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头条
  2. 投融资
  3. 正文

阿里启动超百亿元融资

 2025-07-07 16:59  来源: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阿里云优惠券 先领券再下单

文 / 零度 

来源 / 节点财经 

阿里释放又一则大消息。

7月3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计划发行本金总额约120亿港元、2032年到期的零息可交换债券。

《节点财经》获悉,本次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投入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持国际电商业务发展。

简单理解,阿里将发行价值120亿的债券,用于云计算和国际电商两大业务。问题来了,第一,为什么在此时发售高达120亿规模的可交换债券?第二,为什么是云计算?第三,又为什么是国际电商?

01 为什么此时发售高达120亿的可交换债券?

120亿港元的发行规模,在今年发售可交换债券的企业中,绝对位居行业前列。

根据阿里的公告,债券的初始交换比率为每1,000,000港元本金额的债券可交换约160,513.6股阿里健康股份,相当于每股阿里健康股份的初始交换价格为6.23港元。基于初始交换价格,并假设债券被全数交换为阿里健康股份,债券的初始交换财产将代表阿里健康截至2025年5月31日不超过约12%的已发行股本。

作为阿里在大健康领域的旗舰平台,阿里健康主营医药电商、医疗健康服务等业务。2025财年,阿里健康实现调整后净利润额为19.50亿元,同比增长35.6%,调整后净利润率从5.3%提升至6.4%。

《节点财经》获悉,6.23港元是投资人未来换股的定价参照,这一定价背后,折射了投资人对阿里健康股价的持续看好。阿里健康股价若超过6.23港元,投资人就有机会通过换股赚取差价。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节点财经》,一般而言,一家企业在港股发行可交换债,主要有三方面的意义:

第一,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拓宽融资渠道

港股作为国际化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多元(包括海外机构、主权基金等),企业通过发行可交换债可吸引全球资本,尤其适合在境内融资受限或希望分散融资来源的企业。

降低融资利率

由于可交换债嵌入了 “换股期权”,投资者可能接受较低的票面利率(通常低于普通公司债),从而降低企业的利息支出。

第二, 灵活处置股权,实现资产盘活

间接减持关联公司股份,减少市场冲击

若企业持有子公司或关联方的股票(通常为上市公司股份),直接在二级市场减持可能引发股价波动。通过可交换债,持有人可在约定时间内逐步换股,实现 “分散减持”,避免集中抛售对股价的冲击。

保留股权控制权(若未换股)

若债券到期后投资者未选择换股,企业仍持有标的股票的所有权,不影响对关联公司的控制权。这种 “可进可退” 的特性,适合暂时不想放弃股权但需融资的企业。

第三,改善财务报表,优化资本结构

表外融资属性(部分情况)

若可交换债的换股条款设计满足 “权益工具” 认定条件,可能被分类为权益而非负债,降低资产负债率,改善财务指标(尤其对负债率较高的企业)。

避免股权稀释(相对股权融资)

与增发股票(如配股、定增)相比,可交换债仅在投资者换股时才会导致标的公司股权稀释,且稀释的是 “存量股权”(企业持有的其他公司股票),而非发行人自身股权,适合希望维持自身股权结构稳定的企业。

《节点财经》看来,阿里此时在港股发行可交换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的港股市场较为活跃。今年来,港股上演了一波IPO潮。活跃的交易和流动性,也促使不少公司都在今年发行了可交换债。

比如百度于3月发行了20亿美元(约为157亿港元)可交换债券,交换标的是百度持有的携程港股,中国石化5月也以境外子公司为交换标的发行了77.5亿港元的可交换债券。

此类债券赋予持有人未来按约定价格换取标的股票的权利,其吸引力取决于投资者对标的股前景的判断。

02 能给云计算带去何种助力?

