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持续升级、消费者观念发生转变等多方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与智能相关的设备销量逐渐走俏。能够为人们带来便捷、舒适的智能家居产品也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此背景下,智能家居行业日渐火热,实现了飞速发展。
其中,作为智能家居重要组成部分的智能照明,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智能照明行业自2017年快速发展至今,市场规模已从2017年的14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04%,呈现较高速度增长趋势。而蕴含巨大发展潜力的智能照明行业,也早有玩家驻足于此,除了智能照明企业之外,传统照明企业以及智能家居企业的身影也是频频浮现。
传统照明企业:经验铺路
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经逐渐成为各行业企业的主流趋势,照明行业也逐渐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各大传统照明企业也开始积极转型,并朝着智能照明方向发力。雷士照明在2021年就确立了智能照明、健康照明、一体化照明三大科研发展方向。无独有偶,欧普照明也在持续布局智能照明领域。而传统照明企业之所以争相探索智能照明领域,则与多方因素有关。
一是,传统照明企业发力智能照明业务,有助于培养新增长点。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追求的提高,其对于家居体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照明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智能化、个性化产品反而更受其青睐,因此有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尝试智能照明产品来改善生活品质、提升居家体验。随着消费者对于智能照明产品接受度的逐渐提高,智能照明行业的潜力也将被进一步释放。而传统照明企业发力智能照明,不仅顺应了当前的发展趋势,也能够培育新的增长曲线。
二是,传统照明企业产品制造经验丰富,能够为其智能照明产品的推出提供助益。传统照明企业大都在照明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下了丰富的生产制造经验。尽管智能照明产品最大的特征是智能化,但产品质量始终是核心,因此生产制造也是格外重要的环节。而传统照明企业多年来所积累的生产制造经验也能够应用到智能照明产品上,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其智能照明产品研发生产的时间。
三是,传统照明企业搭建了完善的线下渠道,可以此为依托加速其智能照明产品的推广。对于智能照明产品来说,体验感格外重要,线下门店则能够作为重要场景为有意向用户提供更为真实、直观的智能照明体验。
传统照明企业在渠道建设方面布局多年,搭建了完善的渠道网络,而传统照明企业也能够以此为基础,通过在线下门店开设智能体验区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的智能家居体验,进而激发消费者的购置热情。比如,欧普照明就在陆续建立智能体验专区,以便为消费者带去更为直观的体验。据了解,欧普照明已开拓超150家全屋智能体验馆,开拓近千家合展区。
智能照明企业:技术撑腰
在智能照明领域,除了有传统照明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之外,也涌现了许多智能照明品牌,比如,易来。而专业的智能照明品牌,虽不如传统照明品牌那样拥有深厚的资源积累,但其自身同样有着与众不同的优势。
一来,业务聚焦,专业智能照明品牌能够更加深入智能照明领域。不同于其他类型参与者,专业的智能照明品牌业务更为聚焦,这也就意味着其能够将最多的资源投入到智能照明领域,进行产品的打磨与研发。同时,专注单一领域也让智能照明品牌能够更为精准地洞察用户需求,并以此为依据,迅速对产品进行完善与升级,或者推出定制化产品,以满足更多的用户需求,进而增强用户的认可度与黏性。
二来,专业智能照明品牌拥有深厚的技术储备,为其研发智能照明产品奠定了基础。智能化是智能照明产品和传统照明产品的最大区别,专业的智能照明品牌扎根于智能照明领域,并通过长期的研发投入来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以生产出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智能照明产品,为用户带去更优质的居家体验。以易来为例,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11月15日,易来持有已公开的国内外专利及专利申请共计737件,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68件,审查中的发明申请139件。
三来,专业智能照明品牌持续优化服务,以增强用户的体验感。体验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专业智能照明品牌在持续强化技术实力的同时,也格外注重用户体验,并通过多种方式,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比如,易来就在持续铺设线下门店,以便让用户能够亲身感受到智能照明产品。不仅如此,易来的每家门店均配备了照明设计师、店长、施工工程师,能够为客户提供智能装备产品的调试、安装等一系列服务。
