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双十一“下沉大战”的背后,互联网商业中的“地缘法则”

 2019-11-12 10:16  来源: 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域名预订/竞价,好“米”不错过

文:互联网江湖(ID:VIPIT1)

对于京东来说,今年的双十一,是压力最大的双十一。

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19移动互联网全景生态报告》显示,今年8月,拼多多以近4.3亿的全景用户规模,超过京东的3.14亿,成为电商行业第二,仅次于阿里系的6.9亿。而在流出的一封拼多多的内部信中,黄峥直言拼多多真实的GMV已经超过京东。

对于拼多多而言,用户规模超过京东固然重要,但真正把车开进“五环”才是其完成由下沉市场到消费升级市场覆盖的关键所在,因而,赶上跨境电商风口的最后一趟车对于拼多多而言有着战略意义。

阿里、拼多多、京东的“下沉战争”

今年的双十一,是继上月底拼多多市值超过京东,成为国内第四大互联网企业之后,与阿里和京东的全面对决的战场,也是各家“商业边界”的融合与突破。“下沉、社交、上行”成为今年“双十一”战场的三大主旋律。

无论是“下沉”,还是“上行”,在今年这个关键的“双十一”,任何一方的大获全胜都将意味着国内电商格局的改变。

今年9月底,京东任命原7FRESH事业部总裁王笑松负责京东下沉业务,随后,京东与10月份正式在微信一级入口上限社交电商平台京喜,双11前夕,京东“跑步”踏入了下沉市场,而以拼团为核心玩法的社交电商模式,也使得京喜被视为“拼多多”京东版。

据易观的一份对于下沉市场的调查显示,在下沉市场的人群中,在对价格的敏感之外,人们也同样对产品质量和品质的关注有所增长,另外,二三线以下的消费人群也开始关注产品本身之外的服务体验。而在品质与服务方面京东品质已经获得了不少用户的信赖。

另外,京喜对京东业务的下沉也有拉动作用,据京东官方数据显示,京喜新用户占当日京东全站新用户的比例达42%,来自3-6线下沉新兴市场的新用户占当日京喜新用户的74%。

同样在下沉的,还有阿里,据阿里官方的数据显示,上一季度,淘宝天猫下沉市场用户在新用户中的占比为70%,今年1月到9月,淘宝累计新增月活高达8600万,前三季度净增长分别达到2200万、3400万以及3000万。

存量时代中能取得千万月活的增幅,则得益于其布局下沉市场的成效。今年年初,面对拼多多的增长带来的压力,阿里整合聚划算、淘抢购、天天特卖三大下沉市场业务,加速下沉,阿里方面透露,今年双十一,阿里共有1亿新增用户参加。

焦灼的不仅只有下沉市场,一二线市场的电商格局也在发生新的变化。疯狂“撒币”之下,拼多多向五环内极速“前进”,综合拼多多近年来的财报不难发现,其用户质量的指标活跃买家人均消费一直在环比逐步提升。

有内部人士透露,在此前沸沸扬扬的“二选一”事件后,在拼多多巨额补贴下,部分淘宝商家会匿名入驻,毕竟在拼多多真金白银的补贴下,商家销量提升的同时,还节省了相当部分的营销费用。

“撒币”之下,拼多多的确获得了许多来自五环内的目光,但如何将“热度用户”转化为“价值用户”则是拼多多需要深思熟虑的。显而易见的是,常态化的“疯狂补贴”不具现实意义,是否能够从商品品质、物流服务等方面满足五环内人群的需求痛点,最终实现品牌的“逆袭”才是能否将车开进五环的关键。

在以双十一为节点的“下沉博弈”中,任何一方都希望达到自己期望收益的最大值。对于阿里和京东而言,突破下沉市场的关键,在于建立下沉市场的用户品牌认知,而对于拼多多而言,上行的关键则在于自身品牌形象的升级,而“百亿补贴”的真金白银之下,五环之内的人们是否真的买账,就不得而知了。

在互联网江湖(VIPIT1)看来,无论是阿里的下沉、亦或是京东的社交和拼多多的上行,都是存量时代中对自身安全边界的拓展,而下沉市场则成为阿里、拼多多、京东拓展安全边界的交汇区域,因而,在这一领域内,三方将会进行最为激烈的竞争。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电商玩家的下沉大战背后,则是腾讯阿里间商业竞争新常态的开始。

“神仙打架”背后的底层思维

如果说当下国内的互联网版图中有两个中心的话,那么一定是腾讯和阿里。从国内互联网商业发展的历史来看,从早期的“入不敷出”到如今的“盆满钵满”,流量思维是互联网得以商业化的关键,而变现则思维互联网完成商业化的途径,或者说是一种工具。

