.2亿。在并购酷我和酷狗之后,二者旗下的直播平台酷狗直播和酷我聚星也纳入了腾讯音乐的体系之中。不同于移动直播平台的多领域内容,酷狗和酷我更专注歌曲才艺方面的秀场直播,强音乐属性使其和腾讯音乐完成了更好地融合。

除了听歌、“看歌”之外,腾讯音乐旗下的全民K歌更是补充了“唱歌”这一场景,通过微信和QQ的用户基础,全民K歌迅速打造出了“熟人K歌”的模式,构建起了平台的社交基础。同时推出的线下迷你K歌厅、全民K歌便利店则是加速获取线下流量,延伸更多服务场景。

再加上腾讯自身的资本实力和用户流量,腾讯音乐正打造出一条贯穿全产业链的业务布局。

在线音乐产业链涉及上游的版权资源和下游的歌手。

腾讯音乐一直注重版权资源的沉淀,2014年11月签下华纳,2016年9月签下索尼,2018年5月签下环球,至此,腾讯音乐包揽了全球三大唱片公司在大陆的独家版权,这也成为腾讯音乐立足行业的一大核心竞争力。

据中国音乐财经网报道,截止目前,腾讯音乐已和全球200余家唱片公司签订独家版权合作协议,版权资源占到行业总比重的90%,正版曲库达1700万首,即使互授99%的版权,最终1%的版权质量也将决定着竞争的格局。

前端的唱片公司资源为腾讯音乐构建起了版权壁垒,其在内容层面上的多元化也足以为平台带去巨大流量,同时,随着腾讯音乐加速打造自身的产品闭环,用户将在腾讯系的在线音乐产品中完成全流程的音乐体验,这也使得其行业地位更加难以撼动。

同时,腾讯音乐也可借助这些平台孵化优秀的歌手,推动原创音乐人计划的执行,为平台提供更多优质原创内容。比如:创作《春风十里》的鹿先森乐队、演唱《理想三旬》的陈鸿宇以及创作《北方女王》的尧十三。

此外,随着原创音乐人进一步向线下演出市场拓展,腾讯音乐系的数字音乐平台可借势开展线上演唱会以发展售票业务,最后粉丝们还可通过全民K歌来演唱自己偶像的歌曲。这样腾讯音乐便构建起一条贯穿前端音乐人孵化、中端音乐作品发行和后端演出等线下活动的全产业链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音乐背靠腾讯这颗大树,不仅拥有强大的流量还有雄厚的资本护持,加上腾讯这些年来在大文娱板块的系列布局,使得腾讯音乐成长为超级一方。

在腾讯音乐“一超”的格局之外,网易和阿里也构筑起了在线音乐的“多强”局面。

成立于2013年的网易云音乐,凭借音乐社交的创新模式得以快速发展。2017年4月,其官方宣布注册用户已达4亿人次,用户月留存率达35.6%,位居行业第一。虾米音乐则背靠阿里,依靠“歌找人”的算法推荐技术迅速起步,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虾米音乐2017年12月的用户活跃率达25%,位居行业第一。

根据比达咨询的数据显示,2017年在线音乐平台下载量中,腾讯系产品的市场份额超过65%,远高于第二位网易云音乐的15.4%。在用户活跃度层面,2017年腾讯系在线音乐产品的MAU均超过1亿,排名第一的酷狗音乐更是达到2.2亿。

更为重要的是,音乐作为大文娱板块中重要的一环,是腾讯、阿里等这样的巨头必争的高地。这盘一超多强的棋局将会如何?

马太效应 是否会出现?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在一超多强的市场格局下,在线音乐市场的马太效应或否出现?

纵观整个在线音乐市场,即使寡头格局已经形成但行业的痛点依然明显。

首先,由于版权资源上的稀缺性带来了成本的居高不下,最为明显的体现则是在唱片公司层面。

根据2016年Music&Copyright的数据显示,索尼、环球和华纳三大唱片公司便占据了全球近七成的流媒体音乐市场份额,版权资源形成了高度集中,多家在线音乐平台也都在加速抢占版权份额,这种互相争抢的局面也导致了版权价格的迅速飙升。

太合音乐集团副总裁刘鑫在谈到版权价格时表示:“整体来看,音乐版权费在过去三四年内高歌猛进,国际唱片公司及港台地区主流唱片公司的版权价格基本都涨了几倍、几十倍。以前国内音乐平台每次续签版权支出都是百万美元级别,现在都是上亿美元。”

高昂的价格并未使在线音乐平台降低争抢版权的规模,在成本上的持续高投入也造成了入不敷出的局面。

目前,在线音乐平台的盈利方式主要以广告和会员收费为主,虽然还包括演唱会门票以及数字专辑收入。但相比于动辄数亿美元的版权费用,这种单一的变现模式难以使在线音乐平台实现盈利。有传言曾指出,腾讯音乐签下环球音乐独家版权授权时的费用高达3.5亿美元。

“目前行业普遍不盈利,因为成本太高,变现能力弱。”这几乎是市场对在线音乐行业的一致看法,而作为在线音乐主要变现模式的用户付费也面临着市场整体付费用户转化率低的问题。

据腾讯音乐副总裁吴伟林在2017年9月透露的数据显示,腾讯音乐付费用户为1700万,MAU达7亿,其付费用户转化率仅为2.4%。对比腾讯参股的国外流媒体音乐服务商Spotify公布的2018Q1财报显示,其目前的MAU达1.7亿,付费用户却已高达7500万,转化率达44%。

即使Spotify具有行业第一的付费用户转化率,但从财报中可以看出,其同样面临业务亏损的情况,仅2018Q1的亏损额便高达1.69亿欧元,而作为国内排名首位的腾讯虽也曾向媒体透露其已实现盈利,但目前却并未公布有关盈利数据,

因此,尽管国内在线音乐市场的规模将在2018年突破120亿,但各家在线音乐平台依旧未能解决自身的行业痛点。

一方面是行业的发展困境,另一方面是自身的发展优势。在经济周期下行的情况下,此时腾讯音乐IPO某种程度上已经走在了前面,加上腾讯强大力量的支撑,未来可期。但是,在这块沃土上,网易音乐、阿里音乐作为阿里大文娱战略中的重要部分,实力上同样不可小觑。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