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缺芯少魂20年,百度如何成为破冰者?

 2023-01-11 17:36  来源: 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推荐】海外独服/站群服务器/高防

在李彦宏看来,芯片卡脖子很要紧,但软件卡脖子一样要紧。必须要把软件的根扎下去,才能让创新持续发生,才能让顶层的商业更加繁荣。

作者|Cindy

编辑|杨 铭

中国第一次经历大规模乃至全民软件“卡脖子”事件,发生在14年前。

2008年10月20日,微软中国正式推出“黑屏计划”——许多装了盗版Windows的中国网民,不仅电脑“每小时黑屏一次”,还会永久弹窗提示所用为盗版。

这场打着保卫正版旗号事件背后,是微软垄断下动辄上千元的昂贵软件。为此,官方和民间都激起了轩然大波,央视适时用八个大字概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中国被微软‘劫持’了。”数十年如一日为国产软件奔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呼吁:“没有自主可控的软件,保障信息安全只是空话”。

“缺芯少魂”,是困扰中国科技20多年的阿喀琉斯之踵。早在1999年,原中国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便一针见血指出,“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其中“芯”指芯片,“魂”就是桌面、数据库、云操作系统等核心基础软件。

相比长期备受关注的“缺芯”,“缺魂”其实更为严峻。伴随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加速变革我国各个行业,构建数字强国成为最高决策战略构想——万物互联大背景下,社会和科技企业也意识到,“补魂”也和“补芯”一样重要。

“芯片卡脖子很要紧,但软件卡脖子一样要紧。必须要把软件的根扎下去,才能让创新持续发生,才能让顶层的商业更加繁荣。”1月10日,在百度Create 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如此强调基础软件的重要性。

道阻且长。当国产自主、核心攻关、技术突围成为破冰攻坚共同抉择,多个软件领域也有了国产替代崛起范例——从2022百度Create大会来看,在智能交通、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等多个创新领域,中国科技软件逐渐找到解决“卡脖子”难题的“达摩利斯之剑”,国产软件也得以看到弯道超车、建设数字强国立足之本的希望。

01不可忽视,软件“缺魂”之痛

作为数字产业重要基础和支撑,软件自我造血、自主可控,是数字经济发展关键技术生产力之一。

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到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0.9%提升到39.8%。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60万亿元。

庞大数字背后,是中国软件行业成长为参天大树——10年间,软件产业增速傲视全球,收入从约2.5万亿元增长到约9.5万亿元,在全球软件产业占比超过24%。

遗憾的是,虽然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规模,但软件产业大树根系孱弱,根系多年来完全建设在他人地基之上:

操作系统是微软Windows、安卓和iOS垄断市场;数据库是甲骨文、IBM、微软占据90%以上份额;甚至,尽管我国早已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但从CAD研发到CAE仿真,都被法国达索、德国西门子、美国PTC、美国ANSYS、ALTAIR等抢占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很明显在软件领域,我国面临比“缺芯”更严峻局面,唯有用“缺魂”形容。

问题是,复杂大国博弈中,科技封锁已从软硬件技术、设备渗透到基础软件层面。不少业界人士担忧,下一步受冲击的可能即将是软件产业。

软件一旦被卡脖子,危害有多大?“虎嗅”曾报道这样一个案例。一家知名信息提供商因特殊原因,2020年被迫更换一批被“卡脖子”的新服务器和操作系统。硬件更换不难,最难的是基础软件,里面包括非常核心的大数据、容器云和数据库。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与EDA禁令影响芯片产业未来不同,在软件层面,一旦被“卡脖子”,将会使整个底层系统、整个产业链受到影响——不仅无法掌握产业主动权和话语权,还会对信息安全造成不可估量影响。

在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应用落地加速当下,“缺魂”影响将更为凸显。

举一个简单例子。在汽车行业,我国此前汽车行业操作系统大多被QNX、Linux、Android等占据。问题是,不仅汽车产业的“开关键”被他人掌握,甚至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掌控所有用户信息与操作行为。

在自动驾驶已成各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与竞争制高点的当下,汽车操作系统成为数字化转型关键。“操作系统都是基于一棵大树来的,大树要是晃一晃,那就是灾难一般的景象。”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就多次指出,操作系统是比芯片更加迫切和致命的问题,是决定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胜负的关键。

