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拒绝软银收购选择IPO 亏损收窄的Wework未来发展会如何?

 2019-05-29 11:43  来源: A5用户投稿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推荐】海外独服/站群服务器/高防

作为办公享巨头的Wework近日发表声明宣称已于去年12月递交了IPO申请,很可能将于今年上市。相关机构给出的估值是470亿美元,在今年上市的众多科技公司中仅次于Uber。但Uber流血上市在前,Wework想要成功上市可不容易,虽然两者企业性质不同,但Wework近年来的挑战并不比Uber少。

从财务数据上看,虽然Wework营收增长迅速,但亏损严重,想要扭亏为盈难度较大。而来自主要投资方软银的收购压力仍在。除此之外,创始人根据兴趣四处投资也引发了外界的担忧,曾有投资人表示因为Wework投资冲浪泳池企业而放弃投资。在中国市场上,Wework想要站稳脚跟也并不容易。

但我们同样注意到Wework近年来的国际业务增长迅速,复核增长率达到100%,可以想见,未来国际业务将会贡献更多的营业额。而在中国市场上,虽然Wework与中国共享办公企业竞争激烈,但他提供的社区服务或许将是他最大的优势与护城河。纵观Wework表现,其能否成功上市仍是未知之数,但若想成功上市,或许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营收高速增长无法弥补巨额亏损,国际化业务成未来营收方向

从营收来看,2017年Wework实现营收8.86亿美元,2018年营收18.2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左右,最新财报显示2019年Q1季度营收为7.28亿美元,同比增长112%。虽然Wework至今并未公布招股书,但单从营收方面,我们看到Wework的营收增长十分迅速,其主营业务为办公空间共享,其他业务包括WeLive提供灵活的居住服务以及WeGrow提供的教育服务以及其他投资。

虽然无法通过招股书了解三者营收比例,但从Wework发展历史来看,办公空间共享仍然是营收大头,且已经向全球化发展。而另外两项业务局限美国, 提供的营收十分有限,也并非Wework的发展方向。营收还可以分为本土(美国)以及国际化两项业务,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Q4,国际化业务占总营收43%,增长迅速。国际化可能将成为Wework未来主要营收方向。

从利润来看,目前Wework尚未盈利,2017年亏损达到9.33亿美元,2018年亏损为19.3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06%,增速略微超过营收,但在2019年Q1净亏损额收窄至2.64亿美元。截止到目前为止,累计亏损达到19亿美元。盈利对于一家公司能够成功上市以及上市后的表现十分重要,特别是今年扎堆上市的美股。亏损的Lyft和Uber流血上市,而盈利的Zoom上市暴涨80%或许能说明盈利的重要性。

营收和亏损的同步高速增长其实说明了共享办公行业的现状,2018年以来共享办公行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为了抢占市场,包括Wework在内的企业接受投行的巨额融资再用融资补贴用户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了营收越大,亏损越严重的扭曲现状。

而Wework想要实现扭亏为盈十分困难,特别是在近期,一方面是共享办公行业的竞争仍在继续,一方面也与Wework的策略有关。Wework在采访时表示目前烧钱竞争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当Wework在这一市场处于垄断地位时将获得盈利。但实际上,即使不谈反垄断法案,想要在全球获得垄断地位也并不容易,即使Wework目前已经是这一行业的巨头。在Wework十分在意的中国市场,就已经有无数的竞争对手蛰伏。

目前Wework的收费方式主要是两种,会员收入和服务收入,相关媒体认为其未来的营收方向主要是服务收入。截止到目前为止,Wework共有40万左右的会员,大企业会员占据了32%。截止到2018年年底,会员已经累积为Wework贡献了超过20亿美元的营收。未来Wework的营收或许将更加依赖会员收入。

投资压力进一步加剧Wework 盈利难题,中国市场将继续烧钱竞争

Wework目前的资金主要来自软银,而软银对于企业的收购力度有目共睹,虽然Wework拒绝了收购,但这或许意味着未来想要通过软银融资将会十分困难。在此情况下,Wework的创始人或许将成为Wework继续成长的一大阻碍,其基于兴趣的投资在不少投资人和机构看来很难与Wework目前的营利模式整合。而Wework瞄准的中国市场似乎也并不那么容易占领。

(1)拒绝软银收购减少资金来源,未来筹资或将遭遇困难

Wework自2010年成立以来,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筹集了大约120亿美元,其中软银贡献了约105亿美元。截止到2018年为止,软银拥有Wework大约20%的股份,但从公司的控制权来看,Wework的创始人诺依曼依然拥有公司绝大部分投票权。

2018年软银及其愿景基金计划出资160亿美元收购Wework,其中100亿美元用于收购所有在外股份,另外60亿美元将在未来三年逐步注入Wework公司。但软银孙正义提出的方案最终被否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软银2019年给予Wework的投资仅为20亿美元。而这笔钱能在烧钱激烈的中国市场维持多久将成为Wework的一大问题,而拒绝收购后还能从软银获得多少投资也将是一大笔问题。

