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诉说自己参加百度《论道》遭冷落

 2014-01-26 11:15  来源: 用户投稿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推荐】海外独服/站群服务器/高防

“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都无时无刻不在营销,只是营销的方法,手段,介质,平台,“商品”不一样而已。演说家在营销自己的口才,作家在营销自己的文采,培训师在营销自己的理论体系,工程师在营销自己的技术造诣,科学家在营销自己的科研成果等等,打工,有的人在营销体力,有的人在营销脑力,而长远的营销需要品牌。”——佘彦飞

日前, “中小企业走向品牌化主题论坛”在上海成功举行,全国近五千家中小企业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论坛有幸邀请到了中小企业界知名品牌顾问佘彦飞先生,为论坛主题进行了收尾演讲。接下来是演讲内容,由论坛主办方整理提供。

各位领导,各位老总,各位商界精英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能够来到大上海,见见大场面,今天来的都是精英,自己其实倍感羞愧,承蒙各位抬爱,被冠以中小企业知名品牌顾问,实在受宠若惊,因为目前来讲,应该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我的!呵呵!上周我刚刚到传媒大学演播厅录制贵州卫视《论道》节目主办的“2013中小企业成长盛典”,当然我只是以观察团的身份出现的,因为在台上讲话的都是更知名的人士。和挺多真正知名的政界、商界、学术界学者专家学习了不少东西,今天在这里集合自己的东西和大家分享一下。

但凡做营销的,大概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叫做:初级营销做产品,中级营销做品牌,高级营销做文化,超级营销做宗教。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商品相互流通速度加快,于是市场争斗中品牌成了企业进攻和防守的重要手段。重视品牌建设,谋求长远发展成为各大企业集团争峰的主要途径。品牌信仰是品牌建设的最高层次,是把企业形象、审美通感、消费文化、民族心理的有机结合,让品牌信仰化。信仰化的品牌力量是伟大的,它可以像虔诚的基督徒对待耶稣那样不断祈祷和祷告,在千姿百态的众多品牌中毫不犹豫地选择它。

无数事实证明,很多企业看似重视品牌建设,却没有树立品牌信仰,关于什么是品牌,据说有很多种定义,但在评价某一个商标是不是品牌时,却没有绝对的标准。可口可乐是品牌,非常可乐也是品牌,劳斯莱斯是品牌,力帆汽车也是品牌。为什么这些相差如此悬殊的东西,都是品牌?奥妙就在于品牌天生就是一个与竞争联系在一起的范畴,归根结底是对于某种相对竞争优势的形容,同样的商品,同样的行业,找到自己的特点,自己的核心,确切的说自己的独特卖点,不断的重复宣传,在一段时间后,就有品牌的呈现。当然,想要做多大的品牌,就要准备多大的投资,和多大的品牌维护经。都说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其实创品牌难,守品牌同样更难。品牌就是聚光灯下的明星,点点瑕疵都会给你放大百倍甚至千倍。

品牌信仰首先是一种追求卓越的信念

以历史的眼光看品牌,会发现同一个品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征,但追求卓越是相同的本质。以家电行业为例,在80年代,这个行业形形色色的质量问题让消费者头痛不已,此时此刻,海尔通过“砸冰箱事件”脱颖而出;随着形势的发展,质量不再是家电行业的主要问题,海尔又通过大打“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牌引领潮流。到现在,家电行业竞争的焦点已经转向“品位”,海尔依然走在最前列。

追求卓越并非羚羊挂角,而是有迹可循。仍以家电行业为例,从质量到服务再到品位,分别代表了利益关系、情感关系和社会关系这三种从低级到高级的人类需求。竞争焦点的转移,带来品牌层次的提升。这就是打造品牌的基本路径。

从品牌的本质来看,追求卓越其实不必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不是问题,只要比别人做得好一点就行。例如,在产品战略方面可以根据竞争对手实力和市场环境,合理规划产品生命周期,尽可能地谋求企业利益最大化。但在现实主义的同时,不能放弃追求卓越的信念,否则就难以保持辛辛苦苦构建起来的竞争优势。

丧失良心底线不是追求卓越,没有忧患意识不是追求卓越,缺乏创新思维也不是追求卓越。一句话,追求卓越只有发动机,没有方向盘!

