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头条
  2. 创业故事
  3. 正文

2016年出发前忠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2016-02-14 15:17  来源: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阿里云优惠券 先领券再下单

今年是2016年,猴年。这一年刚刚开始,我在这里写文章,多数人还在的享受春节其乐融融的氛围。已经有了好几天没有写什么了,一年到头也没有彻底放假过,所以就放下了一切工作好好的休息下。今天又开始码字,但是从精神上远远没有进入状态,所以你看到的这篇文章可能东扯西拉,毫无条理可言。但是我至少会给大家一个保证,文章中绝少出现错别字。本质上我不是一个细心的人,但是前几天一个读者的留言刺激到我了,说我文章中错别字太多,说我不注意细节,然后毅然的取消了对我的关注。一个粉丝不再关注我当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这件事本质上提醒了我注意细节。其实防范错别字也不是什么难事,写完文章后检查下就行了,是什么导致我现在如此大意呢,这个值得反思。

新年新气象,很多人卯足了劲准备在新年里大干一场。愿望都是好的,谁不想在新年里有个新突破呢。我在年夜饭举杯的时候就对着大家放了一句豪言:2016年一定要大干一场。大话是放出去了,其实心态上是比较平和的。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我也有了点觉悟,有时候选择远远比努力重要。在通往地狱的方向上,怎么走都到不了天堂。

圈子里曾经流传着这么个故事,一在深圳奋斗多年的人,10年前80w卖掉了一套自己在南山的房子,除了银行贷款,手拿着60w去创业。 经过前几年勤奋,起早贪黑的不懈努力公司终于走上正轨,辛苦打拼10年后,终于赚到400w首付,把自己当初卖掉的那套房子又买回来了...

一个辛苦打拼10年然后终于买了一套房子,到头来发现自己不过是白忙活一场,什么都不做比使劲折腾更好。这样的事情我们也经常会在网络上听闻过,比如在北京卖掉了四合院在多少年后翻了多少倍。这样的事情不足为奇,相比北京房价上涨的速度,我想世界上很少有什么投资回报会超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清楚做什么比一味埋头苦干来的重要。

在年底的时候,我亲眼看着我苦心经营的基地被挖掘机夷为平地。很难受,再怎么说,我在这上面花费了不少心血。挖掘机挥动钢铁巨臂,挖斗里每一立方的土地里可能就有我的汗水在里面,经营和改造这个基地尤为不易,销毁它却在弹指间。我没有去找挖机师傅,没有去做任何阻拦,只是尽量避免不去想这件事。

如果要是计算下这里面包含的劳力和资金,挖掘机此时的行为无疑是暴殄天物。我只所以没有做任何的阻拦行为,是我意识到了,不管我花费了多少的心血在这个基地,那都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我基地旁边还有几个哥们,一个经营一个无花果园,一个管理几百亩葡萄基地。我现在都已经看不到他们了,即将离开南昌,也就意味着以后可能永远也见不到他们了。他们已经在我前面离开,不光彩的,灰溜溜的离开了。一年前的时候,我们还是在一起谈笑风生的哥们,一起喝酒,畅谈未来,相互帮扶。但是他们走的时候也没有告知,我能理解,现实的处境让他们别无他法。

后来听说他们都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绕了一圈子又回到了原点。他们都够努力,他们都非常拼命,可以在大雨天依旧在给果树修枝,给葡萄施肥,可以一天劳作十几个小时,然后将自己安顿在野外的塑料大棚里。也挺舍得付出,将自己几年的积蓄都砸进去。

他们什么都挺好,他们够努力,唯独做错了选择。所以在努力向前奔跑,暮然回首,发现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年轻时,我们往往单纯的认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也深信”付出就有回报”。这些都是至理名言,我不想去反驳什么。但是实际上,在励志的同时,这些格言有着巨大的副作用。

如果有志者都能成事的话,世界上不会有那么多的穷人。如果付出就有回报的话,身边就不会有那么多倾其所有的失败者。一分耕耘不一定有一分收获,我们播下去的种子可能腐败永远不会发芽,萌芽的幼苗也可能被淹没在狂风暴雨中。

我倒是觉得另外一些话更接近真理,“选择不对,努力白费”,“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在错误的道路上每走一步,就是离目标更远一步。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小时候课本上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在沙漠中找不到水喝,饥渴难耐,于是就在沙漠上挖了起来。挖了很久筋疲力尽的时候,他放弃了没有再往下挖。其实他不知道的是,他只需要再向下挖一点就能找到水了。这个故事的寓意很明显,告诉我们要坚持才能胜利。幼小的我们肯定一直用这个故事来告诫自己,可是这个故事本身就是站不脚的。它背后的逻辑是混乱的。因为这个人根本不能确定再继续往下挖是否有收获,他已经挖了很久,万一他选择的地方本来就是错的,他就算是挖到死也不可能找到水呢?万一他向下挖最后发现下面是坚硬的岩石呢?如果他的选择是错误的,那么及早放弃是最正确的做法。

这两年来,我接触了很多创业者,从商者。他们中间很多成功人士,至少不少是在我们传统思维观念中是成功的。令我有点惊讶的是,他们中间很多人没有怎么上过学,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很少接受课本上那一套套的格言,有的是现实中不断的摸爬滚打。当我们花了十几年接受课本理论知识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各种领域有了十几年的丰富经验。我不得不说,他们的生存能力很强。他们文化知识不多,但是再实战中能更好的给出一个最有利的人生选择。反观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一腔抱负,工作也很努力,最后很多人籍籍无名,拿着微薄的工资艰难度日。

