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中国基于自身的优势,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视为人工智能技术革命的引领者。未来,只有掌握人工智能的话语权,才能抢先在国际中掌握话语权,而技术创新正是人工智能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
21世纪以来,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特征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爆发,随着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出现了与蒸汽机、电力、计算机的发明同等量级的新事物——人工智能,如同之前的“互联网+”、“数字化”一样,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
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中国第一次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站在了同一起跑线。高通盛融集团认为,在未来的十年中,人工智能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国基于自身的优势,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视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引领者,未来,只有掌握人工智能的话语权,才能抢先在国际中掌握话语权。
人工智能深入渗透各行各业
日前,一份调查报告显示,80%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广阔,会渗透到各行各业;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会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产生影响。其实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不仅简单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是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生活中,并与普通人的生活发生切实关联。
近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发表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再次提到了“人工智能”,进一步强调了“产业级的人工智能应用”,并提出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这是继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后,再度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因为目前来看,国家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将是推动产业前进的主要动力。
毋庸置疑,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主流算法作为源头核心技术,引领了这波人工智能发展热潮,人工智能应用和产品层出不穷,以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推动实体经济走向更高阶梯的重要生产工具。以数据为生产要素的新一轮产业升级中,消费业、服务业、流通业、制造业等各行各业正处于扶摇直上的风暴眼。
“不难看出,‘产业化’、‘应用化’已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几年内人工智能的两大发展方向。”高通盛融集团负责人指出,“但若想让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只有将人工智能技术真正应用到产业研发当中,完成技术与商业实践的融合,产生能真正高效解决人类生产生活问题的智能化应用,才能保障人工智能快速优质的创新迭代,才能让人工智能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变革。”
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是关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著名论断在人工智能技术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据了解,人工智能研究可以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而掌握核心技术的层面就是基础层,显然,从实践情况看,当前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存在着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缺乏龙头企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总体偏低等问题。要想推动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既需要技术创新,也需要加快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因为产业链跨界协同和核心人才培养,同样是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瓶颈所在。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站上风口,相关企业、人才都变得紧俏。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的工资比硅谷、英国要高很多。人工智能并不是少数人才能学会,我们需要建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确实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其中既包括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学术、研发人才,也包括人工智能行业中存在大量低技能劳动力。”高通盛融集团负责人表示,“当前,我们国家需要建立完整的核心技术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人才培养,强化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加强与其他国家间人才的流通,打造坚实的人才基础,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芯微”)正式发布新一代机器视觉方案RV1106及RV1103,两颗芯片在NPU、ISP、视频编码、音频处理等性能均有显著升级,具有高集成度、高性价比、低待机功耗的特点。RV1106及RV1103为普惠型方案,旨在助力更多行业伙伴高效实现机器视觉产品的研发及落地。
目前我国确实有了较强的产业基础,但产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基础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我国目前做了很多应用创新,但同时也忽视基础领域的发展,在基础的材料、元器件、管理理念、人才培养上都存在痛点,这也包括传感器;接下来我国应该夯实实体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政府应加强基础研究的扶持和引
近日,人工智能学术与产业界的权威年度盛会“MEET2022智能未来大会”召开,会上公布年度人工智能领航企业、人工智能创业领袖等榜单。其中,影谱科技创始人姬晓晨女士入选2021年度人工智能创业领袖,成为唯一上榜的女性企业家,同时上榜的还有商汤、旷视、依图、第四范式、地平线等企业领袖。
日前,由知名科技媒体量子位主办,聚焦人工智能学术与产业界的年度盛会“MEET2022智能未来大会”召开。本届大会以「因为看见,所以相信」为主题,共有数十位领军企业高管、专家学者出席
文/道哥美国设计软件公司Figma近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即上演“狂飙”行情——发行价定每股33美元,开盘报价85美元,较发行价翻倍。首日收报115.50美元,较发行价大涨约250%,市值飙升至近670亿美元,创下近30年来同等规模美股IPO的最大单日涨幅纪录。然而,随着短线资金获利了结,
8月16日,卢松松非常荣幸的成为了一名《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观众。这是一场超酷的机器人运动会,也是人类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奥运会,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会参加500多个比赛项目。看了一天的比赛,晚上就回来写文章,编辑短视频。先说感悟:(1)这是人类首次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运动会,史无前
文/一灯来源/节点财经在当前无人敢缺席的AI军备竞赛中,巨头们一面为巨额的资本支出焦虑,一面又向市场勾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各家动辄千亿级投入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份关于AI回报价值的有力证明。而腾讯,率先给出了答卷。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资本开支同比剧增119%,达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2025年的硅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上演。这场战争的核心武器不是代码或芯片,而是人——那些全球仅有数千名、能够构建未来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顶尖大脑。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Meta及其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正扮演着最具侵略性的
Manus撕开一道真相
文/八真来源/节点财经具身智能赛道,谁最有可能拔得A股资本市场的头筹?答案大概率是诞生刚刚两年,由华为"天才少年"、B站百万粉丝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近期,从事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上纬新材(688585.SH)丢出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收购其至少63.62%的股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