智能家居品牌:体验搭桥
除了传统照明企业、智能照明企业之外,智能照明领域也频频出现智能家居品牌的身影,比如,欧瑞博、绿米等等。而智能家居品牌之所以持续深入智能照明领域,也并非毫无原因。
其一,智能照明是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家居品牌自然不能错过。现如今,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的接受度持续提高,智能家居发展趋势向好,而智能照明又是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家居品牌自然不会放弃这一领域。据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CSHIA)的数据显示,智能照明在智能家居中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达到16%,仅次于家庭安防。在此背景下,智能家居品牌持续发力智能照明领域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其二,智能家居品牌所推出的智能照明产品更容易与自家其他产品实现互联互通。此前,随着各路玩家涌入智能家居领域,智能家居产品的品牌和种类也日益增多,但也由于品牌各异,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产品很难实现互联互通,因此,用户所感受到的智能家居体验也是有局限性、不完整的。
现如今,越来越多智能家居品牌都在朝着全屋智能方向发展,以便为消费者带去更加智能、舒适的智能居家体验。智能家居品牌所推出的智能照明产品与本品牌其他智能家居产品联系更为紧密,也更容易实现设备的联动与交互,稳定性、智能化程度也能高一些,用户的智能家居体验也能得到提升。
其三,智能家居品牌在持续完善智能照明产品矩阵,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智能照明需求。由于用户房型、习惯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其对于智能照明产品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故而智能家居品牌也在不断完善智能照明产品矩阵。比如,单在智能照明这一个领域,欧瑞博就已经推出了多款智能照明产品。据了解,欧瑞博已经推出了8个品类,共150款智能灯具产品,并成功在“智能无主灯”这一细分赛道成为行业第一。
暗流涌动背后的风险
事实上,各路玩家的争相涌入,对于整个智能照明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将时间拉长来看,智能照明也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可以说是潜力可观。只是,不可否认的,热闹的智能照明行业也存在一些各路玩家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首先,智能照明产品的互联互通仍有难度,距离真正实现互联互通仍有一段距离。智能家居品牌的增多,加大了产品间互联互通的难题,智能照明领域也有同样的难题。由于缺少统一的标准,不少智能照明产品可以说是自成一派,这也在无形中加大了智能照明产品的互联难度,拉低了消费者的智能家居体验感。不过,近年来,不少智能照明行业参与者都在加速合作,这也使得智能照明的互联互通更进一步。
其次,智能照明行业存在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智能照明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因此就需要具备多种技术背景的专业人才投身其中,进而研发、生产出高质量的智能照明产品。不仅如此,当代消费者还对于智能照明的美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加大了智能照明设计师的需求量。倘若智能照明行业的人才资源缺乏问题无法解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智能照明行业的发展。
最后,消费者对于智能照明产品的接受度仍需培养。尽管智能照明产品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照明体验,但相较于传统照明产品,智能照明产品的价格偏高,而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选择智能照明产品的可能性。
布局智能照明领域,无论是传统照明企业,还是专业的智能照明品牌,亦或是智能家居品牌都各有优势,但也不乏挑战。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智能化已然成为照明行业乃至整个家居行业的关键词。而随着各路玩家在智能照明行业的不断深入,存在的挑战总能被解决。只是,在黎明到来之前,谁也不能掉以轻心,智能照明行业的参与者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智能家电是当下最热门的消费品类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的需求升级,智能家电不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清洁、烹饪等功能,还能够通过智能互联、数据分析、个性化定制等方式,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健康、美好的生活体验。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市场中,添可作为一家智能科技创新公司,以其高端智慧生活电器产品,在行业内树立了
