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节日即将来临,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并非一众电商企业,而是一家网约车企业---易到。
经历了乐视风波的易到此前不久刚刚完成股东的变更,而犹如经历了“复活节”一般,迅速复活,而最近几日的动作,显示出易到正积极动作,希翼重回第一阵营的举措频频不断。
但是,“劫后余生”的易到,有几分胜算?其路径又要做如何评判?
闪电战
网约车领域的短暂平静又将被打破。
明日(11月10日)起,易到将实现“每周提现”,即每周最后一个工作日的下午2-5点,司机即可启动提现;不仅如此,对于即将到来的双11电商节,易到启动了“送2.2亿元红包”活动,即在双11当日,在司机端及乘客端各送出1.1亿元免费红包。
“暴力”激活易到用户及司机的意图明显。
实际上,类似的动作早已展开,比如在上海,易到近期已展开上海试点车主奖励金政策,每日每车最高奖励120元。在易到的老用户中,已感受明显,风波时难以叫车的状态已明显改观。
据易到人员透露,类似的政策即将在北京、广州、深圳及全国各业务城市逐步推开,并覆盖更多车型。
与此同时,易到亦启动了“认证专车”服务,面向全国范围的平台车主实现验车培训计划,这一计划初步目标是在年底前完成百万专车认证。
认证基于“三审三统”原则,对“人、车、证”进行严格审核,同时统一对服务质量、车辆配置、品牌形象的要求。通过“三审三统”的车主和车辆,即可获得平台“认证专车”的加星资格。
而另一值得注意的举措是易到正在力推的“双选机制”,即赋予平台用户和司机更多选择权。司乘双方选择权不充分是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如此,易到将成为唯一一家双选平台。
而“易到之家”也重新发力,易到公告称“将在全国80余个核心业务城市同时开设超过100家‘易到之家’,全面纵深汽车后市场。”
种种动作表明,易到正在快速苏醒,而经历浩劫之后的易到,不仅仅是希望重回1+1+2+N格局,即滴滴、易到,以及神州与首汽形成的2,再加上更多的地方诸侯平台;更是希望以“闪电战”的方式,再次搅动网约车市场。
各种动作的展开,进一步说明易到不仅仅已成功化解此前乐视而导致的资金危机,更是迎来了更大的金主。
实际上,此前10月27日,易到运营主体北京东方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已进行了法定代表人、投资人、注册资本、职务和住所等一系列项目的工商变更。其中法定代表人由彭钢变更为王菲,注册资本由1100万元增至1210万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易到的股权结构中共有三名股东:大股东王菲持股77.27%;鹰潭市信银风华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持股18.18%;而乐视系的吴孟持股比例仅为4.55%。
其中王菲代表了韬蕴资本集团,同时担任易到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
今年7月,韬蕴资本集团对外宣布与乐视方面就收购“易到”股权达成一致,并于6月30日向易到注入了首批资金。但投资过程却一波三折,颇为艰难。
韬蕴资本是一家专注于PE投资、证券业务、金融服务的大型投资集团,资产管理规模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业务涉及金融投资、消费品、新能源及汽车、文体旅游、TMT等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股东中另外两位股东的加入显示韬蕴资本已引来新的“盟友”,公开资料显示,易到第二大股东鹰潭市信银风华投资有限合伙企业的大股东为鹰潭市信银一带一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信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背后是信银(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为中信银行旗下的海外机构。
显然,易到获得了中信系资本的加持,这也正是此番“狂飙突进”的背景。
1+1+2+N格局?
系列“闪电战”动作背后,易到期翼迅速回血,重回昔日600万车主、4000万用户的意图明显,但是否还能“渡尽劫波兄弟在”呢?
