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头条
  2. 前沿领域
  3. AI智能
  4. 正文

AI视频生成赛道“分野”:小厂重产品,大厂重生态

 2025-09-26 09:25  来源:互联网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阿里云优惠券 先领券再下单

文:志刚@互联网江湖主编

最近,AI视频生成领域迎来了一连串的大动作。

先是北京爱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6000万美元(约合4.3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刷新了国内视频生成领域的单笔融资额纪录。

然后是另一家明星初创企业——生数科技也宣布完成了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百度、启明创投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共同参与融资。

至于老牌玩家快手可灵,则是推出了全新的数字人功能。

据了解,其和过去常见的AI主播们有着本质的不同,现在用户只需要一张角色图片加一段文字或音频,就可生成1080p/48FPS、最长1分钟的数字人视频,同时还能够实现口型精准同步与情绪动作的精细控制,做到角色的“神形兼备”……

至此,从资本“弹药”补充,到技术创新突破,AI视频生成行业也已经为下一次的爆发,做好了准备。

那么既然这样,未来,谁又能够领跑全场?

AI视频生成“分野”:小厂重产品,大厂重生态

从去年2月,OpenAI发布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震撼全场,到现在,AI视频生成赛道已经走过了近两年的爆发期。

虽然整体格局尚未完全明朗,但是就模型性能表现而言,现在第一梯队的玩家们基本已经稳了下来。

结合两张业内比较认可的榜单(国际测评机构Artificial Analysis,以及由多所国内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联合发布的AGI-Eval),现在全球排名前10的视频生成模型,除谷歌外,剩下的都被国产玩家们包圆了。

主要有两派:一是国内的互联网大厂们,包括快手可灵、字节和阿里三家。

二是国内的初创企业们,以北京的爱诗科技(PixVerse V5)、上海的MiniMax(Hailuo 02 Pro)两家为主。

其中,一个反直觉的表现是:在同样是今年6月、8月的模型更新中,无论是文生视频,还是图生视频,“小厂”爱诗科技们的排名反而要比字节们更好。

这种反超,实际上也是AI大小厂们对视频生成赛道发展“分野”的表现。

1、现在的爱诗科技们更偏向于产品主义、工具思维。

这种选择跟其初创企业的身份有关。由于资金、人才等核心资源有限,所以品牌企业只能把重心放到模型产品方面,不断打磨AI能力,集中提升视频生成的速度、质量和指令遵从优化等方面。

同时,按爱诗科技创始人王长虎的说法,现在爱诗聚焦的用户,是没有视频制作技术的普通人。他把目前的产品也比作是视频生成界的Canva,对应的是Photoshop和Figma。

从这个角度看,爱诗科技们想做的,似乎是一个瞄准C端用户的超级AI工具。

那么参考过去互联网时代的经验,工具类APP无疑是个苦逼的商业模式。比如墨迹天气、WiFi万能钥匙、豌豆荚、91(手机)助手们,无不是前期风光无限,但在移动互联网后期几乎没有护城河可言。

要么核心功能被手机厂商们直接整合,要么商业模式单一,天花板有限,无法将海量用户转化为有效收入……

当然,AI视频生成也是有成为内容社区潜力的,只不过想要真正实现一句话生成一部大片,技术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此外,互联网江湖团队在亲自体验了几家AI生成视频平台后,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一个全部都是AI生成的视频社区中,同质化、审美疲劳的问题尤为明显,“刷十几个就刷不动了,感觉没意思了”。

同时,由于大家都是技术流,所以整个社区氛围缺少“人味”,缺乏第三方吃瓜群众的欣赏和评价,创作者们得不到太多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这也让很多人又把AI视频搬运到了抖音,快手和B站等平台上。