在3月24日的春季新品发布会上,萤石发布了TVStudio,这款外形酷似机顶盒一样的产品,一屏变三屏,电视屏摇身一变成为互动屏,中控屏和娱乐屏。
美国时间2023年1月8日,全球最大的科技展会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InternationalConsumerElectronicsShow,简称CES)在美国拉斯韦加斯完美落幕。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盛会,始于1967年的美国CES一直被视为国际电子科技产业的“风向标”,每年都会涌现大量的新
一个是满足“向往生活”家居品牌,一个是贯穿儿时记忆的快乐符号,当顾家家居和旺旺相遇,将打开什么样的奇思妙想?12月27日,顾家家居和旺旺联名打造的快闪店“顾家奇妙旺事屋”于杭州银泰落地,一同让“旺事”发生,为即将到来的新年送“旺”。
四个月前邀请码炒至10万元,如今官网变灰、社交账号清空,这家AI新贵的闪电迁移折射中国科技企业出海潮涌。7月11日,打开Manus官网的用户发现一则突兀提示:“Manus在你所在的地区不可用”。而就在不久前,这个位置还显示着“Manus中文版本正在开发中”的乐观声明。同时,Manus官方微博和小红书
文/十界来源/节点财经一场围绕算力自主的竞赛,正在科创板上演。近日,国产全功能GPU厂商摩尔线程递交科创板招股书,拟募资约80亿人民币,成为今年上半年科创板拟募资规模最大的冲刺者,也打响了“国产英伟达”上市的第一枪。据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自2020年成立以来,主营全功能GPU芯片的研发与销售,以自主
“AI大模型六小虎”百川智能危机重重。这是前搜狗CEO王小川创办的AI公司。昨天就爆出新闻,百川智能的联合创始人离职,这是王小川入局AI的第一道大坎。接下的成败非常关键:(1)拿下河北(2)学习科大讯飞百川智能离职高端概览:(1)2025年7月10日,百川智能技术联合创始人谢剑将离职。他是百川只能的
百度AI团队今日正式推出PaddleOCR3.1版本,以突破性的多语言组合识别(MultilingualCompositionPerception,MCP)技术为核心,彻底重构复杂文档处理边界。此次升级标志着OCR领域首次实现对同一文档内任意混合语言文本的精准识别,为全球化企业、跨境业务及多元文化场
“宇树已形成硬件、算法、场景联动的业务飞轮,自研率超95%的技术壁垒让其成为全球机器人赛道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首程资本管理合伙人朱方文在追加投资时如是评价。7月7日,据每日经济新闻从宇树科技投资方处获悉,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宇树科技(UnitreeRobotics)已明确计划于科创板IPO,预计
推理与多模态的终极融合,将彻底终结用户在不同模型间切换的烦恼。7月7日,OpenAI正式确认将在今年夏季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PT-5。这一突破性产品将整合现有的多个强大模型,特别是融合专注推理能力的“O系列”与具备多模态功能的“GPT系列”,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统一体验。OpenAI开发者体验负
高考一结束,忙坏了海内外一众大模型。豆包、DeepSeek、ChatGPT、元宝、文心一言、通义千问……掀起了一波“AI赶考”大战。据悉,去年高考期间,大模型的成绩才勉强过一本线,今年集体晋升985。据悉,豆包甚至过了清北的录取线。头部大模型在高考“考场”上玩得不亦乐乎,中小AI创企的处境却日益尴尬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每年高考成绩放榜后,数千万考生和家长将迎来另一场硬仗——填报志愿。今年,这一领域迎来了AI的全面介入,多家互联网大厂和教育公司纷纷推出智能志愿填报产品,为考生提供院校和专业选择建议。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约9.5亿元,近九成考生愿意借助志愿填报服
苹果还没从WWDC25的“群嘲”中走出,又迎来了一次新的痛击。据路透社报道,21日,苹果公司遭到股东集体起诉,被指在信息披露中低估了将先进生成式AI整合进语音助手Siri所需的时间,导致iPhone销量受影响、股价下滑,构成证券欺诈。在这份诉讼中,库克、首席财务官凯文·帕雷克及前首席财务官卢卡·马埃
华为的盘古大模型终于推出新版本了。6月20日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宣布基于CloudMatrix384超节点的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全面上线,盘古大模型5.5同步发布。不过,当前国内的AI大模型竞争可谓是相当激烈,华为的盘古大模型在众多大模型中并不是十分出众。华为云此次重磅推出的盘古大模型5.5能否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