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VR自带光环从概念爆发,引资本和创业者竞折腰,到近两年从风口跌落,沦为商家营销噱头,被媒体奚落,被业界唱衰,被资本冷落。
喧嚣过后,2018年,贝壳VR看房在传统行业的规模化应用,似乎终于让VR离它理想的模样近了点。
矛盾:硬件火爆 内容缺失
资本的流向透露出VR行业的风口之势,但也导致了VR的“长短腿”,硬件频出,但内容缺失。
据某机构数据显示,国内资本于2014年正式进入VR市场,这一年发生了17次投资规模共2.7亿;2015年投资规模为21.8亿元,投资案例共60轮;2016年投资规模达49.8亿元,投资案例178轮,投资规模增长128.4%,投资轮数增长196.7%。
另一个数据则显示了VR行业的矛盾,因为无论从创业还是投资的角度,VR硬件设备和VR内容产业在“争宠”。据统计,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两年时间内,在VR细分行业中,硬件领域的融资总占比51.9%,这是投资人最为关注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板块。仅有11.4%投入在内容制作商领域。
因此,在这两年中,VR发起的对各个行业的冲击,结果大多不理想。
VR+直播,体育高速运动的眩晕感很强,综艺后期剪辑成本高;
VR+影视,VR技术的不成熟却大大限制了导演们的想象与创造力,目前大多以短片为主,成本高昂,盈利遥遥无期;
VR+游戏,因晕动症等其他附带效果,不适合大型游戏以及长时间使用。
……
消费者感受到是画面延迟、晕眩感、零交互以及粗糙的内容,而VR宣传的所谓完全沉浸式、360度无死角、无拖拽影像的真实体验却迟迟没有出现。
于是,同样的场景,同样的风口,同样的追捧,同样的变脸,资本、市场的反应与几年前的云计算如出一辙,VR行业的结局也相似,资本离场,创业公司倒闭,风口转移。
众趣科技COO郑哲人解读,“VR近两年遇冷是因为无法落地,整个行业都在设备上投入,但VR硬件不方便携带,并且由于技术和资金的缘故,优质VR内容生成者很少,且内容制作成本高。”
VR重回风口:催生新活法
VR潮退后,资本和市场终于找到了VR真正的生机—技术和内容。
根据《2017中国VR产业投融资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的VR/AR投融资案例骤降到71例,仅为2016年的40%,其中,VR/AR内容公司融资占60%以上,当然,游戏和硬件部分的投资案例就降低了很多。
从领域来看,涉及教育、家装、社交、房产、营销、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公司。不过整体来看,行业逐渐回归到产业进步的核心——技术,产品消费的核心——内容。
2018年,市场更加冷静,2018年Q1国内仅发生融资案例11起。
资本的冷静和理性催生出成熟的VR技术,优质的VR内容以及VR公司的新活法。
链家升级为贝壳VR看房为大众揭开了VR技术的新天地,促使VR行业重回风口。
不需要硬件设备,点开贝壳找房APP上的VR房源,轻触屏幕任意处,就能获得包括房屋真实空间的尺寸、朝向、远近等深度信息。
据悉,贝壳找房还将批量生产 VR 化房源信息,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实现全国 30 多个城市、70 万套二手和租房房源、3500 个新房楼盘的 VR 呈现。
这将是 VR 三维重建技术在中国不动产领域的首次大规模应用,
内容优质,体验优越,成本低,还能规模化落地,这是VR看房重回风口的关键。
作为同样在3D场景重建技术上深度耕耘多年的众趣科技,也得益于这场猛烈的VR看房风,闯进了大众的视野。
行业前进的关键:内容突破 体验提升
在资本冷静的两年中,基于自身技术的成熟以及商业化探索的成功,众趣科技连续两年成功赢得资本青睐,获得融资。
众趣科技的3D扫描服务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自主研发的专业3D相机、云服务、浏览器前端3D展示技术。
一套150平方米、三居室的房子,众趣科技的信息采集过程大概只需要40分钟,数据上传到云端后自动生成房屋的3D 场景,通过一个链接即可访问观看。
传统3D建模的成本高昂而且对观看设备有限制;全景照片,成本低但体验非“3D”,只能算是全景照片的幻灯片,并不是真正的VR应用。
众趣科技VR技术足以支持VR内容低成本的规模化应用,郑哲人表示,“我们为合作方提供了低成本却优质的内容,让轻量级的VR内容浏览像网页一样方便快捷。”
但与贝壳找房不同的是,众趣产品的成熟度和可应用的领域很广泛,可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客户深度服务,做到真正解决行业痛点的应用。
从2017年商业化开始,众趣科技已经为包括阿里巴巴、Intel、宜家、小猪短租、纳什空间等上百家大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在房产、家装、酒店、租房行业已有深度应用,并且在文博展馆、健身、娱乐、学校、工厂、建筑等众多实体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
目前,众趣科技的业务包括硬件设备销售和云端软件服务,专注于为用户提供优质的VR内容。用户既可以购买设备自行拍摄,也可以由众趣或众趣第三方线下服务商上门扫描。郑哲人表示公司整体已实现了盈亏平衡。
在VR看房催生的机会面前,为自身打造了高技术门槛的VR技术公司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虽然元宇宙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大多参照上市公司Roblox的定义,元宇宙应具备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等八大要素。
近日,“虚拟人”公司次世文化公布获得网易战略领投的A+轮融资的消息,这轮融资距离上轮只有短短3个月。就在今年7月,次世刚刚完成了500万美金的A轮融资,由创世伙伴CCV领投,顺为资本跟投。
房子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昂贵的消费,然而,令人痛苦的装修过程,不如人意的装修效果,总是让人疲惫不堪。而在供应端,数十万家居企业面临疫情冲击、成本上涨等挑战,增长之路步履维艰。如何以最快速度响应市场新需求?用最低成本实现转型升级?
相比于手机、电脑这一类电子产品,VR产品仍旧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路要走,现在人们对于VR产品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VR市场应当把握准VR产品的定位,不断去迎合更多用户的需求,这样VR产业才会真正迎来爆发元年。
文/道哥美国设计软件公司Figma近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即上演“狂飙”行情——发行价定每股33美元,开盘报价85美元,较发行价翻倍。首日收报115.50美元,较发行价大涨约250%,市值飙升至近670亿美元,创下近30年来同等规模美股IPO的最大单日涨幅纪录。然而,随着短线资金获利了结,
8月16日,卢松松非常荣幸的成为了一名《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观众。这是一场超酷的机器人运动会,也是人类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奥运会,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会参加500多个比赛项目。看了一天的比赛,晚上就回来写文章,编辑短视频。先说感悟:(1)这是人类首次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运动会,史无前
文/一灯来源/节点财经在当前无人敢缺席的AI军备竞赛中,巨头们一面为巨额的资本支出焦虑,一面又向市场勾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各家动辄千亿级投入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份关于AI回报价值的有力证明。而腾讯,率先给出了答卷。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资本开支同比剧增119%,达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2025年的硅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上演。这场战争的核心武器不是代码或芯片,而是人——那些全球仅有数千名、能够构建未来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顶尖大脑。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Meta及其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正扮演着最具侵略性的
Manus撕开一道真相
文/八真来源/节点财经具身智能赛道,谁最有可能拔得A股资本市场的头筹?答案大概率是诞生刚刚两年,由华为"天才少年"、B站百万粉丝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近期,从事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上纬新材(688585.SH)丢出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收购其至少63.62%的股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