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滴滴软着陆

 2019-07-04 10:28  来源: 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推荐】海外独服/站群服务器/高防

文 | 陆水月

近日,接连三则关于TMD小巨头的消息,颇耐人寻味。

一则是《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字节跳动预计将于今年或者明年上市,目前估值750亿美元;一则是饿了么王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喊话美团点评,称仰攻美团其乐无穷;另外则是,今年滴滴网约车将在安全维度投入20亿元。

似乎造化弄人,现在看来,字节跳动似乎已经走出风波,伺机开源;美团面临阿里炼狱,踏上了走向伟大的征途;而滴滴依然在“安全与合规”中进一步救赎。

在中国互联网新生代的土壤中,一花开三脉,曾经步调一致的小巨头,如今却分道扬鞭,各自安生。然而,TMD阵营里,处在泥泞中的滴滴似乎还在阵痛,似乎已经开始“掉队”。

压舱石

“我们持续阵痛吧,痛并快乐着,有痛说明滴滴还有感知能力不麻木,我们会不断改进。”滴滴总裁柳青并不认为滴滴已经走过了阵痛期。

2018年两起顺风车事件,让滴滴走在悬崖边上,“安全与合规”成为滴滴近一年来的主旋律,在安全攻坚300天之后,7月2日,滴滴组织了一个以网约车安全为主题的媒体开放日。

在开放日上,滴滴首次系统地公布了300天的“战果”,用柳青的话说,这个时候滴滴更需要有勇气公开透明。柳青把滴滴推倒重建的安全牌再次推到了台前。

滴滴首席出行安全官侯景雷首次对外公布了滴滴网约车安全管理体系全景图。

据侯景雷透露,目前滴滴已制定出《约车安全标准(试行)》及19项安全制度,安全管理人员队伍扩充到了2548名,排查治理隐患103个。此外,共有2100万人次驾驶员接受安全培训并通过了考试。

滴滴方面公布的数据是,当前平台针对司机日均人脸验证达430万人次,100%覆盖全量司机的出车验证和行程中抽检,月均人工抽检复核60万人次。根据滴滴平台的规则,司机如果出现“人不符”的违规行为,将面临平台上最严厉的管控手段——永久停服。

滴滴还表示,2019年滴滴预计将在安全方面投入超20亿元,扩充安全团队,制定安全规则,责任到人,未来还将加大线下司机车辆安全管理;安全投诉应急流程持续打磨;恶性刑事犯罪的预防。

听话,这是网约车安全公开日滴滴传递出来的一个巨大信号。

“安全与合规”曾经是风雨飘摇中滴滴的压舱石,而这一条红线如今不能破,将来也不能破。

过去300天,滴滴倾力过安全这道坎,对内,滴滴调整司乘规则,升级安全产品,优化客服处理流程,加强外包客服管理、加速自建客服,成立安全委员会;对外,滴滴向专家乘客征询意见,和政府部门沟通等。

举人力、物力、时间来过关。然而,“合规”似乎依然是个不能解的难题。合规和运力是跷跷板的两头,再加上用户打车难、打车贵是第三头。滴滴要稳,那头都顾不好。

随着史上最严的网约车监管到来,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人、车、证各个维度的彻查、清理。根据滴滴此前公开的数据显示,在上海已激活的41万余司机中,仅有不到1万名司机具有上海本地户籍。而且,上海只是一个网约车最严监管的影子。

清退后对滴滴的直接影响是运力不足,再往前推一步,影响的是滴滴的运营,是活着。

“滴滴顺风车何时上线?”

当被问及这个人人都关心的,曾一年为滴滴贡献九成利润,带来亿级净利润的业务时,柳青的回答是,滴滴很快就将与外界沟通“顺风车”的安全问题。

由此可见,2019年滴滴的使命依然是,不踩红线,软着陆,听话活下去。

动作不断

在“安全与合规”的主旋律之下,近两个月,滴滴开始频繁行动起来。

6月,因为聚合模式,网约车行业掀起了一波小高潮。在高德、美团打车之后,滴滴也驶入了聚合平台的赛道中来。

滴滴的聚合模式首个试点城市在成都,目前第三方名单中有秒走打车、曹操出行、如祺出行、斑马快跑等。

关于合作的方式,有一种说法是,滴滴为第三方出行服务商提供流量入口,第三方出行服务商为滴滴提供运力,滴滴从第三方抽取佣金,但依据第三方出行提供的运力情况,滴滴抽取的佣金不等,每单最低抽取10%的佣金。