作为互联网流量中壁垒最强、转化率最高的社交流量,是腾讯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核心要素,剖析腾讯的发家史不难发现,无论是社交对于游戏业务的拉动(如早期qq号一键登录,以及如今风靡全国的王者荣耀),还是对于内容业务的协同(腾讯视频),都表明基于社交强关联的流量“无所不能”。

例如,马云想由电商做社交,结果无一成功,而腾讯通过社交流量帮助拼多多的崛起,则是社交流量作为互联网底层商业架构能力的体现。

如果说,腾讯的成功基于流量思维,那么阿里的成功则基于变现业务的生态思维。

阿里牛x的一点,在于面对以社交流量为基础架构的互联网世界,通过变现业务(工具)的生态构建形成壁垒,通过“生态协同”的强化使自身业务成为社交流量之外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而蚂蚁金服这样的“巨无霸”的诞生则是其“变现业务”生态协同强大能力的体现。

事实上,即使生态能力在强,具有资源属性的流量始终处于“流量——变现”这一价值链条的上游,因此,阿里也需要不断“采购流量”,收购爱奇艺、在文娱方面的布局都是为了“自建流量池”。

而作为流量需求最为旺盛的电商业务,淘宝APP本身也在逐渐向“社区化、内容化”的方向前进,而这样的改变的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据淘宝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双11开场仅1小时03分,直播引导的成交就超过去年双11全天;8小时55分,淘宝直播引导成交已破100亿,超过50%的商家都通过直播获得新增长。

更加内容化、流量化的淘宝,也是想要通过内容去挽留更多用户的停留时间,实际上这也是对“变现业务”的“流量化”改造,通过这样的改造,淘宝本身成为流量来源,以减少阿里外部采购流量的压力。

对于拥有充足流量的腾讯而言,除了满足自身游戏等变现业务的需求外,通过流量赋能的方式帮助腾讯系电商(京东、拼多多)获取流量,从而实现最终变现。而对于“强流量、弱生态”的腾讯阵营来说,相比于与阿里的争夺,字节跳动的崛起,则成为“腾讯联盟”的潜在风险。

互联网商业世界中的“地缘法则”

“地缘政治”是政治地理学说中的一种理论。它主要是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以冷战时代的美苏争霸为例,陆权思维思维下的苏联对寻求空间安全边界有着无限的需求,进而决定其势力范围不断向西扩展。而美国则在海权思维下,构建起全球重要航路节点的力量存在。

在互联网江湖(VIPIT1)看来,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商业地缘”法则。

如果以流量和变现分类,几乎所有互联网相关的业务都可以分为流量业务与变现业务,如微信、QQ是典型的流量业务,淘宝天猫则是典型的变现业务;腾讯视频、爱奇艺同样是流量业务,美团饿了么则是变现业务。作为互联网商业化的必要因素,流量与变现之间又是相互弥合的:流量需要变现支撑商业价值,变现需要流量来实现。

因此流量业务与变现业务的比重,则成为划分互联网商业地缘版图的重要参考:在互联网的“商业地缘版图”上,以阿里与腾讯为核心,流量业务比重高的企业向阿里聚拢,变现业务比重高的企业则向腾讯聚拢。

网易之所以将跨境电商卖给阿里,就是因在互联网“商业地缘”相近,一方面生态能力极强的阿里需要源源不断的流量变现,而网易出售跨境电商业务之后,其核心业务回归音乐与游戏,流量业务比重更高,且与阿里并无直接竞争关系,因此,收购网易考拉也的背后,是阿里看上了网易自带的“流量光环”,也许哪一天丁磊想退隐江湖了,好顺水推舟买下网易。

另外,阿里领投网易云以音乐也释放出新的信号,当“投资必控股”的阿里改变投资策略以后,会不会有更多的玩家加入阿里阵营?比如字节跳动?

实际上,与网易联姻并非阿里“心头好”,从“商业地缘”上来看,有着极强流量能力的字节跳动才是阿里联姻的首选,如果阿里开放投资策略,那么未来如果有可能与字节跳动联姻,在其超强的流量能力下,不再有流量焦虑的阿里整体的业务协同能力将有质的的飞跃。

结语:

互联网的后半场,电商已经进入存量时代,而存量时代的增长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竞争:一方的增长必然会导致另一方的萎缩。阿里、京东的下沉,拼多多的逆势上行,都是存量时代电商平台们业务扩张的具象化,而这场你死我活的竞争背后,则是巨头们的核心能力的竞争。而对于巨头之外的中小互联网企业来说,谁能准确把握互联网商业地缘法则,谁就能在巨头的夹缝中间,获得一线生机。(ps:互联网江湖原创稿件,订阅号ID:VIPIT1,商务转载合作联系:13124791216,转载保留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双十一交易额
网商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