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吴鹤臣事件持续发酵,水滴筹何去何从?

 2019-05-10 08:35  来源: 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推荐】海外独服/站群服务器/高防

近日,德云社*吴鹤臣妻子水滴筹事件持续发酵,不论是关于吴鹤臣家人、德云社,还是水滴筹的舆论铺天盖地。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水滴筹的审核系统再次遭到质疑。为此,有媒体专门对水滴筹审核进行暗察,由此牵出了关于互助众筹的行业黑产链。5月8日,网购众筹文章、虚假病历登上了微博热搜的前三甲,矛头纷纷指向了水滴筹的审核系统。

但水滴筹、轻松筹这样的平台确实是如某些网友所贬低的一文不值吗?对此,面对如《乌合之众》指出的大众跟风心理,我们需要做出辩证思考,理性判断。

参考滴滴,由于用户人群的鱼龙混杂,正如“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负面危机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了水滴筹、轻松筹此前解决了众多真正有需求人群的燃眉之急的功劳。

更何况,水滴筹有着另一种不为人们所熟识的身份——社会企业。

从格莱珉银行到水滴筹:公益市场化的“第四部门”兴起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发展中国家,还是人口第一大国。国情复杂,社会痛点众多,如养老、医疗、健康、文化、艺术、体育、儿童、残疾人等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而面对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束手无策的。

从现代国家的结构和治理来看,目前主要分为三大部门,即政府(第一部门)、企业(第二部门)、非营利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

从政府角度来说,即使在发达国家,二战后,西方出现了众多的福利国家,社会福利程度相当之高。但后期,福利制度也一度改变,政府负担过重,并且容易培养不工作靠救济的懒人。发达的福利国家尚不能有效解决一些社会痼疾,更何况中国的发展还处在不平衡不充分阶段。

而从企业角度来说,企业的目标是为其所有者实现利益最大化,极少考虑或是根本不考虑他人。事实上,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很多人并不在意他人,有时甚至会有意损害他人的生活。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企业的社会职责相对增大,但是对于众多社会需求来说,企业所担负的公益性问题解决也只是九牛一毛。

从非营利非政府组织来说,在许多国家,慈善机构的捐助者会因捐助而享有税收优惠,这是事实,但这种税收上的减免只能补偿所捐款项的一部分。慈善机构得以生存仍然需要利他动机,这迫使非政府组织的领导在筹集资金方面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即使筹集到了资金,绝大多数非政府组织也会反复出现极度缺钱的情况从而使其不能继续维持,更不用说扩大其高效的项目。这种无私的维度在经济中却没有发挥作用。

在三大部门囿于自身缺陷的时候,“第四部门”即社会企业的出现就显得十分必要,它是现代社会的刚需部门,它实际上就代表着公益市场化的发生。

格莱珉银行就是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它是最为纯正的社会企业,它带领着孟加拉国数以万计的贫困人民走向温饱、奔向小康。

社会企业旨在实现持续发展,这使得其所有者不必费心索取捐助,而是专注于增加其能够给穷人或社会上其他人带来的福祉。社会企业拥有可以持续循环使用资金的能力,从而具有比运营最好的慈善机构还要强大得多的潜在影响力。因此,格莱珉银行的成功是有其普遍性意义的。

回到水滴筹,2019年4月12日下午,由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主办的“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行业扫描调研报告发布会暨2019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奖启动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水滴公司获得2018年“年度社会企业奖”。

这就意味着,在官方,水滴公司就是一家地地道道的社会企业。即使是水滴公司的创始人沈鹏也谈到,水滴公司的创业初衷很简单,就是要为每个家庭提供医疗费用,让广大中国家庭病有所医。

其实,在互联网江湖(VIPIT1)看来,水滴筹还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企业。社会企业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企业是拥有社会目标的、不亏损、不分红的企业。社会企业不属于营利性公司范畴,其目标是利用企业模式包括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服务来解决社会问题。

更为准确的说,社会企业是本着“社会为本,市场为用”的原则来运营的。例如,格莱珉达能公司通过销售强化微量元素的低价酸奶来解决营养不良问题;格莱珉威立雅水务公司以穷人能承受的价格销售洁净水,从而设法解决饮用水的砷污染问题。

就水滴筹本身来说,它利用平台来为有需要的人筹集善款,0手续费,是符合社会企业概念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它只是水滴公司的三大业务之一,水滴筹是它的免费流量池,以水滴互助和水滴保作为二三级火箭作为盈利方式。

因此,互联网江湖(VIPIT1)认为水滴公司是一家具有浓厚公益性质的半社会企业,它实际是以医疗支付为切入点而进行项目开发的以营利为目标的企业。

2018年,格莱珉银行创始人尤努斯来华考察,尤努斯直言不讳地说道:格莱珉模式在中国的项目,我没有满意的。实际上,中国的社会企业鲜有成功,而像水滴筹这样的半社会企业更适合在我国的发展吗?

