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头条
  2. 前沿领域
  3. 人工智能
  4. 正文

双十一喧嚣过后,你更应该了解一下物流装备的智能革命

 2018-11-19 17:29  来源: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阿里云优惠券 先领券再下单

我相信,倘若不是双十一过后对自己快递包裹的望眼欲穿,很少有大众消费者会对物流——这个低调,枯燥,却无比重要的行当有太多关注。

但事实上,物流体系就像是现代社会的毛细血管,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商业的微观走向,就拿公众认知度最高的销售物流来说,在许多人看来,中国近年来数字经济的井喷发展,除了传统商业基础设施的羸弱和中国世界工厂的货源优势,其他因素似乎都与物流密切相关:譬如,以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为例,电商相对较低的配送成本,才让大众拥抱数字经济成为可能;而中国城镇化的集聚效应缩短了送货半径,大幅节约了物流成本,才让双十一成为最大范围内的公共狂欢。

嗯,物流效率越高,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而令人欣喜的是,就在AI和大数据等最新技术席卷2C一端的同时,过去数年,智能化浪潮也正在渗透到物流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而与2C一端层出叠现的用户需求不同,物流行业的需求要直接许多: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本增效。

你知道,大概在过去十年,中国物流行业迅猛扩张,野蛮生长,构筑了一张绵密却效率不高的网络,物流成本依旧高企,去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2.1万亿元,占GDP比重14.6%(发达国家一般为6%-8%),许多商业大佬都在不断呼唤,未来要将这一数字降低到5%以内。

而所有人心知肚明,传统降本增效的方式已行至尽头,物流行业想完成一次蜕变,唯有将整个产业链条嫁接到更具智慧含量的基础设施之上,用最低的人力和管理成本,达到最高的交付效率,这意味着,整个物流过程除了要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进行监控和管理,还要将这些技术直接“植入”到所有设备中,让设备本身完成一次智能迭代。以G7为例,今年6月,这家掌握最多中国公路物流货运数据的平台发布了智能挂车,最近又将智能挂进行升级,叠加了数字货舱等功能,进一步帮助物流企业实现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

而通过智能装备的“小步快跑,不断迭代”不难发现,商业愈是向前发展,企业驾驭新技术的能力就愈加重要,学会用AI处理数据,优化全部决策流程,或许是所有企业的必修课——哪怕在看似传统的物流行业,“逃课”的代价也非常惨痛。 

新技术赋能旧事物

先从智能数字货舱谈起。

物流行业皆知,几个月前G7发布的智能挂车能通过电控悬挂系统,实时感知货物重量,并实时记录载重曲线,而如今数字货舱则可以更好地感知货物。

首先,众所周知,传统货物量方的计算方式多用激光尺测量和估算,且还要经历拍照上传和统计数据等人力步骤,行为链条冗余且充满不确定性,而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算法,数字货舱可通过AI摄像头和高精度传感器实时感知货物量方,并将数据自动呈现,无论货物以怎样的方式堆砌,体积都能被精准扫描计算,且每次装卸都将被严格记录,形成量方变化曲线。

另一方面,作为物流行业最敏感的数据变量,装载率几乎是降本增效的代名词,尤其是按趟结算的车辆,人工估算的粗糙,会直接导致增加趟数。而如今,在AI量方及多种算法模式的赋能下,数字货舱可对舱内货物进行高精度扫描+三维图像建模,自动计算货舱容积、记录装卸过程、实时反馈货舱状况,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满载率。更直观的是,货舱在装载过程中具体的空间分布,数字货舱都将以全3D可视化方式呈现。

而心中有数的不只是装载率,还有货物在任何节点的实时状态:譬如,从装载开始到结束,用了多久,装了多少,装载率多少,数字货舱可实时呈现全貌;当货车在行驶途中,每10分钟系统就会自动上传货舱内的高清图像,用户也可自定义时间段,实时查看货物状况,获取货物量方的变化曲线;此外,拜高精度GPS所赐,当货车接近装卸区域时,数字货舱可自动感知场站和月台位置,按照指定线路准确停靠指定月台,开始装卸货。

总之不难发现,“自动”是数字货舱的关键词,除了数字货舱,针对侧翻和胎温胎压异常等安全隐患,G7也通过技术赋能,让挂车变得更为敏感:譬如,当车辆驶入弯道,通过对车速,轴载负荷和横向加速度等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车辆是否存在侧倾隐患,并根据结果对车辆进行牵引及制动干预,且有异于传统牵引力控制系统,G7防侧翻系统拥有业内首份防侧翻地图的全程护航,当挂车行至侧翻风险较高路段,预警信息会通过语音提醒驾驶人员谨慎过弯。

