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IT业界 >  正文

出行大战进入下半场,平台如何脱颖而出?

 2021-08-05 14:00  来源: 互联网前沿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推荐】海外独服/站群服务器/高防

诸侯争霸!网约车进入下半场

互联网的风向,就像七月的天气一样捉摸不定。

本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原本一家独大的网约车行业格局。一时之间,众多二三线的打车平台重新活跃起来,争相瓜分巨头空出来的市场份额。

比如“国家队”T3出行下场开启“战斗模式”;随后曹操出行、阳光出行等平台也加入到了抢用户、抢司机的大战中。网约车市场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个“战国时代”。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互联网的战场也是如此。从打车平台们的动向不难看出,“大一统”的网约车上半场已经结束,网约车市场正朝“多极化”的格局发展。

在这新一轮的打车大战中,哪些平台将脱颖而出?

互联网的游戏规则:拉用户先得抢流量

做生意就像打游戏,对规则理解越透彻的人胜率就越大。那么网约车生意最重要的游戏规则是什么呢?

答案是流量。流量是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离不开“获取流量——流量变现”这个重要的环节。

举例来说,阿里为什么要收购优酷、微博、UC等一堆公司?为了给淘系产品导流。为什么抖音快手都要进军电商?因为直播带货是效率最高的变现方式之一。为什么拼多多能短时间内异军突起?因为它利用好了一直被忽视的私域流量。

有流量才能有用户,有用户才能有收入,真理往往就是这么简单。

不过,网约车的情况有点特殊,由于打车的需求是即时的,无法像网购那样,把直播或者好友推荐当作流量入口。毕竟人们需要打车的时候,往往都是优先使用手机里有的APP。

因此,目前大多数网约车平台,都选择广告作为导流的手段,APP开屏广告、地铁站灯牌广告,视频贴片广告……凡是能想到的,无所不用其极。但打广告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太烧钱,而且你能打别人也能打,到最后会形成另一种形式的烧钱大战。

那么,除了广告之外,还有获取流量的方式吗?其实,有一些平台本身就自带有流量,并不需要太多的导流手段,比如百度地图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图片

首先,地图的使用场景与打车高度重合。对于不熟悉的目的地,使用地图APP进行查找以及规划出行路线,早已是深植于用户潜意识的习惯;这时只需要把打车功能加入进去,相信多数用户会选择在地图APP打车的。毕竟一个更方便的话,为什么要用两个呢?

其次,百度地图有庞大的用户基数作为流量的来源。如果说其他平台是“先挖渠,再引水”,那么百度地图本身就是修筑多年的活水水库,上下游水脉早已贯通,甚至连水渠都不需要挖了。

这,就是所谓的“水到渠成”。

细节决定成败!好技术才有好服务

当然,光有流量是不够的,流量只能保证客人来到店里,至于他们能不能留下,还是取决于服务好不好。

网约车进入大众的生活已经十年有余,随着体验的不断深入,用户对打车平台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今光是“比传统出租车好”已经不够了,用户需要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什么叫人性化?就是洞察人们的需求,解决人们实际遇到的问题。光说概念大家可能还不太好理解,我们不妨来看两个具体的例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在平台上叫车后,系统给自己“分配”了上车地点,但由于人生地不熟,并不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到底是不是上车地点,等司机到了才用电话确认,平添了不少麻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百度地图推出了“全景上车点”功能。打车时轻轻一按上车点,就能360°查看上车点周围环境,有了具体的参照物便能更精准地奔赴上车点,简直是我等“路痴”的救星。

此外,大家可能还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些人员密集但交通不便的地点,一到特殊时间段就需要排队打车。但由于来得不多,自己并不知道该提前多久排队,打车打早了赶不过去,打晚了又耽误时间。

用户的这一困扰,同样被百度地图看在眼里,由此推出了“打车难度预测”功能。它能够根据起点附近历史打车数据智能测算,准确分析用户未来时段打车难度趋势,帮助用户避免行程延误的同时,也能缓解排队打车中等待的焦虑。

这些功能看似简单,但背后的技术却非同一般。比如全景上车点的全景地图,便是运用数码相机对现有场景进行多角度环视拍摄之后,再利用计算机进行后期缝合,并加载播放程序来完成三维虚拟展示来实现的。打车难度预测也是在百度地图积累了海量数据后,用大数据技术才能实现的。

所以,一个平台不仅仅是做好车辆调度系统就能“躺着”赚钱了,必须持续关注用户需求,并在技术上下功夫,不断改进产品功能以提高用户体验。越是细小的功能越能体现平台的用心,这些都是能被用户感受到的。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用真心对待用户,必然会获得用户的回馈。

多极化格局之下,用户“躺赢”

流量和服务,能做到这两点的平台,基本已经拿到进入“决赛圈”的门票。

至于最终能否在这场打车大战中胜出,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运营模式。

目前市面上的打车平台基本可以分为三种模式:类似于传统出租车的B2C模式、基于共享经济理念的C2C模式以及像百度地图这样的聚合模式。

相信不少网友们都注意到了,现在的头部APP越来越“胖”了:微信把短视频塞了进去,淘宝把直播塞了进去,就连抖音也想把外卖塞进去。可以说“超级APP”正成为时代的趋势。

从这个角度看,同时能叫多个平台车辆的聚合型打车平台,无疑最具优势。因此百度地图也很有可能成为“多极化”网约车格局中新的一极。

实际上,不管谁最后能胜出,只要保持“诸侯争霸”的多极化格局,对消费者来说始终是有利的。竞争越激烈,用户的议价权就越大,体验就越好,可以说这场打车大战中用户是“躺赢”了一把。

从行业的角度看,多极化的格局也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有了竞争,平台就不得不优化自己的产品,不断创新、不断进取。

可以看到,一个更美好的时代正朝我们快步走来。

作者:周文君

文章来源:互联网前沿(ID:netqianyan),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5z0iJA-ppU8UBKrDLOazg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共享出行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