从敢不敢扶到要不要捐:曼德维尔悖论的异化表现

水滴公司的半社会企业性质在中国或许比纯社会企业更容易发展,但公益市场化的两大矛盾始终存在,即市场化与道德化的矛盾,市场化与行政化的矛盾。这不仅伤害了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也是半社会企业性质的水滴公司最大的难点。

18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伯纳德·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提出“私人恶德即公众利益”说法,这就是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他认为个人对自身利益和幸福的追求,是导致社会繁荣的真实原因。比如若厉行节俭美德,人们便不会去买昂贵的新衣以满足虚荣,时装业便会破产;若无小偷,便无锁匠;若无财产官司,便无律师。

从这一角度来说,吴鹤臣事件对水滴公司是祸福相依的,但目前来看,“祸”的因素可能会更大一点。

劣币驱逐良币

面对网购众筹文章虚假病历等一系列行业黑产,而筹款平台由于审核程序简单、缺乏线下核实等问题使得“诈捐”时有发生。

对此,轻松筹曾经还上线了一套审核流程和客服团队,不仅对求助者身份、病情、收款人身份进行审核,更是联合“熟人证实”、“群众举报”和志愿者实地采访等手段对项目进行审核。

水滴筹也曾规范审核流程、上线客服团队,甚至在线下发展三百多个片区经理、1.6万多个志愿者,覆盖中国400-500个城市,来帮助平台审核患者真实性。

但总的来看,审核系统的改革效果并不显著。其实,不仅仅是水滴筹、轻松筹等众筹,蚂蚁金融的相互宝等类似产品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久而久之,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所难免,感觉的爱心遭到欺骗的捐赠人们再也不会轻易的,哪怕是1块钱,捐给朋友圈内那些所谓的“求助者”。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两千年前,诸侯问鼎中原、礼崩乐坏之后,孔子就已经在倡导“克己复礼”的思想了,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总会有人去肆意的破坏。

“捐与不捐”与前两年的“扶与不扶”殊途同归,它们都是市场经济下道德滑坡与道德失范的典型表现,它们都是人性私欲的异化膨胀的产物。

群众对水滴筹的不信任性会继续加深,因此,精准化救助是水滴筹于公于私都应该尽快解决。

“漏斗式获客”的长尾需求悖论

水滴公司的三级火箭运营模式看似有条不紊,一级火箭水滴筹通过流量池、裂变实现了导读的渠道下沉,通过公益定位能够轻松聚集大规模的用户群体,在利用二三级火箭进行盈利。

但实际上,从2016年水滴公司成立以来,连连处于亏损状态,连盈亏平衡都难以做到,更何况实现盈利,水滴公司的模式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的美妙。

首先,从流量上说,基于社交场景的0手续费筹款,使水滴公司获得了大量的筹款用户和捐款用户。据统计,水滴筹的注册用户在一年前就达到了3.6亿人,互助平台的注册人数超过7000万。在同一时间段,轻松筹的注册用户也超过2亿人,互助平台的注册人数超过了4000万人。虽然通过漏斗模式,筛选出了高转化率的客户;但另一方面,这些潜在用户往往是高疾病率、高风险的客户,这样的高疾病率—好保险服务—低价格投保并不能为企业带了效益。

加之,其下沉市场的价值消费场景真的很难开拓,水滴筹的主流发起者还是在中国的三四五线城市,在县城、农村里,消费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其次,它的用户粘度不是很高,因为水滴筹的用户始终是一个低频、低时长的潜在转态。虽定位社区,想利用社区内容的UGC模式留存、促转化,但它着实不如一些专门的病友社区来的专业。

最后,不但它的行业壁垒尚未建成,护城河较浅,还随时面临着野蛮人的以高频打低频的降维打击。例如支付宝中的相互宝,京东金融和滴滴金融都推出了“京东互保”和“点滴相互”等平台。相对于消费能力较低,疾病率较高的下沉市场,支付宝、京东、滴滴的使用频次远远大于水滴筹,而且还没有上述水滴筹的问题。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大众舆论,堪称洪水猛兽,即使水滴公司真的盈利了,而且效益非常好,定位于社会企业的水滴筹真的能够经受的住舆论的压力吗?真正的社会企业也允许赚取利润的,但其条件是利润要留在公司而且用来扩大公司提供的社会福祉。显然沈鹏创业就是以营利为目标的,因此,打着社会企业的幌子,赚着大笔大笔的钱,难免会遭到人的舆论抨击。

