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移动互联 >  正文

微信打破好友上限、发力短内容,微信今年不再“高冷”了冷”了

 2020-01-10 13:21  来源: 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阿里云优惠券 先领券再下单

文/东方亦落

1月9日,张小龙以视频的形式亮相“2020微信公开课PRO”。用了12分钟的时间,分享了2020年微信的发展方向,其中的一些功能非常引人注目,它们的出现有打破微信以往的“高冷”的势头。

例如张小龙提到的好友上限突破5000人。 由于微信的一些特性,人们越来越习惯将其当作“通讯录”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也变得复杂多样,那么对于许多人而言,微信设置的好友上限就有些不够用了。尽管我们乍看上去觉得5000人已经很多了,但就像张小龙说的那样,人们对好友的维系能力与移动互联网之前的年代相比增强了很多。

虽然微信顺应用户需求开放了5000人的好友上限,但在5000人之外新加的好友仅能与你聊天,而无法看到你的朋友圈以及其他的内容。微信此举或许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用户避免无效的社交,或是隐私被侵犯的风险。另一方面对微商也是一种限制,毕竟微商的主要“阵地”就是朋友圈,也是好友数量极易超过5000人的群体,所以微信的这波操作大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微商的过度泛滥。

不管怎么说,微信从有节制的“高冷范儿”到开放好友上限,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转变。此外,张小龙提到的关于“短内容”的计划,也让人感觉微信越来越接地气了。

所谓“短内容”,包括了图文内容及短视频内容,其实我们现在发的微信朋友圈基本上都属此类。可对于微信来说,这些可能越来越不够,毕竟朋友圈是封闭的空间,不大可能在除了好友之外的更大范围中搜索到,更不用说进一步的传播和互动了。

而张小龙此次所说的发力短内容,很可能从微信公众平台开始。因为当初做微信公众平台并不是为了发文章的,而是想要借此取代短信,成为一种“基于连接品牌和订户的群发工具”。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微信公众平台都只有pc web版,故而限制了内容创作者的创作形式。

所以本来应该靠形式多样的短内容撑起的微信公众平台,一不小心就让文章成为了主要形式,阻碍了其他短内容形式的发展,成了微信公众平台缺失的部分。此外,微信公众号每天只有一次的推送机会也让内容创作者觉得推送短内容会是一种“浪费”,所以尽可能增多推送的内容,这也阻碍了微信内容多样性的可能。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受众早已失去了静心阅读的兴趣和条件。在这种背景下,短内容的创作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且创作速度和传播速度整体上优于长内容,对用户的吸引力也更大一些。

此外,短内容创作门槛低,可以吸引更多用户投身到创作者的行列中。UGC的活跃能够激发平台的活力,使得内容的丰富性显著,并有助于平台扩大自身的用户规模。

这些优势对于用户活跃度日渐降低的微信公众号而言,无疑是非常有效的。 我们平时关注N多公众号,真正会打开的又有几个?大众对微信公众号的兴趣,已逐渐被逛微博、刷抖音取代。所以微信想在短内容方面发力,也是其顺应潮流的重要表现之一。

从张小龙的个人意愿来看,他也希望营造出一种“人人皆可创造”的氛围。流量多的大号自然很重要,但“也希望长尾的小号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也是之前公众号一个忽略了的部分”。如果要完成这个意愿,短内容是一个不错的途径。虽然人人都有表达的欲望,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每天坚持写文章,所以对多数人而言,短内容是表达观点、情感、思想的最佳载体。

从此次的公开课内容来看,微信的“节制”与“高冷”在用户需求和流量增长的诉求中慢慢瓦解,估计在2020年或之后,我们能看到一个更加“活泼”与“接地气”的微信。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微信
社交工具

相关文章

  • 微信体积11年膨胀575倍 网友:占用手机太多内存

    近日腾讯推送的微信iOS8.0.XX版本,体积已经突破了700MB。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刚开始只有457KB,11年下来安装包相当于膨胀575倍。微信可以说是手机APP里占内存最多的软件之一了,聊天记录、图片、视频、文件等内容日积月累,导致微信数据越来越多,然而很多内容也不能盲目进行清理,这也让不少网

    标签:
    微信
  • 微信及WeChat第一季度月活13.59亿 QQ月活同比下降7%

    5月14日,腾讯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微信月活达13.59亿,同比增长3%,QQ月活5.53亿,同比下降7%。如今每个人的手机里几乎都安装着微信App,微信也从最初的社交聊天软件,进化成拥有视频号、公众号、小程序,直播等功能的综合性聊天App。

    标签:
    微信
  • 腾讯高管回应微信撤回有提示 保障的送达的准确性

    大家在微信上给对方发送消息时,如果误发,必然会第一时间撤回,但撤回后对方依然能看到“提醒”——xx撤回了一条消息。对此,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回应称:确实有这个问题。对于通信来说,首要保障的是送达的准确性。如果一个人发送消息后,对方无法显示收到,或者撤回后无法显示痕迹,那么这个消息是否准确无误送达,就成了

    标签:
    微信
  • 微信回应消息撤回时限延长:常规消息2分钟内可撤回

    近日,微信官方发视频回应:常规消息2分钟内可撤回,如文字、语音、表情包等;文件3小时内可撤回,如word、excel等。这对于误发消息而造成困扰的用户来说,解决了过去超过两分钟时间而误发撤回消息的尴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消息发送消息、文件,如果一不留神,很容易发错内容,微信这一功能的升级,无疑给

    标签:
    微信
  • 微信将重拳打击租售账号行为

    4月10日,微信安全中心针对租售微信账号行为的公告:近期,我们发现有部分用户利用微信社交功能,在朋友圈、微信群发布“闲置小号换零花钱”等租售微信账号的相关内容。网络黑灰产通过租赁、购买等方式获得正常的微信用户账号,进而利用账号实施违法犯罪行为、逃避监管。对于在平台中租售微信账号的行为,微信团队一直严

    标签:
    微信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