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无人驾驶行业跨越式发展的一年,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耸立。预计到 2021 年,无人车将进入市场,从此开启一个崭新的阶段。世界经济论坛估计,汽车行业的数字化变革将创造 670 亿美元的价值,带来 3.1 万亿美元的社会效益,其中包括无人车的改进、乘客互联及整个交通行业生态系统的完善。
据估计,半自动驾驶和全自动驾驶汽车在未来几十年的市场潜力相当大。例如,到 2035 年,仅中国就将有约 860 万辆自动驾驶汽车,其中约 340 万辆为全自动无人驾驶,520 万辆为半自动驾驶。
有行业主管部门人士认为,“中国轿车的销售,巴士、出租车和相关交通服务年收入有望超过 1.5 万亿美元。”波士顿咨询集团预测,“无人车的全球市场份额要达到 25%,需要花 15~20 年的时间。”由于无人车预计到 2021 年才上市,这意味着 2035—2040 年,无人车将占全球市场 25% 的份额。
无人驾驶之所以会给汽车行业带来如此大的变革,是因为无人车带来的影响是空前的。研究表明,在增强高速公路安全、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等领域,无人驾驶会带来颠覆性的改善。
在如今的人工智能AI领域里,无人驾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各国都把无人驾驶视作未来AI技术的制高点,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国外的谷歌、国内的华为、BAT等巨头,无不将抢先实现“造车”当成了公司发展的重点方向。而传统汽车厂商也积极寻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企业合作、以尽早实现无人车技术的突破。目前在国内人脸识别、AR全息领域应用显著的商汤科技、旷视、WiMi微美全息等视觉公司,纷纷在无人驾驶领域大展拳脚,欲打造AI无人驾驶领域产业链。
2019年3月,一场自动驾驶汽车展示活动,在杭州余杭区无人驾驶西溪测试场举办,多家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企业,在现场带来包括乘用车、物流车、低速观光车等各类自动驾驶车型解决方案。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头部企业,商汤科技在这次活动中,重点展示了面向于乘用车的自动驾驶技术,聚焦大众日常出行的美好未来。
商汤科技在距离东京50公里的历史名城常总市开设了一个自动驾驶设施中心,计划在那里进行研发和无人驾驶道路测试。商汤将与世界前五的汽车厂商合作开发无人驾驶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将成为勾连线上与线下服务的关键。通过人脸识别,可以为线下店面提供用户的线上数据,给用户提供具有连续性的购物体验。
旷视科技也携手多项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再度亮相18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并大获关注,尤其是首次亮相的旷视科技车载AI视觉解决方案,更是成为了本届博览会的焦点之一。据介绍,旷视科技车载AI视觉解决方案立足于旷视科技原创深度学习算法引擎MegBrain,结合全球领先的视觉算法和高效的工程化能力打造而成,可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客运车、货物运输车、车危化品运输车、共享出行/分时租赁等场景,为驾驶者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驾乘体验。
其中,旷视科技车载AI视觉解决方案的“账户切换”功能可通过人脸识别无感知精准识别驾驶员身份,配合车载智能系统,快速调整用户预设的车辆各项个性化配置(座椅位置、反光镜角度、空调温度、音乐、灯光、导航等);“驾驶员监控系统”可通过车内摄像头,实时监控驾驶员驾驶状态和行为,在驾驶员出现疲劳驾驶或分心驾驶迹象时触发预警,保障行车安全;“人脸解锁”可通过车外的摄像头捕捉驾驶员人脸信息并进行身份的识别与确认,实现人脸解锁车门、临时授权人脸解锁车门。通过车内的摄像头实现刷脸启动发动机、保险箱等,真正实现“无感知” 解锁启动汽车。
而国内的微美全息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AI全息视觉领跑的企业,其打造出第三代6D光场全息技术产品,其仿真度高达98%以上,用户体验可以用叹为观止来形容。超过4325个全息内容IP储备,技术方面日趋成熟。其商业应用场景主要聚集在家用娱乐、光场影院、演艺系统、商业发布系统及广告展示系统等五大专业领域。据悉,微美全息拥有全面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多种障碍物识别能力;完全自研的城市级高清地图和无人车高精度定位能力;城市级地图和行车大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能力;特有的多传感器融合解决方案;自建的大规模模拟系统;车载软硬件的创新整合能力;应急安全系统(例如,当雷达遇供电故障时,车辆可安全停下)等。
全息AR行业是技术密集型的。全息AR体验只能通过硬件和软件技术的结合来实现,并且与全息AR相关的技术进步将把全息AR体验带入下一阶段。例如,深度学习AI技术的突破将使全息AR设备能够以更加无缝的方式集成由摄像机捕获并由计算机模拟的内容,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此外,集成芯片的发展将使图像处理器以更低的成本生产,从而降低全息AR器件的销售价格。5G网络的广泛采用将使本地设备和互联网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成为可能,从而大大增强了内容的多样性。
