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营销 >  移动营销 >  正文

微博营销品牌方如何辨识KOL的价值

 2020-04-15 14:51  来源: 吕玥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推荐】海外独服/站群服务器/高防

品牌方如何辨识KOL的价值便相当考验功力。

首先品牌方必须具备“识别虚假”的基本技能,互动量、阅读量、播放量、粉丝量该看什么、怎么看是学问。对刷量没什么概念还贸然花钱投放的新手,也许就会成为下一个开撕公关公司或是平台的人。

其次,品牌方还需要花费一定成本自建程序或是寻找第三方平台给数据“脱水”,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对于中小品牌而言投KOL的门槛就进一步提高。

当数据虚高、野蛮疯长成为一种常态后,品牌方被强迫练出了“火眼金睛”技能。 如果有人未练成该技能、被数据“忽悠”之后还发声叫嚣,那么就会引发质疑:错不在他人,而是你极有可能在“炒作”。看似畸形,却为现实。

看上去很美的网红带货

当李佳琦、薇娅等一众头部网红获得“几分钟卖出XXX单”、“一场直播再破纪录”的惊人成绩后,更多的网红、MCN机构、品牌方所在的网红直播带货领域也成了刷量重灾区。

明面上,一条围绕着网红流量的产业链上只有品牌方、广告供应商、MCN机构、网红、内容平台这几方,但其实暗中刷量产业链体量相当庞大。

今年7月,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节目就曝光了诸多短视频平台上的网红,通过刷量拥有了几百万甚至数千万粉丝。一家在杭州的网红新媒体公司工作人员对此毫不掩饰: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也可以刷单,刷几十万或几百万都可以做到。

李佳琦一句“OMG”或许真的能卖出百万,但并不是所有网红都能做到,更何况是靠假数据塑造出的“假网红”。在假数据面前,被坑的不止一方。

首当其冲的智商税上交者是看直播的消费者。曾闹得不可开交的“烤虾”、劣质化妆品、三无产品都充斥在网红的直播内容中。除了货不对板,在某些平台,消费者甚至还会遇上付钱收不到货、找不到人的情况。

其次是希望靠网红快速捞金的电商创业者。站在风口上的创业者,在交出一笔保证金、广告费后面对的情况可能不仅仅是卖不出去货,甚至连交出去的钱都难以收回。而当效果未达预期时,层出不穷的代理公司还在不断抬升广告费用,一单下来创业者需要支付的广告费用甚至会高于产品售价。被刷量刷出来的假网红,用虚假的高成交量将创业者吸引而来,然后再一个个粉碎他们的致富梦想。

网红电商的利益越大,就会吸引更多人通过更多千奇百怪的手段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多方角逐中,每一方都成为了链条上另一方想要收割的“韭菜”, 但最终获利的人绝对没有受损失的人多。失真的数据让多数人“致盲”,消费者、创业者、广告主都失去了判断的坐标,进而再形成一个恶性生态循环。

当乱象成为常态时,监管也随之而来。

今天下午,在最高人民检查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杨红灿表示,将对利用网络、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电视购物栏目等渠道实施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重拳出击,刷单、刷评论等行为将受到查处。

当然,未来的监管也不可能只停留在食品领域,刷量行为触碰法律红线的几率很大,行业乱象迟早会迎来监管时刻。

道格拉斯·W·哈伯德在《数据化决策》一书中告诉人们:“不论有形之物还是无形之物,一切皆可量化。”

只要数据还是互联网时代里通用的评估指标,想要通过更“取巧”的方式快速达成指标的人就会一直存在。

但不能忽视的是,在互联网时代,风口来得快,泡沫破得更快。摒弃投机心理,多点踏实精神,或许“骗局”才有可能减少。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