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威盛电子在上海正式发布了任我行智驾科研平台,并展示了AI智驾实验室。这一科研平台面向开发者打造,可以基于威盛电子的硬件、软件、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学习和云端组件工具,自行开发自动驾驶系统。
发布会结束后,车东西对威盛AI实验室高级技术总监唐亮和AI实验室运营负责人秦淑进行了专访。
在采访中,车东西了解到:基于威盛智驾科研平台的研发可以分为车载视觉和自动驾驶两个平台。其中,车载视觉平台主要以基于视觉感知的辅助驾驶为主,既面向车内驾驶员,也面向车外的车辆和行人。
而自动驾驶平台则支持开发高级的自动驾驶系统,配套的自动驾驶开发硬件里车载控制器能达到60TOPS的算力,并可接入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参与运算,能够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
当前,威盛已经向产、学、研三个方向前进,相信科研平台也会加快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落地速度。
一、威盛电子发布自动驾驶科研平台,人人都能搞自动驾驶
6月18日,威盛电子在上海举行了AI智驾实验室开放活动,活动现场,威盛电子正式发布了任我行智驾科研平台。
发布会现场
这一平台面向高校、职业学校和高中的研究人员开放,开发者可以在这一平台上进行自动驾驶感知、计算、决策层面的研发。同时,威盛电子为开发者提供硬件、软件、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学习和云端组件工具,简化开发流程。
发布活动结束后,车东西对威盛AI实验室高级技术总监唐亮和AI实验室运营负责人秦淑进行了专访。
据威盛AI实验室高级技术总监唐亮介绍,威盛的自动驾驶科研平台分为车载视觉和自动驾驶两个开发平台,车载视觉主攻基于视觉感知的辅助驾驶,而自动驾驶开发平台则主攻于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L4级别自动驾驶。
威盛AI实验室高级技术总监唐亮
在车载视觉方面,威盛电子已经比较成熟,对车内和车外都能起到很好的视觉识别效果。可能有人会产生疑问,车外识别行人、物体不就行了,为什么要在车内装上视觉识别设备呢?
实际上,车内的视觉识别也非常重要。在配备车内视觉识别设备后,商用车对就能很方便地查看每一位驾驶员的工作状态,是否疲劳驾驶,是否接打电话,是否持证上岗……也能通过面部识别技术,判断是否有人盗窃车辆或未经授权驾驶车辆。
此外,网约车平台也可以为旗下车辆配备这一模组,以便对旗下司机的工作流程进行更好监管。
除了车内的视觉识别外,车外的视觉识别更加重要。利用环绕车身的摄像头,就能对车辆的四周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据威盛AI实验室运营负责人秦淑介绍,根据各大厂商的需求,威盛电子可以为车身配备4~9个摄像头,实时监测车周环境。
目前,威盛的Mobile360 M800系列车载系统,就能通过四个FOV-190°的广角摄像头,生成车辆的3D实时图像。对于叉车、采矿车等特种车辆而言,盲区减少就意味着安全性的提升。
如果在四个FOV-190°的广角摄像头的基础上再加上两个FOV-40°的摄像头,就能实现五种ADAS功能。根据威盛公布的信息,完全基于视觉的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前方碰撞预警、后方碰撞预警、盲点检测预警、车道偏离预警和鲜素检测,也就是一个L0的自动驾驶系统。
或许L0级的自动驾驶并不那么惹人注目,毕竟L2早已量产上路,L4也在如火如荼测试中。但这大多都是乘用车领域的自动驾驶成果,而商用车、特种车自动驾驶系统的发展则没有这么迅速。
因此,即便有L0级的自动驾驶,对商用车和特种车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升级。
除了视觉系统之外,威盛的智驾科研平台还有一个重要部分,那就是自动驾驶开发平台。
据介绍,自动驾驶开发平台也有威盛提供的硬件、软件以及开发环境的套件,主要进行无人配送车的研发。
威盛电子无人配送车
此外,自动驾驶开发平台的计算能力也更加强大。根据威盛公布的数据,自动驾驶开发套件的计算平台算力可以达到60TOPS,并且支持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数据输入运算。
目前,采用威盛电子解决方案的无人配送车能够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在封闭园区内,采用威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无人配送车可以根据指定路线行驶,同时也能根据路况避开障碍,重新选择道路。并且,这种无人配送车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30公里。
二、商用自动驾驶领域成果颇丰,已有多个商用项目落地
威盛电子从2016年前后开始涉足自动驾驶的研发,并已经有落地项目。
威盛AI实验室运营负责人秦淑介绍,早在2016年,威盛电子就已经与日本Japan Taxi出租车公司联合推出了智能物联网出租车系统。通过威盛的一个车载系统,就能追踪车辆的位置、速度、燃油消耗情况,这样一来,就方便了车队的管理。
2019年,威盛电子还展出了特种车辆的安全驾驶套件。这次,威盛电子面向的是采矿车这类大型特种车辆。通过车身四周安装的四个FOV-190°的广角摄像头和两个FOV-40°的摄像头,在车内就能看到整个采矿车的360°的全景图像。
采矿车的全景视图
除了显示全景图像之外,系统也能对驾驶员发出提醒,如果有可以预见的危险情况,驾驶员就能很快发现并避免危险发生。
在国内,威盛电子也与叉车厂商合作,在仓库运货场景中,保障运输安全。
可以看到,当前威盛电子落地的ADAS功能基本都是L0级的自动驾驶,并没有更高级的自动驾驶,从这一方面来看,威盛电子与其他国际大厂差了很大的距离,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据威盛AI实验室高级技术总监唐亮介绍,威盛电子的商用项目中,实际落地的仅有L0自动驾驶,但是研发工作早已到了L4级。这是因为,威盛电子希望尽可能把最稳定的系统用于商用落地项目,而不是将“有待升级”的技术交付给客户。
2018年,威盛电子就曾在湖州展出了一款无人驾驶的公交车,公交车在载人状态下进行场地内无人驾驶,即便到拿今天还是非常惊艳的。
