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头条
  2. 前沿领域
  3. 人工智能
  4. 正文

车市寒冬,电动化与智能化远水难解近渴

 2019-07-15 17:43  来源: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阿里云优惠券 先领券再下单

市场寒冬下,中国车市正进入前所未有的震荡期,头部品牌丑闻缠身,二线品牌以价换量,自主品牌(含造车新势力)承压严重,似乎正成为当前车市的真实写照。

市场寒冬比预期来得更为强烈

自2018年开始,延续多年增长势头的中国汽车市场踩下了刹车,进入负增长区间。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中国新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2780.92万辆和2808.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16%和2.76%,虽然连续十年蝉联全球第一,但销量方面却为1990年以来首次年度下降。

这使得诸多车企在制定新年销量目标时从激进转向了保守状态,但半年过去,中国汽车市场的寒冬程度似乎是超越了厂商们当时的预估。

同样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至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3.2万辆和1232.3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3.7%和12.4%。体现在厂商销量上,则是从已公布半年业绩车企数据来看,多数车企在2019半都进入了负增速区间。

诸如吉利汽车,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其汽车同比销量下跌14.99%,也或正因如此,在制定2019年销量目标时已显保守了的它在公布半年销量报时,就将2019年全年销量目标下调10%至136万台。不止是吉利,事实上上汽集团与长安汽车上半年销量跌幅也是颇为惨烈,数据显示:上汽集团上半年累计销量为293.7万辆,同比下跌16.62%;长安集团,2019年上半年销量82.52万辆,同比下跌高达31.65%。

而回首中国汽车市场这过去半年,可以说,无论是头部品牌还是二线豪华品牌亦或是造车新势力,其在中国市场似乎都进入前所未有的震荡期。

诸如一线豪华品牌奔驰、宝马、奥迪,2019年上半年虽然在整体增速上均跑赢了大盘,但其内部也完成了一轮销量座次洗牌,形成了宝马领衔一线豪华品牌的市场新格局,而奥迪则落至市场第三。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宝马在华累计销量350070台,同比增长16.8%;奔驰(含Smart品牌)2019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为344657辆,同比增长1.3%;奥迪累计311871辆,同比增长2.1%。

而奔驰从208年上半年销量冠军到如今被宝马超越,奥迪从第二落至第三,这其中有车企产品更新换代的原因,但围绕奔驰与奥迪汽车的丑闻也很难说没有关系。

如我们所见,今年上半年,在奔驰、宝马、奥迪三大品牌中,宝马成为了唯一没被舆论大规模讨论的品牌,而奥迪与奔驰在中国市场则都经历了大规模的舆论声讨(虽然个人认为奥迪的白血病纯属无逻辑的强行关联,但其对消费大众的心智影响却是真实存在,仅从个人而言,在今年购车时就因家人因心中有所顾忌给否掉了原本种草奥迪,最终选择了沃尔沃)。

在看二线豪华品牌,一贯处在上比不足下比有余的尴尬位置,事实上在2019年上半年其整体表现与一线豪华品牌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从数据来看:凯迪拉克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98,以114592台的总销量成为了二线豪华市场销量第一;但从趋势来看,卡迪拉克的销量第一或许难以长久,下半年其或将被雷克萨斯超越。数据显示:雷克萨斯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 36.5%,累计销量达 到了93823 台。并且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凯迪拉克的以价换量,雷克萨斯时常被报道的却是用户加价提车。在此之外,同样以价换量的沃尔沃上半年表现也算尚可,数据显示:上半年其同比增长10.2%,累计销量达到67741辆,在中国市场创下了沃尔沃汽车有史以来上半年销量新高。

车企自救,电动化与智能化远水难解近渴

面对这一轮来得陡峭、超乎预期的负增长,车企们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但除开以价换量的自救方式外,是否还有别的方法让中国车市重拾增长?从车企们的动作来看,似乎都把发力点放在了近几年来车企们一直都在大力推进的电动化与智能化这两大方面。

首先来看电动化,事实上,在特斯拉成功刺激以及环保诉求与政策指引的多重诉求下,近年来无论是一、二线豪华品牌还是自主品牌亦或是造车新势力,都是电动化做为了车企战略的重心所在,并且诸多车企特别是国产品牌,更是将电动化做为了弯道超车的机遇所在。

