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AI四小龙”中的其他三者相比,“学术派”的商汤科技在IPO道路上,可以说是“大器晚成”的一位。
作为“AI四小龙”中最晚提交IPO招股书的一家,商汤科技却是最早通过聆讯启动上市计划的企业。
12月7日,商汤科技正式启动招股,拟发行15亿股,招股价介乎3.85-3.99港元,计划最多筹资60亿港元,其中,约60.0%的资金将用于研发,剩余约40%将用于企业运营、业务拓展、战略投资等。
发行价公布后,也引发了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热议,不少业内人士表示,“AI四小龙”中总算有一家要敲响上市的大门。值得一提的是,商汤科技国际配售部分仅半日就已获得超额认购(占全部发行数量的90%)。
时至今日,AI赛道上的市场氛围已经逐渐回归理性,但伴随商汤科技招股的启动以及国际配售部分的超额认购,似乎也在暗示资本市场正重新审视AI赛道。
商汤科技:“学术理想”的集合体
商汤科技的成立,可以说是把握了一个很好的时机。
翻看国内AI的发展史,会发现商汤科技刚好处于国内AI的蓬勃发展期以及AI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时期。2006年之后,国内AI行业取得阶段性的表现,AI行业的地位得到战略性的提升。
来自港中大的创始人汤晓鸥、徐立,看到了国内AI高速发展的契机,2014年,正式成立商汤科技。
商汤科技之后的发展,也可以说是与国内整个AI赛道的发展时间线几乎相吻。2015年,国内AI行业便迎来了持续4年的融资热潮,据亿欧数据显示,到2018年,AI领域投资事件高达400起,平均每天都有1.1次投融资事件发生。
而作为一家已经具备一定底层实力的AI企业,商汤科技也是受到了资本的热捧,成立至今已经完成12轮融资,融资总金额达到52亿美元,也就是在2018年,商汤科技完成了一笔超过20亿美元的融资,IDG、软银、老虎基金、淡马锡等众多明星投资机构参与。
不过,任何行业或产业都不会持续火热,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资本在这个行业的停留时间,一旦资本发现不能在短期内实现预期收益,那么就会逐渐降低对这个热点的追捧。
经过一轮洗礼之后,AI被证明在现阶段内难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短时间内无法引起革命性的变革。从2019年开始,AI行业投融资事件数量及金额出现明显下滑,市场与资本逐渐回归理性,这一行业转折点也在商汤科技身上显现。
2019年之后,商汤科技融资速度放缓,资料显示,2019-2021年期间,商汤科技仅完成3轮融资。深究这一切的背后,也在于AI所带来的收益,没有达到资本想要的预期目标,尽管商汤科技的营收逐年增长,但亏损随之逐年递增。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商汤科技营收分别达到18.53亿元、30.27亿元、34.46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2.20亿元、10.37亿元、8.78亿元。
但企业的亏损其实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商汤科技的亏损可以说是一种主动的“战略选择”,这背后源于商汤科技持续不断的高额研发投入。2018-2020年,商汤科技研发费用达到分别达到8.48亿元、19.16亿元、24.53亿元,三年累计研发支出超52亿元。
但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受制于AI长投入、慢回报的行业特性,这种资金投入,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对研发、技术的持续投入解决AI技术落地的瓶颈、商业化、场景问题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对于AI赛道来说,是再正常不过。“AI四小龙”的其他三家企业,也是常年处在亏损的状态。旷视科技2020全年净亏损高达33.26亿元;依图科技2020上半年亏损额达13.03亿元;云从科技2020全年净亏损额为7.21亿元。
这一点在云计算行业表现的尤为明显,同为高技术门槛行业,云计算玩家也是通过持续多年的投入、深耕才实现盈利,国外的亚马逊云、谷歌云、微软云以及国内的阿里云等也是经过了十几年之后才稳定实现盈利。对于商汤科技及整个AI行业来说,并不妨碍长期价值的释放。
重看AI“新价值”
尽管,AI行业暂时不能像消费类行业一样,快速地产生并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但在促进其他领域及行业进步时,AI已经展现出了作为一种硬科技所带来的技术价值。
当下,AI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多半技术有望在两到五年内被广泛采用,包括边缘AI、计算机视觉、决策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内,这也就意味着整个AI行业是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
公开数据显示,AI软件将是未来十年增长最快的商业领域之一,中国市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295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167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1.5%。
目前,商汤科技基本构成了“一个平台、四个支柱”的业务结构,基于持续投入打造的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解决并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不同需求,促进其他行业AI智能化、数字化的升级,落地场景包括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等。
就拿智慧生活来说, 商汤科技创始团队2014年自研的DeepID人脸识别算法,在LFW数据库上准确率达99.15%,大幅超越人眼识别能力的97.53%。经过多年发展,基于这项算法所研发出的AI软件,能更快、更准地识别智能门锁、智能视频、手机解锁等产品的用户面部特征,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截至今年6月底,商汤科技软件平台的客户数超2400 家,其中超250家《财富》500强企业及上市公司、119个城市以及超过30余家汽车企业,与“AI四小龙”中的其他三家相比,商汤科技规模处于领先位置。
作为高新企业,资本市场及投资者会基于其自身技术及行业地位,给予其合理的市场估值。加之,商汤科技头顶“视觉AI第一股”头衔,一定程度上来讲,市场也尤为关注首先上市的行业玩家。
值的一提的是,招股书中,商汤科技多次提及了"元宇宙",并表示“我们的 SenseMARS 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元宇宙赋能平台之一”。
招股书显示,商汤科技的SenseMARS软件平台内含超过3500个AI模型支持元宇宙体验,连同SenseME软件平台一起,已经通过赋能超过4.5亿部手机及200多款手机应用程序,实现了对真实世界及虚拟世界的连接。