结语:自动驾驶是威盛转型的机会
威盛电子依靠在电子行业30多年的技术积累,在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领域自然发展迅速,在商用车和特种车领域已经占得一席之地。据威盛电子官方透露,今后将着重通过产学研合一的智驾科研平台,辅助高校建立自动驾驶实验室,推动自动科研项目落地。
随着自动驾驶系统的不断普及,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的驾驶员都将享受自动驾驶系统带来的出行便利。威盛在此时发布自动驾驶科研平台,也是希望为高校未来自动驾驶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推动自动驾驶商用及科研项目落地,已经成为威盛的支柱性产业转型方向。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水上文旅三大痛点随着经济不断复苏,旅游行业正在步入高速回暖阶段,面对不断提高的旅游品质与质量,投资方与经营者不再是简单的准备一块水域,或是添置一些水上器械装备就可以。大部分消费者对于水上活动甚至已经形成了固化的观念。痛点一:玩法匮乏我们针对国内众多5A级景区的部分游客人群进行了采访,问到其所了解的水
2023年7月6日,第六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3)在上海开幕,“人工智能大模型”是本届大会的备受瞩目的话题,据悉,在昇腾AI大模型的创新研发中,华为联手26家行业领军企业,组建了一支协同创新的“AI明星队”,云天励飞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杰出代表,和互联网大厂、运营商、科研院所等优秀团队
这几个月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展现出的能力令世界惊叹。自从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掀起了一波AI浪潮后,AI仿佛已经沉寂了很久,ChatGPT的横空出世就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芒,让AI这个名词重回C位。过去在AI1.0时代,主要通过训练模型来实现图像识别、声音识别、语言处理等特
文:互联网江湖作者:志刚2023年的IoT需要一个新故事。6月29日,涂鸦智能在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企业级战略PaaS2.0,希望通过一个平台+四大开发服务,建立起IoT生态。对于这场发布会,市场的态度是积极的。美东时间6月29日收盘,涂鸦智能美股股价上涨5.6%,来到1.87美元/股。近日股价稳定
自动驾驶行业的“劲风”又来了。6月21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他强调,“这里面讲的是L3级,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此前工信部曾透露,《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指南》即将正式发布实施。消息频出,自动驾驶产业链又一阵躁动。但在
文/道哥美国设计软件公司Figma近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即上演“狂飙”行情——发行价定每股33美元,开盘报价85美元,较发行价翻倍。首日收报115.50美元,较发行价大涨约250%,市值飙升至近670亿美元,创下近30年来同等规模美股IPO的最大单日涨幅纪录。然而,随着短线资金获利了结,
8月16日,卢松松非常荣幸的成为了一名《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观众。这是一场超酷的机器人运动会,也是人类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奥运会,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会参加500多个比赛项目。看了一天的比赛,晚上就回来写文章,编辑短视频。先说感悟:(1)这是人类首次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运动会,史无前
文/一灯来源/节点财经在当前无人敢缺席的AI军备竞赛中,巨头们一面为巨额的资本支出焦虑,一面又向市场勾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各家动辄千亿级投入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份关于AI回报价值的有力证明。而腾讯,率先给出了答卷。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资本开支同比剧增119%,达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2025年的硅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上演。这场战争的核心武器不是代码或芯片,而是人——那些全球仅有数千名、能够构建未来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顶尖大脑。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Meta及其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正扮演着最具侵略性的
Manus撕开一道真相
文/八真来源/节点财经具身智能赛道,谁最有可能拔得A股资本市场的头筹?答案大概率是诞生刚刚两年,由华为"天才少年"、B站百万粉丝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近期,从事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上纬新材(688585.SH)丢出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收购其至少63.62%的股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