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IT业界 >  正文

双引擎驱动,分享云构建智能充电网

 2025-10-23 15:30  来源: 互联网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阿里云优惠券 先领券再下单

技术架构创新:构建“云享+云站”双引擎智能体系

作为国有企业控股的创新型骨干企业,浙江分享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度融合物联网技术与新能源科技,构建起“云享+云站”双引擎技术架构,为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该架构以物联网管理平台为核心,实现充电网络全域感知、智能调度与高效运营,通过4G模块(支持全国范围内无缝连接)与边缘计算技术,将充电终端、用户需求与电网负荷数据实时联动,形成覆盖“社区-乡镇-交通枢纽”的立体服务网络。

在硬件层面,公司自主研发的7KW单枪交流充电桩与14KW双枪交流充电桩,具备IP54级防水防尘能力,适应-30℃至55℃宽温环境,输出电流范围0-32A,支持充满自停、空载断电、过载保护等12项安全功能。其中7KW充电桩规格尺寸:360*190*100mm

安装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20倍,单桩建设成本降低70%,完美适配社区、园区等目的地场景“停车即充”需求。

image.png

核心技术突破:三大创新破解行业痛点 智能物联网管理平台实现全域高效调度

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充电管理系统已获得4项国家专利,具备三大核心能力:一是10万+设备并发管理能力,平台响应延迟低于100ms,保障全国5万台充电终端稳定运行;二是AI动态调度算法,通过分析用户充电习惯与电网负荷曲线,实现错峰充电智能推荐,浙江瑞安试点区域电网峰时负荷降低18.7%;三是全生命周期运维系统,结合华为云AIoT技术,设备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2%,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4小时内,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60%。

电网协同优化技术助力能源结构转型

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与电网负荷矛盾,分享云创新研发“源-网-荷-储”协同优化算法,通过三项关键技术实现电网压力缓解:一是负荷预测模型,基于历史数据与实时监测,提前24小时预测区域充电需求,准确率达85%;二是柔性充电控制技术,在用电高峰时段自动调节充电桩输出功率,单次充电过程可减少电网峰时负荷冲击2.3kW;三是虚拟电厂聚合技术,将分散的私桩资源整合为虚拟可调负荷,参与电网调峰,2024年浙江试点项目累计调峰电量达1200万千瓦时。

私桩共享安全防护体系激活社会资源

为破解私人充电桩闲置率高(行业平均80%)的难题,公司构建“云享”私桩共享平台,核心技术包括:一是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系统,基于蚂蚁链区块链技术实现用户身份、充电权限与交易记录上链存证,确保信息不可篡改;二是电气安全监测模块,实时监测私桩电压、电流、温度等16项参数,异常情况0.5秒内自动断电;三是收益分配智能合约,根据共享时长与电量自动结算分成,到账时效提升至T+1,较传统人工结算效率提升90%。截至2025年10月,平台已整合2万余个私人充电桩,使社区充电半径缩短至0.8公里,私桩闲置率降至35%以下。

战略技术合作:构建“科技+能源”创新生态

公司深度整合头部科技资源,形成技术协同优势。与华为云共建“新能源物联网联合实验室”,基于华为云EI企业智能平台开发充电需求预测模型,将预测精度提升至91%;借助华为云全球节点部署,实现充电网络跨区域数据同步延迟低于50ms,平台全年运行稳定性达99.99%。

与蚂蚁金服联合开发“无感充电”系统,融合生物识别与信用支付技术,用户充电流程从7步简化至2步,单桩日均服务次数提升40%。该系统还接入芝麻信用体系,650分以上用户可享受“先充后付”服务,用户粘性提升28%。

此外,公司与高德地图合作开发“充电导航一体化”功能,实时显示充电桩位置、空闲状态与价格信息,用户查找效率提升40%;与中国石化合作部署交通枢纽充电网络,利用加油站现有电网资源,建设周期缩短50%,单站建设成本降低30%。

应用成效显著:技术创新赋能绿色发展

技术创新驱动下,分享云已实现规模化运营成效。截至2025年10月,全国布局充电终端超5万台,覆盖300余个城市,服务新能源车主超100万人次,年充电量突破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8万吨,节约标准煤16万吨。

在乡村振兴领域,公司在浙江、福建等省份100余个乡镇推广“光伏+储能+充电”一体化站点,利用农光互补模式,使农村充电价格降低20%,充电半径缩短至3公里内,惠及农户5万余户。浙江瑞安乡村项目通过私桩共享模式,100户参与家庭年均增收1800元,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获评“国家能源普惠示范项目”。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公司与20余个城市智慧交通系统数据互通,通过充电桩用电数据优化城市能源资源配置。杭州西湖景区试点项目通过错峰充电调度,使景区电网负荷波动幅度降低15%,节假日充电等待时间缩短至10分钟以内,游客满意度达96%。

未来研发方向:聚焦三大领域深化技术突破

面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要求,分享云明确三大研发方向:一是深化AI能源调度算法研究,计划引入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城市级充电网络仿真平台,将负荷预测精度提升至90%以上;二是研发新一代智能充电设备,集成V2G(车辆到电网)技术,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预计2026年完成试点部署;三是拓展“光储充”一体化应用,结合分布式光伏与储能系统,提升充电网络清洁能源占比,目标到2027年使绿色电力占比达到45%。

作为国企控股的新能源服务平台,浙江分享云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深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构建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国企力量。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云构建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