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头条
  2. 前沿领域
  3. 人工智能
  4. 正文

百分点科技认知智能实验室李生教授:感知有所突破 认知还在路上

 2021-04-12 14:53  来源:互联网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阿里云优惠券 先领券再下单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从感知智能走向认知智能,将带来新一轮的技术变革和社会经济变革。

4月7日,百分点科技特别邀请百分点认知智能实验室名誉主任、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ACL终身成就奖得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名誉理事长李生教授,以“人工智能正在由感知走向认知”为主题进行了讲座分享。

|感知有所突破 认知还在路上

李生教授认为,人工智能经历了规则推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三个阶段,基于多层人工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是目前人工智能最有效的学习算法。深度学习在识别(感知智能)上已有突破,但在理解(认知智能)上还有局限性,即将碰到天花板。

这是因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可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感性认识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理性认识能察觉到事物的本质,能更深刻、更全面、更可靠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引导人们按规律办事,有效地改造世界。

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智能的模拟,也因此,感知智能对应着感性认识(识别),认知智能则对应着理性认识(理解)。

目前,深度学习在人工智能两大应用技术——机器视觉和语言语音处理方面都取得了“识别”上的突破,同时也遇到一些“理解”上的挑战:

在图像识别方面,深度学习甚至超过人类。有了深度学习之后,机器自动提取特征,解决了人工提取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图像分割、目标检测、目标跟踪、图像检索、图像增强和图像滤波降维等都有了极大进展。但它自适应性及泛化能力还不强,光线以及遮拦都可能降低其稳定性。

同时,计算机视觉还有一个更重要方向——三维重建,它要求对图像进行语义理解,通常用于与环境的有效交互。比如CT等医学影像的三维重建,还有自动驾驶及VR、AR等方面,需要走重建与识别融合的道路。

在语音处理方面,语音处理(识别)属于感知的范畴,而语言处理特别是文本语言的处理则需要更多对语义的理解。语言理解的实质是语义理解(说话人的意图),目前还十分困难,一方面是由于语言的歧义性(一词多义)和多样性(一义多词);另一方面是高度依赖知识,除上下文内容之外,还有语言知识(语法结构)、专业知识、背景知识、常识性知识和先验知识等。

语义理解是自然语言处理(特别是机器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从形式与意义的多对多映射中,依据当前的语境找出一种最为合适的对应,是语义理解的核心问题。

也因此,无论是计算机视觉还是语音识别,都需要“理解”能力。但由于当前人工智能缺乏理解,导致“认知还在路上”。李生教授认为,人工智能进一步的发展必须逾越人类大脑思维能力鸿沟,解决不了推理问题机器就难以实现真正的认知。

具体来说,深度学习目前还是引领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技术,作为多层神经网络,受脑神经科学的启发而发展起来。深度学习是联结主义代表,基于概率统计的算法,采用监督学习方式,并需要用大量标注数据去训练模型,再用训练好的模型去测试未知数据。

但是,基于统计的数据驱动方法可能准确率很高,但其鲁棒性差,经不起干扰,性能高低主要取决于训练数据的质量。

而符号主义是研究并模拟人的思维方法,使用符号、规则和逻辑来表征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因此,未来的机器理解也应该像人一样,走归纳与演绎融合的道路,将联结主义与符合主义相结合,将统计与推理相结合。

|从学术界出发 在产业界落地

总体来说,当前人工智能仍然依赖算法,所用的深度学习算法还存在着不具备小样本学习功能、泛化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不强、不具备思考和知识推理能力等一系列局限性,人工智能的研究任重道远。

近年来,深度学习不断在网络深度和网络结构上做文章,但不管怎样,它还是受脑启发而不是类脑,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比较起来还存在着没有意识、不能思维、不能推理等一些根本性的差异。

因此,李生教授认为,不具有完全推理能力的人工智能不能算作真正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未来应该是逐渐逼近人类智能,可能会有人脑思维和电脑思维两种途径,因此要从二者的差异入手,找出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出路。