人工智能更是如此。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人类已历经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如今人工智能正掀起第四次科技革命,其中深度学习是AI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在百度CTO王海峰看来,当前规模化的AI大生产已然形成,深度学习从技术、生态、产业等多个维度逐渐成熟,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进入“深度学习+”阶段,让创新创造大有可为。

但在AI核心算法、系统软件方面,中国同样需要谨防“卡脖子”状况发生。

“目前深度学习操作框架,基本上使用的美国技术,中国绝大多数人工智能应用也构建在美国深度学习框架之上。”李彦宏曾如此表示。

作为国内AI领军企业创始人,李彦宏对国内AI被“卡脖子”现状无疑有着清醒认识。在他看来,AI深度学习框架操作系统,就像Windows与安卓,目前中国还是处于被“卡脖子”状态,从信息安全角度看,也会存在很多问题和隐忧。

是什么导致中国科技软件数十年“缺魂”现象?和“缺芯”一样,其原因非常复杂,但一大重要原因不容忽视:我国软件工程相较欧美起步而言比较晚,错过了软件开发行业标准,以及产品路线探索的黄金时代。“追赶者”再想创新,以及占领市场,困难重重。

无论如何,和众多企业纷纷加大芯片自主研发一样,软件领域的自主化创新,势在必行——这关系着中国科技产业能否掌握人工智能、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等未来领域的自主权和话语权。中国科技软件应如何去寻找斩断枷锁的“达摩利斯之剑”?

02自主创新,探寻百度破冰路径

好消息是,虽然困难重重,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产自主软件进入公众视野,且在部分产业优势明显。从“极点商业”观察来看,主要有两大方面的破冰路径。

一是政府领域先行,基础软件的国产化以自上而下方式推行,且已初见成效。2020-2022年间,政府领域软件的国产化工作,基本覆盖了省市级以上600万办公人群。另外,银河麒麟操作系统还成功应用于嫦娥探月、北斗导航、天问一号等国家关键项目中。

二是在国内龙头科技企业的带领下,在重点领域进行创新突破。比如华为在手机芯片、操作系统破局有目共睹,以及百度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诸多创新领域,作为领头羊引领国产基础软件的持续创新。

从2022年Create大会来看,百度已走出了一条独立的自主之路,堪称中国科技软件创新“破冰”样本。

已成全球产业化竞争高地的智能交通,是百度在基础软件上“补魂”,找到未来立足之本的重要探索。

“智能驾驶是汽车行业真正的游戏规则改变者。”有业内人士就表示,汽车智能化正对行业生态进行重构,但这仅是拉开序幕,最终实现智能汽车、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协同融合。

巨大前景,对中国汽车和科技产业而言,充满机遇也暴露了诸多问题。例如,在我国主要走的车路协同路线上,要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不光要有“聪明的车”,还要有“智慧的路”。

这意味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车路协同落地关键是车路云一体化,即由智能汽车、路侧智能设施、云计算相结合,形成智慧交通生态系统。其难度,是行业跨度大,涉及领域多,需要管理协调问题也较多。

路侧OS由此成为“单车智能+网联赋能”技术路线重要基石,以及网联汽车走向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关键环节——包括百度、华为、阿里等在内的诸多科技公司,都希望构建自主可控的路侧OS工具链体系,去保证车与云的链接安全可控。

去年8月,百度给出的方案是:“智路OS”。从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技术委员会主席黄际洲公布的智路OS五大能力来看,智路OS是一套完整的软件和服务开放系统,由中间件层、硬件抽象层和内核层组成,为智能网联、高级别自动驾驶和交通数字化管理等全场景应用,提供统一的车路协同开发环境。

在业界,智路OS以开源开放、自主可控、网联生态为核心价值,被称为全球首个开源开放的智能网联路侧单元操作系统。

从“极点商业”了解来看,面向行业、城市管理者、生态,智路OS都能提供不同的开放服务。针对行业,开放全栈技术,突破“缺魂”产业瓶颈;针对城市管理者,承载各类应用场景对基础设施的升级诉求,实现软件赋能网联交管;针对生态,可以助力智能网联生态厂商实现标准统一的高效创新,加速商业化落地。