AI内容制作平台与内容分享平台,似乎被大众用户自发地隔开了。

2、相比之下,作为互联网时代的“过来人”,谷歌、字节和快手们在AI视频生成赛道的押注更加全面,不只是注重产品表现,同时还更关注生态布局。

一方面,向内寻找跟自身原有业务的协同效应。比如谷歌的最新视频生成模型Veo 3.0,就不是作为独立产品推出的,而是被深度整合到名为Flow的AI电影制作工具中。

其中,Flow还汇集了Imagen(文生图)和Gemini(通用)两大模型,旨在推动用户实现从文本故事输出到镜头控制、视频生成等一系列AI无缝创作。

无独有偶。从豆包大模型到即梦、剪映、Seedream 4.0,再到抖音,字节同样围绕内容生产、分发、消费和商业化打造出了一套可闭环的AI生态系统……

另一方面是,向外探索AI视频生成业务的独立想象力。

最典型代表就是快手可灵,瞄准的游戏制作、专业影视制作等商业化场景已经初见想象力。

比如今年6月,可灵AI与快手星芒短剧联合出品了全球首部AI单元故事集《新世界加载中》,全球累计播放量近2亿次。

又比如在8月份的业绩说明会上,快手方面透露,二季度,可灵AI又与网易游戏旗下热门手游《逆水寒》达成了深度合作,将AI视频生成能力内置于游戏中,丰富游戏的社交玩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快手可灵也成了行业内少有的、敢于公布AI业绩的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二季度财报,快手旗下的可灵AI单季度收入突破2.5亿元,较一季度的1.5亿元环比增长66.67%。对应的,其2025年全年收入目标也较年初设定值翻倍,同时推理算力投入亦同步翻倍,且已实现毛利率为正……

不过即便如此,现在视频生成行业也不是开香槟的时候。

原因在于AI视频生成行业的格局还不够稳定,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

一是技术层面,现在各大视频生成模型的能力仍处于快速演进期,距离理想中的表现还差得很远。那么在后续的AI竞赛中,谁又能保证会一直领先?

二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威胁。要知道,现在很多AI大模型实力玩家还没有下场发力。比如百度,此前李彦宏坚决不跟进Sora,就是因为AI视频生成的商业化可能要五年甚至十年之久。但现在,一切都被加速了,那么对于旗下有爱奇艺的百度来说,会不会进一步加码呢?

此外,腾讯也是一大关注对象。虽然现在还没有太多的布局,但当初在语言大模型上,腾讯不也是观望了很久?直到DeepSeek出世,元宝迅速跟进并整合进微信,直接摘了最大的果子。

所以,不管是大厂还是小厂,AI视频生成行业都还没有到终局的时候……

从广告公司到电商公司,再到AI公司

其实从前段时间科技股的大涨,以及最近各大科技巨头们密集加码AI的动作,不难发现:

互联网公司,未来的必然之路就是成为一家真正的AI公司。

这个AI公司,不是说通过AI去赋能广告业务,提升电商的匹配效率,而是AI业务的占比越来越高。

就像此前涨得最猛的百度,资本市场之所以认可,背后有昆仑芯片业务爆发的带动,也可能有AI等业务占比突破的影响。

今年第二季度,百度在线营销收入为162亿元,同比减少15%;非在线营销收入为100亿元,同比增长34%,主要受智能云业务增长带动。

如果算上爱奇艺,那么后两项业务营收占比就超过了50%……

此外还有腾讯,以前是靠微信连接一切,但在上周,腾讯突然宣布全面开放AI能力,助力“好用的AI”在千行百业中加速落地,整体也开始朝着AI连接一切的2.0时代迈进。

其实某种程度上,现在整个互联网行业也都到了向2.0时代进化的关头。

比如今年9月以来,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们都在纷纷加大债券融资力度,加码AI投资布局,为将来的AI竞赛储备“粮草”。

至于海外,最近英伟达也与OpenAI宣布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投资千亿美元部署10吉瓦算力。同时今年第二季度,谷歌在云收入同比大涨32%,资本开支达224.46亿美元的背景下,又上调了全年资本开支100亿美元至850亿美元。

相同反应的,还有微软、Meta、亚马逊等一众科技巨头们。

这些无不说明,AI就是进入下一个时代的门票。

在此背景下,回到视频生成赛道来看,现在率先跑出来的可灵AI对快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方面,这就相当于快手AI战略的桥头堡、是未来的第二增长曲线,跟夸克之于阿里一样重要,是最难的用户应用层的突破。

可以预见到的是,在技术(资本)、生态和商业化三要素率先集齐的优势下,可灵未来的营收飞轮也将随着AI时代的普及,以及视频生成技术的进化而越转越快。

毕竟,前者带来用户的广度,后者则是用户深度绑定的关键,现在两者都处于快速上升期,那么AI视频生成的“蛋糕”自然也会越做越大。

所以,快手把可灵AI提级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可灵的战略重心还会越来越高,这是AI时代走向所决定的。

另一方面,可灵还可以看做是快手的抵御型护城河。

为什么这么说?

