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7日,腾讯公布重要 AI 医学进展—— "黑盒式"存在的脱发关键因子"SRD5A2"的蛋白质结构破解,全球首次
最令90后网友雀跃的是,防治脱发药物 "非那雄胺",也被精确鉴定防脱机制。也就是说,研发一款药到病除的防脱新药,有希望了。
这真的是妥妥的刚需!
网络上有一个经典的段子,说城市的电梯广告反映出了一家三口的"真实需求":孩子要读书,妈妈要医美,爸爸要植发。
说真的,电梯广告直接捏住了社畜的七寸,踏入电梯,两侧显示屏已经为我安排好了一生。很多人了解到植发的信息,都是从电梯里十几秒钟,广告文案也直入人心——"上午植发,下午上班!"。
一 「秃如起来」,植发生意的崛起
据国家卫健委2020年调查数据显示,截至到2020年,中国脱发人群已经超过2.5亿。
2014年,每5个人就有1个有头发困扰,到了2020年,这个数字变成3选1。。在目前的植发群体中,20至30岁的年轻人占据了57.4%。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官方发布数据显示:
我国成年男性中每4人就有1名脱发者,26-30岁男性是主要人群。
中国青年网公布的《针对600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
50%以上大学生有脱发困扰,80%的调研对象认为脱发已经影响了正常生活。
Market Research Future是专门的市场调研公司,发布《全球植发市场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植发市场规模将达到238.8亿美元,未来五年的年复合增速将达到24%。
新氧公布的数据显示,仅去年"双11"期间,全国各大医疗机构就卖出了1.33万个植发项目。
脱发,成为一种时代病。
而且越来越年轻化,85后、90后、00后前赴后继地进入脱发圈。
《2020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也显示,在95后和00后中,有头发困扰的人,占比分别是57%和39%。
阿里数据联合阿里健康发布《春节健康消费报告》,报告显示购买植发、护发产品的消费者中,90后占比36.1%,而80后是38.5%。
另外,据男性健康管理平台"Menxlab漫仕"数据显示,90后用户约占60%,大多分布在25-30岁区间,且有上升趋势。
90后已成为脱发重灾区,正是预防脱发的刚需人群。
男性脱发人群占比,每年至少递增15%,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亟待满足。
秃头大军遍布大江南北,江浙沪全部光荣上榜,广东、江苏、山东占据前三位。
二 2.5亿脱发人群和背后的百亿植发行业
目前植发行业主要形成了四类玩家:
一是以西南医院、长征医院等为代表的公立医院;
二是以熙朵、伊美尔等为代表的民营整容机构;
三是以雍禾植发、碧莲盛、大麦、新生植发为代表的全国民营连锁植发机构。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雍禾植发、碧莲盛、大麦、新生植发等植发机构,占植发市场份额的大约65%。综合类医美机构大约占据25%的市场份额。公立医院的植发科则占据剩余大约10%的市场。
公开数据显示,雍禾植发等民营连锁植发头部机构一年的营业额在4-8亿元。
植发不便宜!
除了人体其它部位,植发手术按照植发技术和移植毛囊数收费。2-3万元单价的手术较为常见,最高达到10万元。这相当于一辆二手车的价格,一家烧烤店的门面费。
植发这门生意有多大?
2018年全国大约做了50万台植发手术,手术金额超过100亿元。
市场那么大,植发这么贵,植发机构是不是很赚钱?
其实还真的不是!
作为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广告营销费用的支出占比30%-35%左右,人力成本占比达到25%-30%,扣除基建成本和其他费用,行业的毛利率约为20%,甚至更低!