与此同时,即便独角兽们在人脸识别领域有着深耕,但一方面依然面临着Facebook、谷歌、腾讯等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强敌的环伺,另一方面也将应对着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自我挑战和颠覆。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面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使用摄像头或者摄像机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自动检测图像信息和跟踪人脸,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分析技术。
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对无人驾驶的接受程度非常高,因此大规模商业化之后,无人驾驶的推广也将更加迅速。另一方面,在中国大部分无人车的监管规范的制定都在国家一级,其自上而下的做法也能简化监管规则和程序。这也是无人驾驶将在中国得到领先发展的一大优势。
我们可以预测一个不远的未来,届时所有行驶的汽车都是无人车,我们将迎来一个更加安全、更加清洁环保的世界。得益于无人驾驶技术,未来我们的交通工具、行驶的道路,甚至是未来的世界都将变得更安全、更高效,极大地降低对石油燃料的消耗,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当然,正是因为无人驾驶驱动的公共交通对资源的有效共享与分配,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只需要较少量的汽车便可以正常运行。一方面能源的使用效率将被极大程度地提高,另一方面将大规模地替代使用新能源,因此,传统化石燃料造成的空气污染将被大规模地降低。我们迫切地期待着无人驾驶的到来。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心道护航作为为分时租赁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方案提供者,目前已经和长春一汽的“摩羯出行”、南京长安的“长安出行”、上海北斗交大的“格灵出行”,上海环球车享的“EVCARD”进行合作,分别提供平台服务、技术支持、站点拓展、充电体系服务等。经历几年发展后,心道护航整合线上线下资
2022年是智慧交通行业发展的重要一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融合应用,智慧交通系统在提升交通效率、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华为在开发者大会2022(Together)首次举行鸿蒙生态伙伴媒体发布会,中软国际、九牧集团、深开鸿、开鸿智谷、去哪儿、鸿湖万联6家鸿蒙合作伙伴代表,分享了基于OpenHarmony技术底座
关注小鹏的都知道,9月21日,小鹏G9正式官宣上市,基本上可以用艳惊四座来形容吧。在重庆巡展上,我也是去摸了下实车,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优秀。特别是主打的XNGP所展现的智能驾驶能力
高考一结束,忙坏了海内外一众大模型。豆包、DeepSeek、ChatGPT、元宝、文心一言、通义千问……掀起了一波“AI赶考”大战。据悉,去年高考期间,大模型的成绩才勉强过一本线,今年集体晋升985。据悉,豆包甚至过了清北的录取线。头部大模型在高考“考场”上玩得不亦乐乎,中小AI创企的处境却日益尴尬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每年高考成绩放榜后,数千万考生和家长将迎来另一场硬仗——填报志愿。今年,这一领域迎来了AI的全面介入,多家互联网大厂和教育公司纷纷推出智能志愿填报产品,为考生提供院校和专业选择建议。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约9.5亿元,近九成考生愿意借助志愿填报服
苹果还没从WWDC25的“群嘲”中走出,又迎来了一次新的痛击。据路透社报道,21日,苹果公司遭到股东集体起诉,被指在信息披露中低估了将先进生成式AI整合进语音助手Siri所需的时间,导致iPhone销量受影响、股价下滑,构成证券欺诈。在这份诉讼中,库克、首席财务官凯文·帕雷克及前首席财务官卢卡·马埃
华为的盘古大模型终于推出新版本了。6月20日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宣布基于CloudMatrix384超节点的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全面上线,盘古大模型5.5同步发布。不过,当前国内的AI大模型竞争可谓是相当激烈,华为的盘古大模型在众多大模型中并不是十分出众。华为云此次重磅推出的盘古大模型5.5能否从
一场没有罗永浩的“罗永浩直播”,正在改写带货规则当数字人罗永浩在百度直播间举起青岛啤酒,以标志性幽默回应粉丝提问时,弹幕疯狂刷出“这是真的还是假的?”的疑问。这场持续近7小时的直播,创下1300万人次观看、GMV突破5500万元的惊人战绩,甚至超过了他本人一个月前真人直播5000万元的成绩。数字人主
高频互动、个性化教学、突破成本壁垒,AI老师让英语学习更普惠。6月24日,新东方正式推出面向消费者的首款原创AI教育产品——“新东方AI1对1”。这款产品标志着新东方在教育+AI战略布局中迈出关键一步,旨在以科技力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普惠发展。在发布会现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周成刚表示:“AI
大家好,我是白杨SEO,专注SEO十年以上,全网SEO流量实战派,AI搜索优化研究者。为什么想分享这个AI工作流及coze扣子这个?因为我们搞流量的如果学会了用AI给我们生产提效将更有助于我们去获客。目前白杨SEO用得并不是很好,分享仅供参考,希望给你一些启发。老规矩,先说下文章大纲如下:1、AI工
近期,“AI新云”(NeoCloud)概念在科技圈和投资圈引发热潮。今年3月,被业内称作“英伟达亲儿子”的AI基础设施企业CoreWeave上市。这家依托英伟达GPU资源冲击新云市场的初创公司,上市不到3个月市值飙升359%,达881亿美元。CoreWeave的“身价暴涨”吸引了无数视线。对此,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