未来需要研究与应用并进,从学术界出发、在产业界落地,用产业落地来推动学术的进一步突破。研究与应用并进,技术与产业需求结合,变成可以落地的应用系统。

在互动交流中,被问及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时,李生教授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主要是归纳综合,还不是演绎推理,比如GPT-3等训练模型体量大,能处理TB级的数据容量,但都属于蛮力操作。

李生教授介绍,人工智能是个多学科交叉的技术领域,大家要不断学习,启发自己的思维,从现有的多学科研究成果中不断获取经验,从而实现创新实践。生物需要智能,市场也需要智能,做一个学术界和商业界兼得的优秀智能人才。

由于机器善于计算数据,人类善于处理知识;机器对于解决静态的,确定性的问题是强项,而人类经常遇到的是动态的不确定性的问题。因此,要想突破人工智能的局限性,需要用脑科学牵头,带动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学科的深入研究。

未来要进行“两个加强三个结合”,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包括脑科学和认知科学、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逻辑推理)和计算机科学(算法,结构);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芯片、传感器、算法和平台。

同时,在基础理论上进行学科交叉,用脑科学带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其算法是核心,学习一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理论,研究一下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算法。

具体来说,要将软件算法与硬件芯片结合、知识推理与数据统计结合、机器计算与人类认知结合。 单纯的经验论和单纯唯理论都会束缚人工智能的手脚,只有在理论基础上取得根本性突破,才能避免走进死胡同。

李生教授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于对人脑智能机理的逼近程度,是让机器理解、掌握并运用人类知识。 机器永远是人类的助手和工具,面对它、掌握它、用好它,人机融合才是发展的出路。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人工智能

相关文章

  • IoT开发者为王,涂鸦智能硬核“靠边站”

    IoT盛宴:涂鸦向下,产品向上

    标签:
    人工智能
  • IPO观察丨黑芝麻智能递表港交所,车芯行业已迈向量产决战期?

    虽然我国汽车芯片行业还处在发展初期,但已经迸发出无限潜力。一方面,智能汽车的发展不断带动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政策引导下,汽车芯片企业持续抢占高地。对此,在7月5日-7日举办的2023年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就做出表示,“中国将成为未来汽车芯片发展的集聚地”。车规芯片行业近日的

    标签:
    人工智能
  • 倒计时2天丨云天励飞将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6日至8日在上海举办。云天励飞将在大会上展示自主设计开发的新一代边缘计算芯片DeepEdge10系列SoC芯片,并公布“天书”大模型的最新动态。欢迎莅临上海世博展览馆H1-C801展台参观交流!同时,云天励飞也将与中国电子、中国信通院、华为等合作伙伴,在WAIC的舞台

    标签:
    人工智能
  • 酷学院智能产品发布会:引领中大型企业学习新潮流

    近日,酷学院智能产品发布会在深圳闪亮登场。近200位现场观众和近万人次在线观看,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发布会上,酷学院引领大家探索企业培训学习和人才发展领域的新高度,并揭幕其全新的产品智能升级和突破。酷学院产品负责人徐晨通过形象生动、逻辑严谨的讲述,揭晓了全新的智能企业培训和人才发展平台,以

    标签:
    人工智能
  • 青少年在科创新活动中受益:人工智能教育开启未来的可能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受到了深刻影响,特别是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已经成为当今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推动科技跨越发展、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驱动力量之一。在这个背景下,中小学教育已经将人工智能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并将科技

    标签:
    人工智能
  • 百度智能云PaddleOCR 3.1正式发布:关键能力支持MCP

    百度AI团队今日正式推出PaddleOCR3.1版本,以突破性的多语言组合识别(MultilingualCompositionPerception,MCP)技术为核心,彻底重构复杂文档处理边界。此次升级标志着OCR领域首次实现对同一文档内任意混合语言文本的精准识别,为全球化企业、跨境业务及多元文化场

    标签:
    ai智能
    ai技术
  • 宇树科技加速冲刺科创板IPO,人形机器人龙头估值飙至120亿元

    “宇树已形成硬件、算法、场景联动的业务飞轮,自研率超95%的技术壁垒让其成为全球机器人赛道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首程资本管理合伙人朱方文在追加投资时如是评价。7月7日,据每日经济新闻从宇树科技投资方处获悉,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宇树科技(UnitreeRobotics)已明确计划于科创板IPO,预计

    标签:
    宇树科技
  • OpenAI推出GPT-5:AI大统一时代的到来?