(2)多方面投资难以整合盈利,创始人或成Wework发展阻碍

前不久Facebook或遭拆分的新闻引发市场高度重视,建议拆分的长文称马克·扎克伯格对公司的控制权太大将不利于Facebook的发展,对于Wework来说也是如此,其创始人诺依曼近年来根据自身的兴趣投资了不少企业。而这些企业与Wework的主要营业方面并无关系,这一度引发了投资人的担心。

目前为止,Wework在曼哈顿开办了一所名为WeGrow的私立小学,并在2016年收购了一家生产冲浪泳池的公司42%的股份,毕竟,诺依曼十分喜欢冲浪。其还在 2017年以1.17亿美元收购了活动组织网站Meetup,在2018年以1.26亿美元收购了搜索引擎优化和营销公司Conductor ,另外Wework公司投资了天然食品公司Laird Superfood等等。从投资的公司性质来看,这些公司与共享办公行业的联系并不大,而包括软银在内的股东均对创始人投资行为表示拒绝评论。未来这些企业是分开运营还是整合都将是Wework面临的一大问题。

除了各种投资以外,创始人诺依曼还曝出利用公司牟利,诺依曼曾经将自己旗下多处房产租赁给Wework,为此Wework付出了数百万美元,这一数据目前还在上升。为了方便诺依曼的出行,Wework还为其购买了私人飞机。而Wework目前并没有制衡诺依曼的方法。

(3)中国的烧钱竞争还将继续,Wework在办公业务上并不占优

Wework对中国市场十分看重,近年来在北京,上海等中国多个城市快速扩张。但在扩张过程中其遇到了中国本土企业的阻挠,目前来看中国的主要对手主要有氪空间、优客工场、SOHO 3Q、梦想加等等,其中氪空间的威胁或许最大,毕竟两者在运营模式上最为接近,而两者的市场占有率也最为接近。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联合办公企业综合竞争力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氪空间的运营能力、品牌传播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SOHO 3Q、中国Wework在资本实力表现突出,纳什空间则在布局规模优势突出,可谓是各有特色。从此来看,Wework想要短时间内吞并收购这些企业将会十分困难。而中国市场的竞争一向讲究烧钱,从滴滴和Uber,美团和饿了么等烧钱竞争中我们就能看出。而在办公业务上并不占优的Wework又拒绝了软银的收购,想要脱颖而出将十分困难。

国际化收入成Wework 未来发展方向,社区服务和全球资源成Wework 最大护城河

从财务数据的分析中,我们知道Wework对于国际化的营收依赖将会越来越大,毕竟虽然本土(美国)市场庞大,但全球的市场更大,除了欧洲等成熟市场以外,已经崛起的东亚和即将崛起的南亚或许将成为主要市场。而对于Wework来说,与其他的竞争对手相比,他最大的优势还是在全球的布局上,其他基于本地市场兴起的共享办公企业大多数局限于本地,难以像Wework调动全球资源。

(1)Wework加深中国市场布局,联合办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就全球来看,Wework已经在28个国家,约105个城市拥有400多个办公地点,会员总数超过46万名,大企业会员超过12万名。而在中国市场上,Wework上海、北京、香港、成都、武汉和广州等城市拥有74个社区。根据211财经报道,其在中国年平均增长率达600%,会员总数逾8.5万,其中大企业会员的整体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未来还将进驻南京等城市。

可见中国市场对于Wework来说十分重要,而根据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2016—2022年,中国联合办公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18年将突破600亿元,增长率达159.3%。庞大的市场规模将继续吸引Wework的投入,而Wework虽然在办公业务上并不占优,但其拥有的资源并不是中国本地可以比拟的,随着Wework逐渐本土化,其竞争优势也将进一步凸显。一旦Wework占据了大部分中国市场,营收增速还将继续加快。

(2)拒绝共享标签实现社区化经营,提供人才和融资成Wework竞争优势

在第一财经对Wework的采访中,多位Wework高管拒绝了市场给予的“共享”,“孵化器”标签,声明Wework想做的是社区服务,Wework的定位是提供更加高效率的服务和资源。因为Wework不会获取用户公司的股份,只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或许Wework想做的可能更多是渠道方,为公司提供人才和融资服务等。如2018年在上海成立的Wework Labs就曾与阿里巴巴,上海政府合作为初创企业提供服务。

核心办公空间租赁的业务上,Neumann表现出高度信心,他认为WewWork将走出资本密集型业务的无底洞烧钱模式,“我们每花费10亿美元,就会创造23.6万张办公桌,边际贡献率达到27%。这意味着未来15年,10亿美元将带来247亿美元的边际收益……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是,我们正在打造能够产生现金流的产品,而不是在价格战中提供更高的薪水和折扣。”

随着联合共享办公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的竞争逐渐落幕后,比拼的可能将不只是资金,场地,更多的可能是能给企业提供怎样的服务。当然服务不局限于保安,前台,行政等等,而是更加深入的人才引进,融资需求等等。在这一方面,Wework在全球拥有办公室,与众多企业拥有广泛的联系,他的优势与其他企业相比更大。

综上所述,Wework面临着难以扭亏为盈的难题,而在中国市场上也面临着重大的竞争,来自软银的投资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可靠。但Wework未来的发展可能将更多的寄托在国际上,特别是中国市场,而拥有完善的社区服务和广泛的全球资源的Wework或许将在未来中国市场的角逐中占据先机。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