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IT业界 >  正文

从李开复的创新工场看站长的创业之路

 2009-12-28 20:26  来源: http://www.dfsdn.cn/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推荐】海外独服/站群服务器/高防

一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可以迅速地适应并提升一家公司,甚至可以短时间内开拓新的业务和领域,但要利用自己品牌创建一家新公司,同时启动几十个项目,难度就可想而知了。年近50岁的原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就给大家留下了这样一个悬念。

很明显,李开复离开谷歌,创办以“天使投资+猎头+孵化”为主要模式的创新工厂,是今年传媒圈里最热点的新闻之一。它不仅有最流行的天使投资和创业元素,而且还有明星出资人的支持,包括美国中经合集团董事长刘宇环、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和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等业界大腕的股东,都让人们对创新工厂的结果充满好奇。

李开复帮助青年人创业的理念赢得了广泛的认同和赞赏。成立创新工厂后,他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和交流活动来打造创新工场的品牌和影响力,包括与政府官员广泛沟通,到全国各大高校巡回演讲,推出自传,甚至亲自参与招聘面试和项目讨论等等。他希望吸引很多优秀的人才,帮助创业团队尽快成熟,并且最终把独立的子公司推向资本市场。

创新工厂概念的成功之处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对产业趋势和国外互联网企业的并购需求的分析,由创新工厂选择项目,交给选拔出的创业团队进行研发和市场运营,创新工厂提供资金,以及包括法律、财务、服务器、搜索引擎优化和团购广告等多方面的支持,这样的模式降低了创业企业因为缺乏资金和市场运营经验而失败的危险,也让李开复的创新工厂可以源源不断地推出新产品。

更值得乐观的是,李开复解决创业中的融资、人才和市场推广这些最困难的环节都是手到擒来。比如,在很多青年学生眼中,“开复导师”就是帮助他们开辟新人生的偶像,而招揽到优秀的青年人正是一个项目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何况在偶像的感召和帮助下拼命工作的激情也更高。另外,李开复在媒体和投资者中的号召力使公司具备良好的融资能力,他也乐观地表示创新工厂筹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融资上亿元。

不过,这些因素对于在产品和收益上面获得成功的意义有多大却很难说,创业投资的成功几率深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创业成功的大多数是由创业者通过自己在市场上的磕磕绊绊,积累资源和经验后对产品前景做出的判断才起到关键作用。就目前来看,创新工厂的模式很容易把创业流程化、职业化,能否在短时间内以及持续地拿出好的创新产品是摆在李开复眼前的现实问题。

比如,对于李开复所说的“要找到有潜力成为下一个马化腾、张朝阳的人,尽量培养他”这样的目标,在现实的操作中是颇有难度的。事实上,所有风险投资人都在寻找这样的人,但是他们却并不做培养工作,因为他们认为“创业者应该是其所在领域的专家”,而且“创业企业一旦成为大企业的一部分也许就改变了其原有的增长轨迹了。”这样的结论通常被无数的案例所证实,如同比尔·盖茨、李彦宏、马化腾也并非是被培养的一样。

当然,公司内部创业并分拆上市并非没有成功的例子。这些项目中,除了有企业原有的广泛用户群的支持,还需要长时间的专注投入和研发,比如搜狐畅游就历时三年研发出了精品游戏一举获得成功。相应的,李开复是否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每一个项目,并培养出精品呢?

实际上,李开复也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他知道招揽有能力的“主导创业者”是一个巨大挑战,他对创新工厂的孵化成功率也做出了保守的预估。在项目的选择上面,他也参考海外市场的成功案例进行移植和升级。最近据传,谷歌的CEO施密特也对创新工厂进行了投资。创新工厂作为谷歌、微软等大公司在中国内部创业的中心,在机制上面比这些大公司灵活一点点,仍然有机会成为成功的孵化器。另一方面,创业者在创新工厂的经历也可能会增加其未来独立创业成功的概率。

创新需要冒险,也需要耐心。面对众多的粉丝,无数的猜测,李开复显得非常冷静,最近,他谢绝了访客和媒体的邀请,并表示希望人们给他更多耐心和时间。对于创新工厂能够在明年开花结果,李开复的回答比较实际,他说“我们至少要12~18个月才能有任何的成果。”当然,我们还是期待一个成功的产品在明年的创新工厂中成为现实。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