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智能锁的检测报告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京津冀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了一则智能门锁的比较试验结果,测试智能门锁共计38把,价格区间为790元~3700元。其检测结果显示,60%智能锁产品的IC卡钥匙均可被轻易破解甚至复制,而能使用假指纹成功解锁的智能锁比例更是高达80%。


这个令人意外的结果无疑是给了指纹锁最无情的一波打脸。相信关注指纹锁的消费者都了解,现在市场上各个品牌商家大多以宣传“活体指纹识别”来强调自家产品的安全性,但结果显示,并非如此!基于表皮识别的指纹识别技术,本质上就存在易被复制的BUG,即使厂家们在不断地完善它的技术,但是易被复制的安全性问题,以及指纹浅、油渍脏污或者湿手指、在干冷的天气下识别效果不佳等问题,还是指纹识别技术难以逾越的硬伤!
其实,早在几年前,业界就已经意识到指纹识别技术这一天生的短板,开始在追寻更为安全的生物识别方案,如人脸、虹膜等,但由于技术方案的成熟度和价格原因,很难在智能门锁上大规模应用。而与指纹识别有点类似的技术方案,成为了指纹识别的升级替代,那就是指静脉识别技术。
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原理是采用波长700—1100nm的红外光照射手指,手指内部静脉血管里的血红蛋白会吸收部分红外光,从而绘制出指静脉的图像。然后将图像数字化,并做特征提取,与已经记录的指静脉图像比对,完成识别过程。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关键是利用了流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对红外光的吸收作用,是真正活体检测。

前些年由于造价高,指静脉技术虽然已被业界认可,但一直没有在民生产品中大规模的应用,而是默默地被军工、银行、政府、教育部门等奉为“坐上之宾”。在这次掀起的关于智能锁安全问题的话题讨论中,有媒体在实地探访中寻找真正的活体识别智能锁时,指静脉锁再次浮出水面,如沧海遗珠一般闪耀出它的光芒!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指静脉锁的造价已经逐步达到民生市场能接受的水平,千元级的产品已经上市,并且已经接近指纹锁的价格,而有些商家还在用它的稀缺性大把赚取利润,消费者应当多了解,多对比价格和性能,为自己选一把安全可靠、性价比高的产品。
不要再当它是个青铜,其实它是个王者!指静脉锁,很快就要替换掉指纹识别锁,成为智能门锁产品未来发展的潮流与方向,拥有安全、成熟的技术,完善的售后服务的产品,将很快走进千家成户!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2000-2010年,随着指纹识别技术开始应用于智能门锁,其产品应用领域也开始从酒店推广到普通家庭。2011年以来,随着人脸识别、生物识别技术的兴起,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度不断提升,智能门锁行业也迎来一轮飞跃式发展。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市场发展的历史和规律验证着,如今智能门锁行业已经到了新的阶段,需
10月20日,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钥匙标准工作组(SAC/TC426/WG2)在合肥的卢深视有限公司以线上+线下的形式组织召开《智能门锁三维人脸识别应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第二次编制组会议
时代在变,入户门也在变。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家庭的入户门经历了木门、防盗门、“防盗门+智能锁”的演变。随着智能门锁日益流行并逐渐开始取代机械锁,智能化的需求也在日益剧增。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交织的时代浪潮中,安全的边界不断延展,技术的演进正引领产业迈向新一轮变革。10月24日,以“弈动Dynamic·数智跃迁博弈无界”为主题的2025TechWorld智慧安全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来自国家部委、院士学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权威专家与业界精英齐聚北京,共议AI安全、数
2025年10月25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之人工智能(AI)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在浙江温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国际院士科创中心主办,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温港院士科创中心承办,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与温州市电力工程学会提供支持,以“瓯江论道-AI赋能绿色发展”为主题,
我觉得我们AI的目标是:从芯片设计到软件生态,全链路自主开发,建立可控的世界级AI体系。所以这是俺对未来5年中国AI圈的展望和判断。(1)2026年,英伟达造车、国产开车26年国产芯片会在推理和垂直场景上发力。以DeepSeek为代表,大多数AI大模型会以软件弥补硬件不足,所以训练和推理分开,训练就
文/道哥在深陷“后门”风波、接受网信办问询之后,英伟达的“特供版”H20芯片,又有了新消息。近日,美国科技媒体《The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英伟达已悄然向其关键供应商——包括负责封装的安靠科技、供应高带宽内存的三星电子、以及承担后端处理的富士康发出指令,要求暂停所有与H20AI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一场关于“中国芯”的IPO审议,正把投资者们的目光锁定在上交所。根据上交所发布的公告,上市审核委员会已定于9月26日审议摩尔线程的科创板首发申请。作为中国半导体自主化浪潮中最受瞩目的“考生”之一,包括其创始人显赫的英伟达背景、高达80亿元人民币的募资雄心,以及在国产GPU领域取
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继创下TPC-C性能&性价比双冠之后,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再度实现关键突破。9月24日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基于CXL(ComputeExpressLink)2.0Switch技术的PolarDB数据库专用服务器。在原有RDMA网络的基础上,Polar
2025年9月24日,在杭州举办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正式发布全新一代服务器操作系统AlibabaCloudLinux4(简称Alinux4)。Alinux4基于Linux6.6内核打造,是首个全面遵循龙蜥社区“开源生态合作倡议”规范的商业发行版。它不仅兼容主流开源社区生态,更针对阿里云最新9代ECS
9月24日,杭州云栖大会技术主论坛上,阿里云重磅发布AI安全护栏,提供五项核心安全能力,护航AI安全。一方面为客户提供融入AIAgent开发全链路的原生安全防护,另一方面持续用AI赋能安全产品智能化升级,打造Agentic-SOC安全运营,提升安全威胁检测和响应效率。在过去的一年,AIAgent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