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头条
  2. 创业故事
  3. 正文

从打车到卖车,从垂直到生态,滴滴出行的巨头之路

 2016-01-10 10:40  来源:用户投稿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阿里云优惠券 先领券再下单

在手握3亿用户,拿下专车市场87.2%的份额之后,关于滴滴出行是”下一个BAT”的说法不绝于耳,但一直到日前,滴滴出行才终于踏出了巨头之路的关键一步:

2016年1月6日,滴滴对外公布试驾业务数据:试驾业务上线2个半月之后,覆盖19个汽车品牌93种车型,累积订单140万。并宣布继试乘试驾业务后,未来将逐步推出多项基于汽车厂商、经销商的服务,如汽车电商、精准广告等业务。

“连接人与汽车”这是滴滴产品模式的核心定位,而“滴滴卖车”,则是在此定位下延伸孵化的第七条产品线,而联合此前的“出租车、快车、专车、顺风车、巴士、试驾”六条产品线——滴滴正在完成从垂直到生态的演化,并有机会成为交通运输的底层服务之一。

而基于对中国日均4.5亿次的机动车出行需求分配权力的商业化变现,这正是滴滴商业价值的想象空间所在。

滴滴商业化的底气在于:用户群+大数据

滴滴出行从试驾到卖车,行业之中不乏对场景切换的难度及用户转化率高低之间的质疑。而在倪叔看来:滴滴此次切入汽车电商,并非是一个鲁莽的决定,因为它经过了“滴滴试驾”投石问路之后的决定。

而滴滴之所以敢于挺进汽车电商/广告领域的底气至少有三:

1.经过试驾测试的潜在购车用户群:

互联网“用户为王”自是不必多说的铁律,o2o则讲究一个匹配度问题,高频的大众用户要转化成低频的专业用户,要看其对平台的信任程度,而滴滴通过试驾业务来筛选出有购车意向的人群,购车目标用户以司机、租赁公司为主,乘客为辅,以官方公布的成绩测算,这是一个在千万级左右的群体。

手握用户群在手,又有出行的高频需求做支撑,滴滴做分发就成为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围绕汽车与人的连接,进可以联合汽车厂商帮忙贩售整车/汽车配件,退可以将用户精准分发给汽车厂商,差别只是分发的形式不同。

而通过平台优势,形成流量洼地,进而将流量批发给品牌商,这也是BAT的商业模式核心所在,而未来也将是滴滴的核心逻辑。

2. 策略清晰,以服务产业为营收大头:

“我们不想把滴滴做成一个独立的电商平台,而是要覆盖60%购车人群,再把购车人群向经销商分发。”从滴滴出行副总裁、商业事业部总经理朱磊的表态来看,滴滴非常清晰明白自身的运营重点,在于用“精准用户”吸引汽车厂商,汽车厂商成为其营收大头。

而作为整个模式最大槽点存在:整车销售,只是众多分发形式中的一环而已。

3.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分发能力:

1月6日的滴滴发布会上滴滴反复提到了大数据,这个过往只有BAT才喊得响的名词。因为要做到真正的大数据,不光要“数据大”,而且要有明确与商业消费有关的消费场景数据(以兴趣为导向的门户新闻广告是不值钱的)。

目前滴滴出行日均分析的数据超过了50TB,可记录8000万公里的行驶路线,每日规划的路线总数达到2.5亿条,这些出行数据像是流动的活水,不断优化交通线路、解决城市拥堵的同时,也让滴滴真正成为当今中国交通运输的底层架构所在。

因而,滴滴在汽车相关的用户数据积累方面优势耀眼而巨大:出行业务积累的用户活动的地域数据正好与汽车经销商的地域性销售需求所重叠。而试驾/整车购买等付费服务(不付费的算那门子精准用户),则将用户行为进一步对焦到汽车品牌层面。

手握3亿海量用户+海量用户精准消费数据,滴滴完全有可能成为对于汽车厂商而言最有价值的营销平台之一。

滴滴切入汽车领域,厂商表态:好消息!

