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智东西公开课策划推出的光电3D传感合辑第7讲开讲,的卢深视副总裁崔哲博士进行了题为《基于结构光RGBD相机的3D全栈技术剖析》的分享,从3D结构光系统的核心构成、相机的选型标准以及三维重建、三维识别技术和规模化应用落地的关键等方面展开系统讲解,深度剖析结构光全栈技术。
崔哲,的卢深视副总裁、模组方案BU总经理、主任工程师。中科大物理系学士、光学方向博士。在三维传感器方向、光学器件方向有比较深的行业理解力,一直在公司负责三维传感器的方案设计(包括光学部分)、深度提取算法研究的核心任务以及产品量产落地。
的卢深视作为真正打通 “真三维”全栈技术、并实现国家级项目落地应用的公司,已于今年推出了基于结构光的高精度RGBD相机,可用于刷脸支付终端、银行ATM、无人货柜、地铁刷脸闸机、AR/VR、物品体积测量等场景。的卢深视副总裁崔哲博士在直播间介绍到,该相机已实现量产,在5米范围误差小于1mm,指标超越国际3D相机巨头,且量产良率超99%,精度全球领先,具备独家专利技术,高度自主可控,已经在人脸支付、轨道交通等领域成功实现技术落地。
的卢深视高精度RGBD相机
基于前端低功耗嵌入式平台,的卢深视高精度RGBD相机可实现非接触式精准识别,基于结构光原理,更可还原人脸高精度3D细节信息,通过人脸立体尺寸信息精准辨识人员身份,同时对于二维和三维攻击识别正确率高达99.99%。安全性上,3D高精度结构光相机及3D人脸算法已通过BCTC增强级认证,满足国家认证金融支付增强级安全标准,可实现高强度防作伪。随着3D技术日臻成熟,批量化落地生产使得成本降低,凭借更优性价比,3D视觉感知系统将成为机器标配的眼睛。根据实际落地经验,的卢深视认为,3D传感跨越规模应用鸿沟需要四大特质:成熟的3D视觉技术从支付/安防领域实现降维应用、3D识别技术安全升级、大角度复杂光线性能稳定带来的体验升级,以及最优性价比方案实现了极致成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创新基因与紧贴市场需求的产品体系
▵完备的工程化能力
▵建立数据标准与评价打分体系
▵产业链深度协同,实现共赢
▵提升易用性与性价比
而现阶段3D视觉行业的核心难点集中在产业链匹配并不完善,由于三维机器视觉仍属于较前沿的技术,供应链匹配上存在技术难度高、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整合产业链是3D视觉产业化应用的必要路径。在产业链环节,的卢深视定位为三维视觉感知系统技术方案提供商,深入市场调研,从应用层面打磨硬件产品。
的卢深视从应用层面打磨硬件产品
作为全球领先的3D视觉全栈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卢深视深耕3D视觉行业近5年,科学家团队研究领域覆盖数学、光学、机械等,更与高校深度合作,进行支撑产品的领先性技术规划,推出可规模量产的产品。了解市场以及具备完备的工程化能力,让的卢深视在产品研发阶段就走在前列。在技术上,的卢深视的三维全栈技术打通了从云端建库、算法比对、模组方案到终端产品的全栈解决方案:
在三维相机方面,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远距离相机,在5米范围误差小于1mm,指标超越国际3D相机巨头,且量产良率超99%;
在人脸三维重建方面,重建精度小于1mm,同等条件下精度高于苹果公司5个百分点;
在人脸识别算法方面,能够实现千万级大库、亿级大库比对,等效三维人像识别错误率小于万亿分之一,真三维比对技术,指标远超二维识别厂商几个数量级。
除此之外,的卢深视作为三维视觉全栈技术及方案提供商,结合深度市场调研,积极参与相关行业与技术标准制定,包括《安全防范人脸抓拍设备技术要求》标准、支付《远程人脸识别应用技术规范》标准等,为推动三维视觉产业跨越“规模应用”鸿沟,奠定坚实基础。
智东西公开课丨光电3D传感合辑
2017年iPhone X发布,其基于结构光的FaceID方案,开启了3D传感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新纪元,也进一步加速了3D传感技术的应用落地。
目前,3D成像技术主流实现路径包括立体视觉、结构光、ToF三种,并且已经在金融、手机、无人机、AR/VR、机器人、自动驾驶、安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 Yole 的预测数据,全球3D成像和传感器市场规模在 2017~2023 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 )为 44%,2017 年市场规模为 21 亿美元,预计到2023 年,3D 传感市场规模将达到184 亿美元,发展迅猛,市场空间巨大。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认知3D传感核心技术,智东西公开课策划推出光电3D传感合辑,并将邀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技术大牛以视频形式,在智东西公开课直播间进行直播讲解,系统解读不同企业在光电3D传感核心技术、产品及应用等方面的创新。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脸识别技术已经逐渐的走进大众的视野,在一些高端智能手机产品功能中设置有人脸识别解锁功能。在火车站、高铁站进口处,也会进行人脸识别