    推理与多模态的终极融合,将彻底终结用户在不同模型间切换的烦恼。7月7日,OpenAI正式确认将在今年夏季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PT-5。这一突破性产品将整合现有的多个强大模型,特别是融合专注推理能力的“O系列”与具备多模态功能的“GPT系列”,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统一体验。OpenAI开发者体验负

    标签:
    chatgpt
  • 中小AI企业,没有“高考”资格

    高考一结束,忙坏了海内外一众大模型。豆包、DeepSeek、ChatGPT、元宝、文心一言、通义千问……掀起了一波“AI赶考”大战。据悉,去年高考期间,大模型的成绩才勉强过一本线,今年集体晋升985。据悉,豆包甚至过了清北的录取线。头部大模型在高考“考场”上玩得不亦乐乎,中小AI创企的处境却日益尴尬

    标签:
    ai智能
  • 大模型抢滩高考志愿填报,能否顶替「张雪峰」们?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每年高考成绩放榜后,数千万考生和家长将迎来另一场硬仗——填报志愿。今年,这一领域迎来了AI的全面介入,多家互联网大厂和教育公司纷纷推出智能志愿填报产品,为考生提供院校和专业选择建议。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约9.5亿元,近九成考生愿意借助志愿填报服

    标签:
    大模型
  • 苹果AI掉队?现在唱衰或许还为时过早

    苹果还没从WWDC25的“群嘲”中走出,又迎来了一次新的痛击。据路透社报道,21日,苹果公司遭到股东集体起诉,被指在信息披露中低估了将先进生成式AI整合进语音助手Siri所需的时间,导致iPhone销量受影响、股价下滑,构成证券欺诈。在这份诉讼中,库克、首席财务官凯文·帕雷克及前首席财务官卢卡·马埃

  • DeepSeek、豆包向左,盘古大模型向右

    华为的盘古大模型终于推出新版本了。6月20日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宣布基于CloudMatrix384超节点的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全面上线,盘古大模型5.5同步发布。不过,当前国内的AI大模型竞争可谓是相当激烈,华为的盘古大模型在众多大模型中并不是十分出众。华为云此次重磅推出的盘古大模型5.5能否从

  • 数字人罗永浩一场直播卖了5000万,数字人能取代真人主播吗?

    一场没有罗永浩的“罗永浩直播”,正在改写带货规则当数字人罗永浩在百度直播间举起青岛啤酒,以标志性幽默回应粉丝提问时,弹幕疯狂刷出“这是真的还是假的?”的疑问。这场持续近7小时的直播,创下1300万人次观看、GMV突破5500万元的惊人战绩,甚至超过了他本人一个月前真人直播5000万元的成绩。数字人主

  • 新东方发布首款原创AI教育产品,开启一对一智能学习时代

    高频互动、个性化教学、突破成本壁垒,AI老师让英语学习更普惠。6月24日,新东方正式推出面向消费者的首款原创AI教育产品——“新东方AI1对1”。这款产品标志着新东方在教育+AI战略布局中迈出关键一步,旨在以科技力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普惠发展。在发布会现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周成刚表示:“AI

    标签:
    ai智能
  • AI工作流是什么?coze扣子工作流怎么搭建和使用?

    大家好,我是白杨SEO,专注SEO十年以上,全网SEO流量实战派,AI搜索优化研究者。为什么想分享这个AI工作流及coze扣子这个?因为我们搞流量的如果学会了用AI给我们生产提效将更有助于我们去获客。目前白杨SEO用得并不是很好,分享仅供参考,希望给你一些启发。老规矩,先说下文章大纲如下:1、AI工

    标签:
    ai智能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