对于模式的调整,滴滴方面解释为,因为高峰期订单较多,用户面临打车难的问题,接入第三方运力,可以缓解此类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实际上,在“安全与合规”的红线面前,滴滴也在求变。作为行业的老大,在顺风车上线无期,运力不足,各平台见缝插针式的进攻等压力面前,滴滴的“变”就是开始疏通。

根据《财经》报道,高德打车业务日订单量已经超过400万单,每单按单收入1.5-2.5元。在政策的监管面前,滴滴只能迈着小碎步,边走边看。

此外,在运力上,滴滴还着手与传统厂商合作。日前,有传言滴滴出行正与日产在华的合作方“东风日产”筹备建立合资公司,为旗下打车和租车业务提供新能源运力支持。

滴滴掉入谷底之后,不包括此前滴滴被曝对顺风车业务进行灰度测试,其实,滴滴的动作也不断。

残局中,滴滴也有动作。

此前,滴滴的青桔单车于2018年1月28日正式在成都上线,街兔电单车也在2018年初开始在杭州试运行。今年5月,滴滴青桔单车挥师北上,开始逐步替换小蓝车,首批投放的青桔单车共有3000辆。

除了共享单车的布局,滴滴在两个轮子上也不断地重视起来。

不久前,滴滴发内部员工信宣布整合升级成立两轮车事业部。滴滴出行单车事业部(内部代号“海棠湾”)、电单车事业部(内部代号“黑马”)正式整合升级为两轮车事业部(内部代号为“海马”)。邮件透露,滴滴两轮车事业部将在效率、硬件、用户价值等多个维度持续深耕突破。

在出行领域,滴滴不仅是在卡位,而是在依靠自己的优势,打造更多的长板。

截至目前,滴滴已经推出快车、出租车、专车、豪华车、公交、顺风车、ofo单车、代驾、敬老出租、自驾租车、二手车共11种业务,进入“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共享汽车”的大出行领域,非滴滴的野心莫属。

网约车之外

只是,滴滴需要破的局,更在网约车之外。

两起顺风车事件,能让曾经日均数千万单、估值800亿美金的滴滴陷入“坍塌”的僵局,关键就在于滴滴没有网约车之外的倚靠。

它需要补课。

滴滴生态建构的核心原点应该在“车”上,滴滴涉足汽车产业链,加大新能源车的资产投入,通过“车”去连接B端的司机和C端的用户,占领场景,从而打通金融服务以形成车生态。

在这样一个生态里,网约车业务是一个长板,以车为核心的后市场服务是一大长板,金融也是一个大长板,每一个板块在规模效应牵引力下,板块间的协同效应才能出现,然后,再各自打出一个面来,“新”滴滴自我保驾护航的势能才能形成。

不妨从滴滴的投资布局中,管窥这几年来滴滴的战略走向。

2016年是滴滴的投资业务的风水岭。在此之前,滴滴主投网约车,快递、Uber中国、Ola、Lyft等都装进了滴滴的篮子,此时,滴滴也开始成为了网约车行业的老大。

2016年之后,滴滴开始投资共享单车、二手车、电单车,孵化快车、顺风车、出租车等核心业务,关于车产业链上的延展,很多投资都发生在2018年,比如中保车服、嗨修养车、明觉科技、时空电动等。

在车生态战略布局上,滴滴沉睡了两年。

今年年初,程维宣布2019年将聚焦当前最重要的出行主业,继续加大安全和合规投入、提升效率,对非主业进行“关停并转”。以外卖业务为主的孵化新业务部门R-lab也成为今年裁撤的重点对象。

今年以来,滴滴发力车生态,小桔车服独立之后,今年又其联合北汽新能源成立“京桔新能源”公司,试图在车的维度发力和突破。也就上个月(3月)京桔新能源交付10000万辆EU5网约车。交付进程将分别在杭州、温州、宁波等十个城市陆续进行。

滴滴算是清醒过来了。

但是,时间不等人,在车生态没有“活”起来之前,滴滴的策略是转移压力,进击海外。

6月,滴滴在智利、哥伦比亚已经“开始接单”,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滴滴是唯一在拉美地区数百个城市运营O2O服务的中国企业。此外,在日本,滴滴与软银的共同出资公司滴滴日本宣布在北海道启动网约出租车服务“DiDi”。滴滴日本预计在2019年度内将服务区域扩大至13个地区。

东边不亮西边亮,滴滴开始软着陆。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滴滴出行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