因乐视危机而导致的易到迅速掉队,以及其间网约车新政的出台实施,易到似乎正在淡出网约车视线。
但实际上,尽管一路坎坷,易到也并未停止申请网约车运营许可证的脚步,截至目前,易到已获得20余张牌照,位居网约车领域前三的位置。
这似乎说明,易到并不会沉沦到放弃这一领域,而是“暂时离开”。
就在“打盹”的这段时间里,网约车新政的出台实施将这一领域迅速带回良性健康发展状态。
除了老牌的网约车公司展开业务调整之外,首汽约车、曹操专车等伴随新政东风迅速“追赶”,构成了新的矩阵:滴滴仍然占据老大位置,而神州、首汽约车等形成各路诸侯。
但伴随整个行业迅速出现可用车、平台活跃用户双减少的窘境,各家公司亦迅速调整发展策略与方向。
行业龙头滴滴开始深度介入以新能源、智能化为特征的精耕主营业务,另一方面则向其他领域延伸,投资ofo、人人车等相关企业,希望打造一站式出行平台;神州、首汽等则走向通过互联网汽车制造、汽车金融、汽车电商、售后、加油站等服务打造汽车全产业链平台。
似乎一夜之间,网约车领域重回平静,平台刺激、用户冲返及各种促销手段尽数消失,各平台约车费用不同程度上升,用户数量首现下降。
实际上,移动互联网通过改造传统领域从而激励出新需求的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网约车只是较早出现的一枝。
但即便是这样的平静显然也很难保持,易到正在启动的“闪电战”,绝不仅仅是想掺合一把双11,它将重新成为搅动这一领域的“鲶鱼”。
因为,在易到的逻辑里,网约车领域并非死水一潭,不管是司机还是用户,其忠诚度并不高,在价格等因素刺激之下,就能迅速重启这一市场。
而危机之前的易到,进行了行业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冲返动作,高达2000万的用户参入了冲返,尽管中间因“叫车难”而改换门庭,但其充值的资金不会就此浪费,所以,易到此番闪电战,将首先唤醒这批用户,而双11的礼包,不过是一个冲锋号而已。
但仅仅唤醒用户并不能激活市场,因为司机端亦需要“浪子回头”。如果仔细推敲,易到在此时发起的攻击颇为巧妙:因为新政后的网约车司机签约时间刚好或即将到期。
尽管曾经受磨难的易到部分司机会心有余悸,但新政后各平台提高佣金,扣减各项费用以及降低甚至取消奖励金的法则之下,各平台司机收入锐减,网约车司机普遍收入下降,这与此前形成极大反差。
而此时易到推出的每日最高奖励120元的政策,必然会带动大量司机重回或“转会”易到,一旦司机端激活,用户端唤醒,易到的闪电战目的也就达到了。
除了巨量补贴资金的投入之外,其它各家平台是否会“默默无闻”,尚未可知。
但易到的这招回马枪,不管能否让易到重回1+1阵营,至少,将会重新燃起网约车领域的新一轮战火。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江苏课帮帮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课帮帮”)作为教育赛道的领军企业,凭借其创新的技术模式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在重塑教育的未来。近日,本刊记者通过实地探访,并与课帮帮全国运营总裁何智勇先生展开深度对话,深入了解这家企业如何在技术创
种种迹象表明:自媒体行业越来越难做了,而且停更的自媒体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自媒体帐号总数有超过三亿个,至少有一亿人把自媒体当成副业。自媒体到底难不难做,大家看看下面的例子就知道了:(1)一个商单,两个自媒体平台(今日头条+小红书)加起来一共10块钱,但一堆人抢着做:(2)值得买黄V代发一篇文
这根本是"空手套白狼"的暴利生意!成本为0,收费几千到几万?成本几乎为0,但能赚大几千块钱。难怪这么人做这个业务(文末附免费修复攻略,别再被割韭菜!)。这不,国家终于出手了!4月2日,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直接开炮:一些第三方机构,信用信息更细不及时,甚至要求有偿修复,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黄成能够“
昨天,一向低调的马化腾突然在人民日报发文章称:为经济回升向好贡献互联网力量,他相信民营企业一定会有光明的前景。原文我就不发出来了,你们可以去官方看看搜搜。大致内容如下:①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推出,聚焦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痛点堵点;②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产业是中国发展的新动能,在提振经济中承担着重要责任;
近年来,非洲的经济表现的确引人注目。非洲开发银行(AfDB)今年5月发布的《2022年非洲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况下,非洲经济在经历负增长后,于2021年实现快速反弹,增长率达6.9%。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6月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21年非洲吸收的直接投资较上
关注卢松松,会经常给你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观点。年底了,看到一些奶茶店、餐饮店转让关门,非常悲凉。不由是在发个预警:大家都在开店的时,你就别开店啦!先给你看看3个数据就晓得了哈:(1)书亦烧仙草90天关店1605家,新开店496家,关店数达到开店数三倍了,还有今年上半年奈雪亏损了4.4亿,茶百道营收下
8月30日,“创客北京2024”创新创业大赛中国通号•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行业专项赛决赛圆满收官。决赛邀请了来自于国家铁路局、中国通号、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地铁、北京交通大学等单位的7名评审专家参加会议,对参赛项目进行了评审。丰台区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产业集群、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的有关领导代表出席会
秦刚老师:您好,我是倩美塑身衣符姐。我是比较简单的一个人,过去的10年内生了3个孩子,创立了一个电商品牌——倩美。做倩美这个电商品牌的时候,我是有痛点的,因为我生完孩子以后发现身材变形严重,接受不了全职做妈妈这个角色,特别迫切地想恢复身材。机缘巧合下,我接触到了塑身衣这个行业。我服务的人群分两类:一
秦刚老师:您好,我是帮孩子解决休学问题的陶老师。我此前一直在做学校教育,一方面是服务那些不适应传统教育,以及有一些心理状况特殊需求的学生;另一方面是服务培训机构,进行连锁加盟。2017年因为一些情况,我退出来了,退出后来到了大理。我有20多年青少年辅导和心理教育培训经验,针对这部分群体,我在大理又做
有粉丝留言:秦刚老师,在中国老龄化的背景下,大健康行业正快速崛起,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机令人瞩目。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参与其中并实现财富增长?借这个提问,我来聊一下热门话题——大健康行业。曾经的首富马云曾说过,下一个中国的马云可能会在大健康行业崛起。有人或许会以为这只是个玩笑,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一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