10月20日,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钥匙标准工作组(SAC/TC426/WG2)在合肥的卢深视有限公司以线上+线下的形式组织召开《智能门锁三维人脸识别应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第二次编制组会议
近日,上海智位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DFRobot)又上线行空板Python系列入门新教程—人脸识别之智能门禁,实现家中门锁通过人脸识别打开,避免因忘记携带或丢失钥匙带来的烦恼。
在不久前刚刚收官的“618购物节”中,家电、家居品类整体销售额较前几年明显增长,但相对应的销量却有所下滑。这意味着,市场的消费偏好正在转向“高端”,尤其是智能属性加持下的高端智能产品更是成为年轻的主流消费群体首选。
相信大家对人脸身份认证已经司空见惯了,比如生活中的人脸支付、身份校验、金融认证等等,但是人脸识别技术面临着多种欺诈手段,如照片、换脸、面具等。如果被恶意复制,将会给个人、集体或者社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和威胁。
Manus撕开一道真相
文/八真来源/节点财经具身智能赛道,谁最有可能拔得A股资本市场的头筹?答案大概率是诞生刚刚两年,由华为"天才少年"、B站百万粉丝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近期,从事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上纬新材(688585.SH)丢出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收购其至少63.62%的股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
四个月前邀请码炒至10万元,如今官网变灰、社交账号清空,这家AI新贵的闪电迁移折射中国科技企业出海潮涌。7月11日,打开Manus官网的用户发现一则突兀提示:“Manus在你所在的地区不可用”。而就在不久前,这个位置还显示着“Manus中文版本正在开发中”的乐观声明。同时,Manus官方微博和小红书
文/十界来源/节点财经一场围绕算力自主的竞赛,正在科创板上演。近日,国产全功能GPU厂商摩尔线程递交科创板招股书,拟募资约80亿人民币,成为今年上半年科创板拟募资规模最大的冲刺者,也打响了“国产英伟达”上市的第一枪。据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自2020年成立以来,主营全功能GPU芯片的研发与销售,以自主
“AI大模型六小虎”百川智能危机重重。这是前搜狗CEO王小川创办的AI公司。昨天就爆出新闻,百川智能的联合创始人离职,这是王小川入局AI的第一道大坎。接下的成败非常关键:(1)拿下河北(2)学习科大讯飞百川智能离职高端概览:(1)2025年7月10日,百川智能技术联合创始人谢剑将离职。他是百川只能的
百度AI团队今日正式推出PaddleOCR3.1版本,以突破性的多语言组合识别(MultilingualCompositionPerception,MCP)技术为核心,彻底重构复杂文档处理边界。此次升级标志着OCR领域首次实现对同一文档内任意混合语言文本的精准识别,为全球化企业、跨境业务及多元文化场
“宇树已形成硬件、算法、场景联动的业务飞轮,自研率超95%的技术壁垒让其成为全球机器人赛道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首程资本管理合伙人朱方文在追加投资时如是评价。7月7日,据每日经济新闻从宇树科技投资方处获悉,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宇树科技(UnitreeRobotics)已明确计划于科创板IPO,预计
推理与多模态的终极融合,将彻底终结用户在不同模型间切换的烦恼。7月7日,OpenAI正式确认将在今年夏季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PT-5。这一突破性产品将整合现有的多个强大模型,特别是融合专注推理能力的“O系列”与具备多模态功能的“GPT系列”,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统一体验。OpenAI开发者体验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