事实上,作为AI企业,商汤科技发展元宇宙业务并不意外。一方面,从技术的角度出发,作为元宇宙生态的底层逻辑,AI无可厚非地要受到重视,商汤科技具有先发优势;另一方面,元宇宙作为一个新兴风口,所带来的市场效应,一定程度上也能吸引资本的关注。
当然,市场环境与外界利好因素是作用于整个行业,“AI四小龙”中的云从、 旷视 、依图科技三者也同样会受到这股风潮所带来的红利效应。2019年,旷视、云从、依图科技的营收分别达到12.60亿元、8.02亿元、7.17亿元,均获得不错的营收增长。
但评估一家企业的未来投资价值更多的时候仍要基于企业本身去做考量,商汤科技在AI技术研发投入以及应用场景上所带来的拓展,符合当前市场主流趋势。2021上半年,商汤科技研发费用占比达107.3%,研发费用首次超过营收,对技术的坚守更是长期价值的体现。
虽说商汤科技受制于行业特性,在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方面仍有一定阻碍,但放眼未来,AI不仅仅是一个赛道,更是一个时代的大篇章,在推动产业变革的同时,以商汤科技为代表的企业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企业而言,在推动产业步入更为成熟阶段的同时,价值释放也是迟早的事情。
文|港股研究社(ID:ganggushe)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2023年4月10日,商汤科技SenseTime技术交流日活动在上海举行,分享了以“大模型+大算力”推进AGI(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布局,并公布了商汤在该战略下的“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体系。公开信息显示,商汤科技是我国人工智能软件领域的头部公司,目前已在港股上市,其以“坚持原创,让A
2022年,人工智能行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全球数字化和技术化的不断深入,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场景愈加丰富和广泛。在ChatGPT横空出世后,更是被推上了新一波高潮。在AGI时代算力基础是最具确定性的投资主线,而商汤目前则拥有着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也市场目光也再次聚焦商汤科技。3月
与历年高考作文热度居高不下、引发热烈讨论稍显不同,今年除了讨论高考作文题目本身之外,一则关于AI数字人挑战高考作文写作的话题,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的外界关注。据悉,百度AI数字人度晓晓仅需40秒就能根据作文题创作40多篇文章。
2021年底,国务院引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至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中国将进入以数据为生产要素的新经济周期,而伴随各行业广泛的数字化进程加速,对人工智能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提速,这也为规模化生产AI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至少在未来五年,商汤的商业模式及发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交织的时代浪潮中,安全的边界不断延展,技术的演进正引领产业迈向新一轮变革。10月24日,以“弈动Dynamic·数智跃迁博弈无界”为主题的2025TechWorld智慧安全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来自国家部委、院士学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权威专家与业界精英齐聚北京,共议AI安全、数
2025年10月25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之人工智能(AI)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在浙江温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国际院士科创中心主办,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温港院士科创中心承办,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与温州市电力工程学会提供支持,以“瓯江论道-AI赋能绿色发展”为主题,
我觉得我们AI的目标是:从芯片设计到软件生态,全链路自主开发,建立可控的世界级AI体系。所以这是俺对未来5年中国AI圈的展望和判断。(1)2026年,英伟达造车、国产开车26年国产芯片会在推理和垂直场景上发力。以DeepSeek为代表,大多数AI大模型会以软件弥补硬件不足,所以训练和推理分开,训练就
文/道哥在深陷“后门”风波、接受网信办问询之后,英伟达的“特供版”H20芯片,又有了新消息。近日,美国科技媒体《The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英伟达已悄然向其关键供应商——包括负责封装的安靠科技、供应高带宽内存的三星电子、以及承担后端处理的富士康发出指令,要求暂停所有与H20AI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一场关于“中国芯”的IPO审议,正把投资者们的目光锁定在上交所。根据上交所发布的公告,上市审核委员会已定于9月26日审议摩尔线程的科创板首发申请。作为中国半导体自主化浪潮中最受瞩目的“考生”之一,包括其创始人显赫的英伟达背景、高达80亿元人民币的募资雄心,以及在国产GPU领域取
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继创下TPC-C性能&性价比双冠之后,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再度实现关键突破。9月24日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基于CXL(ComputeExpressLink)2.0Switch技术的PolarDB数据库专用服务器。在原有RDMA网络的基础上,Polar
2025年9月24日,在杭州举办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正式发布全新一代服务器操作系统AlibabaCloudLinux4(简称Alinux4)。Alinux4基于Linux6.6内核打造,是首个全面遵循龙蜥社区“开源生态合作倡议”规范的商业发行版。它不仅兼容主流开源社区生态,更针对阿里云最新9代ECS
9月24日,杭州云栖大会技术主论坛上,阿里云重磅发布AI安全护栏,提供五项核心安全能力,护航AI安全。一方面为客户提供融入AIAgent开发全链路的原生安全防护,另一方面持续用AI赋能安全产品智能化升级,打造Agentic-SOC安全运营,提升安全威胁检测和响应效率。在过去的一年,AIAgent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