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头条
  2. 前沿领域
  3. 人工智能
  4. 正文

爱优腾芒赚钱难,影谱科技、视连通、Video++、Viscovery的AI广告营销能帮上忙?

 2021-03-14 14:15  来源: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阿里云优惠券 先领券再下单

文/螳螂财经

作者/图霖

编辑/陈小江

根据QuestMobile 2020年7月的数据,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的月活跃用户数均已超5亿,紧跟其后的优酷视频和芒果TV的月活跃用户数也已超2亿。

巨大的用户体量之下,在线视频平台除了可以在会员变现上加大力度以外,在广告收入上也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众所周知,在线视频平台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会员和广告,但传统的片头片尾广告与会员跳广告之间又只能二选一。因而,在保护会员权益和扩大广告收入的需求之下,在片中完成植入的AI广告,也就成了平台们的必选项。

在线视频平台之间,一场围绕广告业务的新的角逐战已经打响。

AI广告营销,拯救在线视频平台广告业务的“新助燃剂”?

在整个在线视频广告的市场规模中,视频平台广告所占比例正在逐年上升。

据“财通证券”整理的数据,2019年中国在线视频广告整体规模759亿,其中移动视频广告509亿元,占比在67%。而根据预测值,2021年中国在线视频广告整体规模将达到880亿元,其中移动视频广告774亿元,占比将上浮至87%。

但“螳螂财经”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在线视频平台的广告变现之路会好走。

一方面,从整个宏观环境来看,据央视市场研究发布的《2019中国广告市场趋势》显示,2019年传统媒体和全媒体广告刊例花费迎来双降,增加预算的广告主占比创10年新低。

另一方面,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使得短视频营销、直播营销逐渐获得越来越高的市场关注度。在广告业务上,它们已然和爱优腾这类在线视频平台之间形成了“同台竞争”的关系。

回顾在线视频平台广告业务的衰退,与会员体系的出现及迅猛发展可以说密切相关。

以爱奇艺为例。2011年,爱奇艺作为行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推出了会员体系。2015年,爱奇艺在自制精品剧《盗墓笔记》上初次尝试了会员付费模式,国内视频会员正式进入付费时代。随后,在2018年第三季度,爱奇艺会员业务的收入首次超过广告业务的收入。

实际上,尽管片头片尾广告因为会员体系的存在逐渐对广告主们失去吸引力,但是在慢综艺和电视剧播放的过程中,因为有依托视频内容的原生广告的存在,品牌仍旧有不少曝光机会。

过去,品牌方需要在电视剧或综艺开拍之前,提前和制片方沟通好植入的位置、内容等。但是,由于拍摄进度不可控、营销方案变动成本高等因素的存在,整个过程耗时耗力耗成本。

而AI广告营销恰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AI植入技术利用像素追踪,快速识别出可植入的位置,在人工渲染后,可以快速完成品牌方的露出、品牌替换、添加购买链接等。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拍摄实体广告,下图中的奶粉品牌需要提前和制片方做好沟通,并且一旦确定就很难更改。因为再次更改,需要重复“手动渲染广告内容→提交平台→平台进行二次审片→再修改一次”这个过程,十分繁琐。

但如果利用AI植入技术,这个动作可以在后期直接完成。从制作到投放,所用时间可以缩短到1分钟以内,几乎等同于“实时生成”。

总结来看,AI广告营销的好处有很多:

1. 实现平台广告的个性化推送,给不同的受众展现不同的广告品牌;

2. 增加有效广告展示,提升广告主们的投资回报率;

3. 扩展平台的广告库存位,帮助平台争取更高的广告议价能力。

因而,“螳螂财经”认为,在会员业务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在线视频平台要提升在广告业务上的核心竞争力,依靠AI植入技术或许可以帮助它们争取到更大的广告业务话语权。

当前,以影谱科技、视连通、Video++和Viscovery为代表的视频技术企业都在该领域发力。影谱科技的云视窗实时植入技术、视连通的智能识别引擎、Video++的AI全域营销平台“灵悦”以及Viscovery的VDS智能视频探索平台,都是AI广告营销的“好帮手”。

