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轰隆隆 P2P爆雷不断 火速离开吧!

 2018-07-31 18:03  来源: 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推荐】海外独服/站群服务器/高防

越是无所顾及,越能让人相信这不是骗局;越是明目张胆,越不会露出马脚。

—— 博尔赫斯

昨天,小米几乎是没有悬念的破发了,而且是开盘就破发,定价17港元/股,开盘报16.60港元,较发行价下跌2.35%。

截至中午休盘,小米股票成交量为3.17亿,下午开盘后,股价在16至17之间徘徊,最终收盘于16.8港元,下跌1.18%。

雷军表示,小米在过去八年中经历过了各种跌宕起伏,IPO能从低一点开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坤鹏论相信,雷军的心随着那一声钟响,妥妥地回归本位,对于小米股价的高低已是佛系面对。

其实上也就上了,现在再讨论小米值不值,值多少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坤鹏论真心希望,雷军和小米真的像说的那样,把上市当成开始,而不是摇身变成收割机今后只专心割韭菜。

有媒体做了个统计,从2017年第四季度至今,在美国和香港两地已经上市的中国公司共计23家,美股16家,港股7家。

而这23家中已经有15家当前股价低于发行价。

另外,还有12家科技公司已经提交了IPO申请,除了拼多多和极光大数据,它们大部分选择是去香港而不是美国,而可能在下半年提交IPO申请的潜在公司据说还有20家左右。

相信小米的开盘即破发令不少公司越来越忐忑。

俗话说,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想清楚破发不是关键上市才是最终目标,是不是会变得坦然面对呢?

客观地望向中国互联网,除了屈指可数的少数,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是没有太多技术门槛的商业模式创新,都在负债经营,都是靠烧钱烧出的现在,刚刚成立几个月最多一两年,动不动估值几亿几十亿上百亿,其实都是吹起来的靓丽泡沫,内在什么实际资产或核心技术都没有,甚至有些连盈利模式都不自知,说得狠些,这样的企业,如果倒都是一夜之间,大多数笑话乐视的企业自己也好不到哪去的。

最近,P2P不太平,连连爆雷,当然其中很多并不是真正意义的P2P,甚至一开始就怀着骗的初心从来不曾动摇。

本来随着经济形势越来越不好,再加上强监管,P2P应该越来越少,结果数据却让人大跌了眼镜:

2017年年底,网贷平台总数5382家,其中问题平台家数3631家,占比67%。

2018年6月底,平台总数6631家,半年时间新增了1249家,与此前一年只增加七百家左右的增量相比,增量高得吓人,6月底的问题平台家数提升到4435家,占比依然高达67%。

为什么平台激增得如此澎湃?

坤鹏论认为,第一其中不少平台就是骗子平台,趁着最后的疯狂再疯狂地骗一把,第二,韭菜不够用,只能增加了镰刀的数量,以增大收割面。

也正是由于最近爆雷集中,许多P2P投资人开始火速从各平台撤离,我们都知道,金融机构最怕就是挤兑,即使没问题,也会被挤到出了问题。

在经济学中,挤兑被称为银行的致命“软肋”,其实不仅仅是银行,只要是吸收老百姓钱财的平台都一样。

可能有些朋友对挤兑还有些疑惑,坤鹏论就在这里稍稍普及一下。

存放款业务是银行的基本业务,对于客户存入的存款,各银行都只保留极低比例的准备金以供存款人提领,而大部分的存款则用于放款或投资等生利资产上,以赚取收益,便于支付存款利息及各项营业费用,并对股东分派股息及红利。

也就是说,其实银行平时并不会随时备着大笔现金,所以大家经常会遇到,如果你要取大笔现金,银行会请你提前一天约。

如果一旦大批客户突然集中来取出大量存款,银行很可能无法支付,而这种结果控制不好,就会引发客户恐慌,一传十,十传百,更多的客户拥挤过来要求取款,这就是挤兑。

而P2P说白了,就是以互联网金融的名义,以高额的利息把客户的钱拉进来,然后再贷出去,赚取利差,和银行的区别并不大,但它们更加商业化,风控稀松,缺乏监管,连银行必交的存款准备金都不用交,账上自然不会爬多少钱,所以,挤兑对于它们来说,更可怕,找不到钱,基本一挤就倒。

