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正式揭晓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的揭榜单位和项目名单。海尔智家凭借“基于智慧家庭人工智能平台的全屋智能产品”项目,从“重点任务”遴选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领域的“揭榜单位”。
工信部是国务院直属部门,旨在遴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单位,按照 “揭榜挂帅”的工作机制,通过技术攻关,集智聚力,突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短板瓶颈,加快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中国由AI产业大国向AI世界强国迈进。本次海尔智家的成功入选,正是多年来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研发和推进AI+IoT技术落地的结果。
海尔智家作为物联网时代第一生态品牌,一直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家庭领域的落地,并依托智家云脑引领行业进入主动服务时代。搭载了智家云脑的海尔智慧家庭,通过智能的连接、便捷的交互、基于大数据的主动服务三大能力,给用户提供了“5+7+N”全场景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截至目前,海尔智家已实现智慧节能、美食推荐、故障自反馈等100+主动服务的能力,智能成套用户已达1000万,并在全国布局了3500+智慧家庭门店。海尔智家在为用户提供“想你所想,知你所需”的智慧生活时,也为深化产业落地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未来,海尔智家将继续推进智慧家庭产业智能化平台升级,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让智慧家庭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落地场景,为行业发展提供示范与方向。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过去五年,海尔智家在泰国增长近3倍,年均增速超20%,整体跃居头部阵营。根据最新GfK数据,海尔智家在泰国冰箱、洗衣机已进入前三,空调一马当先,跃居行业TOP1。这也是海尔智家坚持本土化战略和高端创牌战略的又一项新成果。01实施本土化战略推动全球化当地时间7月7日,海尔泰国工厂第1000万台空调下线
在技术持续升级、消费者观念发生转变等多方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与智能相关的设备销量逐渐走俏。能够为人们带来便捷、舒适的智能家居产品也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此背景下,智能家居行业日渐火热,实现了飞速发展。其中,作为智能家居重要组成部分的智能照明,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
智能家电是当下最热门的消费品类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的需求升级,智能家电不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清洁、烹饪等功能,还能够通过智能互联、数据分析、个性化定制等方式,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健康、美好的生活体验。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市场中,添可作为一家智能科技创新公司,以其高端智慧生活电器产品,在行业内树立了
每年的一季度,都是上市公司大考交卷最密集的时候。3月28日,海尔生物发布2022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8.64亿元,同比增长34.72%;还原2021年确认的联营企业Mesa的持有期收益和处置收益后,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25.22%,扣非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29.81%。事实上,这已是海尔生物
文/道哥美国设计软件公司Figma近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即上演“狂飙”行情——发行价定每股33美元,开盘报价85美元,较发行价翻倍。首日收报115.50美元,较发行价大涨约250%,市值飙升至近670亿美元,创下近30年来同等规模美股IPO的最大单日涨幅纪录。然而,随着短线资金获利了结,
8月16日,卢松松非常荣幸的成为了一名《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观众。这是一场超酷的机器人运动会,也是人类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奥运会,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会参加500多个比赛项目。看了一天的比赛,晚上就回来写文章,编辑短视频。先说感悟:(1)这是人类首次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运动会,史无前
文/一灯来源/节点财经在当前无人敢缺席的AI军备竞赛中,巨头们一面为巨额的资本支出焦虑,一面又向市场勾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各家动辄千亿级投入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份关于AI回报价值的有力证明。而腾讯,率先给出了答卷。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资本开支同比剧增119%,达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2025年的硅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上演。这场战争的核心武器不是代码或芯片,而是人——那些全球仅有数千名、能够构建未来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顶尖大脑。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Meta及其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正扮演着最具侵略性的
Manus撕开一道真相
文/八真来源/节点财经具身智能赛道,谁最有可能拔得A股资本市场的头筹?答案大概率是诞生刚刚两年,由华为"天才少年"、B站百万粉丝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近期,从事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上纬新材(688585.SH)丢出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收购其至少63.62%的股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