根据阿里的公告,这笔可交换债券将用于两个方面,云计算和国际电商两大业务。

先看云计算。

事实上,最近几年,云计算已经成为阿里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石。

从财务表现看,2025财年阿里云已经展现出强劲动能,营收增长显著,AI 相关产品收入更是表现突出。

2025 财年,阿里云营收 1180.28 亿元,同比增长 11%,经调整 EBITA 同比增长 72% 达 105.56 亿元,在强劲的AI需求带动下,阿里云公共云收入增长加速,《节点财经》注意到,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阿里云全财年收入突破双位数增长,是阿里巴巴旗下各分部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从战略方向看,阿里云在国内市场已经有了较强的影响力,下一步的关键就是助力中企出海,加速打造全球云计算一张网、推动 AI 产品国际化、提升服务体验等战略。

在这几个方面,阿里都在不断加大投入。

就在7月初,阿里云宣布将在未来一年投入超4亿元,专项支持国际合作伙伴生态建设。这笔投入将主要用于联合市场活动、激励返利机制及培训赋能,帮助合作伙伴拓展业务、提升能力,加快云和AI产品在全球市场的落地。

其背后的意义,阿里云智能全球生态与渠道副总裁马镭也有过解释,他直言,“将持续通过技术、激励和资源开放,整合合作伙伴生态,打通资源与能力,支持伙伴加速迈入AI时代,共同打造一个开放、创新、充满活力的全球生态系统,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与AI新机遇。”

在全球化方面,阿里正在加速打造全球云计算一张网,比如阿里云计划加速打造覆盖中国、日韩、东南亚、中东、欧洲、美洲的全球云计算网络,使其具备最佳 AI 技术服务能力和全球竞争力。

目前,阿里云已在全球 29 个地域运营了 87 个可用区,可提供 394 款云与 AI 产品、59 项技术服务。

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将投入超过 3800 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云和 AI 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以保持国内和海外基础设施统一技术架构、统一服务平台,为中国企业拓展全球业务提供最优方案。就在最近,阿里云宣布将设立首个AI全球能力中心并在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增数据中心。

《节点财经》了解到,阿里还在加速模型出海,推动 AI 产品国际化。目前,阿里通义已开源 200 余个模型,衍生模型数超 10 万个,是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族群。而阿里云正在加速 AI 产品国际化,一方面增加海外 AI 基础设施布局,如阿里云灵骏将在海外多个区域开服;另一方面加速部署通义、百炼、PAI、大数据等 AI 应用所需产品,其中 PAI 的开发、训练、推理服务已覆盖全球 17 个地域,阿里云百炼国际站 Model Studio 也新增多项能力,为出海中企提供更高效实惠的模型 API 服务。

如此的战略部署之下,都需要海量的资金支持,有了更多资金储备,阿里云的出海战略,可能会更快一点。

《节点财经》看来,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需要大量长期资金投入。此次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投入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阿里加快 “AI + 云” 核心科技业务发展,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提升在全球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03 国际电商业务能力几何?

阿里出海已经由来已久。近几年,对于阿里而言,国际电商业务的重要性已经站在集团内部越来越高的位置。

《节点财经》看来,一方面,国内市场的内卷让各家电商不得不出海寻找新的市场和机会,另一方面,基于国内的电商能力沉淀,帮助中小商家出海已经成为电商的新战场。

无论哪一个角度,阿里都不会放弃。

但海外市场的竞争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除了政治、当地文化习俗、消费习惯的不同,更多的参与者,都在加大出海的难度。

通过几年的耕耘,阿里国际业务已经开始有了明显的成色。

2025财年,海外电商方面表现较为亮眼,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达人民币1323亿元,同比增长29%,主要由速卖通(AliExpress)、Trendyol和Lazada等跨境及区域零售平台的强劲表现驱动,尤其是在重点市场加强本地化供给和提升经营效率的策略收效显著。截至3月31日,全球速卖通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图源:阿里巴巴集团2025年度财务报告 

但《节点财经》看来,虽然阿里国际电商业务呈现上涨趋势,不过,海外业务是当前行业竞争正激烈的赛道。速卖通除了要和TikTok、TEMU等平台角力,还要应付国际局势、政策变动等不确定性风险。这些增速背后阿里也付出了巨额投入。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节点财经》,“跨境电商必然是阿里的新增长点,想要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还需要大量的投入。”

这一背景下,新兴市场是阿里国际电商业务的重要发力点。

为此,阿里国际站将加大对欧洲等新市场的投入,2025 年全年对欧洲市场投入预计成倍增长,瞄准欧洲核心六国,拓展本地化物流、金流合作伙伴,增加符合当地买家习惯的支付工具和方式。同时,在保证美国市场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关注中东、南美、亚太等市场,挖掘增长潜力。