而当胎温胎压出现异常时,系统也会提醒司机注意轮胎状态,并在必要时启动自动充气功能;而针对如今行业火热的冷链运输,智能挂也能监测箱内温度和冷机状态,并能远程控制冷机开关,保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达到最高的交付效率。

而在与客户一端的交付逻辑上,不同的物流公司,可以基于智能挂车的主体服务(譬如最基本的EBS和T-Router模块),按需搭建不同的功能模块,据G7装备业务总裁王晴童介绍:“每种客户的需求不一样,但不管大客户还是小客户,智能挂标准性的东西是一样的,钢结构的标准是一样的,智能装备的基础是标准的,当他要求一些额外服务的时候,我们就在标准的基础再加上我们的服务,比如说胎温胎压或者是数字货舱等等。”

更轻快的脚步

我还记得,在望京的一家咖啡馆,在我对王晴童短暂的采访中,“成本”二字的出现频次,远高于其他商业领域的访谈——谈到最细节处,他甚至会随手拿起一张餐巾纸,描绘出智能挂在不同方向上可以做到的成本优化,“除非是新的挂车设计,如果只是在传统挂车上增加智能装备,加上基础的EBS和T-router,不会增加他成本超过10%,而且还增加他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

当然,除了产品维度的革新,增加效率的另一个方向,还来自商业模式的更迭,G7推出了智能挂车的经营性租赁服务,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物流公司摆脱重资产束缚,就像王晴童所言:“大的物流公司对于挂的需求量肯定有高有低,直接购买的话,可能是在某个阶段资金有限制;对于小公司来说,它的融资成本高,只能来租赁。所以在美国或者欧洲国家,挂车的租赁占整体市场规模的20%左右,中国的挂车租赁市场刚刚开始起步,预期估计是在25%到30%左右。”

嗯,现实正如同凯文·凯利在20年前所言:“未来资源的使用权将比所有权更重要,人们将通过获得服务的方式取代占有实物”,当镀上“共享”外衣的租赁经济在乘用车甚至单车市场被验证可行后,这句预言也开始在更低调的智能装备市场践行。

而为了让物流公司拥有更好的服务体验,充分落实资产智能化管理和轻资产运营模式,上个月末,G7与普洛斯宣布共同出资组建合资公司,打造标准化的智能装备产品,并通过租赁业务进一步降低智能装备的应用门槛,谈及这次合作的缘起,王晴童表示,除了资本本身,“普洛斯还有园区,要做大规模经营租赁,售后服务很重要,必然需要有很多售后服务点,如果普洛斯的园区能够根据我们后台的一些数据,看到智能挂在哪个地方出现比较多,出现多的地方我们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售后服务点。此外,普洛斯本身非常看好整个物流市场,除了G7他们还投了很多车队、平台,这些也可能是合资公司的潜在客户。”

如今,尽管智能挂已得到众多物流企业的认可与青睐,但智能挂本身的进化,却并远未中止——G7最重要的商业资产,就是平台每天拥有超过一亿公里的驾驶行为数据,这些数据是G7智能设备不断迭代的养料,在“越多人使用它就越聪明,越聪明就有更多人使用”的滚雪球效应下,它会不断反哺G7的AI能力,最终让每一个挂车受益。甚至在未来,依托于不断积淀的数据和算法,G7将实现个性化定制,让智能装备以更具想象力的方式落地。

总之,从智能挂的例子不难发现,从现在到未来,新技术的降临有机会让物流行业以更快,更智能,更简洁的方式,不断细化“降本增效”这个最本质的商业诉求——但这也意味着,物流公司必须从现在开始,尽快被新技术赋能,跃向终将来临的智能时代。

就像马云预言的那样:“未来8年内,中国的包裹量将达到每天10亿件,但现在很多物流公司在组织、人才、技术、眼光格局等方面都没有准备好,这样未来一定会被淘汰。”

嗯,希望所有物流公司的货车,都能跟上这个时代奔跑的速度。

李北辰/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 不到9万元的毫末小魔驼3.0发布,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进入精耕期

