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头条
  2. 前沿领域
  3. 人工智能
  4. 正文

鲁大师电动车智能排行第二期出炉:哪辆电动车最“聪明”?

 2021-05-24 15:25  来源:互联网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阿里云优惠券 先领券再下单

3月24日,鲁大师发布了电动单车评测评级体系,掀起了电动车评测界的风潮。近日,秉持“万物皆可评测”的鲁大师实验室终于发布了第二期电动车智能排行。九号今年新发布的智能电动车A65获得了本期冠军。

评测背后的意义:当下电动车市场发展之迅猛

2021年注定仍然是电动车蓬勃发展的一年。由于其方便、快捷的特性,电动车成为市民出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不但如此,在B端市场,如共享电动车、外卖电动车需求也逐步增加。有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电动车产量为3609.3万辆,同比增长10.1%。电动车新国标实施后,行业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预计2021年我国电动车产量将进一步增长至将近3900万辆。

(数据来源:中国自行车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另外,从上游供应链来看: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电动自行车领域锂电池出货量约为10GWh,同比增长超过70%,锂电池在当年电动自行车领域的渗透率已经达到27%,保持高速增长之势。有媒体从雅迪、新日、台铃等多家头部电动自行车企业了解到,今年相关企业将继续加大锂电池采购力度,提升锂电自行车出货占比。

而在品牌方面,今年3月底的第二十届中国北方国际自行车电动车展上,我们就看到了超过600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爱玛、九号、新日、台铃、宝岛、飞鸽、凤凰、永久、爱赛克、立马、倍特、海宝、绿能、踏浪、欧派、等众多知名品牌。其中不少企业在展会上公布了其最新电动车产品。

如此繁多的品牌和车型,究竟怎样的电动车才符合当下群众/B端厂商的需求?鲁大师电动车智能排行榜或许可以给你答案。

鲁大师电动车评测的依据是什么?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电动单车品牌繁多,无统一参考对比,导致消费者选择困难的问题。鲁大师首创电动单车评测评级,评测项目和内容数据全部来自实验室测试,力争将评测结论做到有理有据。

鲁大师电动单车评测分为基础测试和智能化测试。

基础测试主要测试电动单车基础性能。也就是大家常见的续航测试、性能测试、操控设计、安全测试、耐久性测试等测试项目,每个项目下又包含了多个详细测试内容。

而智能化测试则是鲁大师独家首创在其实验室测试环境下,将电动单车评测从B0-B4进行分级。(B是brain power以及bicycle的第一个字母,作为这个行业的分级字符。)测试内容涵盖了驾驶辅助,能源系统,防盗系统,乘坐系统,智慧娱乐系统等。同样的,每个项目下又细分了多个评测内容。(每项详细分数移步鲁大师电动车评测官网查看。)

电动车智能排行第二期:6款单车对比横评

依托上文中陈述的评测体系,鲁大师近日发布了电动车智能排行第二期。本次排行榜同样选择了6款目前市面上较为主流的车型进行评测(部分为三月底第二十届中国北方国际自行车电动车展上发布的新机型)。它们分别是九号A65、雅迪E3 2.0、新日XC3、爱玛AM1、小牛F0 70、雅迪DM3。在本期排行中,九号A65以413的高分遥遥领先。

据悉,九号A65是九号公司在今年第二十届中国北方国际自行车电动车展上发布的新品。该产品所属的A系列的特点就是更加智能化:标配了九号云盒ECU以及RideyGo2.0车机系统,支持手机NFC解锁、微信分享车辆的临时使用权、驻车感应以及座椅检测系统等功能。除此之外,九号电动A系全系采用铝轮毂轮胎,轮胎强度更高、耐腐蚀性更强,使用寿命也更长。

正因为A系列的智能升级,故而在鲁大师实验室电动车智能评测第二期中才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当然除此之外,新日XC3、雅迪E3 2.0在智能化上面也可圈可点。

获得本期排行榜第二的新日XC3主打“智感出行”:利用智慧生活APP完全可以实现手机感应、自动锁车、远程遥控、里程查询等多项操作。在万物互联的当下,力争实现全方位智能场景化出行。

该车型同样在今年3月底第二十届中国北方国际自行车电动车展上发布,主打的仍然是“智能化”这一特点。可见当下电动车是否智能,已成为行业中突出卖点。另外通过该展会上发布的产品可以看出,目前电动车品牌趋向跨界整合——新日携手华为、小刀合作中国航天、星恒电池联合青桔等,也是目前一大趋势。

在电动车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鲁大师将在每月公布一批市场上部分主流电动车智能化排行榜,目的就是希望电动车智能评测不但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客观公正有效的评测参考,也希望借此督促电动车行业制造商制造出更智能化,更高科技,更“聪明”的电动车。解决用户“选择难”的问题,同时为电动车厂商指明发展方向。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鲁大师
低速电动车

