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能相对论
作者/离离
如果有一只不掉毛、无异味、不需每天带牠出门散步、身体强健不易生病、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忠心耿耿、聪明听话的狗狗出现在面前,喜爱动物的你,愿意饲养它吗?
相信大多数爱狗者会点头。
那,如果“牠”不是真的狗呢?
从电子玩具到AI宠物
上个世纪起,电子机器宠物就开始代替活生生的动物,一直陪伴着那些想要饲养宠物,却因为时间、金钱等各种原因而不得不放弃这个心愿的人们。不同于活在屏幕中,看得见摸不着的虚拟宠物;机器宠物虽然也没有生命,但作为拥有实体触感、“真实存在”的玩伴,也陪伴了不少小朋友度过快乐的童年,并为感到孤独的大人们带来慰藉。
像是1998年风靡欧美地区的菲比小精灵(Furby),刚上市就立刻形成热潮,全世界共计卖出超过4000万只。这款电子机器宠物在2012年引进中国,成为许多孩子的童年回忆。
“自从我第一次见到菲比精灵,后来我每天放学都要去店里撸它一把,喂它吃手指。当时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只这样的宠物。不出意外地被父母拒绝了。”网友@magic Molly表示。
这个具有猫头鹰外形的“小动物”并非普通的电动毛绒玩具。它配有多个触觉传感器,能对人们的触摸做出相应反应。菲比精灵还具有动态记忆装置,能通过与使用者的交流,学习不同语言,甚至会随着主人的对待方式养成不同性格,可说是配备了最基础的机器学习技术。
如果说菲比精灵的外形和功能就像是小孩子的玩具,这款搭建了AI的电子机械狗AIBO,则是日本Sony公司专门为想要宠物的家庭设计的娱乐陪伴型机器狗。继菲比之后,Sony推出了一款电子机械宠物狗AIBO(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AIBO是日文“同伴”的发音,又与Eye-Robot(有眼睛的机器人)的英文发音相近,同时还带有人工智能的缩写。
从名字就可看出,这只“宠物狗”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虽然最初几代产品的智能有限,但AIBO可爱的外形和活泼的个性很快就俘虏了大批消费者。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渐进步,AIBO的交互系统也越来越完整,行为模式也和真的狗狗越来越相似。
去年推出的新款AIBO可实现平稳地行走、坐下、躺下、唱歌、跳舞、击掌、叼骨头、打滚,甚至装死的功能。鼻子上的摄像头带有面部识别功能,身体则装设多个由深度学习算法提供支持的传感器,能评估周围的环境并做出反应,还能在快要没电时,自己跑到充电桩充电。
此外,新款AIBO带有“巡警”功能,可帮主人构建家庭地图,只要主人设定守护对象的面部照片、名字、区域和时间,AIBO就会在家中巡视,并向主人报告守护对象的情况。
最有趣的是,AIBO会像真正的宠物狗一样不听话,比如刚到主人家里时,它会假装在家里撒尿,主人批评几次后,它才会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随着相处次数和时间增加,AIBO能和主人的互动中学习更多经验,变得越来越听话。
这样的拟真反应让AIBO大受欢迎。对许多消费者而言,AIBO并不是一个没有生命、死气沉沉的家用电器,而是更像一名真正的家庭成员。2006年,Sony因故停产AIBO,一些民众甚至跑到Sony总部去*。2018年,Sony暌违已久再度推出新款AIBO时,刚在日本上市就立刻被抢购一空,热度不减当年。
近年,随着AI技术发展速度提升、应用范围增加与宠物市场的日渐扩大,国内一些公司也开始推出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子机械宠物。如深圳大象机器人在今年三月推出宠物智能机器人MarsCat火星猫。这款 “仿生”机器猫能独立完成走、跑、坐、伸懒腰、招手,以及猫咪标志性的蹭脸、埋猫砂等动作,还不需要铲屎,直接消除了养猫的最大痛点。
通过5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麦克风及传感器、伺服电机、陀螺仪等设备,MarsCat能够实时对图像、人脸、声音、距离、触感等进行全方位解析,像真猫一样自主做出相应行为和动作。如主动走向主人所在的位置、分辨对它的称呼和责备等。
MarsCat内置的智能芯片让它既有设定的成长轨迹,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它的出厂程式设置了多种不同的性格,但最终发展趋势取决于和主人的互动频率以及相处方式。
这款“智能猫咪”还具备“开源可编程”功能,让使用者可以通过改变代码,自定义想要改变的东西,包括创建新的应用程序。MarsCat在预售阶段就卖出了三百只以上,现已成功登陆海外市场。
“智能相对论”查询到,前不久,创新型机器人公司KODA正式宣布预售全球首款去中心化AI家庭宠物机器狗“KODA”。这只带有多源融合传感器,具有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的机器狗,除了基本的行走跑动与玩耍卖萌外,还有拍照、摄影、语音识别、智能安防等功能,同时具备实用性和情感交互作用。
最特别的是,通过使用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引擎相结合的混合AI模型,以及网络协同技术,KODA可以自动成长与进化,“自行处理”在不同环境中遇到的问题,还能协同处理网络中每条KODA所遇到的挑战。这种学习能力和多源机载传感器也让KODA在日常相处中,逐渐学会识别主人的情绪,做出符合人类习惯的适当反应。
不是活的也没关系?