不管我们是谁,在干什么行业,我想在这个新年准备迈开脚步的时候,多多思考下我到底该做什么,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毫无头绪的苦干只会让我们越来越迷茫,努力也不过是在毫无意义的挥洒汗水甚至是在挥霍我们的可怜的资本。

我们也见惯了各种"不公平",为什么他过的那么轻松却大把的赚钞票,为什么他每天在悠闲的晒太阳最后事业比我们好,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最后还是这么苦逼。在遭受各种挫折,当我们绝望的发现那些理论和格言都不堪一击的时候,我们该反思下我们做的选择是否是对的。借用某电影的一句台词,从小听了很多大道理 可依旧过不好我的生活。

选择不对,努力白费。时刻提醒我们自己,选择可能比努力更为重要。

来源:朱海涛自媒体(微信/QQ号:81433982,公众号studycash),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 看完4小时李想访谈,我才明白:差距从初中就开始了!

    这几年关于创业的故事越来越少了,周末刷抖音偶然刷单了罗永浩访谈李想的视频,整整4个小时,我全程听完了。虽然这个视频已经快20天了,但我依然会从卢松松这个创业者的角度去分析、解读李想的早期创业经历。这里有一些关键信息,我都整理出来了,本文深度分析了李想在初中、高中时的创业经历,从0到1是最难的,但也是

    标签:
    李想
  • 宗庆后42岁逆袭,靠这3招赚到第一桶金

    这是宗庆后早期的创业经验,别人都说的都比较笼统,而卢松松这次把宗庆后的一些创业的细节都说清楚了。贷款14万承包校办企业经销部1978年,宗庆后母亲提前退休,宗庆后便顶替目前的岗位进入了杭州一所小学的校办纸箱厂上班,1986年,调入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他的工作内容就是向这些学校供应文具、纸张、冰棍等

    标签:
    宗庆后
  • 开家实体小店,还能撑起年轻人的“创业梦”吗?

    至于赚钱,那都是梦醒以后的事了。

    标签:
    年轻人创业
  • 中小软件公司批量倒闭,中年程序员出来能干啥?

    不仅仅是网站行业,软件业也如此,夕阳了……饱和了……现在中国的软件行业亏得很惨,尤其是中小软件企业,而且“IT行业的大基建”基本结束了,不需要那么多公司和人了,也接到那么多单子了。慢慢的这些小公司老板都跑去拍短视频、搞带货去了,只剩下还在风中凌乱的中年程序员和头部的软件公司了,就和现在的互联网几大超

    标签:
    程序员
  • 伟大的公司总能赢得人心,刘强东让人相信商业是有温度的

    伟大的公司总能赢得人心,刘强东以一己之力改变外卖整个行业,刘强东让人相信商业并不是冰冷的,而是有温度的链接。刘强东昨天白天跑单送外卖、晚上请外卖小哥吃饭。视频画面中外卖骑手围坐在一起吃火锅,吃饭期间刘强东发表讲话,谈及送外卖的感受、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等内容。通过骑手发布的视频来看,我感觉他是真正经历

  • 小号粉丝破10万、一篇文章赚9000、短视频破5000万

    汇报一下松松2月份做自媒体成绩和心得,2月份,学会用AI工具了、也学会拍Vlog了、粉丝也突破了10万、单篇文章收入9000元、短视频播放量突破5000万!(1)学会拍Vlog了确切说是入门了,咱一部手机就能拍,啥设备也不用,连麦克风都不带了,拍的就是真实。好处是省事、拿起就拍,坏处是声音录入的不好

    标签:
    自媒体赚钱
  • 暂不要创业,谁创业谁死

    关注卢松松,会经常给你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观点。卢松松视频号会员专区有个会员提问,我感觉挺有代表性的,写成公众号文章,分享给大家:松哥,我花了太多时间在思考上,而一直没有行动,名副其实的想的多做的少,同时感觉对这个世界缺乏了好奇心,不知道怎么去调整自己目前的这个状态,能量场太低。目前正值毕业季,我学的

  • 2024,你是谁?

    某种程度上“不惑”靠的不是年龄和阅历,而是时代背景下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

  • 中小微企业老板,如何讲述一个引爆人心的创业故事?

    有粉丝留言说,我是一个中小微企业的创业者。我一直关注您的公众号文章,也非常清楚私域用户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来吸引他们。但我并不清楚如何开始讲述我的创业故事,希望能得到秦刚老师的一些指导和建议。非常感谢!现在互联网平台上,关于普通人逆袭的十年体故事点赞和评论一般都是最高的,越来越多的

    标签:
    创业故事
  •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新能源下半场竞争的是「体系与生态」| 大宝访谈

    嘉宾/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出品/大宝访谈最近几年,新能源市场风起云涌,逐浪成势。储能、动力电池、氢能、光伏和光电材料、可控核聚变、碳化硅芯片等细分赛道,技术指数级迭代,规模爆发式增长,整个新能源产业被视为中国经济长线跃迁的重要支柱,未来十到二十年最确定的趋势性机会。作为重要的参赛者,业内不可忽视的一股力

    标签:
    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