总体来看,人工智能在2012年左右进入高速发展期,如今已逐步迈入“冷静期”。据“亿欧智库”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年1-4月仅成立4家AI企业,是2019年全年数量的12%。这就意味着,对于AI企业而言,接下去的重心将是加速商业化的落地。

而在视频营销逐渐火热的当下,以上所述这些选择AI广告营销的企业,也迎来了更大的市场发展机遇。

在去年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亿欧发布《2020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研究报告》,并隆重揭晓“2020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价值潜力100强榜单”。

其中,前面提到的影谱科技以预计年营收达30-40亿元排名第四位,Video++则以预计年营收达10-20亿元排名第十六位。

总而言之,“螳螂财经”认为,对于爱优腾芒而言,选择AI广告营销作为自己业务的“新助燃剂”已经成了必然选择。摆在它们眼前的,不过是“和外部公司合作”还是“自己做研发”罢了。

自研or合作,爱优腾芒到底应该怎么走?

实际上,在前几年,人工智能一词还算新鲜的时候,芒果TV的爆款综艺《爸爸去哪儿》里,就已经出现了AI广告植入。例如下图中出现的舒肤佳洗手液和诺优能牛奶,都不是真实物件摆放,而是后期特效技术智能植入。

而一直以打造爆款综艺出圈的芒果TV确实也是该领域的“先行者”。早在2016年初,芒果TV就已经和前面提到的影谱科技联合打造了名为“易植”的视频营销产品。随后,双方加快了在AI广告营销上的合作。

包括在芒果TV去年“出圈”的爆款网综《乘风破浪的姐姐》中,也能看到影谱科技作为其视觉技术独家合作伙伴,出现在片尾鸣谢栏。

与此同时,芒果TV与Video++也早已达成战略合作。芒果TV在2015年上线的边看边买的广告系统“灵犀”,就是由Video++为其提供的技术支持。

和芒果TV一样,与AI视频技术公司之间采取合作模式的还有腾讯和优酷。

腾讯方面,于2018年和Video++达成了在视频电商领域的深度合作,随后在2019年,与伦敦的视频广告服务提供商Mirriad达成了为期两年的独家协议。据悉,Mirriad最擅长的就是借助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自动替换视频中的广告内容。

优酷方面,由于背靠阿里,因而很早就将视频电商纳入了战略考虑。2015年末,优酷宣布战略投资计算机视觉搜索技术服务公司“衣+”,在其技术支持下,可以让用户在观看视频内容的同时实现“规模化边看边买”。

最不一样的要属爱奇艺了。在这几家视频平台里,只有爱奇艺选择了自己“搞研发”。

2014年12月25日,爱奇艺首次宣布了“Video-in”的上线,它是爱奇艺自研的一项视频动态广告植入技术,可以将广告实体在后期处理中,自然植入到原有的视频场景中。其实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原生广告内容。

而当年在推出“Video-in”之前,爱奇艺还推出了基于百度搜索数据的一搜百映,以及有效链接购买的视链等独家专利广告技术,让用户经由视链导向购买。这就意味着,爱奇艺几乎是和优酷在同一时间段,诞生了做视频电商的灵感,也算是极具前瞻性了。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爱奇艺与数字植入技术合作伙伴海米文化传媒还对Video-in进行了优化升级。

升级以后,广告主可以快速筛选植入场景,降低植入门槛。同时,Video-in还引入第三方监测,量化植入触达效果。此外,Video-in还可以与代表性的广告产品创可贴进行联投,实现品牌曝光与点击转化。

总体来看,爱奇艺和优腾芒在AI广告营销这条路上,算是走出了比较明显的差异化道路。“合作”和“自研”到底哪个更好呢?“螳螂财经”认为,目前可能还很难说。

其一,对于选择“自研”的爱奇艺而言,技术研发成本固然高昂,但省去了与外部公司的合作费用。而对于选择“合作”的优腾芒而言,尽管节省了研发过程需要耗费的成本,但与外部公司的合作费用却是必不可少的。