据滴滴官方公布:目前与一汽丰田、奔驰、林肯、奥迪等多家汽车厂达成合作,覆盖19个汽车品牌93种车型。

显然,他们也认可:滴滴有能力为其提供服务,并且滴滴的姿态是友好的,非颠覆的。

否则,谁会盛装出席一场“鸿门宴”呢?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嘉宾们都表达了十分肯定的态度,因为它们都知道滴滴背后的价值。

而滴滴也很清楚自身的定位,始终强调:滴滴并非汽车行业的“野蛮人”,“不喜欢所谓的“颠覆”,而是追求以共享/合作的方式服务汽车产业链.

当然,在今天而言要谈滴滴和汽车厂商之间有多么深入合作及价值创新还为时尚早,但不失为一次值得期盼的开始。

从垂直到生态,滴滴出行的巨头之路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决定企业规模的是效率,当扩张不能使效率增加时,扩张就应当停止。但互联网的出现,大幅提高了各项业务之间协同的价值,同时降低了组织成本,使企业的边界大大扩展。所以出现几乎无所不为,没有边界的BAT。

而滴滴亦敏感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从出行切入,向产业链上游伸展,掌控关键资源(如精准购车用户),向下游延伸(广告、汽车零配件、汽车后服务市场)与消费者直联,试图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帝国。

当然,这样的扩张过程不免遇到质疑与挑战,只是,旁观者的冷静与当局者的焦虑是两条双行线。所谓大道至简,却是知易行难,纵观滴滴的发展史,扩张的狼性与一刻不得停歇的速度感是其融入血液的本能,它要踏出的下一步永远伴随不确定性,万事具备再来行动的优雅永远不是它的风格。

从一个帮助消费者方便出行的工具大胆演变成一个围绕“人与车”的生态帝国,这是滴滴在它的巨头之路上踏上了重重的一脚。

本文作者倪叔。微信号:maohao-2002,微信公众号“倪叔的思考暗时间”,期待交流沟通。转载请保留版权内容,否则禁止转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滴滴打车
打车

相关文章

  • 伟大的公司总能赢得人心,刘强东让人相信商业是有温度的

    伟大的公司总能赢得人心,刘强东以一己之力改变外卖整个行业,刘强东让人相信商业并不是冰冷的,而是有温度的链接。刘强东昨天白天跑单送外卖、晚上请外卖小哥吃饭。视频画面中外卖骑手围坐在一起吃火锅,吃饭期间刘强东发表讲话,谈及送外卖的感受、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等内容。通过骑手发布的视频来看,我感觉他是真正经历

  • 小号粉丝破10万、一篇文章赚9000、短视频破5000万

    汇报一下松松2月份做自媒体成绩和心得,2月份,学会用AI工具了、也学会拍Vlog了、粉丝也突破了10万、单篇文章收入9000元、短视频播放量突破5000万!(1)学会拍Vlog了确切说是入门了,咱一部手机就能拍,啥设备也不用,连麦克风都不带了,拍的就是真实。好处是省事、拿起就拍,坏处是声音录入的不好

    标签:
    自媒体赚钱
  • 暂不要创业,谁创业谁死

    关注卢松松,会经常给你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观点。卢松松视频号会员专区有个会员提问,我感觉挺有代表性的,写成公众号文章,分享给大家:松哥,我花了太多时间在思考上,而一直没有行动,名副其实的想的多做的少,同时感觉对这个世界缺乏了好奇心,不知道怎么去调整自己目前的这个状态,能量场太低。目前正值毕业季,我学的

  • 2024,你是谁?

    某种程度上“不惑”靠的不是年龄和阅历,而是时代背景下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

  • 中小微企业老板,如何讲述一个引爆人心的创业故事?

    有粉丝留言说,我是一个中小微企业的创业者。我一直关注您的公众号文章,也非常清楚私域用户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来吸引他们。但我并不清楚如何开始讲述我的创业故事,希望能得到秦刚老师的一些指导和建议。非常感谢!现在互联网平台上,关于普通人逆袭的十年体故事点赞和评论一般都是最高的,越来越多的

    标签:
    创业故事
  •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新能源下半场竞争的是「体系与生态」| 大宝访谈

    嘉宾/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出品/大宝访谈最近几年,新能源市场风起云涌,逐浪成势。储能、动力电池、氢能、光伏和光电材料、可控核聚变、碳化硅芯片等细分赛道,技术指数级迭代,规模爆发式增长,整个新能源产业被视为中国经济长线跃迁的重要支柱,未来十到二十年最确定的趋势性机会。作为重要的参赛者,业内不可忽视的一股力

    标签:
    新能源汽车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