现今的AI机器宠物虽然算不上热销,但人们不曾消失的情感需求却让电子宠物的基础市场持续存在。《群体性孤独》中提到:“数字化的社交关系和机器人恰恰为我们制造了一种幻觉:我们有人陪伴,却无须付出友谊。”事实上,人类在情感需求未被满足,从而通过饲养真正的宠物或与电子机械宠物互动寻求慰藉的同时,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个人情感。
早期的电子机器宠物囿于技术,无法给予主人情感上的反馈。就像一场单相思或者暗恋,虚拟和现实世界的围墙十分明显。在人们单方面的情感投入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机器宠物和一般的玩具、家电等物品差别不大。
随着人工智能的进步与不断“加持”,机器宠物的性能越来越多样,形态也更加逼真。具备AI技术的电子机械宠物逐渐能够实现和人类的情感交互,部份人的精神孤独因此得到治愈,也开始把没有生命的电子机器宠物视为家人。
以在日本大受欢迎的AIBO为例,许多使用者将AIBO视为家庭的一份子,当一些旧款AIBO由于年代久远而无法使用时,比起购买新款,他们更希望尽可能将其修复。一位叫Mori的使用者说:“我和AIBO一起度过了8年的时间,我从未想过它的生命是有限度的。”
机器人维修公司A-FUN的一名员工表示,客户们称他为医生,而不是工程师。“’修复’这个词不适合用在这里。对于那些拥有AIBO的人来说,它们不是冰冷的家用电器,而是更像一个家庭成员。”当一些旧款AIBO年久失修、“寿终正寝”时,不少人甚至会为它们在寺庙举行举行葬礼。
对于这种现象,北海道文京大学的副教授渡边真一表示:“日本有越来越多人孤立于社会和人际关系,这些设备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为机器人举办葬礼代表这些人十分重视这些在他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设备。”
鉴于科技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人们能对这些AI机器宠物产生情感共鸣,机器宠物不再只是家庭娱乐伴侣,而开始帮助特定疾病的治疗。
一些国家开始以机器宠物替代动物疗法,用于老人以及自闭患者的医疗照护中。如专为医疗用途开发的社交型机器海豹Paro,已在临床试验中证实能缓解疼痛、减少痴呆行为以及改善抑郁、焦虑和压力等心理症状。
这款治愈海豹具有视觉、听觉、触觉,会对触摸行为进行回应,也能根据主人的调教,表现出不同个性,并与病人进行眼神交流。主导得克萨斯大学老年痴呆临床试验的Sandra Petersen博士对Paro的功效感到惊奇: “有些失语症患者重新开始说话了——一开始对海豹说,后来对其他人讲有关海豹的事。"
试验发现Paro能改善如抑郁、焦虑和压力等症状,使得与这些症状相关的药物需求量减少了三分之一。Peterson博士相信Paro也许可以在健康领域担当更多角色,因为海豹的人工智能可以被编程来适应各种各样的行为。
一名患者表示:“Paro就像一只真的动物,很能减压,和牠在一起,我感到非常放松自在。”Paro已通过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在德国,Paro的上门护理被纳入健康保险范围;丹麦已有80%的地方政府引进Paro。目前,全世界已有5000只以上的Paro投入使用,遍布三十几个国家的疗养院等医疗机构。
除了Paro,美国Tombot公司也专门为阿尔茨海默症和其他类型痴呆症老年患者设计了一款在观感和生理触感上十分逼真的机器狗Jennie。这款以金色拉布拉多犬为原型打造的仿真机器狗会吠叫,摇摆,能利用耳朵、眉毛和鼻子来模仿真实狗狗的表情。内建的传感器让它能理解语音指令、识别声音,并对触摸作出反应。为了模拟真的狗狗,Jennie采用随机行为模式,让它能自主选择在哪些时间要做什么。
虽然AI机器宠物已在临床上证明其对老人陪护及心理疾病治疗的益处,且在多个国家正式投入使用,但这样的医疗方式却引起不少争议。
在美国,已有成千上万的机器宠物应用于医学治疗。研究证明机器宠物能让老年人孤独感减少后,纽约州购买并分发了1100只机器宠物。“很多家庭都给我寄来了感谢信。”纽约老龄化协会的执行理事贝基·普雷夫(Becky Preve)说。“这些动物正在帮助人们。”随着年轻人口比例不断下降,用技术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而爱丁堡大学机器人中心主任教授Sethu Vijayakumar指出,机器人护理人员的普及可能会使老年人日益被孤立。“我们必须问:(机器人)更多的在隔离人类,还是真的在帮助人们? ”
人工智能专家、谷歌中国前负责人李开复博士曾公开抨击使用人工智能照顾老年人的行为,尤其是在情感方面。他认为,让老年人与虚假的、没有生命和情感的机器人交流是一件残忍的事。
除了伦理问题,智能机械宠物的使用也引发了人们对个人隐私的担忧。由于机器人的质量和个性化服务是与你愿意释放给系统的数据量直接成比例的。你的数据将换取更好服务。"Vijayakumar教授表示。“这是一个有趣的道德取舍。 一个非常敏感的领域。 "
无论是用作家庭休闲娱乐、日常陪伴或是老年照护,随着人们对于陪伴的渴求都更加强烈,人与机器的关系开始变得“足够真实”,智能机器宠物在人类生活中的比重似乎逐渐增加。
