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移动互联 >  正文

褪去浮躁 再看微信红包

 2014-02-13 16:02  来源: 用户投稿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推荐】海外独服/站群服务器/高防

什么是微信红包?

微信红包是腾讯推出的一款红包发送或争抢红包的小产品,在2014年春节期间,一夜走红。几块钱甚至几分钱的“利市”,在相互讨要、分发的欢乐中拉近了人际距离,让传统的“发红包”注入社交网络的新时尚。互联网思维和由此催生的商业创意,令人叫绝。

火爆到什么程度?

自2014年1月26日悄悄上线后,微信“抢红包”迅速流行开来,其火爆程度,不亚于此前的“打飞机”小游戏。腾讯数据显示,从除夕开始,至大年初一16时,参与抢微信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平均每分钟领取的红包达到9412个。

微信红包如何诞生?

设计之初,微信红包团队考虑的是“要红包”,即一个用户向其他用户讨要红包,但想到要红包会让被索要者产生抗拒感,而抢红包则相对更符合人的心理活动。所以,最终上线的红包就从“要”转成了“抢”。在如何分配红包上,最早考虑吉利的数字,比如末尾为8,可这会让另一些用户得到并不喜欢的数字组合。于是,就出现了随机组合分配红包金额的方式。

给技术的启发

微信红包能够在短时间内被开发出来,也多亏于其团队长期开发的经验积累,例如,在微信早期产品中设计的石头剪子布和摇骰子互动小游戏就为岁计算法奠定了基础,故微信红包随机分配手到擒来,一蹴而就。

启示:产品设计者应该具备线性连贯思维,每一个技术设计都可尝试考虑为以后的各种可能做铺垫,既解决了现实问题,也用发展性思维为以后打好基础。

给设计的启发

从用户的操作过程来看,发送方通过“新年红包”公众号,选择发送红包的数量和金额,以及祝福的话语,通过“微信支付”进行支付,就可以发送给好友;接收方则在打开后获得相应收益,并且用户通过微信红包得到的收益,没有设置更多的出路,而是让用户直接提现。

启示:产品设计首要考虑的一定是用户体验,简化,直接,抓准需求才是真理,花1秒能做到的事,你愿意浪费3秒完成?

给运营的启发

“红包”这个方式并不是微信一家独有,支付宝和新浪微博都有推出类似的活动。但为什么就微信红包一炮而红了呢?这是因为微信天然的人脉基因,信任基础之上的娱乐活动更容易传播,加上在特定时节——春节期间,传统的红包披上互联网的基因,这么好玩的方式,怎么会不火呢?

启示:找准新鲜个性又实用的噱头——“春节红包潮流玩法”。

贴近生活,回到地面——从要红包到抢红包,发红包的转变,双向心理满足。

庞大的熟人关系网络——先天优势基因的适当运用,好的土壤种子长得更好。

褪去浮躁,看到本质

营销性质

且不管微信红包有多火,多红,春节逐渐远去之后,微信红包也会冷去,我们在欢乐之后更应该看到,微信红包背后的“潜台词”——移动市场的争夺,微信支付的推广。

细心的人应该会发现微信红包有一个行为把微信支付推广的目的暴露无遗,即微信红包要体现必须把储蓄卡与微信关联,比较理性的解读为——微信红包是微信支付的一次创意营销。其规则规定,用户抢到红包后若要提现,必须绑定银行卡,否则钱将留在微信账户中。网友评论这是借“抢红包”之名,行绑用户之实。

安全性质

对于微信账号绑定个人银行账户的安全问题,腾讯方面的解释是增加了很多安全防护措施。比如手机丢了之后的封号操作,类似于银行的“挂失”;同时,还有绑定手机号的单独安全锁功能;还有,就是微信支付有独立密码;最后就是建立担保赔付机制。

尽管如此移动互联网行业当中的安全问题是始终无法根除的,绝大多数手机支付都需要依靠短信校验码,很容易被恶意软件截获,假红包钓鱼、手机木马、钓鱼WIFI、假冒微信好友等方式都有可能威胁到银行卡安全。

来得快去得快

这恐怕是整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通病了,前一秒可能所有人都在疯抢红包,后一秒可能连红包都懒得拆开。最新消息显示,超五成用户没从微信红包取出钱,笔者猜想可能大多数凑热闹的人从游戏中退出后,真正融入红包始终,走到提现的人其实还是少数的,“抢红包”的娱乐性质应该更成功,营销性质还是空梦一场。

任我行电商(www.366ec.com)May主笔,发布转载请保留来源,谢谢。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