所以,在互联网江湖(VIPIT1)看来,水滴公司的半社会企业性质将持续伴随着舆论的压力。

从精准化救助到规模化盈利:回归互联网保险的定位

经过上文对水滴筹的分析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该公司目前处境不利,内忧外患,内有盈利模式的困扰,外有舆论道德压力。那么,水滴公司该如何实现在大众舆论中的突围呢?

联合相关部门的精准化救助改革

第一,水滴筹需要针对申请人的资料真实性再度加强审核,其审核方式不能依靠先前所谓的规范审核流程、上线客服团队。规范审核流程,也只能检查用户提交的资料是否齐全。而真实性方面,就病例而言,就几张图片来判断真伪确实有点天方夜谭,甚至连一些医院相关人士也难辨真假的病例并不是水滴筹的工作人员能够辨别的。而上线客服团队也是无济于事,线上太草率,线下走访核实成本太大,本身就面临盈利难度,根本难以落地。

因此,精准化救助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完成。一是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启动征信系统,一旦发现伪造信息,立即对申请人的信用进行裁决,情节严重可以申请法律制裁。二是启动大数据系统,大数据技术作为现阶段广泛流行并能够掌握的技术,根据申请人平时的经济情况,能够判断其资料真假的可能性。三是研发区块链技术,区块链天生就是针对信息不对称情况的。

第二,将审核标准交给大众决定。就德云社吴鹤臣的事件来说,吴鹤臣家在北京有房有车,其妻还买了最新款手机。针对这种情况,资料是真实的,应不应该审核通过,可以上线一个群众投票机制,将审核标准交至人民大众手中。

两个选择:社会企业OR互联网保险企业

目前,水滴公司亟待解决的就是半社会企业的定位,现阶段水滴公司面前有两条路可走,这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选择一:发展为纯正的社会企业

上文已经提及,社会企业是国家的“第四部门”,它以社会为目标、不亏损、不分红,其盈利除了收回投资人的投资外,只能用于再扩大。

这样,从企业的性质上水滴公司就立于不败之地,舆论压力自然消除,在经营模式上可以慢慢做出改变,无需面临过多的盈亏压力。

同时政府在推动社会企业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企业的成熟,政府会通过相关法规,从法律上认可社会企业,同时设立监管机构以保证这一行业的透明和诚信。他们也可以为社会企业本身及社会企业投资提供税收激励。

这渗透着社会理想的,主张这“公平+效率”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众多成功企业家的追求。但水滴公司真的能做到不以盈利为目标吗?

选择二:以保险科技为重心,回归互联网保险的定位

相对于第一种选择,这种选择更加符合水滴公司的意愿。水滴公司需要明确其互联网保险企业的定位,水滴筹业务是其实实在在的获客方式,而不能赋予其公益性,这样一种定位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舆论压力。

其次,在经营模式上应该更加向互联网保险行业靠拢,着力发展保险科技。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以覆盖全业务产业价值链,向中游客户体验服务和上游风险性质驱动产品切入和渗透。

基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从不同的维度深度挖掘保险用户的特性,进而优化保险价值链条的各个环节。其中精准定价、精准营销和反欺诈是大数据技术在保险行业中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

由于水滴公司一开始就是从医疗支付方面切入的,除了保险,还可以附加消费金融的运营。国内医疗信贷或医疗分期等消费金融普及程度较低,医疗消费金融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目前个人自付比例高,政府鼓励消费信贷的发展、信用消费的观念普及、消费医疗增量市场的发展的等因素驱动下,医疗消费金融潜在市场非常大。但还需水滴公司在征信、风控上做出优势,获取患者端和医院端的信任。

在互联网江湖(VIPIT1)看来,民众应该支持水滴筹事业的发展,它的公益性确实为众多贫困家庭在生命与金钱与时间中做出了生命的选择。成立仅三年的水滴筹能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值得肯定的,毕竟这属于一个全新的模式。

但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水滴公司是时候着力解决水滴筹审核问题了,失去了水滴筹的一级火箭支撑,水滴公司将会“泯然众人矣”!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微信号:13124791216,转载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