在传统模式下,平台是“内容的集市”,核心任务是吸引更多卖家(创作者)并帮他们找到买家(观众)。

而AI视频生成的成熟,则意味着“内容货源”的获取方式可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此时,平台就不能仅仅是一个集市,它还需要具备“自营生产”甚至“提供先进生产工具”的能力。因为如果未来用户的消费偏好转向由AI驱动的新型视频(如高度个性化的互动叙事),但平台自身缺乏这种核心生产能力,那么其对应的生态活力与用户粘性是不是就将面临严峻挑战?

这个逻辑和网约车平台面临无人驾驶技术的冲击如出一辙。网约车的旧模式是整合零散的司机资源,而无人驾驶则可能将供给方变为高度集中的技术提供商。

如果网约车平台在技术变革中缺位,最终就有可能沦为纯粹流量入口,价值被大幅挤压。

所以在战略重要性上,无论是快手可灵,还是滴滴自动驾驶们都必须全力以赴。

就像以前的微博大战那样,当时腾讯、网易、搜狐等一众互联网巨头们都在做“微博”,但为什么最后跑出来的是新浪?

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对腾讯们来说,做微博只是尝试性业务,有更好,没有也不会影响根本。

但对新浪而言,当时微博几乎就是他的唯一业务,所以只有全力以赴,才可能取得成功。

这可能也解释了前段时间可灵AI换帅的原因。

毕竟打过仗的都知道,每逢大战,换防就是必然的事儿。也只有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才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至此,大模型生成视频,可以看作是推动互联网向2.0时代迈进的关键一步。

也只有走出这一步,AI才能从一个技术工具,逐渐演化为新内容世界的底层语法,催生出人机共创的全新范式。

这场变革的终点,并非取代谁,而是开启一个更具想象力的内容新大陆。

时至今日,探索者们的地图,仍在大面积留白……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腾讯
阿里巴巴
快手

相关文章

  • 腾讯音乐启明星AI作歌获“数字音乐创新技术应用优秀案例”,助力多领域生态价值释放

    近日,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厦门市文发办、厦门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在厦门举行。国内数字音乐代表企业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腾讯音乐”)受邀亮相,展现了其在音乐创作、音乐技术、文化创新传承等领域的积极举措与实践成果。在同期举办的首届数

    标签:
    腾讯
  • 解构阿里新战略:闪购攻坚战与AI远征

    文/道哥当电商市场还在为“存量竞争”而焦虑时,阿里巴巴却抛出了一份“未来三年,闪购与即时零售要新增1万亿成交额”的“增量计划”,并承诺“将在未来三年持续投入3800亿元用于AI资本开支。”在阿里的规划中,一边是即时零售的价格大战,争夺最基础的消费人群;另一边是“AI优先”的技术加码,争夺最前沿的生产

    标签:
    阿里巴巴
  • 腾讯Youtu-Agent开源!像聊天一样生成Agent

    9月2日,腾讯优图实验室宣布正式开源智能体框架Youtu-Agent。

    标签:
    腾讯
  • 腾讯「附近的工作」扩容:新增2万+优质岗位,覆盖全国多地市

    为促进人力资源高效匹配,加速助力打造“十五分钟”就业服务圈,腾讯「附近的工作」小程序近期完成新一轮岗位扩容

    标签:
    腾讯
  • AI「带飞」腾讯业绩

    文/一灯来源/节点财经在当前无人敢缺席的AI军备竞赛中,巨头们一面为巨额的资本支出焦虑,一面又向市场勾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各家动辄千亿级投入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份关于AI回报价值的有力证明。而腾讯,率先给出了答卷。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资本开支同比剧增119%,达

