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向来直言不讳的郭德纲晒出了德云社的家谱,对外发声要清理门户,清理谁呢?
“另有曾用云字艺名者二人”,也就是曾经的徒弟——曹云金和何云伟。
这两个的罪名还挺重,在郭德纲看来,他们就是欺天灭祖、吃里扒外。
这曹云金一看,我迫于生计自立门户,也没打着德云社的招牌,如今连艺名也要夺回,太欺人太甚了,于是毅然抛下昔日的师徒情谊,发文反击“是时候,也该做个了结了”。
大概是自小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双方争论的重点也离不开宗法规则,都在争抢道德制高点。
▲曹金云发长微博历数郭德纲七宗罪
2
但奇怪的是,10年前,德云社就已经注册成为一家企业,全称叫“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也就是说,如今的郭德纲就是一个企业领导,而所谓的“叛徒”曹云金顶多算是出去自立门户的离职员工。
那么按理来说,这事就跟道德无关,究其根本,这就是前老板和前员工之间的纠纷。
马云不就总结了一个真理嘛,员工想走,无非出自两个原因,一钱没给到位,二心委屈了。
按照曹云金的自述,在德云社被无故禁演,心委屈了,最后迫于生计才出走,符合了以上说的两个原因,所以离开也就合情合理了。
以前郭德纲在被问到“如何看待这些出走的人”时,他叹气说:含泪祝福吧。
但如今对于曹云金的态度却生硬了起来,大概更多是因为他是所有出走的*中干得最出色的。
这是一种典型的老板思想:我可以原谅员工的出走,但绝不接受他们成为我的对手,甚至看不惯他们越来越好,这是对老板权威的挑战,更是对公司的打击。
3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很多老板待员工如初恋,奈何员工却虐我千百遍。
但如果简单地以道德的眼光审视员工的离职行为,将其拉入黑名单,实际上对公司没任何好处可言。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很被老板看好,负责的也是公司里很赚钱的项目。可以说,前景大好。
但有一天,年轻人突然对老板说:我想离开去创业。于是老板放他走。
两年后,他已经是一个成功创业者,这时,老板找上门,向他抛出橄榄枝,希望他带着他的成果回来一起发展。
年轻人感动于老板的不计前嫌,思虑再三,决定回归。
后来,年轻人为公司带来飞快增长的业绩,创造了行业的辉煌。
这个年轻人就是口碑网的创始人李治国,也是阿里巴巴第46号员工,那个不计前嫌的老板就是马云。
▲口碑网创始人、阿里云组建者、快的打车和蘑菇街等创业企业天使投资人,挖财董事长兼CEO丨李治国头衔很多,在阿里两进两出
你看,老板与前员工其实是可以实现共赢的。
如今,人才流动频繁已成为一种常态,越有能力的人越留不住,既然掌控不了他们的身体,就要学会笼络他们的心。
4
事实上,当你和员工结束了雇佣关系,不会是game over,你们还可以是联盟关系。
熟悉阿里的人,一定知道“前橙会”,这是黏度很高、规模很大的阿里离职员工群,他们活动频繁,他们虽然离开了阿里,但骨子里还是阿里系的人,对阿里来说,他们是敌后的外援。
这是一种超前的意识,为离职员工建立联络网,当他们离职时,真诚地邀请他们加入“后援团”。
5
其次再来谈条件。
你必须明白,联盟关系得以成立,感情是基础,利益互惠才是根本。要想从前员工身上获得收益,公司需要向他们提供真实收益作为回报。
比如,微软为前员工提供“测试版”软件的提前试用权。这样一来,熟悉微软的前员工们可以提供更有价值更为实际的意见,前员工也深感备受信任,加深了双方依赖感。
同时,微软也向他们开放了白名单,他们的产品将享受最高为90%的微软公司商店折扣。
6
最后,加强现员工和前员工的联系。
阿里在职的高管也会参加“前橙会”的活动,互相交流,了解他们对阿里的看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如果他们有需要投资的项目,阿里也会优先考虑投资。
你还可以邀请前员工参加公司的重要庆典活动,甚至可以在会上感谢他们曾经的贡献。