相关文章

  • 鲁大师5月新机性能/流畅/久用榜:蓝绿厂霸榜,天玑骁龙交锋

    性能榜6.18年中购物节前夕,一众厂商开始扎堆发布新机冲销量,也导致本月的新发机型数量达到了19款。从品牌来看,ov两家和其子品牌、独立品牌就占据了十二台。从机型定位来看,本月的手机竞争主要围绕中端市场,除了索尼Xperia1V外,其余均为次旗舰和中低端机型。从芯片来看,联发科略输高通一筹,两者的机

    标签:
    鲁大师
  • 鲁大师智能化评测新项目——鲁大师真续航测试1.0正式发布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正变得多种多样,有电单车、摩托车、自行车、两轮平衡车、甚至滑板等。不过如我们所见,电动两轮车已经成为了大多数近途出行用户的选择,因电单车具有方便、快捷、灵活、小巧、易停放等优点而深受人们喜爱。根据中国能源报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近4亿台

    标签:
    鲁大师
  • 从用户实际体验出发,鲁大师2023评测沟通会发布全新久用流畅测试

    鲁大师一直在探索,什么样的评测才能给用户带来更直观的体验感受。过去的十几年中,鲁大师打造了多个备受好评的评测项目,这些项目也会跟随用户在不同时代的新需求进行迭代。今年,我们把重点聚焦到了手机老化测试上。根据知名调研机构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换机周期将长达43个月,为历史最高水平。预计当前中国市场换

    标签:
    鲁大师
  • 2023鲁大师评测沟通会:鲁大师尊享版登场、“鲁小车”正式上线

    作为硬件评测界的“老兵”,鲁大师不仅有着十几年的硬件评测经验,并且一直都在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推陈出新。在5月9日举行的“2023年鲁大师评测沟通会”上,鲁大师向大众展示了在过去一年间取得的成果。PC业务迭代升级,鲁大师客户端尊享版正式上线首先登场的依旧是鲁大师的老本行产品:鲁大师客户端。经过约2年的

    标签:
    鲁大师
  • 鲁大师4月安卓新机性能/流畅榜:ROG游戏手机7摘得性能桂冠 vivo登顶流畅榜

    性能榜:ROG游戏手机7众望所归,摘得性能桂冠2023年4月的手机市场也是异常火爆,各大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旗舰手机。骁龙8Gen2仍然是厂商们的首选芯片,不论是“小米照相机”、vivo折叠机还是ROG游戏机,他们都纷纷搭载了旗舰芯片骁龙8Gen2。其中ROG游戏手机7由于本身就是专注于高性能的特殊手

    标签:
    鲁大师
  • 弈动 Dynamic·数智跃迁 博弈无界|2025TechWorld智慧安全大会在京召开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交织的时代浪潮中,安全的边界不断延展,技术的演进正引领产业迈向新一轮变革。10月24日,以“弈动Dynamic·数智跃迁博弈无界”为主题的2025TechWorld智慧安全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来自国家部委、院士学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权威专家与业界精英齐聚北京,共议AI安全、数

    标签:
    弈动
  • 瓯江论道:AI赋能绿色发展

    2025年10月25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之人工智能(AI)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在浙江温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国际院士科创中心主办,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温港院士科创中心承办,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与温州市电力工程学会提供支持,以“瓯江论道-AI赋能绿色发展”为主题,

    标签:
    ai技术
  • AI云“分野”:阿里云们“卖铲”,火山引擎奇袭“MaaS”

    AI云“分野”:阿里云们“卖铲”,火山引擎奇袭“MaaS”

    标签:
    阿里巴巴
  • 未来5年,中国AI的“大洗牌”和“内循环”

    我觉得我们AI的目标是:从芯片设计到软件生态,全链路自主开发,建立可控的世界级AI体系。所以这是俺对未来5年中国AI圈的展望和判断。(1)2026年,英伟达造车、国产开车26年国产芯片会在推理和垂直场景上发力。以DeepSeek为代表,大多数AI大模型会以软件弥补硬件不足,所以训练和推理分开,训练就

  • H20芯片开卖即叫停,英伟达如何解围?

    文/道哥在深陷“后门”风波、接受网信办问询之后,英伟达的“特供版”H20芯片,又有了新消息。近日,美国科技媒体《The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英伟达已悄然向其关键供应商——包括负责封装的安靠科技、供应高带宽内存的三星电子、以及承担后端处理的富士康发出指令,要求暂停所有与H20AI

    标签:
    英伟达
  • 真正的「国产英伟达」来了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一场关于“中国芯”的IPO审议,正把投资者们的目光锁定在上交所。根据上交所发布的公告,上市审核委员会已定于9月26日审议摩尔线程的科创板首发申请。作为中国半导体自主化浪潮中最受瞩目的“考生”之一,包括其创始人显赫的英伟达背景、高达80亿元人民币的募资雄心,以及在国产GPU领域取

    标签:
    英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