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以来,《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出台无疑点燃了中国体育产业的行情。该计划指出,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全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口占比提升至38.5%。在在此背景下,FITURE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张远声作为健身行业的代表接受了人民网的视频专访。他表示,“智能健身可以有效拉低大众参与门槛,实现对全民健身发展的科技赋能”。
模式创新,FITURE领跑智能健身赛道
公开资料显示,FITURE成立于2019年3月,凭借独创的“硬件+内容+服务+AI”模式,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累计融资近4亿美元,是全球运动健身领域最快成为独角兽的初创公司。自FITURE发布首款产品FITURE魔镜尊享版以来,不仅迅速成为与Mirror、Tempo、Tonal等齐名的“造镜四巨头”,也开启了中国智能健身市场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云集了包括乐刻、咕咚、亿健在内的数十家智能健身厂商,乃至华为、小米、荣耀、OV等科技巨头也对此蠢蠢欲动,有舆论称之为“百镜大战”。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FITURE自今年4月以来也加速了业务发展的步伐,陆续在北京、上海开业了线下品牌直营店,并于6月发布了旗下第二款产品FITURE魔镜旗舰版。据了解,FITURE目前已拥有一支规模达1000人的团队,分布于成都、上海、北京、深圳多地协同办公,其中技术研发及内容制作人员占比60%。这不仅在健身行业属于异类,就算在互联网圈也是一支颇具特色的力量。用FITURE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家科技内容服务公司,因为智能健身的本质在于内容。
凭借旗下两款高硬件规格的智能健身镜产品,以及具备“代差优势”的千余节交互式内容课程,FITURE牢牢占据了行业市场份额之首,并在近期连续被央视、人民网、中新网等权威媒体集中报道,是目前国内最受瞩目的智能健身企业。然而高关注度也带来了舆论的部分质疑声音,关于其价格、AI体验、课程水平的争议为这个全新品类的市场前景蒙上了一丝阴影。智能健身镜的销量在618爆发过后已重归平稳状态,但包括FITURE魔镜在内的几款头部产品已经快赶上划船机、椭圆机等居家健身产品,正在逐步完成品类教育。
用科技赋能,降低全民健身参与门槛
在接受人民网的采访期间,FITURE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张远声还对于健身的“开始难”和“坚持难”两大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关于“开始难”,智能健身镜能将专业服务带到用户家中,使足不出门的随时健身锻炼成为了可能。与此同时,来自于高水平教练以及专属营养顾问的指导能让用户可以得到具备针对性的个人训练计划安排。至于“坚持难”的问题,智能健身镜除了提供专业内容服务之外,还通过高规格的影音效果、社区互动以及AI技术的融入令训练的体验更具沉浸感与陪伴感。值得注意的是,在FITURE魔镜的用户中,除来自一二线城市的用户之外,同样不乏三四五线城市甚至青海、新疆等边远地区的用户。
相比受限于硬体设施的传统线下健身和体验偏轻的在线健身app,这种软硬件+内容+服务为一体的解决方案似乎更能拉低健身的参与门槛,助力全民健身的发展。为了保障这种解决方案的用户体验,FITURE除用高规格打造硬件终端并自主研发具备AI功能的智能运动追踪系统之外,还打造了一个影视制作规格的内容工厂。通过囊括一套教练、拍摄及后期、音乐、开发和AI的数字化“交互内容创作管理系统”,FITURE可实现全年5000节健身课程内容更新的产能,覆盖力量、塑形、瑜伽、普拉提、有氧舞、体态纠正等13大类课程,结合专属健康顾问能满足全年龄段家庭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据了解,FITURE用户活跃度为每月打卡训练14次,平均使用时长达30-40分钟。这个数据,不仅是国内健身房用户月均打卡的28倍,还达到了WHO提出的成年人每周150分钟中低强度健身的标准,并符合全民健身计划对经常参与运动锻炼人口的规定。以产品售价折算,FITURE魔镜用户的全年单次使用成本不到50块,比绝大多数按次预约的健身房都要便宜。可以说,智能健身镜能为用户带来使用方便,体验卓越且高性价比的居家锻炼方案。尽管它作为一个全新品类的产品离全面被市场接受还需要时间,但其具备的差异化优势无疑能够对全民健身的发展提供一份科技赋能。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文/道哥美国设计软件公司Figma近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即上演“狂飙”行情——发行价定每股33美元,开盘报价85美元,较发行价翻倍。首日收报115.50美元,较发行价大涨约250%,市值飙升至近670亿美元,创下近30年来同等规模美股IPO的最大单日涨幅纪录。然而,随着短线资金获利了结,
8月16日,卢松松非常荣幸的成为了一名《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观众。这是一场超酷的机器人运动会,也是人类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奥运会,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会参加500多个比赛项目。看了一天的比赛,晚上就回来写文章,编辑短视频。先说感悟:(1)这是人类首次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运动会,史无前
文/一灯来源/节点财经在当前无人敢缺席的AI军备竞赛中,巨头们一面为巨额的资本支出焦虑,一面又向市场勾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各家动辄千亿级投入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份关于AI回报价值的有力证明。而腾讯,率先给出了答卷。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资本开支同比剧增119%,达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2025年的硅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上演。这场战争的核心武器不是代码或芯片,而是人——那些全球仅有数千名、能够构建未来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顶尖大脑。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Meta及其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正扮演着最具侵略性的
Manus撕开一道真相
文/八真来源/节点财经具身智能赛道,谁最有可能拔得A股资本市场的头筹?答案大概率是诞生刚刚两年,由华为"天才少年"、B站百万粉丝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近期,从事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上纬新材(688585.SH)丢出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收购其至少63.62%的股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