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之间互联网两家重量级公司:支付宝、腾讯,都对外放出消息,宣称“刷脸支付”的时代已经到来,网友们一边感叹时代发展的快速,又一边担心这种刷脸支付的安全性。比如,在街上走路有可能就莫名其妙被人家刷脸刷掉支付宝的余额,还有人对刷脸支付的方式表示疑惑,怎么知道我是想看一看而不是确认购买了呢?既然这些大公司敢于开发出这种支付方式,那安全性肯定是他们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所谓“刷脸支付”,其实需要依赖于硬件机器的支持,举例来说:
以前去超市买东西,结账-掏手机-输入密码-确认付款;
而现在有了刷脸支付,面朝一个机器-刷脸-确认支付,其实仅仅只是省了一个掏手机输密码的步骤。并不会存在有人会偷偷利用刷脸支付,在你不知不觉中把你的钱刷走。
根据支付宝官方客服提供的回复,刷脸支付暂不对外开放,并且和微信支付一样,官方没有任何的有关刷脸支付的介绍和开发文档。
这样一来,关于刷脸支付到底是如何开发,需要什么样的条件,除了支付宝和微信自己,其他人还不得而知。
难道这种技术就没有用了吗?不是的,大家需要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正常生活场景,比如逛超市、吃饭、买衣服,其实刷脸支付与手机支付并没有多少的区别,甚至还不如手机支付的方便。
但是在某些场景中,就体会出刷脸支付的需要了,比如:洗浴中心的休闲区,旅游景点,游泳池等不方便带手机和人流量密集的地方,这时一台具备刷脸支付的设备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但是这项技术目前尚未成熟,还没有渠道能够买到所谓的刷脸支付设备。
本文为A5原创独家,转发请保留出处。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9月28日下午2点,广州地铁18号线正式投入运行。未来,18号线将往南延伸至珠海、中山等湾区城市,堪称湾区南大动脉!作为全国首条时速160公里的高速地铁,18号线全线闸机均为人脸识别闸机,支持车票、二维码、人脸等全部过闸方式,科技感满满!
针对搜狗人脸搜索产品的原理、精确度、主要用途等相关问题,搜狗方面昨日表示需要经过内部沟通再作出回应。但搜狗截至目前仍未有进一步的回应。
A5创业网(公众号:iadmin5)9月9日报道:近日,网上流传着一张“60岁花甲老太太,凌晨三点排位用赵云拿五杀,让腾讯陷入沉思”的图片,引发了网友热议。
建博会是全球大家居建装行业展览规模最大的品牌展会,有着行业“冠军企业首秀平台”之称。作为安全智能生活主流品牌,萤石也是建博会常客,本届建博会中,萤石同样派出了重磅参展阵容,其中2K超感知版摄像机、DL31FVS人脸视频锁等黑科技新品引人瞩目,智能家居场景方案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智慧生活新体验。
OBOO鸥柏品牌停车场人脸识别寻车屏触摸一体机终端及液晶广告机显示设备,OBOO鸥柏解决了商场医院小区车主停车因大型地下停车场扩大而引发的“找车难”,解决停车场找车难问题,可接入二次开发的触摸屏安卓系统,联网更是多样选择(WIFI,网线,无线4G联网)
文/道哥美国设计软件公司Figma近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即上演“狂飙”行情——发行价定每股33美元,开盘报价85美元,较发行价翻倍。首日收报115.50美元,较发行价大涨约250%,市值飙升至近670亿美元,创下近30年来同等规模美股IPO的最大单日涨幅纪录。然而,随着短线资金获利了结,
8月16日,卢松松非常荣幸的成为了一名《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观众。这是一场超酷的机器人运动会,也是人类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奥运会,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会参加500多个比赛项目。看了一天的比赛,晚上就回来写文章,编辑短视频。先说感悟:(1)这是人类首次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运动会,史无前
文/一灯来源/节点财经在当前无人敢缺席的AI军备竞赛中,巨头们一面为巨额的资本支出焦虑,一面又向市场勾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各家动辄千亿级投入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份关于AI回报价值的有力证明。而腾讯,率先给出了答卷。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资本开支同比剧增119%,达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2025年的硅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上演。这场战争的核心武器不是代码或芯片,而是人——那些全球仅有数千名、能够构建未来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顶尖大脑。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Meta及其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正扮演着最具侵略性的
Manus撕开一道真相
文/八真来源/节点财经具身智能赛道,谁最有可能拔得A股资本市场的头筹?答案大概率是诞生刚刚两年,由华为"天才少年"、B站百万粉丝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近期,从事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上纬新材(688585.SH)丢出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收购其至少63.62%的股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