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AR一直是这几年炙手可热的行业话题,随着5G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AR的应用。不仅如此,当下AR眼镜作为承载AR技术的最佳产品,已经在诸多行业拥有成功落地案例,如工业、军事、航天、医学等专业领域已开始逐步进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近日,国内专业AR光学方案供应商谷东科技AR阵列光波导模组M3010重磅上线,该光学模组定位工业行业应用,拥有视场角大、虚拟成像尺寸大,透光率好,分辨率高等多种特点,为各类AR企业、工业客户提供核心部件支持。
AR眼镜是工业刚需
AR作为效率最高的人机交互方式和计算平台,赋予工业巨大的创新能力。例如AR应用在3D建模上、电影特效,将现实物体叠加在虚拟物体上,使用者可以翻转或移动。在工业生产的环境中,AR眼镜可以让设计师直接看见工具或机械的3D图样,更能了解其实际状态。
另外,AR眼镜也可能成为安全管理、数据管理的媒介。工业环境首重安全,透过随身佩戴的AR眼镜,厂区的各种安全报警消息通过网络可以即时地提供给相关人员,当工程人员注视设备的某一部件,AR眼镜马上可以指出相关数据指标,例如生产水准、电力,或是热度等相关信息,帮助工程人员更快速的了解实际情况,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增加准确性和安全性。
光学模组是AR眼镜的核心
一直以来,光学模组作为 AR 眼镜的核心元件,是AR眼镜产品中最核心,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从2012年发展至今,光学一直是AR行业最主要的瓶颈和痛点,以致于当前显示模组在AR眼镜的成本占比甚至超过CPU。
以Meta,ODG等为代表的第一代AR设备,采用的都是体积较为庞大的光学显示方案,如离轴光学、棱镜、自由曲面。这几种方案的厚度普遍在10mm以上,透光率在50%以下。基于这些方案的第一批AR设备,使得第一批消费者、极客、和行业客户的一腔热血被很快浇灭:产品笨重、不美观、难以长时间佩戴。
AR光学的第四代方案,光波导,则成了大厂眼中的理想方案。光波导由于采用了视场折叠传输的设计,完全突破了AR光学的体积限制。基于光波导方案的AR眼镜,形态接近于真正的普通眼镜,它的镜片厚度最薄能够做到1mm,同等视场角下,体积能做到其他方案的10%甚至更小。
谷东科技M3010光波导模组强势破局
谷东科技作为国内专业的AR光学方案供应商,专注于对光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拥有国内顶尖的光学实验室,用于研发创新可应用的光模组,M3010便是经过谷东诸多博士和专家共同精心研究和打磨,才得已成功出世。

最新发布的M3010光学模组采用阵列光波导技术,模组镜片更轻薄、视场角更大,同时具有超高透光度等特点,可实现更好的显示效果。M3010的真实视场角为43°,视野较于传统光模组相比更大,虚拟显示3米处相当于93吋电视,可展示信息内容更多更广,也更易满足工业生产中大视野多信息的需求。

1920*1080的高清分辨率,高达85%的透光率,不足1%的畸变率,使得M3010显示更加出类拔萃,通过镜片所看到的也更清晰透彻,无色差更真实;屏幕亮度最高5000 nits,保证室内外均可清晰显示,对于复杂的工业环境,M3010光模组皆可轻松应对。

此外,M3010光模组的出瞳尺寸13*10mm,镜目对焦范围相比传统AR光学模组增大1倍,可从容应对工业生产工作中的倾斜、偏离、晃动;22mm的超长出瞳距,可轻松适配视力矫正眼镜,即使视力不好也可直接佩戴,告别双眼镜叠加佩戴带来不适和不便,轻松投入工作。该产品体积轻便,镜片厚度2mm,重量仅为33g,模组采用top-down结构设计,因此侧面无遮挡,更适合安全帽、头盔,更适用于工业设计,可助力AR眼镜产品在工业生产环境下更好的协助工作。

