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科技,科氪皆可盘。这里是36氪-科氪,今天,科氪要带大家盘的,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清扫神器——无绳吸尘器。
话不多说,先给你来个致命三连:智能吸尘器到底该怎么选?几千块的吸尘器到底长什么样?一款吸尘器何来底气卖到四五千块钱?
测试PART 1:大吸力
简单来说,判断一台吸尘器好不好,最直观的就是它的吸力够不够强劲以及持不持久。
我们利用3.5斤的苏打粉,模拟一个普通中国家庭一个月的灰尘重量,均匀的洒在五条赛道上,看看这些吸尘器在经过一月大量灰尘垃圾的“洗礼”之后,吸力会不会依旧强劲!
其实通过实验大家可以明显的看到,戴森是吸完五条赛道都毫不费力的,也是唯一一款不会有吸力衰减情况产生的吸尘器。
排名第二的可以说是莱克了,剩下的几台基本在第三条跑道处(也就是差不多吸尘器使用的第三周)就开始有明显的衰减。
会有很多人问,为什么吸尘器用久了就会有一种明显吸不动的感觉?简单来说,吸尘器的运作原理是通过吸入空气,再将空气中的灰尘和干净的空气进行分离,排出干净的空气而达到吸尘的效果。但一些吸尘器的分离做的不好,就会导致灰尘附着在滤网上,长此以往,滤网慢慢被堵塞,通过的空气也就越来越少,吸力大大衰减,就会感觉越来越吸不动垃圾,只能非常频繁的更换滤网才可以。
测试PART 2:过滤实验
刚刚已经讲过了吸尘器的原理,吸尘器需要吸入空气,也需要排出空气。但是一旦吸尘器过滤和密闭系统做的不够好,四面八方就会喷出脏空气,里面的灰尘、尘螨等其他灰尘中的过敏原就会被喷到我们的脸上,原封不动的被我们吸进去,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过敏的人在吸尘的时候还会不停的打喷嚏。
第二个实验,通过吸入大量的灰尘,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吸尘器的过滤效果究竟如何?
大家可以看到,除了戴森,其他的五款产品都会有白色的烟雾喷出,也就是说这些产品没有办法真正的有效过滤脏东西。
测试PART3:拆机
看完了上述两个实验的实验效果,作为精益求精的科氪当然更要挖掘吸尘器的“内涵”。我们把总价值两万的吸尘器逐一拆解。
下面,我们将从【马达】、【气旋】、【吸头】三个方面深入分析这几款吸尘器。
【马达】
大家都知道马达其实是一个吸尘器的核心,随着科技的发展,马达越轻、功率越高是大家所在追求的。
从数据指数我们可以看到,戴森是里面最轻,但是功率最高的,看来戴森的研发部门在这里面下了不少功夫。
市面上大部分的马达都用了铁包裹这样的材质,时间久了总会产生氧化从而影响吸尘器的使用寿命。只有戴森采用的酚醛树脂,可以杜绝氧化、生锈的情况。
【气旋】
气旋,在吸尘器中起到关键作用,主要是为了让尘气有效分离,增加吸尘效率、减少堵塞概率。
这两款分别是小狗和莱克的气旋结构,下窄上宽的处理,形成简单的气旋结构。
来自小米的米家有九个气旋装置组合。
这一款来历就比较大了,来自气旋发明的鼻祖——戴森。
非常大的气旋结构,下窄上宽,中间4个,外圈10个小的锥形气旋,侧面还有很多导风孔设计。
同时在侧面会有很多个紧密排列的导风孔设计。
添可,基本上看起来就像一个望远镜,起不到什么气旋作用。
号称有飓风科技的飞利浦,螺旋形状,可以起到一定的导风的作用。
【刷头】
作为直接与地面接触的配件,优秀的设计和材质将决定我们吸尘器的吸尘效果,否则就算你有大功率马达,想吸起全部灰尘也无济于事。刷头要有不同的材质设计,因为我们在刷头高速旋转的过程当中,会将地上的尘物进行位移,同时产生静电,将尘物吸附在地板上,很难吸进吸尘器中。
小狗的这个只是软植绒的材质,颜色上有一个区分。另外三款也只做了一个软硬度的区分。
戴森的刷头则是采用了四条碳纤维刷头加植绒的材质,吸尘的时候会产生静电,碳纤维材质的刷条可以防止静电的产生,让灰尘被吸入尘桶中而不会被刷头缠绕。
总结
在本次横评的6款主流吸尘器横评中,我们按照日常使用体验结合极限测试结果6款吸尘器评价如下:
戴森 V11 Absolute
特殊设计的气旋结构和大功率马达以及优良的工业设计使得整体体验感非常棒,吸力强,无二次污染,整体价格在6款产品中属于中高价位产品,但对应其使用效果和工业设计来讲还是非常值得入手的。
小米 米家
米家延续了小米生态链产品的理念,颜值比较高,但是吸力仅能满足日常最基础的清洁工作。在不及时清洁滤网的情况下,极易发生二次污染。如果你只是想买一台颜值高的吸尘器取代掉家里的扫把簸箕,而不是追求彻底清洁的解决方案,2000块以内的小米还是可以考虑的。
添可 PURE ONE T1
添可给我的期望其实是特别高,号称是全球第一台智能吸尘器,然而持续的吸力作为吸尘器的基础来看在极限测试中表现不佳。增添的智能功能整体表现也比较“傻瓜”
莱克M12s
莱克总体来说吸力效果是仅次于戴森的。二次污染现象依旧存在,整体工业设计在使用起来比较繁琐。价格也是六款吸尘器中最贵的,在这里不做推荐。
飞利浦 S+
飞利浦作为家电行业的老大哥,吸尘器这个领域还有待开拓的,吸力十分有限,二次污染情况在我们实验中堪比“吸油烟机”,总体水准匹配不了在其他小家电行业的好口碑。
小狗 T10