1 获客渠道狭窄,营销成本居高不下
一方面是市场体量在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接受植发的人还在少数,很多刚需消费者对市场不是很了解。
一些植发机构的获客成本已经上涨到了10000多元。一个百亿元量级的产业,广告投入快占到十几亿元,整个产业到了一个虚火比较盛的阶段。
公交站台、地铁站、电梯里,充斥的都是简单粗暴的植发广告,前后对比为主。越来越多的小区,电梯里都是扑面而来的植发广告。
据了解,2020年植发广告广告投放规模扩大了至少3倍。2014年,一个城市大概投放几百块广告牌,而从2018年开始都是几万块得投。
线下广告获客宛如大海捞针,对于植发机构品牌来说,电梯广告不得不投。
另一方面,百度竞价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据艾瑞数据统计,2015年到2017年,通过百度搜索"植发"的数量激增114%。由此可见,用户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搜索引擎,而单词的竞价几年间翻了数倍。
2 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成本成破局难题
植发是个技术活,更是体力活。
植发手术毛囊提取、毛囊重塑,都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如果是隆鼻手术,一般30分钟就可以完成。而植发手术,至少需要6-8个小时。植发手术耗时长,对医生的眼睛和颈椎都是重大考验。
2005年,一个植发医生工资在每月2万元,而现在这个数字变成70000+,名气比较大的医生甚至年薪达到200万元以上。
高强度、长时间的手术,让很多医疗专业人士都对植发行业望而却步。
三 资本入场,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没有意外,资本早已注意并杀入了这场由90后拉起的消费新风向。
2017年末,雍禾植发首先获得中信产业基金的投资,估值约5亿元;
2018年初,华盖医疗基金投资5亿元战略控股碧莲盛植发;
2019年,"碧莲盛"获华盖资本5亿元独家战略投资。
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高榕资本、红杉中国、梅花创投、GGV纪源资本、高瓴创投、熊猫资本等一众知名机构纷纷入局,而且姿态迅猛。
2020年2月到2020年10月这8个月内,以植发为主线,主打男性健康的Menxlab接连获得4轮融资,高榕资本、SIG海纳亚洲创投基金、惟一资本、华创资本等投资加持。
PE们蠢蠢欲动,不少行业内人士诸如科发源、瑞丽诗、新生、中德在内的几家比较知名的植发机构相关负责人可能已经被LP们约了下午茶。
植发市场,资本们早就感觉到了!
四 植发的增量市场,更多选手即将入场
针对植发手术耗时长这一难题,后入场的机构如果有更先进的技术,或降低手术价格,或缩短手术时长,则仍有很大的生存空间。
这些都是这一赛道未来的想象空间。
2018年,雍禾植发曾经引进美国的植发机器人阿尔法,与熟练的医生相比,阿尔法机器人的速度并没有明显优势。
在这之前,美国机器人公司Restoration Robotics ,结合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推出了植发机器人Artas ,进行 3D头皮建模。
智能算法和机器人的结合,势必会是未来植发的一种走向。
植发不仅是针对脱发的市场。
女性为了发型、脸型的更优,会选择植发;而男性的需求也不仅局限在头顶,胡须、植眉等市场需求也在增大。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男性秃发治疗占总营收的70%,而艺术植发等占比有30%,并且占比在逐年增加。
而这部分用户,是很多机构正在争夺的增量市场。
植发手术涵盖人体各个部位,包括鬓角、胡须、睫毛、眉毛。与种植头发不同的是,这些部位均是一口价,10000元到36000元不等。
植发后面就是头皮养护市场,前景巨大!
植发市场份额也就占中国整个毛发市场的1%,市场的未来增量应该着眼于毛发全产业链上。
雍禾植发前段时间,全资收购了英国权威健发品牌"史云逊",实现从植发市场向毛发市场转型。
据咨询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显示,2027年全球男士理容市场规模将达到758亿美元。
而在2020年,中国营养保健市场总额超过7000亿元,而这里面,生发产品的增长空间非常大,防脱洗发水营收8.06亿元,同比增长12.9%。发制品进出口总额38.5亿美元,增长13.5%。
雍禾植发,2017年收购史云逊健发中心,布局防脱市场。
而碧莲盛围绕"头发"拓展产品和服务的计划,包括增加养发、护发、假发、药品等业务。
在这一契机下,市场上涌现了一批补发品牌,最近完成天使轮融资的蜘蛛科技补发,提供一对一上门量体服务。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7869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包含"头发护理"。仅今年,就有1914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包含"头发护理"。
漫仕Menxlab品牌的洗护系列子品牌,针对激素紊乱引起的非病理性脱发,提供医学洗护解决方案。在通过线上方式出售后,创收1.1亿。
脱发理疗品牌黑奥秘,在线下增加洗护产品零售,销售额也突破1亿。
电商平台搜索"防脱洗发水",发现海飞丝、三个魔发匠、霸王、吕等知名品牌都有相关产品。
联合利华、资生堂宝洁、欧莱雅、等洗发品牌接连推出防脱发产品,就连同仁堂、云南白药等品牌杀入脱发市场。
结语: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哪怕没有了少年时的模样,但还是希望能通过植发拥有少年时的发量。所以,无论从哪个维度来说,植发行业的发展还将处于上升期。
