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IT业界 >  正文

消费贷“国补”来了!国补政策2025最新消息:国补第三批960亿补贴发放中,9月重启继续领取,年底结束,最新国补领取操作方法!

 2025-09-01 10:19  来源: 互联网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阿里云优惠券 先领券再下单

9月1日起,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正式上线,新一轮国补福利再度来袭。与此同时,第三批690亿国补基金正式投放,领取通道于9月重启,政策将持续至2025年12月31日结束。

首先,划重点!国补参与方式:

家电国补的领取方法入口是:京东APP搜「家电补助788」国补最高立减2000元.手机数码国补的领取方法是:京东APP搜「手机补贴122」领取。国补最高立减2000元。

一定要先领,名额有限!

秘诀:先在app搜一下上面的口令,以后每天点历史搜索记录就可以!

根据财政部等四部门的政策安排,9月1日起,我国将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贴息对象是居民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核心是要有真实的消费行为。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来计算贴息。一个贷款人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以享受贴息3000元。根据政策要求,必须是从工农中建交等18家银行,以及招联消费金融公司等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获得的个人消费贷款,才能享受贴息“红包”。另外,在申请消费贷款之后,个人还需要签署一个补充协议,授权银行能够查询消费交易信息。

7487adedbcd44c97ab824d97acdb0f29~tplv-tt-origin-web_gif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政策将于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实施,覆盖居民在6家国有大行、12家股份制银行及5家头部消费金融公司申请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政策通过财政贴息方式直接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相当于当前消费贷平均利率的三分之一。

政策核心内容

本次“国补”方案设计凸显精准性和普惠性双重特征,覆盖范围广泛而重点突出。

重点领域全覆盖:

贴息范围包含单笔5万元以下小额日常消费及5万元以上的七大重点领域——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大额消费设单笔5万元贴息上限,既引导合理消费又避免过度负债。

补贴力度与限额:

按贷款本金计算年贴息1%,最高不超过合同利率50%。中央与地方财政按9:1比例分担。

设置累计贴息上限机制:每人在单家机构最高可享3000元贴息(对应30万元消费),其中5万元以下消费最高补贴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

实施主体多元:

涵盖6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及5家消费金融公司。

政策鼓励地方政府扩大金融机构覆盖范围,形成“中央+地方”双层支持体系。

政策创新性地引入资金用途追踪机制,要求贷款经办机构通过账户识别消费信息,确保贴息精准用于真实消费场景。

对消费者的影响

政策直接作用于居民消费端,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刺激有效需求。

减负效应显著:

以一笔利率3%、期限1年的5万元消费贷为例,原需支付利息1500元,享受贴息后实际成本降至1000元,降幅达33%。

对汽车、家装等大额消费,最高3000元的贴息可直接减轻中产家庭信贷压力。

区域实践验证效果:

四川省自2023年9月试点消费信贷贴息,已兑现贴息资金近9000万元,带动消费贷款72亿元。

效果显著:截至2025年6月末,四川住户消费贷款(不含房贷)同比增长15.1%,高出全国9.1个百分点。

政策要求经办机构在结息时直接扣减贴息部分,并通过短信、APP推送明细,确保消费者“无感”享受优惠。

对A股市场的联动效应

消费贷贴息作为需求端刺激工具,将与供给端政策形成协同效应,对资本市场相关板块产生积极影响。

受益行业清晰:

政策覆盖的七大重点领域直接对接A股消费板块。汽车、家居家电、消费电子、医疗健康等行业有望获得增量需求支撑。

文化旅游被纳入支持范围,有助于提振暑期后旅游消费淡季的市场预期。

173619301.jpeg

金融与消费协同: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政策通过“需求和供给两端发力”,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工具形成叠加效应。

商业银行消费贷投放有望回暖,上半年住户短期贷款仅微增的现象或将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明确要求贷款机构坚持市场化原则,严防资金挪用套利。这保障了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金融风险向资本市场传导的可能性。

政策实施保障

为确保政策精准落地,方案构建了严密的监管框架:

贷款机构承担第一责任:需建立消费信息识别系统,加强贷后资金流向监控。

财政金融协同监管:采用“机构自审+部门联审”机制,省级财政部门每季度审核拨付贴息,财政部监管局开展抽查。

违规惩戒措施:对套取贴息资金行为采取约谈、通报、加倍扣减预算等处罚。

消费贷贴息“国补”的出台标志着财政政策与金融工具的深度协同进入新阶段。通过精准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政策有望打通“需求疲软-信贷收缩”的循环堵点。随着9月政策实施临近,消费市场预期已开始升温。四川试点数据证明,每1元财政贴息可撬动80元消费贷款,若该乘数效应在全国重现,政策一年期可能激活千亿级消费增量。这一杠杆效应将沿着产业链向上游传导,最终为消费类企业和资本市场注入增长确定性。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