在低端吸尘器领域销量一骑绝尘,但是高端版本无论是工业设计、吸尘效果、还是二次污染的控制整体表现十分不理想。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对于六款主流市场上的吸尘器的一个横评体验,喜欢更多好玩、有趣科技产品的朋友们,记得关注喔~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在技术持续升级、消费者观念发生转变等多方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与智能相关的设备销量逐渐走俏。能够为人们带来便捷、舒适的智能家居产品也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此背景下,智能家居行业日渐火热,实现了飞速发展。其中,作为智能家居重要组成部分的智能照明,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
来源:金角财经以疫情黑天鹅和教育“双减”政策落地为分界线,教育智能硬件行业发展被划分成两个泾渭分明的阶段。在这之前,是传统品牌以“知识灌输”为产品卖点的传统阶段,在这之后,伴随在线学习需求激增,行业开始进入一个更加讲究“综合产品力”的阶段。在后一个阶段,学习平板由于产品性能和形态优势,成为了形式各异
智能家电是当下最热门的消费品类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的需求升级,智能家电不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清洁、烹饪等功能,还能够通过智能互联、数据分析、个性化定制等方式,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健康、美好的生活体验。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市场中,添可作为一家智能科技创新公司,以其高端智慧生活电器产品,在行业内树立了
4月18-21日,极具影响力的B2B国际贸易采购盛会——环球资源移动电子展览会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隆重举行。专注于智能终端领域多年的亿道,此次携多款最新移动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展会,充分展现出作为一家面向全球市场的智能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所具备的强大研发实力。 (环球资源移动电子展览会现场)
文/道哥美国设计软件公司Figma近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即上演“狂飙”行情——发行价定每股33美元,开盘报价85美元,较发行价翻倍。首日收报115.50美元,较发行价大涨约250%,市值飙升至近670亿美元,创下近30年来同等规模美股IPO的最大单日涨幅纪录。然而,随着短线资金获利了结,
8月16日,卢松松非常荣幸的成为了一名《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观众。这是一场超酷的机器人运动会,也是人类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奥运会,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会参加500多个比赛项目。看了一天的比赛,晚上就回来写文章,编辑短视频。先说感悟:(1)这是人类首次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运动会,史无前
文/一灯来源/节点财经在当前无人敢缺席的AI军备竞赛中,巨头们一面为巨额的资本支出焦虑,一面又向市场勾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各家动辄千亿级投入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份关于AI回报价值的有力证明。而腾讯,率先给出了答卷。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资本开支同比剧增119%,达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2025年的硅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上演。这场战争的核心武器不是代码或芯片,而是人——那些全球仅有数千名、能够构建未来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顶尖大脑。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Meta及其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正扮演着最具侵略性的
Manus撕开一道真相
文/八真来源/节点财经具身智能赛道,谁最有可能拔得A股资本市场的头筹?答案大概率是诞生刚刚两年,由华为"天才少年"、B站百万粉丝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近期,从事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上纬新材(688585.SH)丢出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收购其至少63.62%的股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