在缺乏长期研究的情况下,这些基于人机情感交互技术的仿生宠物究竟是治愈群体性孤独的良药,还是加剧人类情感疏离的帮凶,只能交给时间来验证了。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深挖智能这口井,同好添加vx:zhinengxiaoyan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
•AI产业新媒体;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TOP10;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近日,俄语地区矿业权威媒体网站"vnedra.ru"发表了一篇关于X射线矿石智能分选设备效果对比的研究报告。报告发表人是NorthernKatparLLP矿山总工程师KulmukhamedovG.K.先生以及首席执行官LigaiA.B.先生。NorthernKatparLLP矿山隶属于哈萨克斯坦Ta
近日,江行智能220千伏变电站智能巡视系统通过国网电科院检测,此前,在国网2022年50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远程智能巡视系统专项检测中,仅16家企业通过检测,江行智能位列其中。两年内,两度得到国网专业权威机构认可,证明江行智能变电站智能巡视系统已经是一款成熟、稳定、可靠的创新产品,可以为电力数智化提供
作者|曾响铃文|响铃说AI计算正在以新基建联动产业集群的方式,加速落地。不久前,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整体规划300P算力,2022年底首批100P算力上线投入运营,并实现上线即满载。这是昇腾AI在全国建立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又一成果。以点对点突破的方式,AI计算蓝图加速展开。而与其他
文/道哥美国设计软件公司Figma近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即上演“狂飙”行情——发行价定每股33美元,开盘报价85美元,较发行价翻倍。首日收报115.50美元,较发行价大涨约250%,市值飙升至近670亿美元,创下近30年来同等规模美股IPO的最大单日涨幅纪录。然而,随着短线资金获利了结,
8月16日,卢松松非常荣幸的成为了一名《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观众。这是一场超酷的机器人运动会,也是人类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奥运会,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会参加500多个比赛项目。看了一天的比赛,晚上就回来写文章,编辑短视频。先说感悟:(1)这是人类首次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运动会,史无前
文/一灯来源/节点财经在当前无人敢缺席的AI军备竞赛中,巨头们一面为巨额的资本支出焦虑,一面又向市场勾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各家动辄千亿级投入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份关于AI回报价值的有力证明。而腾讯,率先给出了答卷。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资本开支同比剧增119%,达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2025年的硅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上演。这场战争的核心武器不是代码或芯片,而是人——那些全球仅有数千名、能够构建未来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顶尖大脑。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Meta及其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正扮演着最具侵略性的
Manus撕开一道真相
文/八真来源/节点财经具身智能赛道,谁最有可能拔得A股资本市场的头筹?答案大概率是诞生刚刚两年,由华为"天才少年"、B站百万粉丝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近期,从事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上纬新材(688585.SH)丢出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收购其至少63.62%的股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