“产业发展全链条自主可控的软件与硬件研发,尤为重要。”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强等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智路OS可以有效解决上述痛点,对构建自主可控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人工智能操作系统领域,中国开发者曾长期依赖谷歌TensorFlow和脸书PyTorch。各类技术或代码框架、平台虽然名义上开源,但依然要受其所在国家法律与行政命令的制约,随时有被“卡脖子”风险。

这一问题,6年前就已被百度攻克。2016年,百度开源深度学习框架,逐步打造出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产业级人工智能操作系统——飞桨,打破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

简单而言,飞桨好比Windows、安卓/IOS系统,可以大幅降低开发者应用AI门槛,哪怕对算法一无所知的初学者,也能轻松实现智能化。

如今,飞桨广泛应用于工业、能源、农业、城市、金融、媒体等领域,是中国企业使用率最高,市场份额最大的深度学习平台,也是中国市场上唯一可与TensorFlow、PyTorch正面交锋的深度学习框架。

伴随《中国制造2025》提出,对产业进入深耕关键期的工业互联网而言,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曾坦言,工业控制系统、工业软件、工业网络、工业信息安全是“四大卡脖子”。因此,随着智能制造模式转变,解决工业软件“卡脖子”问题,显得十分急迫。

“工业互联网技术要求远高于消费互联网。”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表示,工业互联网中的“卡脖子”问题需靠技术不断升级来应对,也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本投入,往往是企业“难以承受之痛”。

比如,在格力电器质检产线上,工人需要记录某个零件瑕疵、数量多少、误检率等数据,但如何提高质检效率这一核心问题,此前却要么依靠大量人力,要么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

2021年,百度寻到了“破局之剑”——开物,其拥有“云智一体”领先技术,可以助力工业企业低成本、高效率上云,并将AI变为普通工人也能方便使用的工具,已入选工信部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2022年9月,开物进行了升级,覆盖质量管控、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生产制造等9大领域,以助力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业还要补很多短板。这一波AI浪潮给我们带来机会,使得中国企业有机会去换道超车。”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组负责人沈抖说。

这一切背后,依靠的是百度多年的技术沉淀。开物背后,就集AI中台、知识中台、飞桨、百度昆仑等诸多能力,同时通过语音识别、视觉智能、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全套自主AI技术,结合VR/AR,构建从芯片到平台、模型和智能应用的一体化技术和服务体系。最终,实现与国产处理器、国产OS的整合适配,实现全链条的自主、安全、可控。

03

产业共建,打造生命力系统关键

不过,软件自主创新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既需要企业拥有领先的技术沉淀,又要求企业拒绝应用孤岛,打造产业链生态的配套协同,以及重视市场化下的用户体验。

“我们没搞定用户体验。”参与过众多国产基础软件开发的梁宁,就曾在复盘文章写道:基于Linux的Office,包括RedOffice、永中、WPS与微软的文档格式有兼容上的“致命”问题。

如今,“兼容”对大多数国产自主软件已不是问题。但其背后揭示的“系统生态难题”,依然至关重要——唯有产业各方面共同协作,且经过市场检验后的产品,才能打造具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看到掌握话语权的希望。

中国科技企业和业界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比如在智能交通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强就明确指出,当下智能汽车产业数据割裂、企业单独开发效率低,难以形成车路一体化系统,构建支撑产业生态。“需要产业形成共识、统一标准、高效创新,实现跨域共用。”

对于智路OS来说,“打造具有生命力的系统”,是一开始就选定的方向——智路OS支持软件灵活开发和OTA升级,比如城市管理者可以适度超前部署前端基础设施,保障基建结构的稳定性和前瞻性。一次部署,长期收益。

一个数据是,自2020年9月启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以来,通过329个数字化智能路口的建设实践,逐步形成了智路OS的基本形态。除常态化自动驾驶车辆,还实现全无人驾驶、无人出租车商业化运营、无人零售、自动驾驶警务巡逻、微循环接驳和公园漫游车等多项突破。