《节点财经》认为,国际电商业务是阿里的重要发展方向,市场拓展需持续资金投入。资金的注入将助力阿里国际电商业务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如加大对欧洲等新市场的投入,完善物流、支付等配套服务,提升其在国际电商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

利用当前港股市场窗口进行低成本融资,无疑将增强阿里在AI、电商出海及即时零售战场的资金实力。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阿里巴巴

相关文章

  • 阿里启动超百亿元融资

    文/零度来源/节点财经阿里释放又一则大消息。7月3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计划发行本金总额约120亿港元、2032年到期的零息可交换债券。《节点财经》获悉,本次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投入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持国际电商业务发展。简单理解,阿里将发行价值120亿的债券,用于云计算和国际电商两大业务。问题

    标签:
    阿里巴巴
  • 利氪科技拿下C轮超级融资,国产智能底盘黑马奔向黄金时代

    “智能驾驶遗珠,国产替代富矿。”这是海通证券在最近一期研报中,描述线控底盘产业的用语。它很巧妙地点明了,这个藏在车身之下的部分,拥有何种特征——稳坐技术体系的核心点位,拥有前景广阔的市场。事实上,大多数人都知道一个好的底盘有多重要,操控感、乘坐体验这些因素,一直都被绑定在底盘调教的概念上。但很少有人

  • 企业级小程序技术平台与中间件提供商凡泰极客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近日,企业级小程序技术平台与中间件提供商凡泰极客完成由高成资本、深圳英智参与的近亿元B轮融资。凡泰极客专注于为企业提供下一代应用软件底座,满足数字化时代企业软件敏捷交付的要求,并天然支持数字生态连接与管理的能力。凡泰极客的旗舰产品FinClip,是一套云原生的中间件,其服务器端包含“轻应用商店”及运

  • 「卓翼智能」获2.5亿元B轮融资,专注无人智能系统解决方案

    摘要:深度参与了最早的系留无人机军用装备型号。近日,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翼智能」)宣布完成2.5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关村科学城公司、中航融富、陕西光子强链、广东凯鼎、深圳穗银等机构投资。此次融资资金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和生产能力提升。「卓翼智能」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

  • 智租换电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近日,智租换电宣布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据悉,本轮融资由金通资本领投,58同城(神骐资本)、西部优势资本、蜂云资本、铃轩资本、通瀛资本、安庆新能源投资等机构跟投。本次募集资金主要应用于创新技术研发、全球市场拓展以及换电能源网络的建设完善。智租换电成立于2018年,至今为止,业务版图已

  • 实在智能完成近2亿元C轮融资,领跑中国Agent商业化落地

    实在智能完成近2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将助力实在智能继续保持在AIAgent赛道的全面领先优势。

  • MRO第一股赴美IPO,新机遇下的新挑战

    文/一灯北京时间12月15日晚,MRO产业互联网平台震坤行正式登陆美国纽约交易所,成为国内MRO第一股。此番上市,震坤行发行400万ADS(美国托存股票),发行价为每股ADS15.50美元。“绿鞋”前,震坤行通过本次IPO募集共计6200万美元,承销商德意志银行、华兴资本与中金公司另外共有60万股A

  • 「好朋友科技」完成超亿元C轮融资,金沙江联合资本领投

    全球智能光电选矿企业「好朋友科技」近日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超亿元,本轮融资由金沙江联合资本继续领投,跟投方包括产业资源投资人江铜投资及申万创新投。本次融资资金主要用于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拓展底层核心技术、夯实新产品研发,完善实验能力建设,进一步推进海内外市场,为公司后续上市计划打下坚实基础。自

  • 融资消息 | 长扬科技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近日,长扬科技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福建大数据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山东机场资本、北京市四季青农工商总公司和龙鼎投资等联合投资。其中,福建大数据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为福建大数据集团下属投资机构,福建大数据集团为福建省国资委所属,山东机场资本为山东省国资委所属。本轮融资国有资本再次强力注入,标志着

  • 2023年前三季度共325家中国企业境内外IPO,募集资金共计3454.28亿元 | 睿兽分析IPO季报

    睿兽分析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共有325家中企IPO,其中A股264家,港股40家,美股21家;IPO募资额为3454.28亿元人民币,分别为A股3196.51亿元人民币、港股212.02亿元人民币、美股45.75亿元人民币;平均募资额10.01亿元人民币,其中A股平均募资规模较大,为12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