其次,品牌信仰是一种脚踏实地的精神。

品牌泰斗艾丰曾经说过:打造品牌要有“三心”,即决心、信心、耐心,其实讲的就是一种脚踏实地的精神。

品牌信仰是个双赢之举

丹麦品牌大师昆德说,现在,品牌日益创造着巨大的价值,最大的国际化品牌甚至大于许多国家本身的地位,它们对人们观念的影响和作用甚至以突破了旧的国家机构,消费者对品牌的看待以超过了其表面,更关注有关该品牌的一切。消费者不是简单的购买产品,同时也在选择一种观念和态度。当面临不断增加和日益多样化的选择时,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就变的更加受制于其钟情的“品牌信仰”。消费者希望知道他们所购买的产品背后的公司,希望知道公司的想法和观点。而如果公司能够将其理念和宗旨进行宣传和传播,公司就会变的更强大。如此看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更加向高层次迈进。消费者消费的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更讲究产品和服务带来的享受,是产品和服务之外的另一番滋味。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人们总喜欢在购物过程中以逛商场超市来放松身心,更希望在吃麦当劳和肯德基时享受异国风味,感受一下外来文化的魅力。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能给消费者带来享受,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值得信赖。当人们面对种类繁多、花花绿绿的商品时,不免有一种被刁难的感觉:选择,选择谁,谁值得我选择?企业要很好的为消费者解决这个"选择"的难题,那就要努力建设好“品牌信仰”,即为消费者免去"选择"之苦,又为品牌拉来了信徒,真乃是个双赢之举,何乐而不为呢。

塑造:“内外相合、形神相一”的企业形象

“内外相合、形神相一”,就是指企业在形象塑造过程中,要瞄准消费者需求特征,让消费者心领神会,达到企业形象目标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的高度统一。有鲁迅笔下阿Q的个性,谁看就有谁的影子。当然,企业张扬的不是呵Q的劣根性,而是时代消费者的个性,以期产生每个消费者都说"有个性,我喜欢"的效果。

“内外相合、形神相一”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企业形象的追求高度统一的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把其形成过程划分为三种状态:视觉状态、体验状态和交心状态。

视觉状态,是指人们所接受到的企业的视觉形象状态。是具体的、形象的。它包括对产品外观及其包装,招牌、旗帜、制服、交通工具、广告传播、展示陈列品、建筑外貌等的认可。在这种状态下,关键是吸引人的眼球,并且很自然的让人们对企业的一些具体的物象产生“爱”的念头和美的感受。这一状态的实现,要在VIS(视觉识别系统)上大做文章。通过内部员工、外部公众的调研,发现“爱”和“美”的统一点,在企业形象上得以体现,与内外公众达到和谐统一,杜绝主观意识,"劳动人民最有发言权“!

体验状态,是在视觉状态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指人们在视觉状态下,想更进一步接近企业形象、积极地参与到企业举行的一切活动中来。如公益活动、产品展销、推销促销活动以及节假日活动,通过这些与公众直接接触,使企业形象得到公众的认可。这些能让消费者亲自体验的活动,给公众提供了一次走进企业,与企业融为一体的机会,让公众接受一次主人公的洗礼。这样能让公众更深层次地看清企业形象、认识企业形象,发现企业的优点和长处,让公众在快乐的参与过程中体现品牌带来的“爱”的力量和“美”的享受,更增加了公众选择该企业品牌的信心。在加深了解的基础上,让消费者的“感觉形象”与企业形象保持高度一致。

交心状态,是体验状态的发展。指公众掌握企业形象的个性之后而形成的个性形象后,与此个性形象产生了心灵的相通,是对一切有关本企业形象信息的心照不宣,他的最大特点是公众已经对本品牌产生了固定的情感系数,能从企业形象的“点”看到企业形象的“全貌”。该状态处处贯穿者企业的理念、价值取向,且与公众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保持了统一。

任何一种成功品牌,不仅是依靠其优良的品质性能,而且比别人更胜一筹的是它的品牌后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全聚德"135年的历史奠定了深厚的企业文化根基。周恩来总理曾经将"全聚德"的内涵解释为"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 这三句话,精确地概括了"全聚德"130多年来一贯追求和秉承的经营理念。

总的来讲,品牌信仰是品牌建设道路上最艰难的一步,然而它是持续保持行业引领者应迈出的最重要一步。因此,企业集团要不断的努力,塑造"内外相合、形神相一"的企业形象,运用消费者生活审美通感,走进民族心理,这艰难的一步就落地了。

其实还有一点,内外合一的前提,还是要先从内做起,”攘外必先安内“,内部都没有高度的品牌信仰,怎去影响外,更从何谈起内外合一呢!

说了挺多,也整理了挺多,自己说的比较迷糊,估计大家听得更是模糊,由于时间关系,等“头脑清醒了”再和大家做汇报吧,呵呵!谢谢大家,大家辛苦了!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