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吴晓波的蝴蝶与这个国家的新匠人

 2018-07-31 09:20  来源: 用户投稿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推荐】海外独服/站群服务器/高防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边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几下翅膀,却引发了美国得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让吴晓波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无意中也成为了那只震动翅膀的蝴蝶。

2015年1月25日吴晓波频道发表文章《去日本买只马桶盖》,一时洛阳纸贵,甚至惊动了人大,引起了李总理的关注,掀起了一波名为“消费升级的”的时代浪潮,并最终催生出一大批以“中国制造升级”为己任的新兴匠人企业。

2015年,正在某上市公司任副总裁的张生刚刚萌生做蜂蜜品牌的想法,同期又在网上读到了吴老师的那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爆文。

“我做的成熟蜜是一种消费升级的商品,我一直相信这是未来蜂蜜行业的发展趋势,而那年‘马桶盖’引起的风波,更加坚定了我走这条路的决心。”张生回忆道。

于是,张生毅然转身辞职下海成立了自己的蜂蜜品牌,并以“匠人“自居。

站在今天回看,吴晓波和张生都恰好踩在了时代的浪尖上。

马桶盖一文,之所以得以掀起轩然大波,是因为吴晓波所踏中的正是消费指数飙升,消费升级大潮涌起的关键时点,正好勾画出了未来十年的消费升级新图景;而张生从上市公司副总裁到匠人的背后,是正好抓住了社交媒体环境带来的个人品牌崛起机会。

在此前人们只相信统一化生产的大品牌,你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品牌,你必须有公司,有工厂,有渠道,有规模才可以;而现在人们强调个性,讨厌统一化的工业制作,就给了所有心怀美好,要做出与众不同产品的人创立自有品牌的机会。而且社交网络的兴起,自媒体内容电商等渠道的兴起让过往必须拥有线下大型渠道的品牌们,现在只需要1000个忠实与品牌的铁粉,就可以让新品牌们活的很滋润。

吴晓波把这个恰逢时代机遇而揭竿而起的群体叫做:“新匠人”——称之为匠人,是因为他们专注于产品本身,尊重制造的基本规律,但往往与众不同,足够“奇葩”,能够在最普通的商品中重构审美和产品体验,进而能够重新定义商品;称之为新,是因为他们不在拘泥于旧有的品牌秩序,而将产品作为自身专业精神的一次物质性投射。

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的开头写到:”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四十年前的那一场改革开放,有无数人下海经商,在为个人求商业成功的同时亦为整个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商业文明;而近来的十年,水大鱼大,在商业文明的基础之上,个人史无前例的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解放与赋能,继而催生新匠人浪潮,注定要吸引无数像张生这般的追梦人跻身其中,与时代共舞。

01

自2015年观测到新匠人群体的崛起开始,吴晓波就一直密切关注这个群体的成长与演变,并亲身目睹了这个群体从涓涓细流到大河殇殇的全过程,在吴晓波看来,在新中产崛起的前夜,这个群体正在致力于新的眼光与手法与重新定义这个国家的每一件商品,小到一个杯子、一双拖鞋、一个牙刷……这无疑是件意义的事情,但个中精彩又往往不被外界所知晓。

为此,日前吴晓波频道专门发布《2108新匠人调查》报告,试图为大众视野下,这批面目模糊的新时代追梦人们描绘勾勒出一个清晰的群体画像。

报告显示:他们往往都很年轻,也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平均年龄不到40岁,77%以上的人拥有本科以上学历。

他们往往都拥有不错的职业履历。其中不少人曾是企业高管,转变赛道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他们中的“创二代”比例也很高,大家都不满足于按部就班地继承家业。

他们往往是新观念&新美学的提倡者,厌倦了统一加工制造的流水线生产,要用手工维护品质,要用新媒体,新方式,新渠道去冲击,去淘换旧有的品牌规则,而致力于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径来。

他们中有的人,为了打造一款敏感肌女性“那几天”也能舒适使用的卫生巾,在自己卧室堆满了各种品牌的卫生巾,为了感受材质亲肤性,他用手摸甚至亲自用脸蹭,只为了追求更好的产品体验。

他叫:李天成,轻生活CEO

他们中有的人,原是惠普最年轻的副总裁、IT行业内的著名职业经理人,却在功成名就的高峰选择离职创业,只为了做一件自己喜欢并觉得对的事情。

他叫,马越,“大卫山”品牌的创始人

他们中有的人,为了要做带有自己温度的产品,放弃继承家族的产业,甚至不惜与父亲冷战一年半,将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埋首制造自己的手工皂产品,直到产品功成,他特意给父亲寄去一块,带着一丝胜负欲与活出自我的骄傲。

他叫,朱信,“猿始人”的创始人

在这些年轻匠人的经历中,我们能看到心怀热忱的年轻人,为了追求与众不同的产品,而甘愿奋不顾身的执着;我们能看到功成名就的职业经理人,为了顺从本心的淡然转身;我们能看到企二代了,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懈抗争……而这背后一切的底色都是:年轻人追求梦想的天真与要不顾一切燃烧青春的创业热情。

而正是这种热情,让无数的少年自山野而来,用共同的希望与努力,汇聚成了中国新匠人群体在2018年的百花齐放。

2018,此为新匠人辈出逐梦的大航海时代!