现在,谷东M3010光波导模组已上线,并由行业第一流的工厂进行量产,严格质量把关,正在与更多AR企业、行业企业合作,打造更多适用于工业、安防领域的AR眼镜产品,为工业安防AR产业的发展、行业企业的效率提升,提供关键核心部件,提供基础性的战略支持。
AR产业的一次重要发展机遇正在到来,未来可见,前景可期!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文|智能相对论作者|青月【这是聚焦智能车与家的“智能相对论”关于创新硬件赛道的第27篇行业分析。】早在十一年前,谷歌就推出了第一款AR眼镜GoogleGlass。可由于当时1500美元的高昂价格,以及并不令人惊艳的体验,这款产品并未俘获消费者的“芳心”,但却从另一角度证明了AR的可行性,以此为开端,
2023年世界移动大会MWC2023,努比亚发布首款AR智能眼镜——nubiaNeovisionGlass,强化其在5G+XR领域的产品布局,并助力中兴1+2+N全场景智慧生态2.0升级,实现多屏互联、互通、互动的泛场景化应用。nubiaNeovisionGlass设备走轻巧时尚路线,净重仅为79g
重磅产业政策发布,虚拟现实产业场景应用加速落地,产业链上下游将迎来大爆发2022年10月,工信部等五大部门印发了《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
随着能源变革的加速推进,电力产业智能化发展逐渐成为当下的主流趋势。与此同时,拥有AR增强现实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也在不断推进电力智能化变革的实践。亮风台积极参与到智慧电网建设队伍的大军中,运用AR电网智能运维系统助力智慧电厂迈进产业元宇宙。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交织的时代浪潮中,安全的边界不断延展,技术的演进正引领产业迈向新一轮变革。10月24日,以“弈动Dynamic·数智跃迁博弈无界”为主题的2025TechWorld智慧安全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来自国家部委、院士学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权威专家与业界精英齐聚北京,共议AI安全、数
2025年10月25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之人工智能(AI)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在浙江温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国际院士科创中心主办,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温港院士科创中心承办,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与温州市电力工程学会提供支持,以“瓯江论道-AI赋能绿色发展”为主题,
我觉得我们AI的目标是:从芯片设计到软件生态,全链路自主开发,建立可控的世界级AI体系。所以这是俺对未来5年中国AI圈的展望和判断。(1)2026年,英伟达造车、国产开车26年国产芯片会在推理和垂直场景上发力。以DeepSeek为代表,大多数AI大模型会以软件弥补硬件不足,所以训练和推理分开,训练就
文/道哥在深陷“后门”风波、接受网信办问询之后,英伟达的“特供版”H20芯片,又有了新消息。近日,美国科技媒体《The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英伟达已悄然向其关键供应商——包括负责封装的安靠科技、供应高带宽内存的三星电子、以及承担后端处理的富士康发出指令,要求暂停所有与H20AI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一场关于“中国芯”的IPO审议,正把投资者们的目光锁定在上交所。根据上交所发布的公告,上市审核委员会已定于9月26日审议摩尔线程的科创板首发申请。作为中国半导体自主化浪潮中最受瞩目的“考生”之一,包括其创始人显赫的英伟达背景、高达80亿元人民币的募资雄心,以及在国产GPU领域取
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继创下TPC-C性能&性价比双冠之后,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再度实现关键突破。9月24日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基于CXL(ComputeExpressLink)2.0Switch技术的PolarDB数据库专用服务器。在原有RDMA网络的基础上,Polar
2025年9月24日,在杭州举办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正式发布全新一代服务器操作系统AlibabaCloudLinux4(简称Alinux4)。Alinux4基于Linux6.6内核打造,是首个全面遵循龙蜥社区“开源生态合作倡议”规范的商业发行版。它不仅兼容主流开源社区生态,更针对阿里云最新9代ECS
9月24日,杭州云栖大会技术主论坛上,阿里云重磅发布AI安全护栏,提供五项核心安全能力,护航AI安全。一方面为客户提供融入AIAgent开发全链路的原生安全防护,另一方面持续用AI赋能安全产品智能化升级,打造Agentic-SOC安全运营,提升安全威胁检测和响应效率。在过去的一年,AIAgent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