    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行业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演变轨迹。大约从2022年10月份开始,国外的无人配送探索者纷纷“折戟”。末端物流自动配送在欧美,变成了一个难以实现商业化的“伪命题”。但在太平洋对岸的中国市场,末端物流自动配送正在加速商业落地。继单车售价12.88万元的小魔驼2.0后,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在第

    标签:
    智能物流
  • 登录跨越快递官网,一键了解“智慧物流标杆企业”的科技实力

    现如今各行各业都在寻求数字化转型,作为业内的智慧物流标杆企业,跨越快递早在数年前便已迈入了科技物流大军,投入大量研发成本,以科技赋能产品,提升服务品质。走进跨越官网,一起了解跨越快递的“硬核”科技实力。多年来,跨越物流以打造智慧物流标杆企业为目标,投入大量精力研发创新并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绩。其中,

    标签:
    智能物流
  • 普渡科技荣登互联网周刊“2023无人物流配送创新排行榜“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安全和便捷的需求不断增强,无人物流配送方式正在逐渐被广泛采用。招手即停的无人零售车、萌态可掬的无人配送机器人等等正深入大众生活,尤其此前在面临疫情防控重大考验的时刻,无人物流配送起到了减少人员接触的重要作用,为疫情防护筑成了一道防护网,也展现了无人配送领域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互

    标签:
    智能物流
  • “亚洲一号”也能上市?REITs背后的物流设施风起云涌

    京东最近发生了两件大事,两件都与物流基础设施有关。一件是2月8日,嘉实京东仓储物流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京东仓储REIT”)正式登陆上交所,投资者获得了机会,去分享京东三处物流园区的收益(其中两处为京东知名的“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另一件发生在1月底,京东宣布将关闭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电

  • 天猫双十二活动什么时候开始

    淘宝双十一活动已经过去了几天了,马上就要迎来双十二活动了,这是下半年内比较重要的大型促销活动之一,很多的淘宝用户想知道淘宝双十二活动什么时候开始,下面的内容中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氧惠(全网优惠上氧惠)——是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抖客+淘客app!2022全新模式,我的直推也会放到你下面,我曾经1年做到百万

    标签:
    天猫双十一
  • 弈动 Dynamic·数智跃迁 博弈无界|2025TechWorld智慧安全大会在京召开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交织的时代浪潮中,安全的边界不断延展,技术的演进正引领产业迈向新一轮变革。10月24日,以“弈动Dynamic·数智跃迁博弈无界”为主题的2025TechWorld智慧安全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来自国家部委、院士学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权威专家与业界精英齐聚北京,共议AI安全、数

    标签:
    弈动
  • 瓯江论道:AI赋能绿色发展

    2025年10月25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之人工智能(AI)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在浙江温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国际院士科创中心主办,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温港院士科创中心承办,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与温州市电力工程学会提供支持,以“瓯江论道-AI赋能绿色发展”为主题,

    标签:
    ai技术
  • AI云“分野”:阿里云们“卖铲”,火山引擎奇袭“MaaS”

    AI云“分野”:阿里云们“卖铲”,火山引擎奇袭“MaaS”

    标签:
    阿里巴巴
  • 未来5年,中国AI的“大洗牌”和“内循环”

    我觉得我们AI的目标是:从芯片设计到软件生态,全链路自主开发,建立可控的世界级AI体系。所以这是俺对未来5年中国AI圈的展望和判断。(1)2026年,英伟达造车、国产开车26年国产芯片会在推理和垂直场景上发力。以DeepSeek为代表,大多数AI大模型会以软件弥补硬件不足,所以训练和推理分开,训练就

  • H20芯片开卖即叫停,英伟达如何解围?

    文/道哥在深陷“后门”风波、接受网信办问询之后,英伟达的“特供版”H20芯片,又有了新消息。近日,美国科技媒体《The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英伟达已悄然向其关键供应商——包括负责封装的安靠科技、供应高带宽内存的三星电子、以及承担后端处理的富士康发出指令,要求暂停所有与H20AI

    标签:
    英伟达
  • 真正的「国产英伟达」来了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一场关于“中国芯”的IPO审议,正把投资者们的目光锁定在上交所。根据上交所发布的公告,上市审核委员会已定于9月26日审议摩尔线程的科创板首发申请。作为中国半导体自主化浪潮中最受瞩目的“考生”之一,包括其创始人显赫的英伟达背景、高达80亿元人民币的募资雄心,以及在国产GPU领域取

    标签:
    英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