02

40年前人们摆脱了时代桎梏,下海经商;40年后,人们抓住机会,想要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任谁都不能阻挡人们为追求美好生活而所做的努力。

但站在历史的路口回望,我们又会知道:历史规律一再证明,真正的最终能够穿越那片历史的“玉米地”,最终只能是其中的少数。

虽然随着消费升级的热潮兴起,新匠人品牌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支持,但匠人品牌自身却未必可以快速蜕变,进而将行业风口的动能真正转化自身品牌的势能,一旦跟将不上,就容易陷入:“小而不美”的陷阱。

如吴晓波频道此次发布的《新匠人调查报告》所显示的那样:家居日用行业的新匠人企业中,2000万以下营业额的企业占60%;食品行业的新匠人企业的营业规模在2000万元以下,占比也达到了64.3%……整体看上去很美,但事实上的规模不足正在成为困扰整个匠人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从匠人一词以及随之对应的“工匠精神”概念来看,匠人品牌这门生意,本身就包含了:摒弃流水线化的制作,坚持以手工精制的方式保证品质的服务承诺在内,因而很多创始人也很自然的把这门生意的定义成一门“小而美的生意”,进而将自身规模的局限视作理所应当。

但事实上,从品牌理念的角度来说,摒弃大工业生产,手工制作以保证高品质这些特点并非匠人品牌独有的,几乎所有的奢侈品牌,乃至轻奢品牌都通通符合这个要义,但或许仅是LV一个品牌的年销售额就已经超过了整个匠人品牌行业总和了。

因而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对于任何一个品牌而言,一年2000万的营业额,都是一个过于低的门槛了,而新匠人企业们的未来也绝不仅限于此。但如果作为新匠人企业的品牌主却未曾“仰望星空”,只是固步自封,则事实上是心怀“小而美”的理想,却掉进了“小而不美”的现实陷阱。

18年,倪叔在新匠人聚居的杭州,上海,深圳,广州等地考察不过不少相关企业,通过一圈走访,我们看到:它们往往都是有一定的技艺与特长,是的它们可以产出与众不同的商品,继而通过一些固有的渠道与粉丝的支持,可以支撑一个500万以内的产能。

从与它们的负责人沟通看来:它们对于这种现状并不满意,但想要突破又不得其法,要维持原有模式的运作就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与资源而无力创新,最终只能在低速成长的过程中自我循环。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自身往往采取的是:个人工作室或者是手工小作坊的模式导致的。

总体来说:刚刚迈过生死线的新匠人企业,往往只具备匠心与情怀,而缺乏真正的商业化能力。而事实上在完成了原始积累以后,下一步所要面对的事实上是真正要建立一个品牌所要面对的商业挑战,品牌定位,产品设计,渠道拓展,供应链管理这些过往可以忽略的环节一个都不能少,对于过往只是从一个爱好者,一个个体,一个没有经历过正式商业训练的小作坊企业的匠人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们需要一场新的自我革命,来完成从匠人到品牌主的身份蜕变;

他们需要一场密集的商业洗礼,来帮助他们帮助摆脱小作坊式的经营方法;

他们需要一个圈子,需要一个平台,来为自身的品牌获取更多的背书,为自身的企业整合更多的资源。

“帮助整个新匠人群体补上所缺失的商业一环,让尽可能多的幸运儿们穿过历史的玉米地。”

在倪叔看来:这正是吴晓波频道提出“新匠人加速计划”的初衷所在,这也是新匠人们需要“新匠人加速计划“这个平台的原因。

2016年12月30日的吴晓波年终秀上,吴晓波打着一把由90后匠人制造的雨伞在台上演讲,这大概是他首次以文化前辈的身份,为年轻的匠人的鼓与呼。

2018年4月15日,他在吴晓波频道上撰文宣布开启“新匠人加速计划”,说要去做一件意义的事情。

2018年7月15日,吴晓波频道发布行业内首份匠人调查报告,用数据去解读这个年轻却面目模糊的群体。

2018年,吴晓波这只曾经震动翅膀的蝴蝶和它所刮起的匠人飓风,正在纠缠的越来越深,终至合为一体。

Ps:本文所有内容均以吴晓波频道日前发布的《新匠人调查报告》一文为底本。

而除了本次发布《新匠人调查报告》之外,今后吴晓波频道还将持续推出不同主题维度的“新匠人报告”“新匠人指数”“新匠人榜单”等数据产品,服务新匠人的同时,进一步清晰新匠人群体画像,帮助新匠人了解自己的行业价值、同业水平,从而更好地制定自我目标。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吴晓波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