其二,平台的AI广告营销能够带来多大的潜在商业价值,本质上其实还是要看技术。换句话说,对立双方实际上已经变成了,爱奇艺的AI广告技术和以影谱科技为代表的AI广告技术。谁能从技术上争取到更多广告库存、更高植入效率,谁就能吸引到更多广告主。

此外,衡量平台的广告业务能否盈利,用户体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毕竟,它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广告主们的投放意愿。而从这一层面来看,稍稍落后的优酷和芒果TV都需要加快步伐了。

总之,对于爱优腾芒而言,在“盈利难”的大背景之下,会员业务已经慢慢由“量级增长”迈入精细化运营的新阶段。而在广告业务上,AI广告营销的出现,将给予平台更丰富的变现方式。

据爱奇艺在2月18日发布的财报显示,其会员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4%,达到165亿元,但仍旧有高达近70亿元的净亏损。

这就意味着,在会员业务之外,爱优腾芒这类在线视频平台亟需挖掘新的盈利点 。至于AI广告营销,究竟是“杯水车薪”,还是“救命稻草”,“螳螂财经”认为,或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毕竟,对于当下的爱优腾芒而言,任何一个可能的盈利机会都不应该错过了。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欢迎来到财经爱好者聚集地,同好共同交流请添加微信:tanglangcaijing01

此内容为【螳螂财经】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螳螂财经(微信ID:TanglangFin):

•泛财经新媒体。

•微信十万+曝文《“维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ai智能

相关文章

  • 弈动 Dynamic·数智跃迁 博弈无界|2025TechWorld智慧安全大会在京召开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交织的时代浪潮中,安全的边界不断延展,技术的演进正引领产业迈向新一轮变革。10月24日,以“弈动Dynamic·数智跃迁博弈无界”为主题的2025TechWorld智慧安全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来自国家部委、院士学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权威专家与业界精英齐聚北京,共议AI安全、数

    标签:
    弈动
  • 瓯江论道:AI赋能绿色发展

    2025年10月25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之人工智能(AI)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在浙江温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国际院士科创中心主办,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温港院士科创中心承办,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与温州市电力工程学会提供支持,以“瓯江论道-AI赋能绿色发展”为主题,

    标签:
    ai技术
  • AI云“分野”:阿里云们“卖铲”,火山引擎奇袭“MaaS”

    AI云“分野”:阿里云们“卖铲”,火山引擎奇袭“MaaS”

    标签:
    阿里巴巴
  • 未来5年,中国AI的“大洗牌”和“内循环”

    我觉得我们AI的目标是:从芯片设计到软件生态,全链路自主开发,建立可控的世界级AI体系。所以这是俺对未来5年中国AI圈的展望和判断。(1)2026年,英伟达造车、国产开车26年国产芯片会在推理和垂直场景上发力。以DeepSeek为代表,大多数AI大模型会以软件弥补硬件不足,所以训练和推理分开,训练就

  • H20芯片开卖即叫停,英伟达如何解围?

    文/道哥在深陷“后门”风波、接受网信办问询之后,英伟达的“特供版”H20芯片,又有了新消息。近日,美国科技媒体《The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英伟达已悄然向其关键供应商——包括负责封装的安靠科技、供应高带宽内存的三星电子、以及承担后端处理的富士康发出指令,要求暂停所有与H20AI

    标签:
    英伟达
  • 真正的「国产英伟达」来了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一场关于“中国芯”的IPO审议,正把投资者们的目光锁定在上交所。根据上交所发布的公告,上市审核委员会已定于9月26日审议摩尔线程的科创板首发申请。作为中国半导体自主化浪潮中最受瞩目的“考生”之一,包括其创始人显赫的英伟达背景、高达80亿元人民币的募资雄心,以及在国产GPU领域取

    标签:
    英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