    标签:
    ai智能
    腾讯
  • AI视频生成赛道“分野”:小厂重产品,大厂重生态

    AI视频生成赛道“分野”:小厂重产品,大厂重生态

  • 数据库进入“内存自由”时代!阿里云PolarDB发布全球首个CXL数据库服务器

    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继创下TPC-C性能&性价比双冠之后,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再度实现关键突破。9月24日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基于CXL(ComputeExpressLink)2.0Switch技术的PolarDB数据库专用服务器。在原有RDMA网络的基础上,Polar

  • 为AI时代云服务器量身定制 阿里云操作系统Alinux 4重磅发布

    2025年9月24日,在杭州举办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正式发布全新一代服务器操作系统AlibabaCloudLinux4(简称Alinux4)。Alinux4基于Linux6.6内核打造,是首个全面遵循龙蜥社区“开源生态合作倡议”规范的商业发行版。它不仅兼容主流开源社区生态,更针对阿里云最新9代ECS

  • 阿里云重磅发布AI安全护栏 五项安全能力护航AI安全

    9月24日,杭州云栖大会技术主论坛上,阿里云重磅发布AI安全护栏,提供五项核心安全能力,护航AI安全。一方面为客户提供融入AIAgent开发全链路的原生安全防护,另一方面持续用AI赋能安全产品智能化升级,打造Agentic-SOC安全运营,提升安全威胁检测和响应效率。在过去的一年,AIAgent正在

  • 魔搭社区国际版上线,并发布科学智能专区与AIGC创作引擎

    9月24日,魔搭社区举办了“全球协作•科学突破•创意无限”的专题论坛,并发布魔搭社区国际版、科学智能专区与AIGC创作引擎FlowBench,旨在连接全球开发者、加速科研范式创新、赋能创意表达。自2022年11月初成立至今,魔搭社区已成长为中国最大AI开源社区,其模型数量已突破10万,服务了全球20

  • 七连发!阿里多款重磅发布亮相云栖大会

    9月24日,2025云栖大会现场,阿里云CTO周靖人接连发布了七款大模型技术产品。七款技术产品覆盖语言、语音、视觉、多模态、代码等模型领域,在模型智能水平、Agent工具调用以及Coding能力、深度推理、多模态等方面均实现突破。在大语言模型中,阿里通义旗舰模型Qwen3-Max全新亮相,性能超过G

  • 阿里云扩建全球基础设施,将新增巴西、法国和荷兰数据中心

    9月24日,阿里云在云栖大会上宣布新一轮全球基础设施扩建计划:将在巴西、法国和荷兰首次设立云计算地域节点(region),并将扩建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迪拜的数据中心,以便更好服务全球客户日益增长的AI和云计算需求。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9个地区运营91个可用区,是中国最大、亚太第一的云服务商

  • 阿里AI成中国企业首选,Agent和Coding加速AI渗透

    9月24日,在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表示,当下行业处于“自主行动”阶段,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记者获悉,阿里云百炼平台已有超20万开发者开发了80多万个Agent。同时,通义灵码插件下载量已超2200万,累计为开发者生成超60亿行

  • 网易:已接入通义千问,游戏开发提效50%

    记者在2025云栖大会上获悉,网易已接入通义千问(Qwen)打造游戏自动测试系统,帮助游戏研发提效50%。网易集团执行副总裁、网易雷火事业群负责人胡志鹏在演讲中透露,在游戏开发中,代码编写与测试调试是非常消耗时间的环节。当前,网易借助Qwen3-coder等模型正在推动AI辅助智能生成代码,打造自动

  • 阿里发布通义百聆语音模型,模型下载量已超5.6亿

    9月24日,在2025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发布全新语音模型家族通义百聆,通义百聆涵盖语音识别大模型Fun-ASR、语音合成大模型Fun-CosyVoice。Fun-ASR基于数千万小时真实语音数据训练而成,具备强大的上下文理解能力与行业适应性,可实时处理10多种语言;Fun-CosyVoice可提供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