另外从开放型和兼容性角度来看,智路OS如果想成为车路协同领域的安卓,就要有足够多的新鲜血液加入生态。

包括寒武纪、昆仑芯、黑芝麻、三大电信运营商、北汽、福特、京东物流、海康威视、清华大学等在内的超50家行业组织、公司等,已成为其首批生态合作伙伴,标志着中国新一代智能网联路侧生态正式诞生。目前,已落地多项生态应用,例如京东、轻舟智航、新石器等多家企业的自动驾驶车辆已完成与“智路OS”的技术连通与验证。

链接应用孤岛,为各行各业、传统中小企业提供降本增效、安全可信的稳定价值,成为打通AI落地“最后一公里”触手可及的生产工具,在开物上体现得相当明显。

依托云智一体技术,百度智能云开物2.0沉淀了大量可复制的成功案例。比如:在广汽本田工厂,一辆结束总装等待出厂的车完成全车车灯质检需要检查22个点位,处理超过120张细节图,这套工序使用AI完成仅需一秒。在定制家具行业,切割软件多来自德国一家设备企业,通过开物给出的切割方案,这家工厂一年可节省近1000万元成本。

在三一重工,技术专家可以在后方通过大屏幕,指导千里之外人员维修设备,打破现场服务工程师和后端专家的空间限制,更快为客户解决机械故障。在恒逸化纤,开物平台部署到相关产线后,不但减轻了招工难、员工身体健康等问题,同时将单个丝锭检验时间缩短到2.5秒,效率提高70%。

一系列案例说明,在工业互联网方面,开物正驱动中国工业自强革新,换道超车。但开物带来的肉眼可见的变化,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在水务行业,在广州白云区,开物打造的智慧水务大脑,给排水管、水库、河道等地方安装智能设备,覆盖从供水到治水、排水、水环境治理、防涝应急等多个核心应用场景,将水务工作者从高耗低效劳动中解放出来。

在能源、电力、电子、汽车、装备制造、钢铁、化工等数十个行业,开物带来的同样是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融合创新。相关数据显示,通过打磨成通用化、标准化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再规模化复制到更多同类型的行业中,开物已累积了超过200个工业解决方案,沉淀了3.8万个工业模型。

融入产业,是开物得以加速产业智能化的重要进程。百度CTO王海峰同样强调,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驱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离不开深度学习产业链的完善和壮大。

相关数据显示,飞桨平台上已凝聚535万开发者、创建67万个AI模型,服务20万家企事业单位。

最终,以“飞桨+文心大模型”筑基,扎根中国市场本土需求的飞桨,打通了产业化路径,形成了深厚的AI技术、企业、教育、硬件生态,有了大量已验证成功的可以复用的智能化经验。比如,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0家硬件厂商与飞桨深度融合优化,国内外主流芯片基本都已适配飞桨。

无论如何,任何生态建设都离不开真金白银的长期投入。10年间,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每年研发占比都超过15%——“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才有机会打破国外制造业的垄断优势,让中国制造变强。”沈抖就认为。

04观察:创新是避免卡脖子唯一途径

国与国的科技竞争目前已进入下半场,软件成为其中竞争核心。自主可控、科技创新、扎根筑基是避免卡脖子唯一路径。

回顾国产软件数十年漫长历史,从RedOffice到微软黑屏,再到在智能交通、人工智能核心软件领先,夺回工业互联网主动权,夯实产业基础,堪称从被“卡脖子”到主动抢占话语权的蜕变。

软件自主创新之路并不容易走,但如同美国学者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所说那样,放眼当下和未来,虽然欧美在传统桌面、移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层面的竞争壁垒看似牢不可破,在更有潜力的新兴“蓝海”领域,中国软件产业正在百度等头部科技企业的引领下,跳出欧美技术框架,孕育出更多“范式革命”的机会。

这意味着,在智能交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伴随基础核心软件生态优势的建立,不仅让中国在相关产业抢占了自主权和话语权,更有助于行业建立新的秩序与规范。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对根基尚不牢固的中国科技软件而言,仍需要百度们保持清醒:国产软件真正崛起,不需要急功近利,而需要稳扎稳打、勇于开拓,甚至敢于尝试失败的韧性。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