行业需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不断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植发体验和效果。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2016年只剩下最后两天,这一年的互联网界也发生了许多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浅说一下,这一年中的十大新闻要点。1.电子商务法草案提出12月19日,备受瞩目的电子商务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1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昨天对电子商务法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与会人员围绕如何界
全球顶级风投——红杉资本前两天领资了一家叫Profound的美国公司,融资3500万美元,这轮融资后,他们总共拿到了5850万美元。不出意外的话Profound应该是全球第一家被知名风投投资的GEO公司,红杉资本也是首批押注GEO赛道的公司。这家公司去2024年8月才拿到种子轮投资350万,这还不到
9月1日的社保新规,被网上的自媒体解读的乱七八糟,最终就变成了“强制缴纳社保”,然后越传越凶,越传越邪门,各种人乱解读。卢松松虽然也做自媒体,但我更是一个小企业主。(1)这种人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脉脉上有人传:企业社保严查启动,工资个税申报人数与社保申报人数不一致,被税务推送风险。怎么着?合着他的
成都太升南路,一边是密密麻麻的手机维修和配件销售小店,店主们悠闲地坐在玻璃柜台内,另一边则是苹果、华为、OPPO等大牌手机的专卖店,细看之下,不少门店却空无一人。这条短短数百米的街道,鼎盛时期曾一度占据了成都通讯市场七八成的份额,与深圳华强北齐名,如今往日的热闹场景一去不复返。而山东的一个小县城,一
被锤了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现在进入了创始人救场阶段:2025年2月,马云回归阿里,推动AI战略,阿里宣布未来3年投入3800亿搞AI基建。6月17日,刘强东公开承认“京东过去5年是失落的5年”,并宣布全面回归一线。6月20日,张一鸣从新加坡搬回北京,每月参加字节AI核心团队(Seed)复盘会,亲自盯大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江苏课帮帮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课帮帮”)作为教育赛道的领军企业,凭借其创新的技术模式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在重塑教育的未来。近日,本刊记者通过实地探访,并与课帮帮全国运营总裁何智勇先生展开深度对话,深入了解这家企业如何在技术创
种种迹象表明:自媒体行业越来越难做了,而且停更的自媒体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自媒体帐号总数有超过三亿个,至少有一亿人把自媒体当成副业。自媒体到底难不难做,大家看看下面的例子就知道了:(1)一个商单,两个自媒体平台(今日头条+小红书)加起来一共10块钱,但一堆人抢着做:(2)值得买黄V代发一篇文
这根本是"空手套白狼"的暴利生意!成本为0,收费几千到几万?成本几乎为0,但能赚大几千块钱。难怪这么人做这个业务(文末附免费修复攻略,别再被割韭菜!)。这不,国家终于出手了!4月2日,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直接开炮:一些第三方机构,信用信息更细不及时,甚至要求有偿修复,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黄成能够“
昨天,一向低调的马化腾突然在人民日报发文章称:为经济回升向好贡献互联网力量,他相信民营企业一定会有光明的前景。原文我就不发出来了,你们可以去官方看看搜搜。大致内容如下:①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推出,聚焦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痛点堵点;②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产业是中国发展的新动能,在提振经济中承担着重要责任;
近年来,非洲的经济表现的确引人注目。非洲开发银行(AfDB)今年5月发布的《2022年非洲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况下,非洲经济在经历负增长后,于2021年实现快速反弹,增长率达6.9%。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6月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21年非洲吸收的直接投资较上
关注卢松松,会经常给你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观点。年底了,看到一些奶茶店、餐饮店转让关门,非常悲凉。不由是在发个预警:大家都在开店的时,你就别开店啦!先给你看看3个数据就晓得了哈:(1)书亦烧仙草90天关店1605家,新开店496家,关店数达到开店数三倍了,还有今年上半年奈雪亏损了4.4亿,茶百道营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