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移动互联 >  正文

牺牲用户谋求暴利 揭露智能手机中的软件捆绑

 2014-10-06 15:03  来源: 用户投稿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阿里云优惠券 先领券再下单

尽管现在都在倡导互联网开放,主张自由、免费、共享等互联网生活理念。然而,很多用户往往很容易地陷入这些所谓的“自由”陷阱。那些看似自由、开发的互联网环境中,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和安全。特别是移动智能终端上的用户,在缺少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的情况下,更容易被一些手机软件捆绑,特别是那些以手机软件推广为盈利目的的厂商,从不放弃自己在每个用户身上获取利益。

以下是几种手机应用上的软件捆绑情况,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

第一,手机下载捆绑应用中心。这一点在PC端尤为明显,大家有关注的都知道,现在在百度搜索中搜索某款软件,会显示2个下载按钮,如下图,一个是高速下载,一个是普通下载,而高速下载会在下载过程中绑定百度助手。同样地,在移动端,有很多APP软件为了推广自己的应用中心,经常都会强制让用户在其应用中心当中去下载,而不能通过其他方式下载。还有一种软件捆绑就是我们常用的输入法,当手机屏幕上方提示用户更新该输入法,如果用户点击更新之后,系统就会默认下载该输入法的应用中心,用户又再一次被捆绑下载了其应用中心。

安卓系统的第三方应用中心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腾讯的“应用宝”、百度的“手机助手”、360的“360手机助手”、创新工场的“豌豆荚”、“安智市场”等,再加上现在几乎每个手机厂商都有自己的应用中心,如小米的“应用超市”,华为的“应用市场”,这样就导致了用户能下载APP的渠道变得非常多,有很多厂商把应用中心当做一个入口,所以想方设法地推应用中心,采用了类似流氓软件的手段让用户下载使用。这和早期PC端的流氓软件本质上毫无区别,都是不尊重用户的不良行为。

第二,仿造的他人的APP强制安装。在软件的知识产权很难被界定的情况下,互联网软件被复制的情况屡见不鲜。安卓系统的开放环境,也给众多厂商提供了软件模仿的机会,很多厂商甚至可以将手机APP做成和原创的一模一样,甚至界面比原创的更加美观。这些就是所谓的山寨APP,他们为了赚钱,通常的做法是默认帮助用户下载安装软件,用户一旦安卓该APP之后启动,又会要求你去安装另一个APP,如果不安装指定的APP,就无法继续使用。这些假冒或者仿制的APP都会花重金上架到各个应用中心,而应用中心往往有很多理由说是审核困难,不能保证APP的知识产权是否唯一。

第三,利用手机系统漏洞强制安装。通常情况下,在手机没有ROOT权限的情况下,系统的默认软件是无法卸载的,而且有很多的用户都不会使用ROOT工具,这样就意味着用户无法使用手机自带的默认软件而不得不去使用。更可恶的是,这些无法卸载的软件经常会在手机的通知栏中弹出提示框,三天两头地提醒有哪些优惠信息、有哪些诱惑信息、有什么雷人资讯,一旦用户去点击,又会陷入各种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

第四,以免费为名义的安装骗局。互联网上确实有很多免费的东西,也正是因为免费才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这种良好的局势,但是现在很多互联网产品还是走付费的方式,尽管这样,他们也会千方百计地打着免费的旗号,包括下载、宣传等,都宣称是免费的。当用户下载这些应用之后,按照宣称来说原本是免费的APP,一旦想要使用某几项服务,就必须掏钱付费,如果不付费的话几乎是没有任何用途的一款APP,这就是以免费为名义的骗局。这种情况有在儿童游戏中经常看到,大人为小孩在手机上安装了个智力游戏,玩着玩着,小孩子都很高兴了,结果在第2关的时候就要花钱付费,结果在没有办法拒绝小孩子继续玩的情况下只能掏腰包付钱,进入免费的骗局当中。

第五,手机弹出窗口安装。相对于PC端来说,移动端的弹窗更让人厌烦,因为手机屏幕大小有限,特别是当弹出的窗口覆盖了大部分屏幕,甚至连关闭按钮都不容易点到时,这是最另用户反感的。常见的弹出窗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不容易关闭,很多APP里面虽然有关闭推送的功能,但是会让你找了半天都找不到,甚至有的APP尽管关闭了推送功能,还是会一直弹出某些窗口提示要下载某些APP软件。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太快,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但是上述提到的几种软件捆绑在当前甚至未来几年都无法彻底从移动互联网中完全根除。特别是当被那些捆绑的软件中还带有病毒、木马、cookies等时,用户的手机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除了智能手机用户应该采取各种手段去避免这些应用捆绑之外,那些以软件捆绑为利益的厂商们也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特别是不要以牺牲用户的利益去谋求暴利。

本文由网站制作教程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智能手机

相关文章

  • 国产机们的高端梦:OV保守、米耀激进

    自华为遭遇制裁事件之后,无奈从高端市场退位,为了尽快接棒华为,国内手机厂商随后集体加速走向高端化。

    标签:
    智能手机
  • 手机高端市场跃变前夜:谁是关键变量 ?

    在华为缺席后,“做高端手机,冲高端市场”成为众国产厂商的头道难题,荣耀独立后的优异表现,证明其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这对其他厂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市场拐点将至的历史性机遇下,国产厂商能否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市场将拭目以待。

    标签:
    智能手机
  • 2022年,智能手机三大关键词

    对国产手机品牌而言,2021年是不太平静的一年。

    标签:
    智能手机
  • 李书福做手机,不比雷军造车简单

    9月28日,由李书福创办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利正式宣布进军手机领域。而根据此前相关媒体的消息,吉利手机项目进展神速,已经开始在业内寻觅人才,将在武汉、上海、乃至海外设置办公地点。

    标签:
    智能手机
  • 高端手机2.0:从“攻城”到“冲锋”

    在智能手机的高端市场上,出于技术、品牌等因素造就的天然门槛,苹果曾牢牢霸占“城池”多年。直到2020年,IDC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国内高端手机销量,华为以44.1%的份额位居第一,苹果则以微弱的差距排在第二,占比44%。

    标签:
    智能手机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