只要你留意观察,最近P2P平台的软文渐渐多了起来,估计实在是被挤兑得太难受了。

前些日子,坤鹏论的一位朋友说,他这些年一直坚持在各家P2P平台投资,赚得相当High,但从去年底他开始全面撤退,今年基本出清了,算了算账,最终也就损失了几千块,和收益比起来,毛毛雨。

当坤鹏论问他,当初知不知道P2P存在风险时,他说:

“当然知道呀,我在去年就已经预言过,2018年P2P肯定要爆雷,肯定要死掉一大片。”

“因为在全社会大部分企业利润率在10%以内的情况下,谁能借得起百分之十几的贷款?明显只能借新还旧,一旦借不到新,旧的就爆,而在去杠杆和紧缩形势下,平台上只要有一家的贷款爆了,整个平台基本就要玩完。”

“我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虎口拔牙,玩的就是心跳!没胆儿,如何赚大钱?!”

其实这位朋友在忠实地演练着索罗斯的那句名言:“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但是,在这个以钱为核心的连续剧中,赚到钱的永远是少数,赔钱的才是大多数,因为这个连续剧玩的是财富转移的游戏,财富不增不减,只是从更多数人手转移到了更少数人手中。

有人说,如果你在尝到了股市的甜头后还认为自己能够全身而退,那就太愚蠢了,其实凡是回报高的事,大部分人最终都因贪婪而坚守到成为别人炮灰,抄底的,最后都死了。

世界上真正啥也不懂的笨蛋并不多,但因贪婪并自觉比别人聪明的侥幸玩火者众。

有人曾调研过庞氏骗局和传销组织,问他们:为什么要宣称高得离谱的收益,把收益说低点不是看起来更真实能吸引更多人?

“收益越夸张才越好。”

“第一定位精准,只要相信的都是傻子,主动过滤提高效率;第二每月翻一两倍的暴利,还能吸引一些明知是骗局却自作聪明的人进来侥幸玩火。就是要夸张得让你明知是坑也把持不住,心动不已。”

“你知道吗?很多人被骗了后根本不怪我们,还求着赶快另外弄种玩法,一定要带他们玩生怕不带他们玩。”

“因为他们觉得第一次自己可能是来晚了,下一次就有熟悉规则和抢先进场的优势,就可以让后来人站岗。”

传销之力如此强大,就因为它们精准地掌握了人们这样的阴暗心理,在上当受骗后,想到的不是马上将骗子绳之于法,而是如何挽救自己的损失,不惜与骗子同流合污,找“替死鬼”来解救自己,甚至借机从中割一把别人韭菜,不自觉成为骗子帮凶。

所以,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某种程度上讲,韭菜并不值得同情。

巴菲特有一句极为质朴的名言,质朴到许多人认为它是废话:

第一条原则:永远不要亏钱。

第二条原则: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原则。

它和“你盯着人家的利息,人家盯着你的本金”异曲同工。

但,坤鹏论相信,许多人在亏了大钱之后,就会觉得这句名言简直是世界上最值钱的金玉良言。

之前国家曾说过要给网贷平台备案,但却没了时间表也没了下文,在坤鹏论的理解中,以后就不会有什么备案了,就连银行的表外业务都不许做了,互联网金融就更不要抱什么幻想,人家蚂蚁金服们早早就表明了只做科技,不做金融,而实际行动也果断至极,难道还没有看清形势吗?

所以,互联网金融公司们赶紧转型,本来已经晚了,再不转机会都没了。

还在侥幸自己所投P2P没出事爆雷的人,赶紧撤,任谁说到天花乱坠也别信,钱可是你自己的!国家也早已用事实表明,不兜底!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