而如我们所见,众多车企也推出了诸多的实质性的产品。诸如奔驰在此前推出了EQC纯电动SUV,并宣布将在2022年实现整体产品阵容的电动化;奥迪推出了奥迪e-tron,并在上海车展期间宣布正式落地中国市场,而到2020年,奥迪将在全球推出12款电动车型,并全面实现电动化。而在自主品牌方面,上汽集团在此前就提出了汽车“新四化”概念——“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并且发布了荣威光之翼等产品;而在一季度新能源车型销量已达7.3万辆的比亚迪,其董事局主席王传福在海南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更是提出了全面推广电动车,同时逐步禁售燃油车的建议,并建议将国内私家车电动化时间点设置到2030年之前。

而从市场现实来看,新能源市场也的确是车市寒冬下独树一帜的存在,数据显示:2019年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4万辆和15.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6.3%和80.0%。1月至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1.4万辆和61.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8.5%和49.6%。展示出了强劲增长动力。

这也或是众多车企持续加码电动化市场的又一大动因所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的是,虽然新能源市场整体增速喜人,但若是将其实际产销量放置在整个车市中来看,就不难发现其整个蛋糕盘面还是太小,在短时间内显然无法撑起市场的增长诉求。而受当前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堪忧、充电基础设施薄弱以及近期频发的自燃事故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对于绝大多数车企而言,都是美好的诗与远方,不能满足他们的活在当下。

与汽车电动化有着同样尴尬的则是汽车智能化,对于汽车智能化,当下几乎所有车企都在智能化上下了大功夫,并纷纷与互联网大厂进行合作。

如我们所见:荣威、大通、名爵、东风雪铁龙牵手AliOS;福特、观致、戴姆勒、宝马、福特、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奇瑞等牵手百度小度车载OS;广汽、长安、比亚迪等牵手“AI in Car”,而在百度第三届AI开发者大会上,吉利更是宣布自吉利博越Pro开始,吉利汽车将开始全面搭载融合小度车载交互系统的GKUI19系统。

但汽车智能化的尴尬在于,他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并且为未来描绘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但其究竟对用户对购车抉择能有多大的影响?从市场调研数据来看,其并未进入影响用户购车因素的前五名。事实上安全性、舒适性、质量、动力、价格才是全国消费者购车时最为看重的因素。

如此种种,使得我国车市在某种程度上处在了尴尬之中,难以在短期内找到一条度过市场寒冬的有效路径,而这也是当前市场给绝大多数车企留下的一道难题。

注:文中图片源自网络;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邻章【微信号:ZLxgic 公众号:TMT317】,关注智能手机、消费&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 厄尔尼诺,“烤热”新能源汽车市场?

    7月4日,世界气象组织宣布,热带太平洋七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这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

    标签:
    新能源汽车
  • 用户成造车主角,北汽新能源锚定市场本质需求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作为我国首家独立运营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北汽新能源以品质立足,并练就了准确洞察用户需求的能力。6月16日,北汽新能源旗下高端品牌极狐汽车又上市两款新车,分别是极狐阿尔法S和极狐阿尔法T森林版。其中,极狐阿尔法T森林版共四款配置,官方指导价18.58-28

    标签:
    新能源汽车
  • 读财报丨长期主义指引下,蔚来“下半年月均交付2万+”能否实现?

    新能源汽车的互联网属性正在加速消解,工业产品的特质开始贯穿行业始终。首先是过去几年风头无两的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在产品层面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利润水平也在大幅下降,趋近燃油车。行业整体的风格切换随即带来市场格局的改变,特斯拉等头部企业掀起降价潮,小米、百度等新入局者不断,老玩家

  • 新能源商用车:老玩家、新势力“争先恐后”

    现如今,作为重要出行交通工具之一的汽车,已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不仅如此,汽车行业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新能源汽车的热度更是居高不下。除了各路玩家积极布局之外,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是持续走高。事实上,汽车若以用途来划分的话,可以分为两类,即乘用车和商用车。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乘用车市

    标签:
    新能源汽车
  • 百度有驾“AI创作”,让汽车内容生产跟上新能源时代发展脉搏

    5月25日,2023百度移动生态万象大会在广州召开。在下午举办的“打破边界智引未来”百度互娱和垂类分论坛上,百度汽车业务部总经理万超做了《聚新进击,数智先锋,共创AIGC新势力》的主题演讲,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对内容创作趋势的改变切入,分享了百度有驾在AI助力内容创作、粉丝经营、内容变现等方面的智

    标签:
    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