话说盛大就给离职员工举办过一场名为“盛斗士”的聚会。还给就职盛大不同年限的员工起了专属昵称,比如1-2年叫盛斗士,3-5年叫必盛客,6-9年叫斗战盛佛,10年以上叫齐天大盛。
▲盛大举办的盛斗士聚会
让前员工宾至如归,不失为笼络人心的好法子。
7
单仁资讯也有个“老兵归队”的制度,我们关注部分前员工的发展,同时随时欢迎他们的回归。
在这个创业的大好时代,作为老板必须有容忍员工出走的大度,因为有能力的人野心不会小,要笼络住脱缰的“野马”,得有耐心。
当企业把“前员工”当成客户去维护的时候,“后续服务”做好了,才有可能把“前员工”变成后援,甚至变回员工。
原文地址: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这几年关于创业的故事越来越少了,周末刷抖音偶然刷单了罗永浩访谈李想的视频,整整4个小时,我全程听完了。虽然这个视频已经快20天了,但我依然会从卢松松这个创业者的角度去分析、解读李想的早期创业经历。这里有一些关键信息,我都整理出来了,本文深度分析了李想在初中、高中时的创业经历,从0到1是最难的,但也是
这是宗庆后早期的创业经验,别人都说的都比较笼统,而卢松松这次把宗庆后的一些创业的细节都说清楚了。贷款14万承包校办企业经销部1978年,宗庆后母亲提前退休,宗庆后便顶替目前的岗位进入了杭州一所小学的校办纸箱厂上班,1986年,调入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他的工作内容就是向这些学校供应文具、纸张、冰棍等
不仅仅是网站行业,软件业也如此,夕阳了……饱和了……现在中国的软件行业亏得很惨,尤其是中小软件企业,而且“IT行业的大基建”基本结束了,不需要那么多公司和人了,也接到那么多单子了。慢慢的这些小公司老板都跑去拍短视频、搞带货去了,只剩下还在风中凌乱的中年程序员和头部的软件公司了,就和现在的互联网几大超
伟大的公司总能赢得人心,刘强东以一己之力改变外卖整个行业,刘强东让人相信商业并不是冰冷的,而是有温度的链接。刘强东昨天白天跑单送外卖、晚上请外卖小哥吃饭。视频画面中外卖骑手围坐在一起吃火锅,吃饭期间刘强东发表讲话,谈及送外卖的感受、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等内容。通过骑手发布的视频来看,我感觉他是真正经历
汇报一下松松2月份做自媒体成绩和心得,2月份,学会用AI工具了、也学会拍Vlog了、粉丝也突破了10万、单篇文章收入9000元、短视频播放量突破5000万!(1)学会拍Vlog了确切说是入门了,咱一部手机就能拍,啥设备也不用,连麦克风都不带了,拍的就是真实。好处是省事、拿起就拍,坏处是声音录入的不好
关注卢松松,会经常给你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观点。卢松松视频号会员专区有个会员提问,我感觉挺有代表性的,写成公众号文章,分享给大家:松哥,我花了太多时间在思考上,而一直没有行动,名副其实的想的多做的少,同时感觉对这个世界缺乏了好奇心,不知道怎么去调整自己目前的这个状态,能量场太低。目前正值毕业季,我学的
某种程度上“不惑”靠的不是年龄和阅历,而是时代背景下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
有粉丝留言说,我是一个中小微企业的创业者。我一直关注您的公众号文章,也非常清楚私域用户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来吸引他们。但我并不清楚如何开始讲述我的创业故事,希望能得到秦刚老师的一些指导和建议。非常感谢!现在互联网平台上,关于普通人逆袭的十年体故事点赞和评论一般都是最高的,越来越多的
嘉宾/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出品/大宝访谈最近几年,新能源市场风起云涌,逐浪成势。储能、动力电池、氢能、光伏和光电材料、可控核聚变、碳化硅芯片等细分赛道,技术指数级迭代,规模爆发式增长,整个新能源产业被视为中国经济长线跃迁的重要支柱,未来十到二十年最确定的趋势性机会。作为重要的参赛者,业内不可忽视的一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