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议 >  正文

农分期出席中国智慧三农大会 在科技农业领域掀起大数据变革

 2018-08-13 17:49  来源: 互联网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推荐】海外独服/站群服务器/高防

2018年8月10日,由中国电子商会主办、湖北省荆州市人民政府特别协办的“第二届中国智慧三农大会暨乡村振兴带头人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以“合力脱贫助农、践行乡村振兴”为主题,聚集全国近千位三农相关商界领袖、行业专家、三农实体企业、新农人代表、农村互联网和农产品电商、投资机构到场,针对大会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农分期创始人兼CEO周建受邀出席本次峰会,并就当前大数据时代如何赋能传统农业生产降本增收等问题与在场嘉宾进行了观点分享。

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和“三农”政策大力扶持的背景下,深化农业供给性侧改革、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振兴乡村发展的措施落地。经济发展带来人口向乡镇、城市的迁徙,土地经营逐渐趋于规模化。农分期在参与农户从村镇型消费向城市型消费转移的过程中,发现基于政策属性下土地经营的生产性消费并没有转移。围绕规模化土地生产型消费展开的专业化服务亟待完善。

农分期CEO周建发表主题演讲

会上,农分期创始人兼CEO周建提出“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需解决传统农业市场现存的“四大核心问题”:(一)中间环节冗杂,流通效率较低;(二)终端服务能力较弱,赊销严重;(三)化肥施用过量,存在过度营销;(四)厂家分散,质量无法保障。

目前看来,农分期围绕农业展开的规模化服务,是解决现存困状的可行途径。它利用互联网扁平化思维介入,简化农产品交易的中间环节,缩短了产销之间的距离。在提升流动效率的同时,也使农资产品不再昂贵。增强终端的服务能力,保障了优质农资的供应,为采取专业规模集约化生产的农业品牌带来了足够的溢价空间。土地资源要素市场的盘活,为农业服务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从更高的维度上看,农分期在做的可能是传统粗放式生产中唯一尚未彻底完成整合的产业——数据化农业。周建的“科技农业革命”便是始于数据化。

农业大数据已成为现代农业新型资源要素。然而,我国农业却面临着大数据模型匮乏以及规范缺失的问题。当然,制订标准者可定义未来。 “这种定义不是基于一个简单的流程改造,我们正在使其成为一个扎实的、高精确度的、完整的系统,”周建称,“这是未来能支撑农业的生产者和相关服务者正常或者健康交易很底层的东西,所以信用很重要。”

农分期CEO周建获得“2018乡村振兴带头人”荣誉称号

深耕农业场景近五年,覆盖近50万种植户、平均耕地规模达270亩的“种地大户”的积累,周建用 “数据流”、“技术流”,为中国农业贡献着他的 “独门深功”。目前,农分期所拥有的近50万个种地大户底层数据,被依照农业特点及农业全产业链分布,切分为土地经营数据、土壤气候数据、作物规模数据和农户征信数据。以土地规模为基础,全程跟踪农户种植种类、历史收益等情况。再实现生产数据、经营数据在系统内的沉淀。

周建表示:“农分期有很强的评估体系和完整的产出模型、损益模型。使用动态的土壤气候数据,如土壤元素含量、PH值等相关参数便可以实现对作物种植情况及最终效益的预测。这些数据将为农户作出预判提供专业性的支撑及指导”。

“农业大数据“已经成为填补农业生产缺口的宝贵资产。这也意味着,农分期的科技农业模式和传统的农业生态模式并非是竞争关系,反而是充分的互补短长的依存关系。

再从国内外农业发展的趋势看,真正能解决 “土地规模化经营”困局的两大主题可以理解为:规模化农业+科技农业。周建手持着两张王牌:“基于种植主体和服务节点的农业生态信用体系”和“基于作物生产区域差异化的数字化生产模型”。这种自带“政策偏爱”的盈利模式,让农分期在近几年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广泛亲睐。今年4月,农分期宣布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持续深挖科技农业市场潜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未来,大数据可能会改变农业的整个业态,带来农业革命性的变革。农业的生产、营销、服务都会实现“科技化”的发展。中国经济正在经历重大变革,未来移动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及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是大势所趋,它将使中国农业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农分期
大数据应用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