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AR一直是这几年炙手可热的行业话题,随着5G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AR的应用。不仅如此,当下AR眼镜作为承载AR技术的最佳产品,已经在诸多行业拥有成功落地案例,如工业、军事、航天、医学等专业领域已开始逐步进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近日,国内专业AR光学方案供应商谷东科技AR阵列光波导模组M3010重磅上线,该光学模组定位工业行业应用,拥有视场角大、虚拟成像尺寸大,透光率好,分辨率高等多种特点,为各类AR企业、工业客户提供核心部件支持。
AR眼镜是工业刚需
AR作为效率最高的人机交互方式和计算平台,赋予工业巨大的创新能力。例如AR应用在3D建模上、电影特效,将现实物体叠加在虚拟物体上,使用者可以翻转或移动。在工业生产的环境中,AR眼镜可以让设计师直接看见工具或机械的3D图样,更能了解其实际状态。
另外,AR眼镜也可能成为安全管理、数据管理的媒介。工业环境首重安全,透过随身佩戴的AR眼镜,厂区的各种安全报警消息通过网络可以即时地提供给相关人员,当工程人员注视设备的某一部件,AR眼镜马上可以指出相关数据指标,例如生产水准、电力,或是热度等相关信息,帮助工程人员更快速的了解实际情况,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增加准确性和安全性。
光学模组是AR眼镜的核心
一直以来,光学模组作为 AR 眼镜的核心元件,是AR眼镜产品中最核心,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从2012年发展至今,光学一直是AR行业最主要的瓶颈和痛点,以致于当前显示模组在AR眼镜的成本占比甚至超过CPU。
以Meta,ODG等为代表的第一代AR设备,采用的都是体积较为庞大的光学显示方案,如离轴光学、棱镜、自由曲面。这几种方案的厚度普遍在10mm以上,透光率在50%以下。基于这些方案的第一批AR设备,使得第一批消费者、极客、和行业客户的一腔热血被很快浇灭:产品笨重、不美观、难以长时间佩戴。
AR光学的第四代方案,光波导,则成了大厂眼中的理想方案。光波导由于采用了视场折叠传输的设计,完全突破了AR光学的体积限制。基于光波导方案的AR眼镜,形态接近于真正的普通眼镜,它的镜片厚度最薄能够做到1mm,同等视场角下,体积能做到其他方案的10%甚至更小。
谷东科技M3010光波导模组强势破局
谷东科技作为国内专业的AR光学方案供应商,专注于对光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拥有国内顶尖的光学实验室,用于研发创新可应用的光模组,M3010便是经过谷东诸多博士和专家共同精心研究和打磨,才得已成功出世。
最新发布的M3010光学模组采用阵列光波导技术,模组镜片更轻薄、视场角更大,同时具有超高透光度等特点,可实现更好的显示效果。M3010的真实视场角为43°,视野较于传统光模组相比更大,虚拟显示3米处相当于93吋电视,可展示信息内容更多更广,也更易满足工业生产中大视野多信息的需求。
1920*1080的高清分辨率,高达85%的透光率,不足1%的畸变率,使得M3010显示更加出类拔萃,通过镜片所看到的也更清晰透彻,无色差更真实;屏幕亮度最高5000 nits,保证室内外均可清晰显示,对于复杂的工业环境,M3010光模组皆可轻松应对。
此外,M3010光模组的出瞳尺寸13*10mm,镜目对焦范围相比传统AR光学模组增大1倍,可从容应对工业生产工作中的倾斜、偏离、晃动;22mm的超长出瞳距,可轻松适配视力矫正眼镜,即使视力不好也可直接佩戴,告别双眼镜叠加佩戴带来不适和不便,轻松投入工作。该产品体积轻便,镜片厚度2mm,重量仅为33g,模组采用top-down结构设计,因此侧面无遮挡,更适合安全帽、头盔,更适用于工业设计,可助力AR眼镜产品在工业生产环境下更好的协助工作。
现在,谷东M3010光波导模组已上线,并由行业第一流的工厂进行量产,严格质量把关,正在与更多AR企业、行业企业合作,打造更多适用于工业、安防领域的AR眼镜产品,为工业安防AR产业的发展、行业企业的效率提升,提供关键核心部件,提供基础性的战略支持。
AR产业的一次重要发展机遇正在到来,未来可见,前景可期!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文|智能相对论作者|青月【这是聚焦智能车与家的“智能相对论”关于创新硬件赛道的第27篇行业分析。】早在十一年前,谷歌就推出了第一款AR眼镜GoogleGlass。可由于当时1500美元的高昂价格,以及并不令人惊艳的体验,这款产品并未俘获消费者的“芳心”,但却从另一角度证明了AR的可行性,以此为开端,
2023年世界移动大会MWC2023,努比亚发布首款AR智能眼镜——nubiaNeovisionGlass,强化其在5G+XR领域的产品布局,并助力中兴1+2+N全场景智慧生态2.0升级,实现多屏互联、互通、互动的泛场景化应用。nubiaNeovisionGlass设备走轻巧时尚路线,净重仅为79g
重磅产业政策发布,虚拟现实产业场景应用加速落地,产业链上下游将迎来大爆发2022年10月,工信部等五大部门印发了《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
随着能源变革的加速推进,电力产业智能化发展逐渐成为当下的主流趋势。与此同时,拥有AR增强现实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也在不断推进电力智能化变革的实践。亮风台积极参与到智慧电网建设队伍的大军中,运用AR电网智能运维系统助力智慧电厂迈进产业元宇宙。
文/道哥美国设计软件公司Figma近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即上演“狂飙”行情——发行价定每股33美元,开盘报价85美元,较发行价翻倍。首日收报115.50美元,较发行价大涨约250%,市值飙升至近670亿美元,创下近30年来同等规模美股IPO的最大单日涨幅纪录。然而,随着短线资金获利了结,
8月16日,卢松松非常荣幸的成为了一名《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观众。这是一场超酷的机器人运动会,也是人类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奥运会,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会参加500多个比赛项目。看了一天的比赛,晚上就回来写文章,编辑短视频。先说感悟:(1)这是人类首次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运动会,史无前
文/一灯来源/节点财经在当前无人敢缺席的AI军备竞赛中,巨头们一面为巨额的资本支出焦虑,一面又向市场勾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各家动辄千亿级投入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份关于AI回报价值的有力证明。而腾讯,率先给出了答卷。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资本开支同比剧增119%,达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2025年的硅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上演。这场战争的核心武器不是代码或芯片,而是人——那些全球仅有数千名、能够构建未来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顶尖大脑。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Meta及其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正扮演着最具侵略性的
Manus撕开一道真相
文/八真来源/节点财经具身智能赛道,谁最有可能拔得A股资本市场的头筹?答案大概率是诞生刚刚两年,由华为"天才少年"、B站百万粉丝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近期,从事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上纬新材(688585.SH)丢出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收购其至少63.62%的股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