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在社会性死亡这场狂欢里,提供了多少欢乐笑料,就藏了多少阴森恶意

 2020-12-17 10:50  来源: 互联网前沿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推荐】海外独服/站群服务器/高防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还活着,却已经经历了社会性死亡。

在豆瓣,有20多万人正在围观

“社会性死亡”

豆瓣小组千奇百怪,但只要进社会性死亡小组,就没有人不笑着出来。

根据该小组组长的说法,社会性死亡这个词可以分为两部分来解读。

社会性,既在他人面前,在大众面前,在不熟的人面前(在父母、对象、好友面前不算)。

死亡,非常尴尬的事。

简单来说,就是当众出丑,比如在工作群里发奇奇怪怪的表情包;在安静的课堂上放了一连串屁;游泳游了半个小时发现自己口罩没摘……

这些,还只是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见的小插曲,尴尬得让人感同身受。而另一些案例,情节之曲折、巧合之离奇,堪比电视剧,举个例子:

一位楼主几个月前和朋友在烧烤店吃饭,另外两桌的几个人发生了冲突,在打架的过程中,她不小心被砸过来的菜单一角误伤。

关键是,这位楼主当时长了个很大的口腔溃疡,刚好被菜单砸中,她一开口,血和肉混合着从嘴里吐出来,当时就其他人都吓蒙了。

更加尴尬的是,朋友见此情景,抱着她哇哇大哭:“你可别死啊……她快不行了……快来人啊……”

1

在这个故事里,尴尬到脚趾抓地的,不止当事人,还有她那表现过于戏精的朋友,以及几位打架的大哥。

配合着她绘声绘色的描述,以及那无比贴切的表情包,这个帖子目前为止已经赢得了2923个赞,以及几百条“哈哈哈哈”的评论。

可以说,社会性死亡小组既是一个“说出你的故事”基地,也是一个可以让无数人找到快乐的角落。

该小组从今年3月创立至今,短短半年多时间,成员已经突破了20万大军,足见其火爆程度。

在自我嘲笑与相互调侃中,这些让人难以启齿的尴尬经历,变成了可以带来欢乐的社交货币,经历越尴尬、越丢人、越好笑,讨论热度越高。分享者的尴尬在其中逐渐消解,群体认同感与社交满足感却逐渐增强。

“我要让你社会性死亡”

社会性死亡这个词,能带来多少快乐,就能迸发出多少恶意。

最典型的莫过于清华学姐的那句:“先让你在我的朋友圈社死吧。”

前段时间,一名清华美院的女生在食堂吃饭时,感觉自己的屁股被摸了一下,她刚好看到一名男生站在她身后,觉着他一定是摸她屁股的凶手。

2

虽然男生当场否认,但女生在掌握确凿的证据前,还是把这名男生的姓名、院系、学号等个人信息都发布在了朋友圈,试图以曝光个人信息的方式,让这名男生付出代价,让他社会性死亡。

反转也来得很快,学校的监控录像显示,男生并没有摸她的屁股。

清华学姐想让对方社死,却没想遭到了反噬,她自己的照片在网络上大肆传播,亲身感受到了一场规模更大的社死。

在社会性死亡这个新概念底下,埋着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网络暴力。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遭遇不公后,诉诸网络,已经成为了不少人的维权方式。将某个人所做的坏事、及其真实的个人信息在网络上曝光,将他的社交关系与社交形象彻底击碎。

这种法律途径之外的非正式制裁,虽然更加便捷,效果更加明显,却也容易“误伤”。

“误伤”已经足够可怕,然而让人后脊梁冒冷汗的,是“人在拿快递,祸从天上来”。

今年7月,吴女士在小区门口的菜鸟驿站取快递时,被隔壁便利店老板*,制造虚假微信截图,以此编造出了“富婆出轨快递小哥”的狗血剧情。

3

就是这么一次恶意捉弄,在吴女士生活中引发了巨大的蝴蝶效应。随着事情不断发酵,吴女士的邻居、朋友、同事对她议论纷纷,吴女士则丢了工作,找工作一再被拒,还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当社会性死亡作用到现实,轻而易举便可以毁掉一个人的生活!

自嘲可以,网曝不行

无论是对社会性死亡的娱乐化解读,还是其代表的网络暴力现象,从本质上来看,都是把私事放到了公共领域。

正如前文中对于社会性死亡这个词的注解,尴尬的事,一定是要在他人、大众、不熟悉的人面前发生,才算社会性死亡。

一个人在自己房里放屁不尴尬,在课堂上放屁被全班同学听到才尴尬。

而清华学姐事件,以及吴女士被造谣事件,也是把私事摆上了网络这个公共领域。

要知道,遇到咸猪手,发现别人出轨,先毋论其真假,人人都清楚这是私人事务。但是,为了声张心中的“正义”,为了哗众取宠,他们恨不得拿个大喇叭广而告之。

当然,有乐于广播个人私事的爆料者,也有乐于听八卦的吃瓜群众,两者相互配合,才能让社会性死亡的杀伤力最大化。

以往,隔壁邻居半夜三更吵架,有人也要从被窝里爬起来贴着墙听一耳朵。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既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顺便还会在心里评个是非对错,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别人加以指责。

而在网络时代,指责更加情绪化,也更加大胆起来。

正如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曾在《乌合之众》中指出,生活在群体中的个体容易被误导,从而丧失辨别真伪的能力,变得情绪化和非理性化。

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在不知道真相的情况下,人们急于表达自己的“正义感”,一哄而上,对当事人进行审判,给当事人判处社会性死亡的惩罚,这还能叫做正义吗?

最可怕的是,下一个被社死的人,就有可能是你。一张照片、一段聊天记录,就足以针对任何一个人编出离奇的故事。

到那时,人们看到社会性死亡几个字,不再想起那些令人捧腹的趣事与笑料,反而被深深的恐惧和阴影笼罩。

我们要反思的是,社会性死亡是不是被过于滥用了?所谓正义是不是被过于滥用了?网络中的发声渠道是不是被过于滥用了?人们的隐私是不是被过于滥用了?

身处网络空间,我们需要理性阳光的“数字化生存”,不希望目睹更多惨烈的“社会性死亡”。

作者:周文君

文章来源:互联网前沿(ID:netqianyan),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K13_XUGQDU9t8KrXF7HPA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